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母乳脂肪中反式脂肪酸 被引量:11
1
作者 林麒 李国波 +2 位作者 葛品 许榕仙 林国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0-527,共8页
建立了母乳中反式脂肪酸(TFAs)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并应用于母乳脂肪中TFAs的检测。母乳用氨水水解,乙醚和石油醚提取脂肪,提取的脂肪加入C21∶0内标,用三氟化硼甲醇溶液在80℃水浴中冷凝回流15 min进行甲酯化,正己烷提... 建立了母乳中反式脂肪酸(TFAs)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并应用于母乳脂肪中TFAs的检测。母乳用氨水水解,乙醚和石油醚提取脂肪,提取的脂肪加入C21∶0内标,用三氟化硼甲醇溶液在80℃水浴中冷凝回流15 min进行甲酯化,正己烷提取,上清液用GC-MS分析,内标法定量。在低、中、高加标水平上验证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结果显示该方法可用于母乳中18种TFAs及其同分异构体的检测,其中12种TFAs在母乳脂肪中的方法检出限为4.0-47.1 mg/kg,回收率为80%-113%,RSD为2.9%-14.5%(n=6)。TFAs在部分母乳脂样品中检出,含量为9.54-6.9 mg/kg。该方法定性、定量准确,可有效用于母乳中TFAs的检测,但仍存在脂肪酸本底干扰等问题,可结合银离子固相萃取柱预分离技术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反式脂肪酸 母乳 脂肪
下载PDF
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引起子宫异常出血与铜离子浓度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
作者 邓婷 李晴 +1 位作者 陈丹 谢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5057-5063,共7页
背景:含铜宫内节育器表面的铜丝在宫腔内持续释放铜离子,避孕效果明显,但容易发生节育器异位、子宫异常出血、经期延长、腰腹酸痛等不良反应。目的:探讨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异常出血与子宫内膜组织中铜离子浓度及... 背景:含铜宫内节育器表面的铜丝在宫腔内持续释放铜离子,避孕效果明显,但容易发生节育器异位、子宫异常出血、经期延长、腰腹酸痛等不良反应。目的:探讨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异常出血与子宫内膜组织中铜离子浓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方法:纳入取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女性患者60例,年龄25-40岁,分为子宫异常出血组(n=32)和无出血组(n=28);另选择未放置宫内节育器且月经周期正常的女性为对照组(n=20)。子宫异常出血组与无出血组在月经干净后4-7 d内取宫内节育器的同时,刮取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月经干净后4-7 d内刮取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子宫内膜组织铜离子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模拟宫腔液中宫内节育器铜离子溶蚀量。结果与结论:(1)铜离子含量:子宫异常出血组高于无出血组(P<0.05),无出血组高于对照组(P<0.05);(2)铜离子溶蚀量:子宫异常出血组高于无出血组(P<0.05);(3)组织学观察:与无出血组和对照组相比,子宫异常出血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P<0.05);无出血组与对照组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与微血管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微血管密度、铜离子含量呈正相关(P<0.05)。(5)结果表明: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置入后,子宫内膜组织中铜离子浓度过高可能引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促进微血管扩张、充血,导致子宫异常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含铜宫内节育器 子宫异常出血 铜离子浓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自体颅骨粉末移植和膜引导再生技术修复兔颅骨缺损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敏建 陆婷 陈平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3年第6期311-314,共4页
目的应用自体颅骨粉末移植和膜引导再生技术修复兔颅骨缺损模型,观察其组织学演变过程。方法选取5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直径1 cm的颅骨全层缺损模型。移植自体骨粉修复兔颅骨缺损,并在移植的骨粉上放置可吸收生物膜,以纤维蛋白胶固定。... 目的应用自体颅骨粉末移植和膜引导再生技术修复兔颅骨缺损模型,观察其组织学演变过程。方法选取5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直径1 cm的颅骨全层缺损模型。移植自体骨粉修复兔颅骨缺损,并在移植的骨粉上放置可吸收生物膜,以纤维蛋白胶固定。术后2、4、6、8、12周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2周,可观察到颅骨缺损区大量骨粉,炎性细胞、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由周围向内浸润,骨粉被吞噬吸收,周边小部分是新生骨,两者之间界限明显。术后4周,观察到骨粉吸收和新骨形成活跃区域向缺损中央内移较多,新生编织骨有所增粗,编织骨之间连接更为紧密,观察到的组织和细胞成分与术后2周时无明显变化。术后6周,基本观察不到未被吸收的骨粉,新生的编织骨变粗,联系更紧密。术后8周,完全观察不到骨粉,缺损中央部已形成单层新生骨,周边部形成的编织骨较为粗大,与正常骨紧密连接,形成初级骨髓腔。术后12周,缺损中央部形成双层新生骨,可见新生骨的改建和较为成熟的骨髓腔,腔内容物形态和成分与正常骨无区别。结论应用自体颅骨粉末移植和膜引导再生技术可以修复颅骨缺损,其组织学演变过程实质是引导性和诱导性骨再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自体颅骨粉末 颅骨缺损 移植 修复 组织学演变
下载PDF
小儿外耳矫正器在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敏建 汪怡 +1 位作者 宋湧 陈白烨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337-342,共6页
