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国家球体理论”与“一中三宪”之比较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古小明
-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4-107,共14页
-
文摘
"国家球体理论"与"一中三宪"二者之间既存在相同点也存在明显差异。二者的相同点是:和平与发展取向的政治定位,现实与理想结合的政治定位,主权所有权与行使权适当区分的政治定位。二者的相异点有:对"一中"的内涵理解有分歧,对外部主权的处理有落差,对德国经验的态度不同,理论倾向有差异,理论应用前景不同。因此,要探讨"国家球体理论"与"一中三宪"的对接之道,需要认真分析接轨的几个步骤:一是认识两岸关系定位本身作为一个高度复杂性问题的各个面向;二是进行话语的融合对接,对两种理论的共通之处进行强化巩固;三是在两种理论之间找准对接口,指出两种理论之间的接轨路径。作为一种政治解决方案,"国家球体理论"可以借鉴"一中三宪"之"在两岸内部尊重双方为平等之法律秩序主体"基础上,通过这两个法律秩序主体"相互授予代理权"的方式,使"主权(所有权)一体,政府(政权)并存,存量不变,增量共商"的定位模式得以落实在法律层面,从而使两岸关系定位得以巩固。
-
关键词
球体国家理论
一中三宪
比较分析
接轨路径
相互授权
-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日伪统治时期广州乞丐收容遣送工作述论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遂新
-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
出处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9-73,共5页
-
文摘
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沉沦在日军铁蹄之下将近七年,在这段黑暗的岁月里,人民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深重苦难,不少人因家园被毁而失去生计,不得不流落街头乞讨为生。大量乞丐的出现无疑是对日伪当局所谓"大东亚共荣"的辛辣讽刺,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粉饰太平,日伪当局长期忙于拘捕和驱逐这些"碍眼"的乞丐,然而恶劣的生存状况却迫使流浪乞丐驱之又来,更不断有衣食无着的贫民加入行乞的行列,因此日伪当局的收容遣送工作始终无法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日伪统治时期
广州
乞丐
收容遣送
-
分类号
D693.6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