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的MRI分期与临床及病理分期对照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林开武 张碧清 薛晓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1853-1855,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MRI及临床分期价值,并评价MRI对于宫颈癌术前分期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1例具有完整MRI检查及临床资料的宫颈癌患者,参照FIGO分期标准,利用双盲法于术前分别做出宫颈癌的临床及MRI分期,然后进行MRI、临床及术... 目的:探讨宫颈癌MRI及临床分期价值,并评价MRI对于宫颈癌术前分期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1例具有完整MRI检查及临床资料的宫颈癌患者,参照FIGO分期标准,利用双盲法于术前分别做出宫颈癌的临床及MRI分期,然后进行MRI、临床及术后病理分期的比较。结果:MRI对宫颈癌分期诊断总的准确率为85.2%(52/61),特异性为89.7%(52/58),敏感度达95.1%,临床对宫颈癌总的准确率为63.9%(39/61)。结论:MRI对于宫颈癌分期明显优于临床分期,特别对于提示宫颈癌侵犯宫体、宫旁结构及盆腔内淋巴结的转移等方面也更为客观性,应该成为术前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分期
下载PDF
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计算能力的功能MRI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薛蕴菁 周作福 +1 位作者 苏宇征 段青 《磁共振成像》 CAS 2012年第6期424-429,共6页
目的利用功能MRI(fMRI)探讨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VCI)患者与正常老年人计算能力的差异,为MVCI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对22例MVCI患者与12例正常老年人进行20以内减法计算时的fMRI,用SPM5处理得出脑激活图,比较正常老年人组和患... 目的利用功能MRI(fMRI)探讨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VCI)患者与正常老年人计算能力的差异,为MVCI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对22例MVCI患者与12例正常老年人进行20以内减法计算时的fMRI,用SPM5处理得出脑激活图,比较正常老年人组和患者组的脑区激活情况和额、顶叶偏侧化现象,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比较两组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结果患者的正确率明显低于正常老年组(χ2=18.6,P<0.001),反应时间明显延长(t=3.676,P<0.05)。患者在双侧的顶上、下小叶(顶下小叶为主),双侧额中回、双侧海马、海马旁回、右侧扣带回后部、双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双侧枕叶和双侧小脑激活减弱(P<0.005),未见激活增强脑区(P<0.005)。患者和正常老年组右利手者的额、顶叶在减法计算时均体现左侧偏侧化现象。正常老年组的顶叶左侧偏侧化程度高于额叶,而MVCI组则相反。结论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计算功能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存在一定的代偿,但仍表现为功能减弱。计算功能的fMRI研究能为诊断MVCI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数学计算
下载PDF
产后子痫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MR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林开武 周作福 +1 位作者 陈春霞 李尔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2016-2018,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子痫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MR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对16例经过临床和颅脑MR扫描确诊的产后子痫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均行常规MR平扫(T1Flair、T2WI、TF2Lair及DWI),8例同时进行了MRV扫描,... 目的探讨产后子痫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MR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对16例经过临床和颅脑MR扫描确诊的产后子痫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均行常规MR平扫(T1Flair、T2WI、TF2Lair及DWI),8例同时进行了MRV扫描,9例治疗后进行二次MR平扫复查。结果 MR显示:病灶位于双侧性顶、枕叶12例、单侧顶枕叶1例、额叶2例、基底节区5例,DWI多数病例表现为等或相对低信号,MRV均提示无血栓形成。9例二次MR平扫复查示明显吸收好转或基本吸收。结论产后子痫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好发于顶枕叶,少数见于额叶,基底节区,T2WI和T2Flair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3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和X线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翁淑萍 庞万良 +1 位作者 刘朝禄 姚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临床和X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X线的早期诊断。方法对32例经临床和X线确诊为HM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表现为两肺内、中带有细小颗粒状或网结状影;28例两肺野肺透亮度明显减低,呈毛玻璃样状改变...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临床和X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X线的早期诊断。方法对32例经临床和X线确诊为HM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表现为两肺内、中带有细小颗粒状或网结状影;28例两肺野肺透亮度明显减低,呈毛玻璃样状改变,伴两肺内、中带有细小颗粒状或网结状影10例,以两下肺较明显;23例出现支气管充气征,多见于右下肺内带及左心影后,这是HMD典型的X线特征性表现;4例呈“白肺”改变;纵隔、心影及横膈轮廓模糊,但膈面位置正常。主要并发症为肺炎18例,肺出血7例,气胸2例,肺动脉高压3例。结论床边摄片是诊断HMD的主要方法;支气管充气征是HMD典型的X线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临床 X线诊断
