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刑事诉讼法》监视居住制度评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奎 马雅静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20-23,共4页
新《刑事诉讼法》对监视居住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以往监视居住引发诟病的问题,但该制度在自由裁量权、适用公平性、外部监督等方面仍然存在隐忧,有必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关键词 监视居住 新《刑事诉讼法》 立法完善
下载PDF
谈行政居间及其司法救济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石明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2年第11期70-72,共3页
在政府的行政行为中,行政居间行为十分广泛。行政居间行为与行政职权行为性质不同,然而我国现行法律不仅未将两者加以明确区分,还将大部分行政居间行为纳入行政诉讼,从而使有的民间纠纷得不到有效解决,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民事权益难... 在政府的行政行为中,行政居间行为十分广泛。行政居间行为与行政职权行为性质不同,然而我国现行法律不仅未将两者加以明确区分,还将大部分行政居间行为纳入行政诉讼,从而使有的民间纠纷得不到有效解决,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民事权益难以得到合理保护。为此,本文就行政居间及其司法救济问题作些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间 行政职权 司法救济 民间纠纷 民事权益 行为性质 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 当事人 合法
下载PDF
民事抗诉案件中检法关系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包剑辉 王锦熙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69-72,共4页
近年来 ,随着我国民事抗诉案件的逐年增加 ,检法两家在有关检察机关抗诉问题上的冲突逐渐凸现。本文着重分析了民事检察抗诉程序中检法冲突的一些实际问题 ,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民事抗诉案件 检法关系 检察院 审级 法院 民事诉讼法 抗诉制度 民事裁判 二审终事制 证据
下载PDF
交通事故侵权损害赔偿案件挂名车主民事责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赞荣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1年第10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 侵权损害赔偿案 挂名车主 民事责任 侵权赔偿连带责任
下载PDF
类案类判检索智能系统建设探究
5
作者 韩德强 陆丽琪 刘赞荣 《人民法治》 2020年第20期44-47,共4页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兴起,科技对于司法的作用和价值不断提高,推进司法改革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而类案类判智能系统的衍生正是当前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司法领域的重要实践,也是建设智慧法院的必然趋势。美国大法...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兴起,科技对于司法的作用和价值不断提高,推进司法改革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而类案类判智能系统的衍生正是当前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司法领域的重要实践,也是建设智慧法院的必然趋势。美国大法官本杰明·卡多佐曾说,“如果有一组案件所涉及的要点相同,那么各方当事人就会期望有同样的决定”。其本意指普通法系国家的遵循先例原则,在我国称之为类案类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法系国家 司法领域 司法改革 遵循先例原则 人工智能 智能系统 大数据 深度融合
下载PDF
二审法院可以直接驳回起诉
6
作者 徐良忠 《福建法学》 2007年第1期61-61,共1页
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徐良忠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6条规定,法院依照二审程序审理的案件,认为依法不应由法院受理的,可以由二审法院直接裁定撤销原判,驳回起诉。对此... 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徐良忠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6条规定,法院依照二审程序审理的案件,认为依法不应由法院受理的,可以由二审法院直接裁定撤销原判,驳回起诉。对此存在两种理解。一种认为,二审法院只有发现一审所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时才可直接驳回起诉,而对于一审应当驳回起诉的其他情况二审法院只能发回重审,由一审法院驳回起诉。另一种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审法院 驳回起诉 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 二审程序 发回重审
原文传递
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之探寻——对《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的解读与再思考
7
作者 陈潇婷 《福建法学》 2016年第4期85-89,共5页
人民陪审制度对于提升司法公信、分散审判风险、实现案结事了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该制度设计中存在的固有缺陷,使得人民陪审制一直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陪而不审、合而不议、编外法官"的现象也长期未能解决。2015年5月2... 人民陪审制度对于提升司法公信、分散审判风险、实现案结事了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该制度设计中存在的固有缺陷,使得人民陪审制一直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陪而不审、合而不议、编外法官"的现象也长期未能解决。2015年5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发布了《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对人民陪审制度进行了完善和重大革新。从探求人民陪审制度的价值入手,分析和解读新《办法》的亮点,并针对其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以图构建一个与现有诉讼制度合理衔接、并有效发挥作用的制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审制度 改革试点 保障 监督
