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茶树高温热害致灾危险性区域划分 被引量:2
1
作者 万璐 陈惠 +4 位作者 陈惠玲 杨凯 林晶 张洁薇 沈长华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9-227,共9页
利用福建省70个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逐日气温资料及茶树灾情信息,构建基于日最高温气温与持续天数的福建省茶树高温热害等级指标,统计分析热害发生时空分布特征,开展福建省茶树高温热害危险性区域划分。结果表明:近50a福建省茶树发生... 利用福建省70个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逐日气温资料及茶树灾情信息,构建基于日最高温气温与持续天数的福建省茶树高温热害等级指标,统计分析热害发生时空分布特征,开展福建省茶树高温热害危险性区域划分。结果表明:近50a福建省茶树发生轻度、中度热害较多,年际变化幅度大,发生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1世纪以来热害发生频次比20世纪高;茶区由南往北热害发生频次逐渐增加;热害较高和高危险性区域主要分布在鹫峰山脉以北的武夷山脉、杉岭山脉和戴云山脉低海拔地区。在规划茶树种植时可结合具体地理气候条件和热害危险性区划结果,种植耐热、耐旱的品种或减少夏秋茶采摘等种植管理模式,改善茶园小气候,减少夏季高温热害带来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高温热害 危险性区划
下载PDF
邵武市近地层臭氧分布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春辉 李子亮 +3 位作者 王光磊 蒋冬升 林昕 邓慧颖 《海峡科学》 2023年第2期14-19,23,共7页
利用2016—2021年邵武市ρ(O_(3))(近地层臭氧质量浓度)小时均值与气象常规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天气分型等方法,开展邵武市近地层臭氧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1年邵武市ρ(O_(3-8h))... 利用2016—2021年邵武市ρ(O_(3))(近地层臭氧质量浓度)小时均值与气象常规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天气分型等方法,开展邵武市近地层臭氧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1年邵武市ρ(O_(3-8h))(臭氧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值)在52~61μg/m^(3)之间浮动,无臭氧超标情况;ρ(O_(3-8h))年平均值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不同年份相同月份的ρ(O_(3-8h))平均值差异很大,ρ(O_(3))日分布呈现单峰型;ρ(O_(3-8h))与日最高气温和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9、0.592;与日平均相对湿度、日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7、-0.429;邵武市ρ(O_(3-8h))随天气形势不同而变化,在冷高压脊(GN)控制下,受区域输送臭氧及其前体物的影响,ρ(O_(3-8h))平均浓度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分布特征 气象条件 相关性分析 邵武市
下载PDF
播期与气象条件对“K两优369”稻米生产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张洁薇 石良文 +2 位作者 万璐 沈长华 邱慧明 《海峡科学》 2023年第9期20-24,共5页
为探究气象条件对不同播期“K两优369”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寻找适宜播种期,于2019-2021年以“K两优369”水稻为供试材料,采用分期播种试验的方法,结合气象资料,分析不同播期水稻各关键生育时段的气象条件对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 为探究气象条件对不同播期“K两优369”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寻找适宜播种期,于2019-2021年以“K两优369”水稻为供试材料,采用分期播种试验的方法,结合气象资料,分析不同播期水稻各关键生育时段的气象条件对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南平市达到产量和米质双优效果的最佳播期在5月30日前后;在始穗-齐穗阶段,气象条件主要影响稻米的蒸煮品质;在齐穗-成熟阶段,气象条件主要影响稻米品质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两优369”稻米 播期 气象条件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武夷山一次持续性臭氧污染过程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慧颖 李勇波 +2 位作者 林晖 程叙耕 王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5-41,共7页