目的探讨小儿外耳矫正器在治疗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先天性耳廓畸形患者60例(76耳),男童32例(42耳),女童28例(34耳),年龄3~510 d,按佩戴的起始年龄(<1个月、1~3个月、>3个月)分为3组(第1~3组),均采用小儿外... 目的探讨小儿外耳矫正器在治疗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先天性耳廓畸形患者60例(76耳),男童32例(42耳),女童28例(34耳),年龄3~510 d,按佩戴的起始年龄(<1个月、1~3个月、>3个月)分为3组(第1~3组),均采用小儿外耳矫正器对先天性耳廓畸形进行非手术治疗。治疗后定期随访,根据耳廓形态的改善情况分为正常、接近正常、有改善但不正常、无改善4个等级。比较不同组别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第1组27耳,第2组28耳,第3组21耳。总有效率78.95%,改善率21.05%,无效率0%。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78%、78.57%和80.95%,组间两两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平均佩戴治疗时间,第1组<第2组<第3组,其中第1组与第2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长随访时间2 a,未见复发。结论应用小儿外耳矫正器治疗小儿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治疗时间也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耳廓畸形 外耳矫正器 非手术治疗 儿童
下载PDF
可吸收生物膜对自体颅骨粉末修复颅骨缺损影响的大体标本和影像学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敏建 陈平 +1 位作者 陈春霞 李尔烜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8,共5页
目的建立兔自体颅骨粉末移植修复颅骨缺损的动物模型,进行可吸收生物膜和不可吸收生物膜影响对比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导自体颅骨粉末移植修复颅骨缺损的临床工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每只大白兔的顶部人工形成2个直径为1cm的颅骨全层缺... 目的建立兔自体颅骨粉末移植修复颅骨缺损的动物模型,进行可吸收生物膜和不可吸收生物膜影响对比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导自体颅骨粉末移植修复颅骨缺损的临床工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每只大白兔的顶部人工形成2个直径为1cm的颅骨全层缺损,孔A、B。孔A作为实验组,移植人工形成缺损时收集的骨粉,并在移植的骨粉上面放置可吸收生物膜。孔B为对照组,在移植的骨粉上面放置不可吸收生物膜;术后2、6、12周各处死10只动物,并取材进行大体观察和影像学(CT和X线)分析。结果术后2周,孔A、B都迅速地以松质骨完全修复整个缺损。术后6周,移植的骨粉被逐步吸收,形成的松质骨生长、改建,形成新骨,部分骨性修复缺损;孔A与孔B形成的新生骨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孔A、B均以较成熟的新生骨和部分纤维性骨痂完全修复整个缺损。孔A与孔B形成的新生骨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生物膜和不可吸收生物膜对自体颅骨粉末修复颅骨缺损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可替代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颅骨粉末 颅骨缺损 移植 修复 可吸收生物膜
下载PDF
微小RNA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毛晓丹 孙蓬明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49-52,共4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内源性21~25个核苷酸的短序列、高度保守的小分子非编码RNA。这类分子调节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肿瘤的发生、DNA甲基化及染色质改变等一系列的重要进程。综述miRN...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内源性21~25个核苷酸的短序列、高度保守的小分子非编码RNA。这类分子调节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肿瘤的发生、DNA甲基化及染色质改变等一系列的重要进程。综述miRNA的生物合成、作用机制及在妇科肿瘤中的一些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卵巢肿瘤 宫颈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基因表达调控 DNA甲基化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p7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林瀛 陈小岩 +1 位作者 晋龙 施作霖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p7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方法检测63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3例患者乳腺癌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5.6%,... 目的探讨p7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方法检测63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3例患者乳腺癌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5.6%,p73的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的表达有关(P<0.05)。p73的阳性检出率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类型、病理分级等无关(P>0.05)。结论p73基因在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p73蛋白可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73基因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在化疗患者卵巢功能管理中的作用
8
作者 郑翠仙 翁秀华 +3 位作者 孙艳 曾乌查 曾晓萍 曾凡湘 《海峡药学》 2021年第1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在化疗患者卵巢功能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多学科协作团队综合管理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卵巢生殖内分泌功能。由专病医师、药师共同组成多学科治疗团队,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制定药物卵巢去势治疗方案遴选有效避孕方法、制定用...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在化疗患者卵巢功能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多学科协作团队综合管理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卵巢生殖内分泌功能。由专病医师、药师共同组成多学科治疗团队,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制定药物卵巢去势治疗方案遴选有效避孕方法、制定用药教育计划,监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观察多学科团队协作对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多学科协作团队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保护年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卵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疗 卵巢功能 多学科协作团队 管理