下载PDF
MRI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林开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MRI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临床综合诊断明确的29例垂体微腺瘤的MRI平扫及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资料。结果:29例垂体微腺瘤中,病灶大小小于于5mm 18例,5—10mm 11例。平扫1... 目的:探讨MRI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临床综合诊断明确的29例垂体微腺瘤的MRI平扫及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资料。结果:29例垂体微腺瘤中,病灶大小小于于5mm 18例,5—10mm 11例。平扫16例T1WI可见低信号影;无明显异常信号8例(其中6例病灶直径小于5mm);垂体形态异常5例;而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均发现病灶,表现为动态早期稍低信号影。结论: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MR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动态增强早期扫描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 微腺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艾滋病并Kaposi肉瘤的X线胸片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碧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最常见的相关性恶性肿瘤Kaposi肉瘤(KS)的胸部X线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AIDS并发KS胸部侵犯的24例胸部X线平片的表现,对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AIDS并发K...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最常见的相关性恶性肿瘤Kaposi肉瘤(KS)的胸部X线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AIDS并发KS胸部侵犯的24例胸部X线平片的表现,对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AIDS并发KS的胸部X线表现为间质型网织结节影(6/24例),片块状阴影(5/24例),肺门增大增浓和纵隔影增宽(10/24例),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6/24例),机会性感染(6/24例),特异性感染(2/24例)。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发现(5/24例)。结论:AIDS并发KS的表现多种多样,诊断需紧密结合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KAPOSI肉瘤 胸部X线平片
下载PDF
CT、B超检查对7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对照分析
7
作者 庞万良 卢兰青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4-54,共1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缺氧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是目前导致新生儿死亡及癫痫、脑瘫等的主要原因。CT及B超检查是目前诊断HIE的主要手段,为探讨其诊断价值,对我院73例同时进行CT及B超检查的HIE患儿的检查结...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缺氧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是目前导致新生儿死亡及癫痫、脑瘫等的主要原因。CT及B超检查是目前诊断HIE的主要手段,为探讨其诊断价值,对我院73例同时进行CT及B超检查的HIE患儿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 B超检查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诊断
下载PDF
基于胸部X线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诊断儿童不同病原体社区获得性肺炎 被引量:6
8
作者 胡莎莎 朱永北 +6 位作者 董迪 王蓓 王驰 周作福 徐保平 刘秀云 彭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63-1167,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胸部X线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诊断儿童不同病原体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价值。方法纳入1769例CAP患儿,根据病原学诊断分为病毒组(n=487)、细菌组(n=496)及肺炎支原体(MP)组(n=786),对比组间胸部X线征象的差异;将患儿以7∶1... 目的评价基于胸部X线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诊断儿童不同病原体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价值。