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IgA缺乏症的免疫学和临床表现(附28例报告) 被引量:8
1
作者 金静君 薛士杰 +1 位作者 何萍 胡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 :探讨选择性IgA缺乏症 (SelectiveIgADeficiency ,SIgAD)病人的发病规律及免疫学、临床表现。方法 :以单向免疫扩散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gG、IgA、IgM、IgE ,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 ,以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形态学... 目的 :探讨选择性IgA缺乏症 (SelectiveIgADeficiency ,SIgAD)病人的发病规律及免疫学、临床表现。方法 :以单向免疫扩散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gG、IgA、IgM、IgE ,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 ,以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形态学检查法测定细胞免疫功能。结果 :2 8例患者血清IgA低于 0 1g L ,且IgG、IgA、IgM、IgE基本正常 ;4 0 91%的SIgAD患者血清抗核抗体阳性 ;6 6 6 7%的患者淋巴细胞转化率低于正常 ;临床表现主要以自身免疫性疾病最为多见 ,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次之。结论 :SIgAD患者常伴有其他免疫学检查的异常 ,临床上易合并自身免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选择性IGA缺乏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
下载PDF
福建汉族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HLA-DRB1基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金静君 苏东辉 +3 位作者 陈志哲 胡洁 薛士杰 何萍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401-403,共3页
目的 探讨HLA DRB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ML)的关联。 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引物 (PCR SSP)方法对 33例CML患者 (实验组 )和 10 4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的HLA DRB1基因进行分型并分析HLA DRB1基因在二组间的分... 目的 探讨HLA DRB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ML)的关联。 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引物 (PCR SSP)方法对 33例CML患者 (实验组 )和 10 4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的HLA DRB1基因进行分型并分析HLA DRB1基因在二组间的分布。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CML患者的HLA DRB1 0 9的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RR =3 14 ,χ2 =7 82 ,P <0 0 1,其他等位基因频率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福建汉族人群中HLA DRB1 0 9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性 慢性 HLA-DR抗原 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福建汉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HLA-DRB1基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金静君 苏东辉 +4 位作者 陈志哲 胡洁 薛士杰 何萍 赖力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之间的关联。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方法,对32例ALL、33例CML患者和104例健康志愿者的HLADRB1基因进行分型并分析HLADRB1基因的分布。结... 目的探讨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之间的关联。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方法,对32例ALL、33例CML患者和104例健康志愿者的HLADRB1基因进行分型并分析HLADRB1基因的分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LL患者的HLADRB106的基因频率明显增高,为15.63%,RR=3.84,χ2=8.01,P<0.001;CML患者的HLADRB109的基因频率明显增高,为24.24%,RR=3.14,χ2=7.82,P<0.01,结论HLADRB106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关联,HLADRB109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HLA-DRB1 基因关联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相关的免疫抑制活性对正常人IL-2及CD抗原的作用
4
作者 胡洁 李丽英 +2 位作者 王晓风 叶红 沈伊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47-250,共4页
65例白血病患者的细胞制备物(白细胞培养上清与溶解物)测定对正常人PBL的IL-2产生、IL-2反应性及CD4、CD8、CD25抗原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与抑制淋转和MLR的关系。结果表明制备物对IL-2产生及/或IL-... 65例白血病患者的细胞制备物(白细胞培养上清与溶解物)测定对正常人PBL的IL-2产生、IL-2反应性及CD4、CD8、CD25抗原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与抑制淋转和MLR的关系。结果表明制备物对IL-2产生及/或IL-2反应性的抑制是抑制淋转与MLR的主要因素。抑制IL-2产生及/或IL-2反应者对正常人PDL的CD4表达有明显抑制,但对CD8、CD25表达未见影响,提示来自白血病细胞的免疫抑制是通过抑制淋巴细胞CD4表达、IL-2产生及/或IL-2反应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免疫抑制活性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PCR-SSP法与MCLT法检测福建地区强直性脊柱炎疑似患者HLA-B27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坤 何萍 +1 位作者 薛士杰 赖力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通过对福建地区877例强直性脊柱炎(AS)疑似患者HLA-B27的检测,比较PCR-SSP法与MCLT法两种检测方法,初步了解本地区AS疑似患者与B27抗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P法、MCLT法检测AS疑似患者HLA-B27表达。结果采用PCR-SSP法检测的379... 目的通过对福建地区877例强直性脊柱炎(AS)疑似患者HLA-B27的检测,比较PCR-SSP法与MCLT法两种检测方法,初步了解本地区AS疑似患者与B27抗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P法、MCLT法检测AS疑似患者HLA-B27表达。结果采用PCR-SSP法检测的379例样本,B27阳性检出率39.84%,采用MCLT法检测的498例样本,B27阳性检出率27.11%;两种方法共同检测样本119例,其中PCR-SSP法检测阳性46例、MCLT法检测阳性39例。877例AS疑似患者B27阳性者男女比例为2.8∶1;其中16~30岁年龄段男性AS疑似患者阳性率最高。结论PCR-SSP法较MCLT法检测HLA-B27准确性高、特异性高、稳定性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漏检,克服了MCLT法的一些弊端,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本室检测的877例样本反映出福建地区AS疑似患者HLA-B27阳性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且青壮年男性HLA-B27阳性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B27 PCR—SSP法 MCLT法 强直性脊柱炎
下载PDF
D18S51基因座检出三带型等位基因1例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赖力 薛士杰 何萍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等位基因 基因座 三带型 D18S51 检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