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某肿瘤医院外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国兴 林丽丽 《循证护理》 2022年第14期1975-1978,共4页
目的:对福建省某肿瘤医院外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月—2021年5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胜任力量表及共情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福建省某肿瘤医院的208名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外科护士... 目的:对福建省某肿瘤医院外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月—2021年5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胜任力量表及共情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福建省某肿瘤医院的208名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外科护士胜任力为(92.78±6.84)分,共情能力得分为(52.91±13.1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满意度、锻炼频率、共情能力是护士岗位胜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外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下,医院管理者应关注其岗位胜任力水平,尤其是高年龄、工作满意度较差、锻炼频率少、共情能力弱的护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护士 胜任力 共情能力 影响因素 护理
下载PDF
病案数字化在医院信息利用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鄢鲜花 《办公室业务》 2021年第22期99-100,共2页
医院在管理病案信息时,相较于常规病案管理,以数字化病案管理模式展开管理,可减少发生病案错误,提高对病案信息的使用率,同时还能提升医务人员对于病案管理的满意度,适宜临床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
关键词 病案管理 数字化 管理质量 复印时间 调阅时间 满意度
下载PDF
加强医院就诊卡管理保障医患资金安全
3
作者 陈亨强 邓小妹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6年第32期23-23,共1页
医院网络化已经成为新型医院运营模式,它的出现改变了患者的就医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就医效率,方便了患者,有效地解决了医院“三长一短”的老大难问题,普遍受到患者的认可和接受。同时提高了医院经济管理的水平,体现了医院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 医院经济管理 资金安全 管理保障 医患 综合实力 网络化 患者 运营
下载PDF
论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航 《电子制作》 2015年第1Z期150-,共1页
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例如:工业、机关和医院等。本文主要针对医院,来探讨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
关键词 医院计算机 网络信息资源 数据库
下载PDF
医院危机公共关系管理研究
5
作者 吴旻慧 《就业与保障》 2013年第6期36-37,共2页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民主法制快速进步、信息科技大爆炸,公众地位也大大加强,医院危机公共关系管理也逐渐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思考。论文从我国医院公共关系现状出发,探寻医院危机公共关系存在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 医院 危机公共关系 管理 研究
下载PDF
福州某三甲医院内科住院患者住院需求调查分析
6
作者 余小梅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1期385-386,共2页
目的了解福州某三甲医院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住院需求情况,为医护人员改进工作方法提供参考,使患者的住院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方法选取福州某综合性三甲医院内科住院患者100例,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6份,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目的了解福州某三甲医院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住院需求情况,为医护人员改进工作方法提供参考,使患者的住院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方法选取福州某综合性三甲医院内科住院患者100例,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6份,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内科住院患者的需求范围广泛;年龄、文化程度与所在科室对内科住院患者的住院需求有影响;内科住院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服务和住院环境需求较高;内科住院患者不同需求的排序基本一致。结论内科住院患者在需求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医院工作要依据这一特点从各方面出发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需求,以促进其全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患者 住院需求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定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吴小凯 肖开 杨君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9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南安市医院就诊的6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经皮肺穿刺病理活检、纤支镜活检、手术病理等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结节组...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南安市医院就诊的6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经皮肺穿刺病理活检、纤支镜活检、手术病理等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结节组(n=43)与恶性结节组(n=25),在病理活检前接受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2组CT灌注成像相关参数。结果2组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组的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capillary permeability surface area product,PS)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当BF阈值为72.175 mL/(100 g·min),BV阈值为4.815 mL/100 g,PS阈值为8.190 mL/(100 g·min)时,鉴定诊断结节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0.935、0.956,敏感度分别为84.00%、96.00%、92.00%。结论CT灌注成像能够直观显示孤立性肺结节的全貌,其中CT灌注成像参数BV值、BF值、PS值对鉴别诊断结节良恶性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CT灌注成像 鉴别诊断 良恶性 血容量 表面渗透系数