下载PDF
新生儿Ⅲ型食管闭锁13例手术麻醉效果分析
9
作者 林传涛 陈小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食管闭锁 麻醉效果 Ⅲ型 消化道发育畸形 手术 气管食管瘘 电解质紊乱 合并肺炎
下载PDF
孤儿核受体-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1亚型在卵巢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蓬明 魏丽惠 +3 位作者 王建六 袁淑惠 宋一一 Jalid Sehouli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2423-2425,共3页
目的:明确孤儿核受体-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s,ERRs)α-1亚型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ERRα-1在45例卵巢癌组织标本和15例正常卵巢组... 目的:明确孤儿核受体-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s,ERRs)α-1亚型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ERRα-1在45例卵巢癌组织标本和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ELISA方法分析各样本的血清CA125水平;随访指标为整体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时间。结果:免疫组化分析表明ERRα-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定量PCR分析表明卵巢癌组织中ERRα-1的mRNA平均表达丰度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分析显示ERRα-1阳性组CA125明显升高(P<0·05)。随访结果显示ERRα-1阳性的卵巢癌患者的整体生存时间比ERRα-1阴性患者明显减少(P<0·05),但两组无瘤生存时间并无差异(P>0·05)。结论:ERRα-1可能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ERRα-1表达增加与卵巢癌的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孤儿核受体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1 临床预后 肿瘤标记物
下载PDF
剖宫产切口感染预防措施探讨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俐萍 黄云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切口感染 围术期 抗菌药物
下载PDF
洁维乐治疗小儿腹泻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光华 叶红 +1 位作者 王子敬 俞萍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28-129,共2页
关键词 洁维乐 疗效观察 2003年 小儿腹泻病 治疗药物 多发病 常见病
下载PDF
两例特殊诱因造成的重度缺铁性贫血报告
13
作者 刘光华 叶红 王子敬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148-148,共1页
例一 患儿,住院号112267,女,1岁因"进行性面色苍白3个月"入院.患儿近三个月无诱因出现食欲下降,面色进行性苍白,大便成形为黄色,从未排过血便,黑便,柏油样便;尿色清亮,从未排过浓茶样小便.母乳喂养,近三个月改为牛奶喂养.按... 例一 患儿,住院号112267,女,1岁因"进行性面色苍白3个月"入院.患儿近三个月无诱因出现食欲下降,面色进行性苍白,大便成形为黄色,从未排过血便,黑便,柏油样便;尿色清亮,从未排过浓茶样小便.母乳喂养,近三个月改为牛奶喂养.按时添加辅食.家族中无"地中海贫血".体检:T36℃,P130次/分,R35次/分,w8.5kg,神志清晰,精神稍倦,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粘膜苍白,无皮疹出血点和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结膜苍白,两肺(一),心率130次/分,律齐,心前区间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腹平坦,肝脾肋下未触及,NS(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因 进行性 重度 缺铁性贫血 患儿 神志 大便 中等 清晰 精神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兔胎粪吸入综合征模型的临床疗效评价
14
作者 张尔泉 杨长仪 +2 位作者 林庆颖 林华川 中村友彦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冲洗治疗兔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的疗效。方法  13只日本家兔MAS模型随机分成 2组。实验组 7只 ,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冲洗。给予稀释的肺表面活性物质 8ml/ kg(含量 6 mg/ml) ,分 5个体位分次注入气管内 ...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冲洗治疗兔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的疗效。方法  13只日本家兔MAS模型随机分成 2组。实验组 7只 ,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冲洗。给予稀释的肺表面活性物质 8ml/ kg(含量 6 mg/ml) ,分 5个体位分次注入气管内 ,每次注入后给予 8次球囊加压给氧 ,并给予气管内吸引 3次。对照组 6只 ,仅给予呼吸支持和气管内吸引。结果 实验组兔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和动脉 /肺泡氧分压比 (a/ APO2 )较对照组明显上升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并持续到 2 .5小时。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冲洗具有改善 MAS兔呼吸系统气体交换和排出胎粪颗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胎粪吸入综合征 对照组 临床疗效评价 气管冲洗 气管内吸引 治疗 结论 实验 上升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儿凝血指标与危重症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陈鲁闽 王程毅 +1 位作者 宋朝敏 郑启安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380-38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凝血指标与危重症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52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病例组,进行危重病例评分。