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文何以“群”:群文教学的逻辑起点与组元策略
1
作者 王坚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2期14-18,共5页
“群文教学热”的背后需要一些冷思考。本文立足是否所有的“文”都需要“群”、“群”得以成立的逻辑起点在哪里、“文”与“文”之间如何成“群”等问题,尝试廓清群文教学的逻辑起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开发群文的组元策略。
关键词 群文教学 议题元素 逻辑起点 组元策略
下载PDF
“守着窗儿”背后的精神自救——《声声慢》的一处文本细读
2
作者 王坚 《语文月刊》 2024年第7期75-77,共3页
一、提出问题:“守着窗儿”还是“倚着窗儿”?解读李清照《声声慢》一词时,一个学生就词中某一处细节提了一个问题,窃以为此问颇值得玩味,全文附录如下: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易安”二字来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 一、提出问题:“守着窗儿”还是“倚着窗儿”?解读李清照《声声慢》一词时,一个学生就词中某一处细节提了一个问题,窃以为此问颇值得玩味,全文附录如下: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易安”二字来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二句,词人以此来寄托心曲,遥应先辈。那《声声慢》中也有关于“窗”之描写,为何词中是“守着窗儿”而并非沿袭渊明之“倚着窗儿”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声慢》 易安居士 《归去来兮辞》 精神自救 李清照 渊明 文本细读 玩味
原文传递
“仙之人”为何“列如麻”?——《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一处文本细读
3
作者 王坚 《语文月刊》 2024年第1期86-88,共3页
一、问题的提出:“仙之人”为何“列如麻”《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记录的是诗人李白的一次梦游历程。诗人一夜飞度吴越天姥,尽享攀览之乐后,于“熊咆龙吟”之际,最终得见洞天仙府。在“日月照耀”的“金银台”处,经由“虎鼓瑟兮鸾回车... 一、问题的提出:“仙之人”为何“列如麻”《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记录的是诗人李白的一次梦游历程。诗人一夜飞度吴越天姥,尽享攀览之乐后,于“熊咆龙吟”之际,最终得见洞天仙府。在“日月照耀”的“金银台”处,经由“虎鼓瑟兮鸾回车”气氛的烘托,梦境也就抵达了最高潮部分——仙人登场。可出乎意料的是,“仙之人”并非裙裾飘飘,宛若游龙,让人惊鸿一瞥,乃至流连忘返;只是用简单的三字短语予以概括,即“列如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李白 裙裾 《梦游天姥吟留别》 文本细读 问题的提出
原文传递
从“同是天涯沦落人”到“同为浔阳被救客”——白居易“翻作”《琵琶行》因由之多维分析
4
作者 王坚 《读写月报》 2024年第31期17-20,共4页
翻阅文献,对《琵琶行》一诗的解读,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则关注白居易高超的音乐描写技巧,并将其与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并置,以“摹写声音至文”为主题对比研究:一则深入白居易的内心世界,知人论世。
关键词 《琵琶行》 《李凭箜篌引》 白居易 浔阳 多维分析 《听颖师弹琴》 知人论世 描写技巧
原文传递
借历史之厚重,坚毅向未来
5
作者 王坚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4年第12期28-33,共6页
当倩雯老师向我征询意见,准备将我推荐给《教师博览》“人物志”栏目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的。这绝不是妄自菲薄,而是真心吐露。因为我清醒地知道,此时的我还远达不到可以撰写教育自传的高度。在专业发展之路上,还有太多太多的前辈需... 当倩雯老师向我征询意见,准备将我推荐给《教师博览》“人物志”栏目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的。这绝不是妄自菲薄,而是真心吐露。因为我清醒地知道,此时的我还远达不到可以撰写教育自传的高度。在专业发展之路上,还有太多太多的前辈需要我去仰望,还有太多太多的鸿沟需要我去跨越。后来倩雯老师再三劝我,不妨把心思放单纯些,不必拘泥于所谓的“名师成长”,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照一照”来时路,也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时路 征询意见 名师成长 人物志 老师 教育自传 妄自菲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