原文传递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下的司法转型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海光 《福建法学》 2006年第2期28-32,共5页
在本文中,笔者将借助耶鲁大学斯特林讲座法律教授达玛什卡的研究成果,并从十几年来的司法改革的实践角度,分析当前中国司法类型基本特征,为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司法观的转变、推进最高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进一步深化法院改革,提... 在本文中,笔者将借助耶鲁大学斯特林讲座法律教授达玛什卡的研究成果,并从十几年来的司法改革的实践角度,分析当前中国司法类型基本特征,为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司法观的转变、推进最高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进一步深化法院改革,提供一定的思维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中国社会转型 转型问题 耶鲁大学 中国司法 最高法院 法院改革 司法观 法律
原文传递
公益诉讼制度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蔡志强 《福建法学》 2003年第3期42-45,共4页
本文所谓公益诉讼,是指国家审判机关以外的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人,在发现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代表这些利益主体向国家审判机关提起民事诉讼,追究侵权人民事责任的行为。一。
关键词 公益诉讼制度 必要性 民事诉讼 侵权人 民事责任 诉讼费用
原文传递
民事侵权因果关系推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志强 陈鸿 《福建法学》 2004年第3期47-51,共5页
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33号。以下简称《规定》)第4条第3项、第7项、第8项的规定,审判实践中称作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倒置,法学理论上则称推定因果关系。从方法论层面看,推定因果关系与审判实践中... 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33号。以下简称《规定》)第4条第3项、第7项、第8项的规定,审判实践中称作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倒置,法学理论上则称推定因果关系。从方法论层面看,推定因果关系与审判实践中判断证据认定事实的类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侵权 因果关系 举证责任倒置 审判实践 证据
原文传递
单纯受财行为之刑法规制——兼论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之立法完善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杰 《福建法学》 2002年第4期48-50,共3页
一、我国现行刑法对受贿罪的“为他人谋取利益”规定存在的弊端——无法规制单纯受财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身居要职或手握实权的国家工作人员,每逢节日或红白喜事,便可以收到数额巨大的财物,而赠财者往往为了日后的长远需要或慑于... 一、我国现行刑法对受贿罪的“为他人谋取利益”规定存在的弊端——无法规制单纯受财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身居要职或手握实权的国家工作人员,每逢节日或红白喜事,便可以收到数额巨大的财物,而赠财者往往为了日后的长远需要或慑于其权势,主动给予大量财物,并在赠财时不提出具体要求,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感情投资”,亦有学者称之为单纯受财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在当前有越来越普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他人谋取利益 受贿罪 刑法规制 数额 财物 行刑法 单纯 感情投资 中国 趋势
原文传递
结果加重犯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文海 林伟 《福建法学》 2003年第2期6-9,共4页
我国刑法总则没有结果加重犯的法定概念,仅在刑法分则具体罪中有发生重结果而加重其刑的规定。如刑法分则第236条规定的强奸致人重伤、死亡等加重其刑的处罚规定。正因我国刑法对结果加重犯的概念未作明确界定,因此,刑法学界和司法实践... 我国刑法总则没有结果加重犯的法定概念,仅在刑法分则具体罪中有发生重结果而加重其刑的规定。如刑法分则第236条规定的强奸致人重伤、死亡等加重其刑的处罚规定。正因我国刑法对结果加重犯的概念未作明确界定,因此,刑法学界和司法实践部门对结果加重犯的构成要件、结果加重犯与转化犯的关系、共犯对加重结果的责任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果加重犯 中国 刑法 概念 构成要件 转化犯 共同犯罪 刑事责任
原文传递
浅谈行政居间及其司法救济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石明 《福建法学》 2003年第1期11-14,共4页
在政府的行政行为中,行政居间行为十分广泛。行政居间行为与行政职权行为性质不同,然而,我国现行法律并未将此两者加以明确区分,并将大部分行政居间行为纳入行政诉讼,从而使有的民间纠纷得不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 行政行为 行政机关 行政法 行政诉讼 行政居间 司法救济
原文传递
涉黑案件中涉案财产规范化审理与精准处置策论——以“平台构建+机制健全+证据裁判规则中心”综合模式为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凯 曾鸣 《法治论坛》 2020年第4期79-100,共22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此为指导,打响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攻坚战。然而,社会各阶层对涉黑案件"打财断血"不精准问题的诟病一直是困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此为指导,打响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攻坚战。然而,社会各阶层对涉黑案件"打财断血"不精准问题的诟病一直是困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瓶颈",尤其是涉案财产审理和处置不精准难题成为推进专项斗争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梳理涉黑案件中涉案财产处置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反思涉案财产处置不精准的不利后果,多维度深度观察探究涉案财产处置不精准成因,借专项斗争收官之年谋划"长效常治"的刑事案件审判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构,从搭建涉案财产处置立法框架、建立全国统一的涉案财产查控处置平台、细化涉案财产证据收集规则、优化涉黑案件审判模式等层面探索涉案财产精准处置的规范化路径与方法,力求既彻查"黑财",又保护合法财产、合法经营,以精准处置的现代化涉黑案件中涉案财产全新综合审理模式促"黑财清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法律服务 刑民交叉 涉案财产处置平台 综合审理模式 证据裁判规则