选择同期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儿童的凝血指标,分析重症...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凝血指标与危重症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52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病例组,进行危重病例评分。选择同期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儿童的凝血指标,分析重症肺炎患儿凝血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凝血指标在不同危重评分患儿间的差异。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的血小板计数[(185.74±116.26)×10^9/LVS(287.10±90.01)×10^9/L]、纤维蛋白原[(3.51±0.50)g/L VS (3.15±0.15)g/L]、D-二聚体[(1.39±2.18)μg/ml VS (0.36±0.07)μg/m1]、可溶性P选择素[(110.07±83.47)ng/ml VS (33.74±9.4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患儿可溶性P选择素和D-二聚体水平与疾病危重程度呈正相关,血小板计数与疾病危重程度呈负相关,回归方程为1.154+0.003×可溶性P选择素+0.089×D-二聚体-0.001×血小板(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重症肺炎患儿D-二聚体、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组和极危重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别与非危重组比较,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溶性P选择素、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和儿童重症肺炎的严重程度相关,儿童莺疗肺炎易伴发凝血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障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肺炎 危重病例评分
原文传递
可溶性P选择素在儿童重症肺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前状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程毅 宋朝敏 郑启安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48-952,共5页
目的了解可溶性P选择素在儿童重症肺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前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2010年1月-2011年7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观察226例重症肺炎儿童(病例组75例,对照组151例)的可溶性... 目的了解可溶性P选择素在儿童重症肺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前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2010年1月-2011年7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观察226例重症肺炎儿童(病例组75例,对照组151例)的可溶性P选择素、D二聚体、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指标,绘制ROC曲线,评价可溶性P选择素在儿童重症肺炎DIC前状态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可溶性P选择素分别为124.8(26.9—608.3)μg/L和63.3(2.8~302.1)μg/L,D二聚体分别为1.3(0.7~16.0)mg/L和0.5(0.2—1.0)mg/L,血小板计数分别为91(56~196)×10^9和231(120-680)×10^9;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39.1±3.5)s、(37.2±2.4)s,凝血酶原时间(14.8±2.1)s、(13.0±0.5)s,纤维蛋白(3.8±0.5)g/L、(3.3±0.2)g/L,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ROC曲线下面积提示D二聚体、可溶性P选择素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确定可溶性P选择素诊断临界点为94.0μg/L,敏感度为0.824,特异度为0.887,D二聚体诊断临界点为0.7mg/L,敏感度为0.905,特异度为0.867,将可溶性P选择素、D二聚体系列试验特异度增加至0.920,一致性检验较好。结论可溶性P选择素可作为DIC前状态的诊断参考指标之一,其与D二聚体高联合系列试验,在一定程度减少误诊率,提高筛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素 重症监护 儿科 肺炎 血液凝固障碍
原文传递
乳母产褥期膳食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国波 林麒 +2 位作者 欧萍 许榕仙 葛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8期3029-3032,共4页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乳母产褥期生活方式、膳食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长期(≥1年)生活于福州且符合条件的健康乳母进行乳母生活方式、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共完成完整问卷113份,乳母产褥期禽畜肉类和蛋类平均每日摄入量分别...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乳母产褥期生活方式、膳食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长期(≥1年)生活于福州且符合条件的健康乳母进行乳母生活方式、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共完成完整问卷113份,乳母产褥期禽畜肉类和蛋类平均每日摄入量分别达到乳母膳食宝塔参考摄入量的439.5%和350.0%,水果类和蔬菜类仅达到43.3%和25.0%,奶类及奶制品和豆类及豆制品为0.0%。能量平均每日摄入量仅达到乳母RNIs的78.5%,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低(34.3%),蛋白质(27.9%)和脂肪(37.0%)供能比高。钙和Vit C平均每日摄入量为乳母RNI或AI比的45.4%和73.8%,无奶类与豆类来源的钙。纯母乳喂养的乳母谷类中铁的摄入量与摄入比例均<非纯母乳喂养的乳母,有喝茶史的乳母水果类摄入量和营养素中铁、锰、Vit C、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均>无饮茶史的乳母。结论:乳母产褥期禽肉类和蛋类摄入充足甚至过量,但是蔬菜类、奶类及奶制品和豆类及豆制品摄入量极低,水果类的摄入量不足。总能量摄入不足,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不合理,乳母膳食结构与社会因素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母 产褥期 膳食结构 生活方式
