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前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有限元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胜 韩德韬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10期796-798,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前、后路内固定模型,比较前、后路固定后的力学稳定关系,指导临床选择前路或后路固定。方法分别建立胸腰椎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和前、后路固定器械模型及L1骨折模型,分别加载,对不同固定组的L1前柱、中柱、前中柱骨折的应力... 目的通过建立前、后路内固定模型,比较前、后路固定后的力学稳定关系,指导临床选择前路或后路固定。方法分别建立胸腰椎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和前、后路固定器械模型及L1骨折模型,分别加载,对不同固定组的L1前柱、中柱、前中柱骨折的应力进行比较。结果①椎体前柱损伤的工况下,前路固定组的L1平面的Mises stress小于后路固定;②椎体前中柱共同损伤的工况下,前路固定组也优于后路固定组。结论胸腰椎前柱与前中柱不稳定骨折损伤,前路固定都优于后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内固定系统 生物力学 有限元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早期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2
作者 李立新 李景欣 +2 位作者 池开宇 许兆光 张文通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8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早期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髋部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104例,收集患者年龄、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窗、手术方式等指标,进行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回...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早期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髋部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104例,收集患者年龄、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窗、手术方式等指标,进行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早期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手术早期并发症41例次(31例),发生率为39.4%,统计分析显示早期并发症与患者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窗有关。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早期手术并发症主要同患者自身病情及手术时间窗有关,根据病情特点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及把握恰当手术时机可降低其发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部骨折 并发症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分阶段性康复护理对肱骨骨折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吴亚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387-1389,共3页
目的:探究分阶段性康复护理对肱骨骨折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骨二科收治的肱骨骨折术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目的:探究分阶段性康复护理对肱骨骨折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骨二科收治的肱骨骨折术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分析2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生命质量、疼痛情况、关节功能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疼痛、功能、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93%(P<0.05)。结论:分阶段性康复护理能促进肱骨骨折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其睡眠及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性康复护理 肱骨骨折 肢体功能 睡眠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的经验及教训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海波 何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2期185-186,共2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其极易被忽视,多数患者未能得到及时诊治,不仅影响原发病的治疗,而且极易演变成血栓形成后遗症[1]。据国外文献报道,THA术后在没有任何预防性措施的情况下,DVT的发病率为40%~7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其极易被忽视,多数患者未能得到及时诊治,不仅影响原发病的治疗,而且极易演变成血栓形成后遗症[1]。据国外文献报道,THA术后在没有任何预防性措施的情况下,DVT的发病率为40%~70%,国内吕厚山等[2]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病率为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深静脉 血栓 骨折
原文传递
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后CT扫描MPR重建对置钉准确性的评价
5
作者 禤天勋 张文通 +2 位作者 邓思然 李立新 罗雨桥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年第11期1019-1020,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胸腰椎骨折脱位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后置钉准确性的评价。方法对10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后患者进行置钉节段CT扫描并行MPR,评价置钉准确性。结果106例共置入椎弓根钉601枚,优秀率83....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胸腰椎骨折脱位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后置钉准确性的评价。方法对10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后患者进行置钉节段CT扫描并行MPR,评价置钉准确性。结果106例共置入椎弓根钉601枚,优秀率83.2%,良好率15.1%,不良率1.7%。腰段置钉能获得更高准确率(P<0.01),置钉准确性与经验有关(P<0.01)。结论术后CT扫描并行MPR能够量化评价椎弓根钉的准确性,帮助临床医师提高置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骨折 脱位 椎弓根钉 CT MP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