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强震后福建及邻区地震群体振荡式扩展
1
作者 曹伯强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27-133,共7页
本文研究了70年代以来台湾强震与福建及其邻区地震活动特点,探讨了台湾强震与福建及其邻区群震的关系。
关键词 台湾 地震 地震群体 振荡式 扩展
下载PDF
福建沿海地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和泊松比分布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邱陶兴 廖其林 +1 位作者 王振明 扬成林 《华南地震》 1991年第2期23-30,共8页
本文根据福建沿海地区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的单分量地震记录,对S波信息进行开发研究。通过对地震记录重新采样,数字处理与分析,获得了该区地壳S波速度模型,结果发现:福建沿海地区的地壳与上地慢S波速度结构可分为三层,即上地壳,中地壳和下... 本文根据福建沿海地区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的单分量地震记录,对S波信息进行开发研究。通过对地震记录重新采样,数字处理与分析,获得了该区地壳S波速度模型,结果发现:福建沿海地区的地壳与上地慢S波速度结构可分为三层,即上地壳,中地壳和下地壳;在中地壳普遍发育一层速度为3.4——3.5km/s的低速层,厚度约3—4km;MOHO面深度,泉州以北最浅,仅为28km,宁德以南最深,为32km。 结合P波速度模型,我们获得了该区地壳平均泊松(Poisson)比模型。漳州盆地和福州盆地平均泊松比值表现出异常高值,而泉州、渔溪地带的平均泊松比为相对低值,结果显示:泊松比值的大小与断裂交汇区,特别是地热异常区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上地慢 S波速度结构 泊松比模型 人工地震测深 地质构造
下载PDF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海啸与海溢 被引量:3
3
作者 雷土成 欧秉松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64-270,共7页
台湾海峡及其邻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海水暴涨。在剔除那些因台风暴雨而引起的海水暴涨外,本区自公元647年以来共发生9次,本文按其形成把它划分为地震海啸和地震海溢两种类型,通过对地质构造、震源机制和地球物理资料等方面阐述其成因... 台湾海峡及其邻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海水暴涨。在剔除那些因台风暴雨而引起的海水暴涨外,本区自公元647年以来共发生9次,本文按其形成把它划分为地震海啸和地震海溢两种类型,通过对地质构造、震源机制和地球物理资料等方面阐述其成因条件。认为地震海啸可分布在台湾海峡内,而地震海啸只能分布在台湾东北部海域;在地震海溢中,震级(M)和它影响的距离(△)关系为:M=5.892+0.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地震 海啸 海溢
下载PDF
水压致裂试验过程中的地电效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宝华 史磷华 骆永妙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09-318,共10页
本文总结了在水压致裂试验现场多台电法仪器测量和记录到的加压过程中的地电效应,并得到一些能反映岩石破裂情况的有意义的结果:(1)随着压力增加,电阻率明显上升.当压力超过岩石临界应力的一半以后,电阻率即很快地下降,卸压后又逐步回升... 本文总结了在水压致裂试验现场多台电法仪器测量和记录到的加压过程中的地电效应,并得到一些能反映岩石破裂情况的有意义的结果:(1)随着压力增加,电阻率明显上升.当压力超过岩石临界应力的一半以后,电阻率即很快地下降,卸压后又逐步回升,其变化椭圆的长轴方向与岩石破裂面的延伸方向是一致的;(2)以压力孔为中心的自然电位及ZK_2,ZK_(14)孔的井下电位都伴随着加压过程而变化,强烈反映了过滤电场与孔隙水压力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致裂 地电效应 电阻率
下载PDF
福建长乐人工震源波的观测与分析
5
作者 张弦 陈祥熊 +1 位作者 丁学仁 陈绯雯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0年第1期43-47,共5页
使用DCS-302数字磁带记录地震仪在近场(震中距△≤5km)观测人工爆破源产生的地震波,在不同方位、不同震中距和土层条件下得到了9条近场地面运动加速度记录。通过回放及计算机处理研究了近场爆破地震波记录波形特征、频谱特性、振幅特征... 使用DCS-302数字磁带记录地震仪在近场(震中距△≤5km)观测人工爆破源产生的地震波,在不同方位、不同震中距和土层条件下得到了9条近场地面运动加速度记录。通过回放及计算机处理研究了近场爆破地震波记录波形特征、频谱特性、振幅特征、衰减情况以及加速度最大幅值和相应的卓越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震 震源波 观测 人工爆破
