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艺观形成的思想资源——以“文艺大众化”和“民族形式”的论争为中心 被引量:4
1
作者 郭若平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64,共5页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艺观形成在抗日战争时期 ,它的形成既是中国革命长期实践的结果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艺思想上的体现。同时 ,它的形成还得益于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艺界有关“文艺大众化”、“文艺民族形式”的思想论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艺观形成在抗日战争时期 ,它的形成既是中国革命长期实践的结果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艺思想上的体现。同时 ,它的形成还得益于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艺界有关“文艺大众化”、“文艺民族形式”的思想论争。也就是说 ,“文艺大众化”、“民族形式”论争的积极理论成果 ,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艺观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思想资源 ;同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艺观又是对“文艺大众化”、“民族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文艺观 思想资源 “民族化” 文艺范式
下载PDF
“理论旅行”:阿诺德“文化”的中国阐释 被引量:1
2
作者 郭若平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7-92,共6页
萨义德提示,某种理论的历史转移,一旦流布开来,最大的可能性是被简化或被编码,阿诺德“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情景正是如此。阿诺德“文化”理论之于“现代性”,呈现某种救赎意识,它将拯救现代社会的价值危机,诉诸人类以往的精神遗产。阿... 萨义德提示,某种理论的历史转移,一旦流布开来,最大的可能性是被简化或被编码,阿诺德“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情景正是如此。阿诺德“文化”理论之于“现代性”,呈现某种救赎意识,它将拯救现代社会的价值危机,诉诸人类以往的精神遗产。阿诺德的这一理论,被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守成主义流派(学衡派)所借用,这是阿诺德“文化”理论在中国“理论旅行”的开始。这一旅行的可能性首先是跨越中西语际的“互译”屏障,其次是打通文本意义转换的通道。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旅行的桥梁,是由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来搭建的。阿诺德“文化”理论在中国坚守文化守成价值的人士手中,被作了中国式的阐释,其话语陈述落在传统与新潮(现代性)为争夺文化发言权之间。在一个浪漫激进的年代,容不得阿诺德“文化”理论在中国有更大的展示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其理论价值不值得人们重新反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旅行” 阿诺德 “文化” 新人文主义 学衡派 中国阐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