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1
作者 张文平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0年第6期22-24,6,共4页
"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国际及其成员党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的思想体系的总称.它是由第二国际时期的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是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在当代的继续和发展.民主社会主义既是一股政治思潮,又代表一支重要的政治力... "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国际及其成员党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的思想体系的总称.它是由第二国际时期的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是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在当代的继续和发展.民主社会主义既是一股政治思潮,又代表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其影响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民主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根本区别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社会 思想体系 无产阶级专政 基本理论 民主社会主义 指导思想 修正主义
下载PDF
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有关论述的解读
2
作者 蔡金发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10期22-30,共9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邓小平 毛泽东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 基本经济制度 依法治国 非公有制经济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伟大理论
3
作者 蔡金发 《理论学习月刊》 1998年第12期5-11,共7页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 世界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生产力 科学体系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公有制经济
下载PDF
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4
作者 蔡金发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6年第11期6-8,共3页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思想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教育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要紧紧抓住...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思想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教育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进这一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深入开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澄清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进一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澄清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公有制经济 《决议》 什么是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公有制为主体 基本问题 毛泽东思想 社会发展规律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探索与发展
5
作者 杨小冬 《理论学习月刊》 1998年第11期10-14,共5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基本路线 建设社会主义 指导方针
下载PDF
行政执法中效率与民主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顾越利 陈志民 《理论学习月刊》 1998年第8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行政执法 民主化 行政执法效率 社会主义民主 行政管理相对人 社会效益 高效率 基本要求 劳动效果 国家工作人员
下载PDF
关于权力腐败与防范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曾行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3期44-48,共5页
关键词 防范权力腐败 人民当家作主 公共权力 干部人事制度 舆论监督 社会主义民主 反腐败 监督和制约 民主制度 群众监督
下载PDF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何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建 《人民政坛》 2008年第8期43-43,共1页
答: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 答: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作为一种现代意识,它表现为人们对“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又体现为保障与促进公民权利。合理配置国家权力资源的各种理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意识教育 国家政治生活 权利义务观 自我认识 法律规定 公民个人 基本权利 公民自觉
下载PDF
恩格斯不愧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家
9
作者 蔡金发 《社会主义研究》 1985年第5期1-6,共6页
(一) 恩格斯作为一位军事评论家和马克思作为一位经济学家,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同时驰名欧洲。1859年,马克思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经济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恩格斯则发表了他的军事代表作《波河与莱茵河》的小册子。马克思说,由于恩格... (一) 恩格斯作为一位军事评论家和马克思作为一位经济学家,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同时驰名欧洲。1859年,马克思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经济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恩格斯则发表了他的军事代表作《波河与莱茵河》的小册子。马克思说,由于恩格斯出版了《波河与莱茵河》的军事理论著作,使他“在德国确立了军事评论家的地位”。其实,早在五十年代初,恩格斯就以自己一系列署名和不署名的军事论文,在欧洲和北美获得了“将军”的称号,被人们公认为当时最有权威的军事评论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军事思想 军事理论 无产阶级革命 军事原则 游击战争 军事评论 五十年代 马克思 军事科学 作战方法
下载PDF
罪刑法定原则与人权保障
10
作者 王海英 《理论学习月刊》 1998年第7期22-26,共5页
关键词 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思想 罪刑法定主义 罪刑擅断主义 司法解释 人权保障 人权思想 人权保护 基本原则 刑事司法
下载PDF
论中国环境法理念之变革
11
作者 王利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3期53-54,70,共3页
关键词 法理念 环境权 中国环境法 绿色消费者 生产方式 环境问题 理念变革 清洁生产 可持续 生产力标准
下载PDF
21世纪:霸权·人权·主权·世界矛盾的焦点——评霸权主义与人权帝国主义
12
作者 蔡金发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0年第1期8-15,共8页
20世纪的最后十年,是“冷战”结束后的十年。人们曾经对这十年寄予厚望,认为从此世界历史将进入一个和平、自由、民主的新纪元,国际社会大家庭将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可是,海湾战争,特别是科索沃战争打破了人们天真浪漫的美梦,严酷的... 20世纪的最后十年,是“冷战”结束后的十年。人们曾经对这十年寄予厚望,认为从此世界历史将进入一个和平、自由、民主的新纪元,国际社会大家庭将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可是,海湾战争,特别是科索沃战争打破了人们天真浪漫的美梦,严酷的事实再一次告诉我们,“冷战”是结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权主义 人权帝国主义 主权 世界矛盾 和平
下载PDF
论刑事被害人权益的保护——以刑事和解为视角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巧燕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42-47,共6页
现代社会,在被告人的主体地位被强调和关注的同时,被害人的主体地位却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沦为刑事诉讼中的"被遗忘的人"。在分析了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理论基础,刑事和解对被害人权益保护的价值所在的基础上,提出了如... 现代社会,在被告人的主体地位被强调和关注的同时,被害人的主体地位却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沦为刑事诉讼中的"被遗忘的人"。在分析了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理论基础,刑事和解对被害人权益保护的价值所在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建构以被害人为考量的刑事和解机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 权益 刑事和解
下载PDF
澳门文化的特色
14
作者 李方祥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36-39,共4页
澳门的中华文化渊源流长。近年来中外考古学者在澳门路环岛黑沙的沙丘中,先后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粗糙的陶皿残片、未经琢磨的石英手环的断节部分和玉髓削刮器,以及商至秦汉年代的陶器残片、汉代的五铢钱和宋元间的表釉陶瓷碎片等文物。... 澳门的中华文化渊源流长。近年来中外考古学者在澳门路环岛黑沙的沙丘中,先后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粗糙的陶皿残片、未经琢磨的石英手环的断节部分和玉髓削刮器,以及商至秦汉年代的陶器残片、汉代的五铢钱和宋元间的表釉陶瓷碎片等文物。其中彩陶经“碳14”鉴定,已证实其年代为公元前4960-公元前4430年。这足以证明,早在距今六千多年前,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已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开基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 五铢钱 年代 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 澳门文化 陶器 中外 特色 证明
全文增补中
切实保障宪法实施推进依法治国
15
作者 陈志民 《理论学习月刊》 1998年第11期36-39,共4页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宪法实施 宪法监督 现行宪法 宪法诉讼制度 切实保障 法治国家 坚持党的领导 宪法和法律 贯彻实施
下载PDF
邓小平人格魅力的民族文化传统考源
16
作者 郑崇玲 李方祥 《唯实》 2001年第10期14-17,共4页
邓小平不仅是20世纪公认的世界伟人,同时,他又是扎根在中华民族文化 传统之中、吮吸着东方文明的琼浆玉液成长起来的炎黄子孙。他的人格魅力既来源 于马克思主义的陶冶,又是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的 精... 邓小平不仅是20世纪公认的世界伟人,同时,他又是扎根在中华民族文化 传统之中、吮吸着东方文明的琼浆玉液成长起来的炎黄子孙。他的人格魅力既来源 于马克思主义的陶冶,又是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的 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的完美结合,铸就了邓小平人格魅力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根基 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 成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