下载PDF
模拟磁带记录仪MCD—3和解调器CBY—2的改装及其在工程地震上的应用
6
作者 杨成林 廖其林 +1 位作者 邱陶兴 郑德刚 《华南地震》 1992年第2期60-64,共5页
本文主要介绍模拟碰带记录地震仪MCD—3及其解调器CBY—2系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改进法。该方案配以IBM—PC/XT计算机硬软件,能实现宽频多道数字采集与处理。改装结果在工程地震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取得明显的经济效果。
关键词 磁带记录仪 解调器 地震工程
下载PDF
台湾强震对福建福州地区的影响
7
作者 曹伯强 许卫东 《台湾海峡》 CAS 1988年第4期100-106,共7页
本文以1985年9月墨西哥地震为比照,分析了台湾历史强震对福建沿海尤其福州地区的影响。
关键词 强震 福州 福建沿海 地震 福建 台湾 地震波
下载PDF
1604年泉州海外大震的发震构造 被引量:6
8
作者 雷土成 吕浩江 《台湾海峡》 CAS 1985年第2期171-178,共8页
1604年12月29日泉州海外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震中位于24°54′N、119°24′E,震级8级,震中烈度Ⅺ度,震源深度24—28公里。在震中区附近,城墙倾颓,房屋倒塌,击浪覆舟。地震顷刻,在兴化、泉州、漳州—龙海之间等平原地带,还出现... 1604年12月29日泉州海外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震中位于24°54′N、119°24′E,震级8级,震中烈度Ⅺ度,震源深度24—28公里。在震中区附近,城墙倾颓,房屋倒塌,击浪覆舟。地震顷刻,在兴化、泉州、漳州—龙海之间等平原地带,还出现地裂、喷水冒砂的地震形变带,其联线呈NE方向。这次地震,波及福建、浙江、江西及江苏、安徽、上海、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市的部分地区,影响最远记录约1000公里。据烈度分布编制的等震线图,极震区长轴为NE方向,与本区NE向构造走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震 第三纪 发震构造 地震形变带 构造应力场 挤压应力 NEE 中新世 晚第三纪 红土 粘土 海底地形 海底地貌 泉州 福建
下载PDF
台湾岛台南地区历史时期的海陆变迁 被引量:1
9
作者 雷土成 丁祥焕 欧秉松 《台湾海峡》 CAS 1988年第2期119-126,共8页
本文根据历史记载、古地图对比、考古和地质资料分析,探讨了台湾岛台南地区在明末清初(公元1622—1724年)的海陆变迁。结果表明,台南平原是上升的滨海平原。明末清初年间,台南市安平之间曾为宽约4km、深3—14m的“台江”海域,后来海岸西... 本文根据历史记载、古地图对比、考古和地质资料分析,探讨了台湾岛台南地区在明末清初(公元1622—1724年)的海陆变迁。结果表明,台南平原是上升的滨海平原。明末清初年间,台南市安平之间曾为宽约4km、深3—14m的“台江”海域,后来海岸西移,至清道光末年(1842年)成陆。究其主因乃地壳上升(平均约4mm/a)和泥沙淤积(平均约30mm/a)。该区自明末(1622年)至20世纪初曾出现过3次海面上升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耳门 台湾岛 赤嵌 台南 道光 明末清初 台湾县志 海陆变迁 台南市 安平 大井头 台湾 台江 曾文溪 安平镇 泥沙淤积
下载PDF
三层倾斜层的K型地电断面直流电测深的正、反演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粦华 《矿产与地质》 1990年第1期63-68,75,共7页
本文研究以往的三层水平层的定量解释方法(量板解释法),结果表明,利用三层水平层的定量反演方法来解释三层倾斜各层界面的埋深引起较大误差。笔者通过三层倾斜层的数学模型的各种参数进行大量的电测深正演计算,并对K型三层倾斜层的定量... 本文研究以往的三层水平层的定量解释方法(量板解释法),结果表明,利用三层水平层的定量反演方法来解释三层倾斜各层界面的埋深引起较大误差。笔者通过三层倾斜层的数学模型的各种参数进行大量的电测深正演计算,并对K型三层倾斜层的定量反演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对三层倾斜层K型地电断面的一种新解释方法—β曲线量板解释法。该方法解释结果,其精度比水平量板法解释法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测深 直流 地电断面 倾斜层
下载PDF
闽东南大陆边缘构造特征及泉州海外大震构造环境分析
11
作者 吕浩江 雷土成 +1 位作者 陈辉琼 杨志辉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76-81,共6页
闽东南大陆边缘构造活动,自晚更新世以来,断裂活动以继承性差异升降作为主要特点。本文分析了1604年12月29日泉州海外8级大震与该区断裂活动的关系,并对该次大震震源断层面错动方式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大陆边缘 断裂构造 震源过程 地震 构造环境