方法纳入1769例CAP患儿,根据病原学诊断分为病毒组(n=487)、细菌组(n=496)及肺炎支原体(MP)组(n=786),对比组间胸部X线征象的差异;将患儿以7∶1∶2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对测试集患儿根据性别和年龄分为不同亚组进行分层分析。基于胸部X线片分割全肺和病灶ROI,分别训练全肺模型和局部模型,通过混淆矩阵评估2种模型的整体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2种模型诊断不同病原CAP的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模型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3组病变累及范围、受累肺组织密度改变特点、肺过度通气及空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肺模型及局部模型诊断不同病原CAP的准确率分别为61.85%及58.04%,精确度分别为63.77%及54.05%。全肺模型和局部模型诊断MP性CAP的效能最佳,AUC分别为0.798及0.819;全肺模型诊断病毒及细菌性CAP的AUC均大于局部模型(P均<0.05)。全肺模型和局部模型诊断测试集中男性亚组和女性亚组不同病原CAP的AUC、诊断高年龄亚组和低年龄亚组病毒性及细菌性CAP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诊断高年龄亚组和低年龄亚组MP性CAP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胸部X线片建立CNN模型诊断儿童不同病原体CAP的效能较好;全肺模型优于局部模型,2种模型均对MP性CAP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儿童 X线 放射摄影术 胸部 神经网络 计算机
下载PDF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的MRI诊断 被引量:12
9
作者 邹松 沈东挥 +2 位作者 陈幸生 张维升 陈春霞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分析 Klippel-Trenaunay 综合征(KTS)的 MRI 影像表现,评价其在 KTS 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经临床和影像检查符合 KTS 诊断标准的31例 KTS 患者患肢进行 MR 常规扫描、MR血管成像(MRA)、静脉血管成像(MRV)和 X 线顺行静脉造影(XRV)检... 目的分析 Klippel-Trenaunay 综合征(KTS)的 MRI 影像表现,评价其在 KTS 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经临床和影像检查符合 KTS 诊断标准的31例 KTS 患者患肢进行 MR 常规扫描、MR血管成像(MRA)、静脉血管成像(MRV)和 X 线顺行静脉造影(XRV)检查,并观察肢体及静脉病变情况。结果 12例 MRI 发现肢体软组织内血管瘤。软组织肥大27例。浅静脉曲张21例。静脉畸形27例。20例同时行 MRV 与下肢 XRV 的患者显示浅静脉曲张和特征性坐骨神经均分别为17和11例。下肢 XRV 检查显示静脉属支增多10例;MRV 显示静脉属支增多15例和静脉行径异常4例。MRV 显示深静脉异常8例,下肢 XRV 显示深静脉异常7例。结论 MRI 是诊断 KTS 有效和可靠的影像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IPPEL-TRENAUNAY-WEBER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原文传递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20例B超表现及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庞万良 翁淑萍 杨长仪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8-80,i003,共4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超声表现以及预后.方法对入住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所有早产儿进行常规床边头颅B超检查,对确诊为PVL的早产儿进行PVL超声图像分析并定期随访.结果 1996年底至2004年7月间经常规床边B超检查确... 目的分析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超声表现以及预后.方法对入住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所有早产儿进行常规床边头颅B超检查,对确诊为PVL的早产儿进行PVL超声图像分析并定期随访.结果 1996年底至2004年7月间经常规床边B超检查确诊为PVL的早产儿共20例,其中19例初次B超检查时间为(4.20±0.85)d,均在超声中表现为双侧脑室前角、体部或三角部外上方对称性强回声区.1例因故迟至29日龄进行初次B超检查,显示双侧侧脑室三角部外上方已呈多发小囊腔改变.10例于(23.6±6.1)d在原回声增强区呈现多个低回声或无回声囊腔,直径范围在2~19.5mm,其中2例显示囊腔分别于41日龄和67日龄消失.除早期死亡、自动出院及失访12例外,余8例患儿中,发生脑瘫4例,疑似脑瘫1例,其中2例伴有智测评分低下;仅3例3~7个月龄随访时暂未发现异常.结论 PVL的超声表现十分典型.由于PVL患儿预后不良,对早产儿在生后早期进行常规床边头颅B超检查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头颅B超
原文传递
新生儿及儿童脑白质发育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均值的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邹松 余庆华 +1 位作者 沉东挥 陈春霞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3期160-164,共5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及儿童脑白质发育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信号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均值变化.方法 选择2006年12月至2008年1月在本院采取3.0T磁共振检查的100例正常新生儿及...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及儿童脑白质发育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信号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均值变化.