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德地区种用姜的栽培
1
作者 陈明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9-40,共2页
宁德地区种用姜的栽培陈明华(福建省宁德地区农业局352100)姜是采用老熟的地下根状茎(即姜块)进行无性繁殖的。种姜栽植后,从节上发生新芽,新芽膨大形成初生根茎,其基部发生幼根,随着初生根茎的生长,抽出地上茎和叶,形... 宁德地区种用姜的栽培陈明华(福建省宁德地区农业局352100)姜是采用老熟的地下根状茎(即姜块)进行无性繁殖的。种姜栽植后,从节上发生新芽,新芽膨大形成初生根茎,其基部发生幼根,随着初生根茎的生长,抽出地上茎和叶,形成新的植株。对种用姜的要求是:根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 宁德地区
下载PDF
宁德地区粮食生产结构调优与稳定发展对策初探
2
作者 黄华康 《福建稻麦科技》 1999年第4期48-50,共3页
本文分析了宁德地区过去20a 粮食生产发展的情况以及当前粮食生产结构存在的问题,阐明了作为缺粮地区调整优化粮食结构必须坚持“立足区情、市场导向、稳中求进、安全有序”的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5 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和3 项基本对策。
关键词 粮食生产 调优 发展 对策
下载PDF
加速山区综合开发 确保农业持续发展
3
作者 孙作钊 《福建农业科技》 2000年第S1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宁德地区 食用菌业 粮食总产 农业技术推广 人民生活水平 农业电气化 农业现代化 商品粮基地县 农业综合开发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 农业总产值 农业生产总值 社会总产值 油柰 “两高一优”农业
下载PDF
生态农业建设问题探讨
4
作者 林伟勇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S1期71-72,共2页
在分析自我维持与高投入高产出、组分多样性与发挥优势、小规模经营与大规模发展。
关键词 生态农业建设 建设问题 生态发展 小规模经营 自我维持 发挥优势 大规模发展 问题探讨 循环利用 基本原则
下载PDF
闽东地区粮食生产问题分析与发展思路
5
作者 辛淑梅 《福建稻麦科技》 1998年第2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闽东地区 粮食生产 发展思路 粮食基地
下载PDF
立足资源开发山海 壮大财力发展农业经济
6
作者 林碧玲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0年第8期61-62,共2页
闽东农业经济的发展应立足“海边之山区”这一独特的区情,加快“三大”策略的科学运作,应大力念好山海经,促进农特产税源的崛起壮大,开辟支柱财源,同时,应实现政策、方式、观念等三大突破。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山海资源 农特产品
下载PDF
双季稻区再生制种技术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承定 廖成喜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9,共3页
提出了双季稻区汕优63、特优63再生制种可行的花期安排及提高再生季异交结实率的有效措施.并讨论了再生季花期调控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双季稻区 杂交稻再生制种 花期 花粉量
下载PDF
闽东马铃薯品种引种对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兰葆 林伟勇 肖佛山 《中国马铃薯》 2001年第2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福建 马铃薯 品种 引种 品比试验
下载PDF
美国牧草饲喂肉兔效果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林上槐 李海峰 林惠芳 《中国草食动物》 1999年第5期23-25,共3页
选择健康生长肉兔32 只, 随机分成4 组, 每组8 只。各组除饲喂基础日粮外, 试1 组、试2 组、试3 组分别饲喂美国引种的黑麦草、红三叶、紫花苜蓿, 对照组饲喂本地天然牧草, 进行饲养对比试验, 试期60 d。结果表明: 试... 选择健康生长肉兔32 只, 随机分成4 组, 每组8 只。各组除饲喂基础日粮外, 试1 组、试2 组、试3 组分别饲喂美国引种的黑麦草、红三叶、紫花苜蓿, 对照组饲喂本地天然牧草, 进行饲养对比试验, 试期60 d。结果表明: 试1 组, 试2 组, 试3 组与对照组相比, 平均日增重提高74 % (P< 005) 、78% ( P< 005) 和145% ( P< 001), 精饲料利用率提高7% 、73% 、127 % 。只均净增利083 元、067 元、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牧草 肉兔 生长性能 饲料
下载PDF
乳香素对断奶仔猪饲喂效果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上槐 李海峰 《养猪》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6-16,共1页
本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选用45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种猪3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试1组、试2组,饲粮分别添加0%、0.05%、0.1%乳香素,进行对比试验。经31天试验表明,试验1组、2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提... 本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选用45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种猪3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试1组、试2组,饲粮分别添加0%、0.05%、0.1%乳香素,进行对比试验。经31天试验表明,试验1组、2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提高14.6%(P<0.05)与12.9%(P<0.05),平均日采食量提高10.2%与10.5%,饲料利用率提高4%与2.3%,头均净增利润11.45元与7.86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素 断奶仔猪 生长表现 饲喂效果