2019年9月25-29日武夷山市出现了一次持续5 d的O_(3)污染过程,污染持续时间长、强度全省最强,较为罕见。文章利用气象常规与非常规观测资料,结合污染物浓度资料,采用天气聚类分型、后向轨迹(HYSPLIT)、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等方法,阐... 2019年9月25-29日武夷山市出现了一次持续5 d的O_(3)污染过程,污染持续时间长、强度全省最强,较为罕见。文章利用气象常规与非常规观测资料,结合污染物浓度资料,采用天气聚类分型、后向轨迹(HYSPLIT)、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等方法,阐明了此次污染过程生成、维持和消散的天气学成因。结果表明:该过程武夷山市ρ(O_(3))小时均值峰值在173~199μg/m^(3)之间,谷值在60~74μg/m^(3)之间,说明此次污染过程区域输送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且出现轻度污染的天数多于福建省9个设区城市。在23-24日,副热带高压加强,近地层风速减弱,O_(3)污染潜势明显增加;25-27日武夷山市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温继续升高,加之平均风速从1.6 m/s降到1.3 m/s,大气层结结构稳定,大气水平扩散能力下降,区域输送的贡献增强,导致连续3 d出现O_(3)污染;28-29日在台风“米娜”外围强烈的下沉气流影响下,武夷山市日最高气温继续升高2℃,达到34.1~34.9℃,区域输送仍在持续,气象条件非常有利于O_(3)的生成,武夷山维持O_(3)污染状态;30日,受台风“米娜”影响,武夷山市出现0.1 mm降水,污染过程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3)污染 天气形势 气象要素配置 区域传输 武夷山市
下载PDF
闽北地区葡萄休闲观光园适种品种筛选
5
作者 李航 沈长华 +3 位作者 赖喆羽 陈虞晖 谢福鑫 王秀全 《东南园艺》 2023年第2期81-89,共9页
【目的】为解决闽北地区葡萄休闲观光园葡萄品种单一、采摘时间短、经济效益不够显著等问题。【方法】2021-2022年引进13个葡萄品种,以主栽品种‘巨峰’作为对照,在南平市建阳区开展品种筛选试验。【结果】早熟品种‘南太湖特早’‘早... 【目的】为解决闽北地区葡萄休闲观光园葡萄品种单一、采摘时间短、经济效益不够显著等问题。【方法】2021-2022年引进13个葡萄品种,以主栽品种‘巨峰’作为对照,在南平市建阳区开展品种筛选试验。【结果】早熟品种‘南太湖特早’‘早夏香’和‘蜜光’,中熟品种‘巨玫瑰’和‘北醇’,晚熟品种‘阳光玫瑰’‘刺葡萄’‘蓝宝石’和‘摩尔多瓦’等9个葡萄品种的果形、颜色、风味等表现较为出众,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能与‘巨峰’葡萄搭配互补,适合在闽北葡萄休闲观光园种植推广。【结论】建设闽北葡萄休闲观光园,建议葡萄品种搭配组合为:一是‘南太湖特早’+‘巨峰’+‘阳光玫瑰’+‘蓝宝石’,二是‘早夏香’+‘巨峰’+‘巨玫瑰’+‘阳光玫瑰’,三是有酿酒需求的观光园还可搭配种植‘北醇’和‘刺葡萄’以增加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闽北地区 休闲观光园 品种 成熟期
下载PDF
双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自动调节检定系统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郑俊锦 夏利娜 +1 位作者 陈龙福 李勇波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2年第8期56-61,共6页
为解决超差双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在检定校准时精细定量调测问题,尤其针对在大小雨强(4 mm/min和1 mm/min)测试时误差值为一正一负,目前只能通过目测观察法并依靠经验对容量调节螺母和定位螺母进行调节,这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并且成功率低;... 为解决超差双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在检定校准时精细定量调测问题,尤其针对在大小雨强(4 mm/min和1 mm/min)测试时误差值为一正一负,目前只能通过目测观察法并依靠经验对容量调节螺母和定位螺母进行调节,这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并且成功率低;提出了一套检定流程并利用红外光电传感器和步进电机模块,实现了上翻斗和计量翻斗的左右斗的翻动数据的定量测量以及定位螺母和容量调节螺母的自动调节,并且可自动记录和上传检定数据到上位机;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判定和解决翻斗翻动平衡和协调性问题,并可为业务人员积累检定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量传感器 翻动平衡 上下翻斗翻动协调性 检定校准
下载PDF
闽北低温冻害对橘柚影响调查与分析
7
作者 张洁薇 周义明 +1 位作者 沈长华 郑珍萍 《福建热作科技》 2022年第3期18-21,共4页
为减少橘柚冻害损失,通过调查南平市2020年12月-2021年1月出现3次明显的低温冻害过程,分析四个不同小气候区的橘柚果园受冻的情况。结果表明,橘柚越冬期受冻程度不仅与低温有关,与防冻措施方式、地形地势、树龄、树势等因素也有一定关... 为减少橘柚冻害损失,通过调查南平市2020年12月-2021年1月出现3次明显的低温冻害过程,分析四个不同小气候区的橘柚果园受冻的情况。结果表明,橘柚越冬期受冻程度不仅与低温有关,与防冻措施方式、地形地势、树龄、树势等因素也有一定关系。根据南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关注天气预警,在强寒潮出现前提前采取喷灌、培土增温、树冠覆盖等措施提高果树耐寒性;受冻后及时采取松土增温、喷灌还阳等措施补救。并建议建园时可利用坡地逆温原理,选择逆温效应较明显的山坡中上部建园;在低洼处和风口处的果园加设防护林降低低温侵袭,以降低低温冻害天气对果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柚 低温冻害 防冻措施 栽培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