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肠间脓肿1例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赖原仲
林宽荣
-
机构
福建省德化县医院放射科
-
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3期340-340,342,共2页
-
文摘
女,79岁,以腹泻、腹痛1d为主诉人院。腹泻5次,呈黄色稀水样,之后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剧痛,查体:体温37.0℃,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6/76mmHg,神志清楚,心肺无殊,腹肌无紧张,全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
-
关键词
腹部脓肿
小肠
病例报告
-
分类号
R656.7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肺外围单发肿块的多样化CT影像学特征分析
- 2
-
-
作者
林宽荣
许金坨
赖素真
林登坛
-
机构
福建省德化县医院放射科
-
出处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11期1460-1462,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肺外围单发肿块64排螺旋CT的多样化影像特征表现。方法经病理证实47例肺外围单发肿块,依照病理诊断定性,将患者分成周围型肺癌组、肺炎性肿块组。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学表现特征,统计学分析2组间CT影像形态学特征的差异性。结果肺肿块的分叶、毛刺、棘状突起、支气管截断、胸膜凹陷、胸膜肥厚CT影像学特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形态、边界、空洞、血管集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肺肿块分叶、毛刺、棘状突起、支气管截断、胸膜凹陷多见于周围型肺癌组。结论肺外围单发肿块多样化CT影像形态学特征差异表现,可以提供诊断的信息,初步判断其性质。
-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块
-
分类号
R816.4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R563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
-
题名药物洗脱微球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郑雄辉
张子曙
肖煜东
曹春娟
陆伟倩
-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放射科
福建省德化县医院放射科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病理科
-
出处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20-223,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微球(DEB)栓塞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HAP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HCC合并HAPS行DEB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肝功能水平包括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腹水、Child-Pugh分级,HAPS的影像表现,随访并记录生存期、肿瘤治疗后反应。根据HAPS程度分4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生存预测因素采用Cox模型分析。根据改良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计算肿瘤治疗反应。结果总人群的中位生存期为310 d,1级瘘组为261 d,2级瘘组为333 d,3级瘘组为250 d。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三组HAPS患者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456)。在整个研究人群中,6、12和24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76. 9%,37. 3%和12. 4%。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P=0. 005,风险比=0. 712,95%可信区间0. 560,0. 904),有无腹水(P=0. 028,风险比=9. 848,95%可信区间1. 284,75. 533),术前Child-Pugh分级(P=0. 032,风险比=0. 082,95%可信区间0. 008,0. 802)是潜在的预测因素。结论 DEB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HCC合并HAPS的方法,术前肝功能水平是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
-
关键词
肝肿瘤
动静脉瘘
化学栓塞
治疗性
-
Keywords
Liver neoplasms
Arteriovenous fistula
Chemoembolization, therapeutic
-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CT、MRI在诊断腮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 4
-
-
作者
吴孝掌
赖原仲
赖素贞
-
机构
福建省德化县医院放射科
-
出处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年第10期53-54,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CT、MRI在评价腮腺肿瘤的定位、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腮腺原发性肿瘤的CT、MRI表现,其中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4例。结果:10例均表现为腮腺内或腮腺区肿块,良性肿瘤形惠规则,密度(信号)较均匀,边界清楚;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密度(信号)欠均匀,边界模糊不清:结论:CT、MRI扫描对腮腺肿瘤定位敏感,对其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
关键词
腮腺肿瘤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比较
- 5
-
-
作者
吴孝掌
赖原仲
林宽荣
-
机构
福建省德化县医院放射科
-
出处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年第6期108-109,共2页
-
文摘
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X线、CT和MRI的早期表现,从影像学的角度探讨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53侧股骨头进行X线平片、CT和MRI检查,着重对其缺血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42例股骨头的Ⅰ-Ⅱ期影像表现中,X线检出18例(43%)。CT检出32例(70%)。MRI检出40例(95%)。结论:X线平片难以诊断ANFH的早期表现。CT和MRI可以准确地显示ANFH的早期病变,尤其MRI是最有效而可靠的方法,诊断价值高于CT和X线平片。
-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X线摄影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
分类号
R681.04
[医药卫生—骨科学]
R57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