下载PDF
锐劲特与三唑磷混用防治水稻害虫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华康 张世平 《福建稻麦科技》 2001年第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水稻害虫 防治 锐劲特 三唑磷 混剂
下载PDF
闽东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兰葆 林伟勇 肖佛山 《耕作与栽培》 2001年第2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比较试验 闽东地区 生育期 产量
下载PDF
优质早籼佳禾早占特征特性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黄华康 《中国稻米》 2001年第2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早籼稻 佳禾早占品种 特征特性 配套技术 高产栽培
下载PDF
提高茉莉花茶品质的主要途径
14
作者 黄金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5年第2期92-93,共2页
提高茉莉花茶品质的主要途径黄金(福建省宁德地区农业局福建宁德352100)在花茶市场中,以茉莉花茶所占的份额最大。窨制荣莉花茶是利用茶叶中含有棕榈酸和烯萜类的固香物质,吸收茉莉花中易于挥发的香气而成。提高茉莉花茶的品... 提高茉莉花茶品质的主要途径黄金(福建省宁德地区农业局福建宁德352100)在花茶市场中,以茉莉花茶所占的份额最大。窨制荣莉花茶是利用茶叶中含有棕榈酸和烯萜类的固香物质,吸收茉莉花中易于挥发的香气而成。提高茉莉花茶的品质要选用品质优良的茶胚和茉莉花,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加工 茉莉花茶 品质 花茶
下载PDF
生姜避热栽培技术
15
作者 陈明华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避热栽培 栽培 蔬菜
下载PDF
谈谈茶叶合理嫩采的经济价值与技术措施
16
作者 周美珠 《茶叶科学技术》 1993年第4期34-35,共2页
采摘技术与茶叶产量、质量、树冠三者都有密切关系,最终关系到栽培者的经济效益。贯彻合理及时分批嫩采制度,能使茶叶量、质、树三者达到同步促进的效果,既有利于增加茶叶产量,提高品质,又有利于培养树冠。针对当前茶叶市场名优茶畅销... 采摘技术与茶叶产量、质量、树冠三者都有密切关系,最终关系到栽培者的经济效益。贯彻合理及时分批嫩采制度,能使茶叶量、质、树三者达到同步促进的效果,既有利于增加茶叶产量,提高品质,又有利于培养树冠。针对当前茶叶市场名优茶畅销的趋势,以及以优取胜和以早取胜的商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产量 一芽二叶 栽培者 一芽三叶 名优茶 叶采 茶叶市场 技术措施 芽梢 鲜叶原料
下载PDF
石子铺垫青贮水浮莲的方法
17
作者 连瑞喜 《牧草与饲料》 1988年第1期50-51,共2页
福建省福鼎县部分农村农民以水浮莲做原料青贮喂猪,只因水浮莲含干物质少,仅在4.5—7%之间,而水分含量高达90%以上,作为青贮原料有一定的问题。以前以水浮莲作为青贮原料,所贮的饲料易发生霉烂,既浪费劳力又损失饲料资源。为... 福建省福鼎县部分农村农民以水浮莲做原料青贮喂猪,只因水浮莲含干物质少,仅在4.5—7%之间,而水分含量高达90%以上,作为青贮原料有一定的问题。以前以水浮莲作为青贮原料,所贮的饲料易发生霉烂,既浪费劳力又损失饲料资源。为克服这一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原料 水浮莲 石子 饲料资源 水分含量 福建省 干物质 喂猪
下载PDF
茶树高稳产树冠养成技术初探
18
作者 周美珠 《茶叶科学简报》 1994年第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茶树 高产树 稳产树 树冠养成技术 整形修剪 采收
全文增补中
闽东夏收楚秀4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探
19
作者 孙兰葆 林伟勇 《耕作与栽培》 2001年第6期39-39,共1页
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闽东地区夏收楚秀 4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青荚单产 12t/hm2 ,纯收益 2 70 0 0元 /hm2 以上的最适配套技术为播种期 5月 31日~ 6月 1日 ,种植密度 30cm×2 5cm ,追肥... 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闽东地区夏收楚秀 4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青荚单产 12t/hm2 ,纯收益 2 70 0 0元 /hm2 以上的最适配套技术为播种期 5月 31日~ 6月 1日 ,种植密度 30cm×2 5cm ,追肥时间为播种后 18~ 19d ,磷肥用量 36 .9~ 4 0 .5kg/hm2 ,钾肥用量 95 .5~ 10 1.1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楚秀4号 栽培技术 配套栽培 青荚
下载PDF
双季稻区开发再生稻的设想
20
作者 林伟勇 《湖南农业科学》 2000年第3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双季稻区 再生稻 早稻米质 耕作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