方法 选择2006年12月至2008年1月在本院采取3.0T磁共振检查的100例正常新生儿及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年龄分为A1组(n=7,<1个月),A2组(n=18,1个月~1岁),A3组(n=6,1~2岁), A4组(n=23,2~5岁),A5组(n=24,5~10岁),A6组(n=22,10~15岁).为观察从儿童到青年过渡时期脑白质发育的磁共振成像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另将14例15~20岁青少年纳入B组进行研究(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者监护人或本人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用3.0T磁共振机进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扫描,在脑室周缘脑白质取6个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 ROI)进行表观弥散系数测量,并取表观弥散系数均值进行分析.结果 ①新生儿及儿童的顶叶脑白质表观弥散系数均值与年龄增长呈明显负相关,其降低趋势在2岁前较明显,2岁后仍持续下降,但下降趋势明显减缓.②相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正常新生儿及儿童侧脑室周缘脑白质表观弥散系数均值比较,仅A4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43),其他5组及总体男、女儿童的表观弥散系数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③114例正常新生儿、儿童及青少年的侧脑室周缘脑白质左、右两侧表观弥散系数均值(左侧为1039.319×10-5 mm2/s,右侧为1026.295 ×10-5 mm2/s)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t=0.613, P〉0.05).结论 表观弥散系数均值作为磁共振成像的定量指标,其变化可反映脑白质发育过程变化.表观弥散系数均值变化,可早于常规磁共振成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新生儿 儿童
原文传递
磁共振弥散表观系数均值对新生儿及儿童脑白质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松 余庆华 +1 位作者 沈东挥 陈春霞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588-1590,共3页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弥散表观系数均值(ADCav)对新生儿及儿童脑白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经3.0T磁共振检查的156例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新生儿及儿童按年龄分为6组,第1组1d~<1个月,第2组1个月~<1岁,第3组1~<2岁,第...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弥散表观系数均值(ADCav)对新生儿及儿童脑白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经3.0T磁共振检查的156例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新生儿及儿童按年龄分为6组,第1组1d~<1个月,第2组1个月~<1岁,第3组1~<2岁,第4组2~<5岁,第5组5~<10岁,第6组10~<15岁,将15~20岁作为儿童向青年过渡组,为第7组。按照MR常规检查有无阳性发现分为A组、B组。测其侧脑室周围脑白质ADCav值。并与同年龄组无脑白质病变新生儿及儿童(C组)脑白质ADCav值比较。结果第1组B组的ADCav值高于A组,其余各组均是A组高于B组,C组最低。除第1组A、B、C3组间比较P>0.05外,其他各组Pa<0.05,即除第1组外,其各年龄组间C组与A组,C组与B组间的ADCav值平均秩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总体分布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新生儿及儿童脑白质病变时其磁共振弥散ADC值较正常脑白质下降。随年龄增长各组中的脑白质ADC值亦呈线性下降趋势。结论新生儿及儿童脑白质病变时ADC值升高,其变化可早于常规MR影像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磁共振 脑白质病变 儿童
原文传递
戈谢病胸部CT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笛 陶晓娟 +5 位作者 张宁宁 周作福 申红卫 张永红 徐保平 彭芸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戈谢病患者胸部CT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肺部浸润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搜集2003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戈谢病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胸部CT检查,分析和描述其肺部间质和实质等影像... 目的探讨戈谢病患者胸部CT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肺部浸润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搜集2003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戈谢病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胸部CT检查,分析和描述其肺部间质和实质等影像表现。结果43例戈谢病患者中,有20例胸部CT表现异常。肺部呈弥漫性小叶间隔增厚10例,主要分布在双肺下叶;肺部呈单叶段或多叶段的磨玻璃征象5例;细小结节影2例,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类圆形结节影;肺纤维化者1例,以左肺上叶更为显著。其他表现包括肺囊泡3例、局限性胸膜增厚2例、气胸1例、肺动脉高压1例、胸腺增大12例。戈谢病患者出现肺部病变者以10~14岁居多,其中,小叶间隔增厚与胸腺增大等征象多见,在该年龄区间内分别各有5例。结论戈谢病患者半数累及肺部,肺部表现多样,多表现为弥漫间质病变,主要征象为小叶间隔增厚和磨玻璃样透光度减低,与戈谢细胞浸润病理一致,但不具备特异性,需要结合临床进行诊断,并注意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肺浸润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谢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