下载PDF
福州地区的Q结构和它的横向不均匀性
12
作者 邱陶兴 廖其林 王振明 《华南地震》 1990年第3期1-8,共8页
本文利用人工爆破地震资料,在频率域中,用波组频谱比方法计算了福州地区的Q结构,结果发现:该区中地壳低速层Q值明显偏低,仅为40——80,且存在横向变化,地壳上部和下部Q均为200左右;福州盆地与永泰——梧桐地段地壳平均Q也明显偏低,且福... 本文利用人工爆破地震资料,在频率域中,用波组频谱比方法计算了福州地区的Q结构,结果发现:该区中地壳低速层Q值明显偏低,仅为40——80,且存在横向变化,地壳上部和下部Q均为200左右;福州盆地与永泰——梧桐地段地壳平均Q也明显偏低,且福州盆地中部Q仅120—150,为全区最低值,低Q区与温泉分布和断裂位置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结构 介质品质因子 不均匀性
下载PDF
允许在输入数据文件中加注的输入子程序及其相容性、容错性
13
作者 王孝铣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1989年第4期14-16,共3页
本文介绍一种用True BASIC语言编写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数据文件输入子程序。它不仅可以和INPUT语句一样正确地输入通常的数据文件,而且可以正确地输入添加了注释的数据文件,应用这个子程序,可以在准备的数据中加注,以增强其可读性和可维... 本文介绍一种用True BASIC语言编写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数据文件输入子程序。它不仅可以和INPUT语句一样正确地输入通常的数据文件,而且可以正确地输入添加了注释的数据文件,应用这个子程序,可以在准备的数据中加注,以增强其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文件 TRUE BASIC 输入程序
下载PDF
利用多窗口技术实现光棒菜单
14
作者 王孝铣 《计算机应用》 CSCD 1992年第4期56-57,共2页
本文介绍在True BASIC中利用多窗口技术实现光棒菜单的方法,给出相应的可直接运行的例程。按照例程中提供的方法,对其作适当的修改,就不难设计出下拉式的菜单。
关键词 菜单 窗口技术
下载PDF
使用批处理技术提高应用软件的性能
15
作者 王孝铣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1990年第3期59-60,18,共3页
一、多种语言程序联用的必要性目前,微机上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多种多样,它们各有长处、各具特色。广大用户一般根据不同语言的特点以及自己熟悉的程度,采用某一种语言来编制其应用软件。可是,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体会到... 一、多种语言程序联用的必要性目前,微机上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多种多样,它们各有长处、各具特色。广大用户一般根据不同语言的特点以及自己熟悉的程度,采用某一种语言来编制其应用软件。可是,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体会到,有些问题需要几种语言联合使用才能获得更理想的效果。在地震工作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应用软件,在dBASE上建立了各种地震数据库及其管理程序,用FORTRAN、BASIC、True BASIC等语言设计了若干计算、绘图程序。这些程序在地震工程、预报、科研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可同时也感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软件 批处理
下载PDF
从一个程序的谈错误俘获功能的应用
16
作者 王孝铣 《电脑与微电子技术》 1992年第4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程序维护 错误俘获 容错性
下载PDF
错误处理程序设计方法的探讨
17
作者 王孝铣 《电脑开发与应用》 1992年第4期55-56,52,共3页
关键词 处理程序 程序设计 错误处理
下载PDF
利用寻乌震群尾波资料,求赣南环形构造区的Q^+值
18
作者 曹伯强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89年第4期11-16,共6页
本文利用高龙生等运用的方法,以寻乌震群近台资料,按单次散射模型和多次散射模型求得了各台相应频率所对应的Q和Q^+值,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确定赣南环形构造的代表值为Q^+=341±16,阐明了其包含的物理意义和统计意义。
关键词 震群 尾波 环形构造 Q^+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