下载PDF
MRI血管成像与DSA对烟雾病患者血管分级的评估价值比较
8
作者 吴小凯 肖开 杨君玲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8期1387-1390,共4页
目的:比较MRI血管成像与DSA对烟雾病患者血管分级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烟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MRI血管成像、DSA检查,以DSA为标准对患者烟雾病血管改变进行Suzuki分级,MRI血管成像应用Ho... 目的:比较MRI血管成像与DSA对烟雾病患者血管分级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烟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MRI血管成像、DSA检查,以DSA为标准对患者烟雾病血管改变进行Suzuki分级,MRI血管成像应用Houkin评级方法进行血管分级评估,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一致性。结果:MRI血管成像与DSA评估烟雾病患者血管分级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76,P=0.000)。结论:MRI血管成像对烟雾病患者血管分级的评估与DSA有较高的一致性,能够为临床诊断烟雾病病情严重程度提供一种无创影像学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MRI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基于赋能理论的跟进式护理联合针对性干预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长娥 华燕婷 《西藏医药》 2024年第6期112-113,共2页
目的 探究基于赋能理论的跟进式护理联合针对性干预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9月在本院进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32例,根据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3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9例(基于赋能理论的跟进式护理... 目的 探究基于赋能理论的跟进式护理联合针对性干预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9月在本院进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32例,根据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3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9例(基于赋能理论的跟进式护理结合针对性干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UPPH)评分、睡眠质量评分(PSQI)、上肢功能评分(DASH)。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UPPH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SQI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基于赋能理论的跟进式护理联合针对性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并促进上肢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能理论 跟进式护理 针对性干预 乳腺癌
下载PDF
床旁超声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琴 康育兰 +1 位作者 林颖 詹小灵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2902-2904,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PICC置管并联合床旁超声进行PICC导管头端位置初步定位的效果。方法:新生儿PICC置管术后,应用床旁超声初筛排除PICC导管异位,再行X线定位PICC导管头端位置。结果:导管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到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目的:分析新生儿PICC置管并联合床旁超声进行PICC导管头端位置初步定位的效果。方法:新生儿PICC置管术后,应用床旁超声初筛排除PICC导管异位,再行X线定位PICC导管头端位置。结果:导管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到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摄片率、置管成本、导管启用时间以及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PICC置管并联合床旁超声进行导管头端位置初步定位,方法简单,适合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 新生儿PICC 导管头端位置
下载PDF
通心络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阻力血管功能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华军 谢良地 +1 位作者 姚恩辉 许昌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 观察通心络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的血压、阻力血管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  3 0只 12周龄雄性SHR大鼠 ,随机分成 3组 :大剂量通心络组 (通心络1.5 g/kg·d-1) ;小剂量通心络组(通心络 0 .5 g/kg·d-1) ;SHR空白对照... 目的 观察通心络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的血压、阻力血管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  3 0只 12周龄雄性SHR大鼠 ,随机分成 3组 :大剂量通心络组 (通心络1.5 g/kg·d-1) ;小剂量通心络组(通心络 0 .5 g/kg·d-1) ;SHR空白对照组 ,每组 10只。另选 10只同龄雄性正常血压WKY大鼠作为对照组。用无创法测定尾动脉收缩压及心率 ,至给药 12周处死。测定肠系膜动脉分支第三级血管壁 (中膜 ) /腔面积比 (W /L)。采用平衡记录仪记录离体的肠系膜一级动脉环对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和硝普钠反应的敏感性。结果 与SHR组相比 ,大小剂量通心络组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SHR血压升高 (P <0 .0 5 )。通心络组治疗后能使SHR大鼠的肠系膜三级血管的血管腔 /壁面积比 (L/W )减少 ,肠系膜动脉舒张敏感性及对NE收缩的敏感性与SHR组相比P <0 .0 5。结论 通心络可以抑制SHR阻力血管肥厚 ,具有改善血管的舒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自发性高血压 血管功能 结构 肠系膜动脉
下载PDF
