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碘伏湿敷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蔡素因 陈辉民 +1 位作者 许瑛 李少玲 《中国临床护理》 2013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出现局部感染时应用碘伏湿敷的有效性。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98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分为常规组(46例)和实验组(52例)。常规组出现局部感染时,中心静脉导管继续采用常规维护法;实验组...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出现局部感染时应用碘伏湿敷的有效性。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98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分为常规组(46例)和实验组(52例)。常规组出现局部感染时,中心静脉导管继续采用常规维护法;实验组在常规维护的基础上采用碘伏湿敷法。观察2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CRBSI感染率为1.9%,常规组感染率为13.0%,实验组CRBSI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出现局部感染时采用碘伏湿敷,可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碘伏 湿敷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杨兆辉 柯根基 傅绍芬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8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乙肝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40)和单药组(n=40)。单药...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乙肝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40)和单药组(n=40)。单药组予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HBeAg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10]、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单药组比较,联合组HBeAg及HBV-DNA转阴率均更高(χ^(2)=10.208,P=0.001;χ^(2)=4.507,P=0.034);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2组AST、ALT、TBil、TNF-α、IL-6、IL-10、HA、PCⅢ、LN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药组(P<0.01)。联合组与单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12.50%vs.7.50%,χ^(2)=0.139,P=0.709)。结论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HBeAg、HBV-DNA转阴率,改善肝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及肝纤维化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乙肝e抗原阳性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肝功能 血清炎性因子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行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肖鸿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9期166-167,共2页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6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实验组在对...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6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两组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代偿期 乙肝肝硬化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下载PDF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经验及教训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伟军 蔡素因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7年第9期1688-1689,共2页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由于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在重型肝炎、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及各种毒物的严重中毒等方面获得广泛使用。我们自2003年3月开展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以来,共治疗73例次,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一些临床经验和教训,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血浆置换治疗 人工肝 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重型肝炎 临床经验 安全性
下载PDF
拉米夫定停药后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加重致死二例
5
作者 张伟军 王建放 王美婷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5年第10期759-759,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病情加重 拉米夫定 CHILD-PUGH评分 失代偿性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停药后 凝血酶原时间 大量腹水
下载PDF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振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0期208-209,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重型肝痛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重型肝痛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纽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祛瘀退黄中药口服治疗,并进行中药灌肠,两组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10d)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1.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主症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痛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重型肝病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下载PDF
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丽斌 洪柿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9年第9期47-48,共2页
总结了14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临床护理,主要包括消毒隔离、重视皮肤、口腔、高热等综合护理。患儿平均住院11d,均临床治愈出院,无后遗症。认为消毒隔离是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护理的基础工作,病情的密切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其护理过... 总结了14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临床护理,主要包括消毒隔离、重视皮肤、口腔、高热等综合护理。患儿平均住院11d,均临床治愈出院,无后遗症。认为消毒隔离是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护理的基础工作,病情的密切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其护理过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手足口病 护理
下载PDF
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支持治疗前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苏彩云 张伟军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5年第8期981-982,共2页
目的对重症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前的心理护理,以减轻心理压力,尽早接受并配合人工肝支持治疗。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28例重症肝炎,显示产生心理压力原因并进行分析,针对原因采取诱导宣泄、心理疏导、家庭支持等措施,进行心理护... 目的对重症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前的心理护理,以减轻心理压力,尽早接受并配合人工肝支持治疗。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28例重症肝炎,显示产生心理压力原因并进行分析,针对原因采取诱导宣泄、心理疏导、家庭支持等措施,进行心理护理。结果患者心理压力得于减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5例患者在短期内接受并积极配合人工肝支持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重症肝炎患者对自身的病情及人工肝的治疗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通过自设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尽早接受并配合人工肝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炎 人工肝支持 心理护理 护理技术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火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8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优思弗)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医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腺苷蛋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恩替卡...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优思弗)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医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腺苷蛋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黄疸消失时间、消化系统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1,P<0.05)。治疗组黄疸消失时间及消化系统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Bil及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恩替卡韦、熊去氧胆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的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前列地尔 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延长重组人α-2b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治疗疗程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火炎 《中外医疗》 2019年第5期7-9,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延长重组人α-2b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治疗疗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双号分组的方式将方便选取的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的乙肝病毒患者80例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12个月治疗)和观察组(18个月治疗),所有患者均接... 目的分析研究延长重组人α-2b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治疗疗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双号分组的方式将方便选取的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的乙肝病毒患者80例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12个月治疗)和观察组(18个月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复常情况、HBeAg转阴情况、HBeAg/HBeAb转换情况以及HBVDNA转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时肝功能复常占比(95.00%)明显较对照组(75.00%)高(χ~2=6.27,P<0.05);于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HBeAg转阴占比、HBeAg/HBeAb转换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肝功能复常占比(95.00%、90.00%、87.50%)、HBVDNA转阴占比(87.50%、45.00%、45.00%)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12个月及18个月的HBeAg转阴占比(57.50%、50.00%)、HBeAg/HBeAb转换占比(50.00%、62.5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长重组人α-2b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治疗疗程可以将疾病复发率降低,且有利于提升患者的应答率,对病情进展有缓解作用,且有利于降低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 重组人Α-2B干扰素 乙肝病毒 疗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