原文传递
关于交通事故调解书的性质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良忠 《福建法学》 2008年第2期70-70,共1页
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交警部门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在实践中属于行政调解还是居间调解存在争议,导致民事诉讼处理方式的不同。依照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调解不再是交警部门进行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调解协议不具备行政合同的基本属性... 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交警部门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在实践中属于行政调解还是居间调解存在争议,导致民事诉讼处理方式的不同。依照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调解不再是交警部门进行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调解协议不具备行政合同的基本属性,不具有行政合同的性质。调解协议不论从调解的程序还是调解协议的生效要件上看,都符合民事合同的性质,应具备民事合同的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调解协议 性质
原文传递
论定作人过失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16
作者 蔡志强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4-58,共5页
本文针对民事审判实践中,对定作人过失责任的认定和处理上存在的争议,特别是关于定作人定作过失责任构成要件中的因果关系要件可否适用推定,定作人指示过失责任与雇主责任的区分,定作人与承揽人连带责任的承担等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 本文针对民事审判实践中,对定作人过失责任的认定和处理上存在的争议,特别是关于定作人定作过失责任构成要件中的因果关系要件可否适用推定,定作人指示过失责任与雇主责任的区分,定作人与承揽人连带责任的承担等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审判工作 定作人过失责任 构成要件 承揽人 连带责任 因果关系 损害事实
原文传递
民事抗诉案件裁定中“驳回检察机关抗诉”之错误性
17
作者 王锦熙 《福建法学》 2002年第1期53-54,共2页
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在接受检察机关的抗诉,对民事案件提起再审后,经审理认为原裁判正确合理时,通常在民事裁定书主文中,以“驳回检察机关抗诉”的形式维持原判。关于以“驳回检察机关抗诉”的形式维持抗诉再审案件的做法是否合理... 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在接受检察机关的抗诉,对民事案件提起再审后,经审理认为原裁判正确合理时,通常在民事裁定书主文中,以“驳回检察机关抗诉”的形式维持原判。关于以“驳回检察机关抗诉”的形式维持抗诉再审案件的做法是否合理的问题,近年来,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存在较大的争议。持肯定观点方的主要理由为:一是此系审判实践中长期以来的习惯作法;二是检察机关抗诉是导致审判机关对案件提起再审的直接原因;三是民事抗诉案件与刑事抗诉案件一样,提起抗诉的同样是检察机关,因此对于维持原判的民事抗诉案件同样也可参照《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民事抗诉案件 再审 司法实践 裁定 审判实践 刑事 裁判 合理 作法
原文传递
浅析关于《担保法》第四十一、第四十二条之司法解释
18
作者 何鸣 蔡志强 《福建法学》 2001年第4期57-59,共3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颁布,为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和适用《担保法》提供了最好的办案依据。但其中涉及《担保法》第4l条、第42条规定的解释仍存在着以下几点值得商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颁布,为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和适用《担保法》提供了最好的办案依据。但其中涉及《担保法》第4l条、第42条规定的解释仍存在着以下几点值得商榷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保法》 适用 办案 司法解释 司法实践 最高人民法院 《解释》 颁布 若干问题 规定
原文传递
抢劫中杀人的定罪问题探析
19
作者 吴杰 《福建法学》 2001年第4期36-38,共3页
一、国内理论界对抢劫中杀人的定罪问题的几种观点 我国刑法第263条规定:“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该条第(五)项规定:“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以上有期徒刑、无... 一、国内理论界对抢劫中杀人的定罪问题的几种观点 我国刑法第263条规定:“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该条第(五)项规定:“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劫 有期徒刑 罚金 重伤 没收财产 无期徒刑 死刑 问题探析 规定 国内
原文传递
多方提起分配方案异议及异议之诉的法律适用
20
作者 孙雯 《人民司法》 2020年第8期106-111,共6页
【裁判要旨】我国司法解释中分配方案异议及异议之诉的规范对象是异议人与未提出异议人之间的争议,未涵盖异议人之间的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解释》)第512条规定适用于该情形时可作如下... 【裁判要旨】我国司法解释中分配方案异议及异议之诉的规范对象是异议人与未提出异议人之间的争议,未涵盖异议人之间的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解释》)第512条规定适用于该情形时可作如下变通:多方当事人对分配方案提出书面异议且异议内容存在冲突的,执行法院应当首先通知未提出异议的当事人。未提出异议的当事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反对意见的,执行法院不再依原分配方案进行分配;提出反对意见的,应当通知异议人,其他异议人提出的内容与其异议相冲突的异议应当一并通知。异议人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以提出反对意见及与其异议相冲突异议的当事人为被告,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异议人逾期未提起诉讼的,视为放弃依其意见进行分配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法院 民事诉讼法 异议之诉 提起诉讼 分配方案 司法解释 规范对象 最高人民法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