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海城市秋季大气甲醛污染来源及其环境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宜玲 洪有为 +4 位作者 纪晓婷 许可 邵智乾 于瑞莲 陈进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60,共9页
基于大气综合观测站的气态污染物(HCHO、O_(3)、PAN、CO、NOx、异戊二烯)及气象要素(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在线观测数据,研究沿海城市厦门秋季大气HCHO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识别HCHO的主... 基于大气综合观测站的气态污染物(HCHO、O_(3)、PAN、CO、NOx、异戊二烯)及气象要素(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在线观测数据,研究沿海城市厦门秋季大气HCHO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识别HCHO的主要来源,并估算HCHO对·OH生成的贡献.结果表明:HCHO平均浓度为(3.15±1.40)×10^(-9),范围为(0.55~7.96)×10^(-9),呈现明显“单峰”日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13:00左右.HCHO与O_(3)、PAN显著正相关;温度、湿度和UV是影响HCHO浓度的主要气象因素,强辐射、高温、低湿、低风速和西南风的条件促进了厦门大气HCHO的二次生成.HCHO小时光解量(PHCHO)范围为(0.01~3.02)×10^(-9)/h,平均PHCHO为0.61×10^(-9)/h,同时,大气HCHO光解成稳定分子H2和CO的速率是光解成自由基H·和HCO·速率的1.1~1.6倍.观测期间大气HCHO来源主要包括二次生成(39.2%)、一次排放(26.6%)和背景源(34.2%);白天HONO光解、O_(3)光解和HCHO光解的平均·OH生成率分别为1.86×10^(-9)/h、1.11×10^(-9)/h和0.70×10^(-9)/h,P(OH_HCHO)占总·OH生成率的1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污染特征 来源 大气氧化性 沿海城市
下载PDF
静电纺聚酰胺6/聚苯乙烯复合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其空气过滤性能
2
作者 陈江萍 郭朝阳 +3 位作者 张琪骏 吴仁香 钟鹭斌 郑煜铭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针对空气过滤纤维材料的过滤效率、阻力和使用寿命难以平衡的问题,采用多喷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直径、形貌纤维及不同纤维沉积顺序的聚酰胺6/聚苯乙烯(PA6/PS)复合纳米纤维膜,测试了复合膜的平均孔径及孔隙率,建立了纤维结构与过... 针对空气过滤纤维材料的过滤效率、阻力和使用寿命难以平衡的问题,采用多喷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直径、形貌纤维及不同纤维沉积顺序的聚酰胺6/聚苯乙烯(PA6/PS)复合纳米纤维膜,测试了复合膜的平均孔径及孔隙率,建立了纤维结构与过滤效率及阻力的构效关系;结合扫描电镜表征探讨了不同形貌、直径纤维的叠加次序对过滤寿命及细颗粒物沉积行为的影响,系统研究了过滤风速、细颗粒物尺寸对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33 cm/s的风速下,以多喷头静电纺丝方式制备的PA6/PS复合膜具有更好的抵抗风速变化的能力,在长期使用中阻力增加较缓慢,其具有93.13%的过滤效率,30.67 Pa的过滤阻力和0.0889 Pa-1的品质因子,综合过滤性能优于同等条件下H10等级(过滤效率>90%)的商业玻璃纤维过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聚苯乙烯 多喷头静电纺丝 空气过滤 多层复合滤料 微纳米纤维 串珠结构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典型站点大气金属元素的湿沉降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
3
作者 李丹 王克强 +3 位作者 施亚盛 杨梦蓉 王新明 肖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6-217,共12页
为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区域大气金属元素的湿沉降特征,于2016年9月—2019年8月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DHS)森林站点及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GIG)城市站点收集降水样品,用ICP-MS测定了18种微量金属元素浓度(Ca、Na、Al、Mg、K、Fe、Zn、Ba... 为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区域大气金属元素的湿沉降特征,于2016年9月—2019年8月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DHS)森林站点及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GIG)城市站点收集降水样品,用ICP-MS测定了18种微量金属元素浓度(Ca、Na、Al、Mg、K、Fe、Zn、Ba、Cu、Mn、Sr、Ni、Cr、Pb、V、As、Co、Cd),并对采样点金属元素的时空变化特征、湿沉降通量变化、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的评价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森林站点和城市站点降水中金属元素浓度均是旱季明显高于雨季.Ca是DHS和GIG两个站点浓度最高的元素,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685.40μg·L^(-1)和1102.87μg·L^(-1),Cd是浓度最低的元素,平均值分别为0.38μg·L^(-1)和0.20μg·L^(-1).湿沉降通量雨季高于旱季,同时,森林站点和城市站点降水中金属元素的浓度空间差异性较大;森林站点和城市站点降水中的大部分元素存在中等程度富集,森林站点高富集元素有Ca、Na、Fe、Cu和Cd,城市站点高富集元素为Ca、Na、Fe和Cu.基于PMF模型判断了湿沉降金属元素的来源,结果表明:森林站点降雨中金属元素的源主要有海洋源、扬尘源、工业源、交通源及煤和生物质燃烧源,城市站点降雨中金属元素的源主要有海洋源、扬尘源、金属加工、交通源和燃煤源;两站点的Cd被归为潜在生态风险极强的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地区 湿沉降 金属元素 源解析 生态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