采用腹腔镜腹膜前补片植入法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护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日玲 林雅萱 孙桂英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886-887,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膜前补片植入法(TAPP及TEP)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2年5月。2015年6月。应用TAPP及TEP技术完成62例成人腹股沟疝治疗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62...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膜前补片植入法(TAPP及TEP)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2年5月。2015年6月。应用TAPP及TEP技术完成62例成人腹股沟疝治疗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62例TAPP及TEP均成功治愈,术中无损伤肠管,手术时间40—75min,术中出血少,术后阴囊水肿1例。术后住院1.5 d。随访3。36个月,未发现复发。结论:TAPP及TEP技术是安全有效的无张力修补术,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整个治疗方案成功的重要部分,可降低术后复发率,更好地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修补术 腹腔镜 腹膜前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乳腺癌放疗时不同固定方式在分次内摆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家文 张梅芳 +2 位作者 吴章桂 傅万凯 刘利彬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放疗时不同固定方式分次内摆位误差大小。方法收集本院68例施行VMAT技术放疗乳腺癌病例。将其分为两组,即:使用乳腺专用托架固定为实验组33例;使用真空固定垫及热塑网膜固定为对照组35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于放疗前、... 目的研究乳腺癌放疗时不同固定方式分次内摆位误差大小。方法收集本院68例施行VMAT技术放疗乳腺癌病例。将其分为两组,即:使用乳腺专用托架固定为实验组33例;使用真空固定垫及热塑网膜固定为对照组35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于放疗前、后进行CBCT扫描验证摆位误差,并计算出放疗前、后分次内摆位误差,并统计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分次内摆位误差值。结果实验组X、Y、Z轴方向上放疗前、后摆位误差分别:(2.28±1.63)、(2.63±1.59)、(2.16±1.77)mm;(3.45±2.00)、(3.55±1.66)、(3.37±1.77)mm;经计算得到分次内误差分别:(1.29±0.63);(1.62±0.77);(1.78±0.94)mm;对照组X、Y、Z轴方向上放疗前、后摆位误差分别:(2.20±1.83)、(2.73±1.80)、(2.95±2.01)mm;(2.68±1.87)、(3.44±1.82)、(3.58±1.95)mm;经计算得到分次内误差分别为:(0.72±0.37)、(1.09±0.49)、(1.16±0.74)mm。通过对分次内摆位误差的统计分析得知实验组X、Y、Z轴方向上分次内摆位误差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放疗时使用真空固定垫及热塑网膜固定技术能显著减少分次内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稳定性,更加有利于提高放疗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专用托架 热塑网膜 分次内摆位误差 CBCT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中阴虚、痰湿、气虚体质生化检查的差异性探讨 被引量:9
14
作者 韩淑辉 郑建明 +1 位作者 张钦昌 李康增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4期535-538,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与生化检查的客观差异性。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体质问卷调查,诊断患者体质类型,分析患者体质间相关因素,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结果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例共279例,其主要体质类...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与生化检查的客观差异性。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体质问卷调查,诊断患者体质类型,分析患者体质间相关因素,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结果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例共279例,其主要体质类型分别为阴虚体质(26.1%)、痰湿体质(21.4%)、气虚体质(19.2%)、平和体质(9.1%),其中气郁质、痰湿质、阴虚质的血小板(PLT)较高;痰湿体质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高,体重指数(BMI)最高;平和体质甘油三酯(TG)含量最高;湿热体质白蛋白(ALB)含量最高。对高血压主要体质类型阴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各因素进行95%CI值统计,阴虚体质、气虚体质和痰湿体质的TC、LDL-C 95%CI值超出了平和体质,其他各因素也有较大的重叠。RBC、HGB、TC、LDL-C、BMI、糖尿病、年龄可能是影响阴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的7种因素。结论高血压体质特点的研究发现年龄是影响多种体质变化的共同因素,超重和TC是痰湿体质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的偏颇体质采取"对症"的体质调摄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中医体质类型 生化检查
下载PDF
优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丽芳 张晶晶 陈凤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简称“静配中心”)感染管理工作中应用优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静配中心的4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6月在静配中心感染护理期间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于2021... 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简称“静配中心”)感染管理工作中应用优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静配中心的4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6月在静配中心感染护理期间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于2021年7~12月应用优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实施前后的管理质量、不合理用药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和灭菌效果。结果实施后,风险意识、工作态度、护理文书书写、病区管理及工作流程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均<0.05)。相较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总发生率和院内感染总发生率均较低,细菌培养合格率和操作台合理率均更高,空气中沉降菌生成率更低,沉降菌落生成数更少(P均<0.05)。结论将优质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有助于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性和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提升灭菌效果和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PDCA循环管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感染风险
下载PDF
