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机制在医院感染暴发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旌 李国凯 +2 位作者 黄云英 成玲 王俐萍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机制在医院感染暴发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引入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机制,建立多部门、多学科协作团队,定期开展MDT会议和活动,对医院感染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并保证落实到... 目的探讨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机制在医院感染暴发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引入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机制,建立多部门、多学科协作团队,定期开展MDT会议和活动,对医院感染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并保证落实到位。结果实施多部门、多学科协作的管理模式后,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全院院感发病例次率从2018年的0.53%下降为2019年的0.39%,Ⅰ类切口感染率、新生儿院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全院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均得到较好的控制,患者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由16.76%降至1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P<0.049)。2018-2019年内无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结论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机制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门 多学科协作机制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 控制管理
原文传递
早产儿肠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菌定植及其与医院感染脓毒症的符合情况
2
作者 蔡文红 杨长仪 +5 位作者 王俐萍 林秀凤 修文龙 林惠姿 石惠英 林述玲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646-1649,共4页
目的掌握早产儿肠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菌定植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其与医院感染脓毒症的符合情况。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入住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胎龄〈36周、入院年龄≤24 h、住院... 目的掌握早产儿肠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菌定植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其与医院感染脓毒症的符合情况。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入住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胎龄〈36周、入院年龄≤24 h、住院时间≥14 d的早产儿,出生第1、3、7天采集直肠拭子行产ESBLs耐药菌培养,之后每7 d采集1次,至出生第28天或出院,同时收集临床资料及血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300例早产儿纳入研究,221例(73.7%)早产儿肠道定植产ESBLs耐药菌。以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出生第1天肠道均无产ESBLs耐药菌定植,肠道耐药菌开始定植的时间出现在出生前2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不同日龄出现肠道产ESBLs耐药菌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出生第3天为母亲产前使用抗生素(OR=2.091,95%CI:1.089~4.014);第7天为出生后胃肠道喂养开始时间≥72 h(OR=3.356,95%CI:1.540~7.312);第14天为出生胎龄〈34周(OR=4.011,95%CI:1.864~8.629)、出生体质量≤1 500 g(OR=7.271,95%CI:3.301~16.016)、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OR=2.675,95%CI:1.135~6.303);第21天为出生体质量≤1 500 g(OR=58.371,95%CI:6.517~522.854);第28天为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治疗(OR=48.000,95%CI:2.404~958.237)。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OR=0.150,95%CI:0.059~0.386)是出生第7天的保护因素,口服益生菌治疗是第14天(OR=0.221,95%CI:0.106~0.461)和第21天(OR=0.061,95%CI:0.007~0.539)的保护因素(P均〈0.05)。肠道产ESBLs耐药菌定植的早产儿医院感染脓毒症发生率较肠道无产ESBLs耐药菌定植的明显升高(χ2=25.155,P=0.000)。医院感染脓毒症血培养产ESBLs耐药菌阳性病例中,80%直肠拭子培养出抗菌谱相同的同种耐药菌。结论早产儿肠道容易定植产ESBLs耐药菌,肠道产ESBLs耐药菌定植的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脓毒症的风险增高,病原菌有明显的一致性,通过肠道耐药菌定植主动监测,可指导抗生素的正确选用,减少耐药菌传播。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以减少肠道耐药菌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菌 定植 医院感染 脓毒症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