原文传递
母乳脂肪酸含量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麒 李国波 +1 位作者 葛品 许榕仙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63-667,共5页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母乳中脂肪酸(FA)含量,研究其与乳母产褥期生活方式、膳食结构的关系,以指导乳母合理膳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方法采用描述性横断面调查,选取产后42d居住于福州地区≥1年的健康乳母进行"乳母生活方式营养和健康状...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母乳中脂肪酸(FA)含量,研究其与乳母产褥期生活方式、膳食结构的关系,以指导乳母合理膳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方法采用描述性横断面调查,选取产后42d居住于福州地区≥1年的健康乳母进行"乳母生活方式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包括一般情况、产后30d膳食频率调查,并采集测定母乳中的FA含量。调查表与检测结果经核对、编码、赋值和EpiData数据双录入,用Excel软件、营养计算软件和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用非参数秩和检验(α=0.05)与Nemenyi多重比较(α=0.10)等统计方法分析FA与膳食结构、营养素摄入量的关系。结果完成问卷113份,采集母乳123份,调查完整且进行母乳脂肪酸分析的101份。母乳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57.43%,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为27.75%,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为14.43%,n-3 PUFA为0.74%,n-6PUFA/n-3PUFA为19.28,亚油酸/α-亚麻酸(LA/ALA)为26.24。平原和沿海者必需脂肪酸(EPA)高于山区(P1=0.08,P2=0.07);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乳母的LA/ALA比值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者(P=0.06);专业人员及公务员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高于待业在家者(P=0.06);而纯母乳喂养者SFA含量较低(P=0.046),MUFA较高(P=0.043)。结论母乳FA中LA/ALA比值较高,需增加亚麻籽油、苏籽油、大豆油和深海鱼类、贝壳类水生动物和海藻等富含n-3系列FA的食物摄入。同时母乳FA含量,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还受到地理环境、社会因素与喂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脂肪酸 地理环境 社会因素 喂养方式
原文传递
深部型宫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子宫腺肌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顺和 黄鹏辉 +3 位作者 郭玉燕 刘超斌 王真红 谢熙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探讨深部型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要点。方法报道2020年5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的1例深部型宫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并对相关文献... 目的探讨深部型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要点。方法报道2020年5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的1例深部型宫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结果本例患者并无明显临床症状,宫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为深部型,同时合并子宫腺肌病,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亦未形成统一共识。对于深部型患者如无生育要求或合并其他子宫病变时,可考虑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病 宫颈 深部型 手术
原文传递
应用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检测技术指导卵巢肿瘤个体化化疗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颢 宋一一 +3 位作者 孙蓬明 魏旭芳 林芬 毛晓丹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01-140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ATP-肿瘤化学敏感检测(ATP-TCA)技术指导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个体化化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ATP-TCA法检测11例卵巢肿瘤手术标本对8种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性。结果:11例标本中有10例成功进行了ATP-TCA检测,ATP-TCA的可评价率... 目的:探讨应用ATP-肿瘤化学敏感检测(ATP-TCA)技术指导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个体化化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ATP-TCA法检测11例卵巢肿瘤手术标本对8种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性。结果:11例标本中有10例成功进行了ATP-TCA检测,ATP-TCA的可评价率为91%;所测标本的体外敏感率较高的是:DDP+ADM、PTX+DDP、VCR+ACTD、DDP+VCR+BLM、PTX+CBP,强敏感率均达60%以上;上皮性卵巢癌最为敏感化疗方案的是CAP,其体外有效率达83.3%(5/6)。结论:ATP-TCA法是一种敏感、客观的肿瘤药敏检测技术,是开展卵巢肿瘤个体化化疗的一种重要的体外药物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 卵巢肿瘤 药物敏感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