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块40例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超斌 林丹玫 +2 位作者 戴燕 余爱丽 洪新如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459-460,共2页
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的盆腔包块在临床并非罕见,其诊治难度大于初发的盆腔包块。对子宫切除术后出现盆腔包块的性质、处理方式等一直以来为妇科医师所关注。笔者回顾性分析40例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块的特点和诊治情况,以期对其临床诊治提供... 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的盆腔包块在临床并非罕见,其诊治难度大于初发的盆腔包块。对子宫切除术后出现盆腔包块的性质、处理方式等一直以来为妇科医师所关注。笔者回顾性分析40例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块的特点和诊治情况,以期对其临床诊治提供有益的资料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卵巢肿瘤 卵巢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症 盆腔炎性疾病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3种药物治疗成本-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邀俤 李云 《海峡药学》 2015年第8期230-232,共3页
目的评价3种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和成本。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共131例,分为3组,A组42例,皮下注射达菲林;B组46例,口服孕三烯酮;C组43例,口服丹那唑。比较3组患者成本-效果比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A、B、C三方案... 目的评价3种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和成本。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共131例,分为3组,A组42例,皮下注射达菲林;B组46例,口服孕三烯酮;C组43例,口服丹那唑。比较3组患者成本-效果比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A、B、C三方案成本分别为12699元、2337.24元、1896.6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93.48%、88.37%。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33.43、25.00、22.03。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3种治疗方案,C方案成本-效果比最低,显示C方案最经济有效。A方案较少引起阴道异常出血和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治疗成本 成本-效果分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6
3
作者 曾凡湘 史道华 +3 位作者 邓婕 刘颖 郑翠仙 黄丽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EP)的临床疗效,并建立其特征指标治疗前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的临界值。方法入选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用MTX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试验组(n=78)用1 m...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EP)的临床疗效,并建立其特征指标治疗前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的临界值。方法入选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用MTX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试验组(n=78)用1 mg·kg-1MTX分3次间隔48 h肌内注射;对照组(n=72)用1 mg·kg-1MTX,单次肌内注射;2组均根据血清h CG下降幅度,必要时可再给MTX。比较MTX不同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分析血清h CG等因素对MTX近期疗效的影响。结果 2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血清h CG最佳工作点为1495.49 m IU·m L-1。结论 MTX多次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与单剂方案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前血清h CG≤1500 m IU·m L-1可选用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给药方案 异位妊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控制性超促排卵周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生长分化因子-9和骨形成蛋白-15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余爱丽 林元 +4 位作者 孙艳 林典梁 郑备红 康跃凡 杜生荣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6-283,共8页
目的:探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周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生长分化因子-9(GDF-9)、骨形成蛋白-15(BMP-15)的表达及其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IVF-ET治疗的PCOS患者45例,同期输卵管因... 目的:探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周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生长分化因子-9(GDF-9)、骨形成蛋白-15(BMP-15)的表达及其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IVF-ET治疗的PCOS患者45例,同期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103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Real-time PCR技术检测患者卵巢颗粒细胞GDF-9、BMP-15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分析与IVF-ET的临床结局关系。结果:GDF-9、BMP-15蛋白在PCOS组和对照组患者卵巢颗粒细胞胞质均呈阳性表达,PCOS患者颗粒细胞GDF-9 mRNA、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颗粒细胞GDF-9 mRNA、BMP-15 mRNA表达水平与优质胚胎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临床妊娠组的颗粒细胞GDF-9mRNA、BMP-15 mRNA表达水平高于未妊娠组(P<0.05)。结论:COH周期PCOS患者颗粒细胞GDF-9 mRNA、BMP-15 mRNA表达水平可能与胚胎发育潜能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9(GDF-9) 骨形成蛋白-15(BMP-1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控制性超促排卵(COH) 胚胎发育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胎盘微血管密度与胎盘植入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16
5
作者 颜建英 吴新枝 张勤建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608-613,共6页
目的观察胎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和胎盘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探讨VEGF和MVD与胎盘植入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定期产... 目的观察胎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和胎盘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探讨VEGF和MVD与胎盘植入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定期产前检查并住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及无并发症者(对照组)各10例进行研究。采集胎盘组织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法、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VEGF蛋白及其mRNA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胎盘MVD情况。采用f检验、秩和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行统计处理。结果(1)胎盘植入组和前置胎盘组孕妇人院时孕周和分娩孕周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胎盘植入组与前置胎盘组和对照组比较,孕妇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长(P值均〈0.05)。(2)胎盘植入组、前置胎盘组、对照组胎盘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为(O.691±0.032)、(0.695±0.027)和(0.518±0.025);VEGFmRNA相对含量为(1.667±0.661)、(1.832±0.678)及(0.767±0.269)。胎盘植入和前置胎盘组VEGF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73.401和27.399,P值均〈0.05),但前置胎盘组和胎盘植入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胎盘植入组中,植入部位、交界部位和正常部位VEGF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mRNA分别为(2.519±0.116)、(1.482±0.232)及(1.000±0.000),呈递减趋势(F=240.827,P〈0.05)。(4)前置胎盘组中,脐带附着处、胎盘上缘及胎盘下缘VEGF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702±0.026)、(0.698±0.026)及(0.685±0.029),均高于对照组的(0.528±0.020)、(0.519±0.035)及(0.509±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302、12.715和17.891,P值均〈0.05);其mRNA水平分别为(2.080±0.539)、(1.587±0.757)及(1.828±0.704),均高于对照组的(1.024±0.272)、(0.546±0.083)及(0.731±0.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93、2.401和4.259,P值均〈0.05)。(5)胎盘植入组和前置胎盘组MVD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1.2±14.7)、(155.7±14.6)和(147.8±12.3),F=7.277,P〈0.051。(6)胎盘植入组和对照组胎盘组织中的VEGF表达水平与MVD呈正相关(r=0.825,P〈0.05)。结论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的发生可能存在某些共同机制。胎盘VEGF表达水平上调和绒毛血管异常形成可能是胎盘植入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性胎盘 前置胎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胎盘 微血管
原文传递
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巧凤 刘兆董 +3 位作者 李仁善 陈泓儒 林俊伟 陈岩 《中国综合临床》 2020年第5期413-416,共4页
子痫前期是产科特发的多系统疾病,常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双胎妊娠为高危妊娠,发生子痫前期时病情重,母儿并发症增加,其临床诊治研究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重视。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多样化,双绒毛膜性、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初产妇、高龄等均... 子痫前期是产科特发的多系统疾病,常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双胎妊娠为高危妊娠,发生子痫前期时病情重,母儿并发症增加,其临床诊治研究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重视。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多样化,双绒毛膜性、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初产妇、高龄等均为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终止妊娠时机根据绒毛膜性来选择,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减少母儿不良妊娠结局。临床研究多是利用综合指标联合筛查的方式预测子痫前期,如何药物预防仍需进一步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子痫前期 妊娠并发症 预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