内毒素急性肺损伤TLR4-LPS信号传导对NF-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黄继义 刘才文 +3 位作者 林建东 叶先龙 洪朝基 周荣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本文旨通过检测肺组织TLR4、NF-κB表达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含量,探讨TLR4/NF-Kb信号在AL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LI组和干预组。静脉注射LPS构建肺损伤模型,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TLR4... 目的本文旨通过检测肺组织TLR4、NF-κB表达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含量,探讨TLR4/NF-Kb信号在AL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LI组和干预组。静脉注射LPS构建肺损伤模型,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TLR4、NF-κB表达,ELISA法检测TNF-α、IL-1β浓度。结果肺损伤评分:ALI组>TLR4拮抗剂干预组>对照组,肺泡灌洗液TNF-α、IL-1β浓度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7倍和3.5倍。ALI组肺组织中TLR4和NF-κB表达明显增加,TLR4拮抗剂能抑制二者表达。结论 TLR4/NF-κB信号通路在脂多糖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LR-4受体过表达诱导NF-κB活化及其下游炎症因子释放,加重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脂多糖
下载PDF
罕见部位脂肪肉瘤的诊断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冬梅 陈丽芳 +3 位作者 张红 朱伟峰 何银珠 许春伟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11期2373-2377,共5页
目的:分析6例罕见部位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诊断认识。方法:常规HE染色分析肿瘤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肿瘤细胞分化方向。结果:6例均可见多少不等脂肪母细胞及不同分化程度的脂肪细胞,部分黏液变或纤维硬化。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分析6例罕见部位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诊断认识。方法:常规HE染色分析肿瘤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肿瘤细胞分化方向。结果:6例均可见多少不等脂肪母细胞及不同分化程度的脂肪细胞,部分黏液变或纤维硬化。免疫组织化学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4),MDM2及S-100阳性。结论:罕见部位的脂肪肉瘤结合病史、形态及组织化学等并不难诊断,关键在于不要受常规诊断思路局限,才能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 罕见 病理 诊断
下载PDF
复合性宫颈小细胞癌12例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玲 何银珠 +3 位作者 朱伟峰 张红 陈刚 周冬梅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702-705,709,共5页
目的分析复合性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增加对其认识。方法收集12例复合性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其组织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12例患者均以阴道出血为主诉... 目的分析复合性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增加对其认识。方法收集12例复合性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其组织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12例患者均以阴道出血为主诉,中位发病年龄48.3岁,平均生存时间是23.1个月。病理特点为小细胞癌成分合并原位或浸润性的腺癌或鳞癌成分,发病时多已侵犯宫颈间质深层,小细胞癌成分示免疫组化染色Syn、Cg A、CD56弥漫(+)。治疗选择手术及放、化疗。结论复合性宫颈小细胞癌预后差,确诊依靠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目前治疗方案及预后影响因素尚无统一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复合性 小细胞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新生儿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淑敏 连莲淑 郑月惠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2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71型肠道病毒(EV71)感染手足口病(HFMD)并发病毒性脑炎(VE)新生儿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EV71感染HFMD并发VE的新生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实验组,n=30)和常规护理组(...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71型肠道病毒(EV71)感染手足口病(HFMD)并发病毒性脑炎(VE)新生儿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EV71感染HFMD并发VE的新生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实验组,n=30)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n=30)。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临床症状(皮疹、发热、精神萎靡)消退时间差异,并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和出院时患儿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与症状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实验组患儿PedsQLTM4.0各领域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EV71感染HFMD并发VE新生儿的住院时间,加快其临床症状消退进程,对改善患儿预后生活质量,并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与住院满意度等干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 病毒性脑炎 护理干预 新生儿
下载PDF
疼痛护理干预在手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立洁 杨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28期3175-3176,共2页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在手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手外伤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对比2组...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在手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手外伤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止痛药物的应用情况和止痛效果。结果对照组萘普待因片和地佐辛注射液的使用率分别为69%和51%,观察组则分别为36%和22%,观察组2种镇痛药物的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的重度疼痛和极度疼痛率分别为36%和29%,观察组为24%和1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手外伤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减少止痛药物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中西医结合疗法 手外伤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