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明溪雪峰山森林公园旅游形象设计研究
1
作者 郭永俊 《山西建筑》 2008年第1期347-348,共2页
针对国家对于森林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重视,以福建省明溪雪峰山森林公园为例,介绍了其旅游形象设计的主要内容,结合其他森林公园的情况提出了现在森林公园旅游形象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部分建议,以促进森林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旅游形象设计 地方特色 生态旅游
下载PDF
福建木荷多元生物量模型及2种权函数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光灿 吴宏炜 +3 位作者 赖建明 庄崇洋 严铭海 江希钿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为准确计量与监测木荷生物量以及准确评估其碳汇能力、生态效益等生态功能,基于160株木荷样木实测数据,以胸径(D)、树高(H)、冠幅(Cw)和冠长(Cl)作为模型的自变量,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采用15种模型结构建立木荷各组分生物量模型,并以1... 为准确计量与监测木荷生物量以及准确评估其碳汇能力、生态效益等生态功能,基于160株木荷样木实测数据,以胸径(D)、树高(H)、冠幅(Cw)和冠长(Cl)作为模型的自变量,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采用15种模型结构建立木荷各组分生物量模型,并以1/f(x)^2与1/f(x)^1.6分别作为权函数对模型进行异方差的消除,对比分析各模型拟合结果并选取各组分最优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木荷各部分的生物量模型采用同一模型结构所拟合的效果大致相同;各自变量对生物量模型的拟合效果与贡献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为D>H>Cl>Cw(其中自变量H与Cl的作用效果相近);随着函数模型的多元化,从一元到二元模型的提升效果明显,而后二元到多元模型提升效果不大,建议实际应用中采用二元模型W=a D b1 H b2即可;采用1/f(x)^1.6作为权函数消除异方差后模型整体的拟合效果与估计精度,优于未消除异方差与以1/f(x)^2作为权函数消除异方差的模型,证明以1/f(x)n作为通用权函数将更适用,但其具体n值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生物量模型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异方差 权函数
下载PDF
福建木荷地上部分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光灿 吴宏炜 +3 位作者 赖建明 张伟志 严铭海 江希钿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基于160株木荷样木实测数据,以胸径、树高以及两者的组合变量作为模型的自变量,通过2种方案(总量控制方案与代数和控制方案)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估计法,并采用加权回归消除异方差,构建木荷一元、二元独立与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基于... 基于160株木荷样木实测数据,以胸径、树高以及两者的组合变量作为模型的自变量,通过2种方案(总量控制方案与代数和控制方案)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估计法,并采用加权回归消除异方差,构建木荷一元、二元独立与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基于一元相容性模型,探讨各组分生物量相对于地上总生物量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2种方案建立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与估计精度良好且各组分生物量模型拟合情况基本一致,R^2≥0.845、MPE≤4.592%,综合分析采用代数和控制方案较好;在各组分独立模型与相容性模型中,二元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明显优于一元模型,且以D^2H为自变量的二元模型最优;2种方案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基本相同,随着胸径增大,树干、干材生物量占地上总量比先增大最后趋于稳定,树冠、树皮和树叶生物量占比先减小最后趋于稳定,树枝生物量占比变化不大;当胸径≥30 cm,占比趋于稳定,树干、干材、树皮、树冠、树枝和树叶生物量占比为74.5%~75.2%、68.9%~69.2%、5.6%~6.1%、24.8%~25.4%、21.5%~22.8%和2.6%~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立木 生物量 模型 非线性联合估计
下载PDF
福建母亲河闽江源头生态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俊钦 《林业建设》 2004年第4期6-8,共3页
通过对福建母亲河闽江源头生态环境恶化情况进行分析 ,提出了加强闽江源头生态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同时 ,要重视发展商品林建设 ,促进闽江源头的生态建设工程取得实质性成效 ,造福于子孙后代。
关键词 福建 闽江源头 生态建设 生态公益林 商品用材林
下载PDF
福建柏的生长特点及营林技术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洪锦 《绿色科技》 2013年第2期64-65,共2页
对福建柏的生长特点和营林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柏所适合生长的环境为中低山上,中下坡位,多云雾气候,土壤肥沃的地方。福建柏人工林的树高和胸径会随着生长坡面倾斜度的升高而呈劣势,坡面倾斜度越小其生长得越好。根据其发育过... 对福建柏的生长特点和营林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柏所适合生长的环境为中低山上,中下坡位,多云雾气候,土壤肥沃的地方。福建柏人工林的树高和胸径会随着生长坡面倾斜度的升高而呈劣势,坡面倾斜度越小其生长得越好。根据其发育过程分为4个阶段:幼林期、速生期、杆材期、成熟期。福建柏人工林大多采用的是混交林的种植方法,福建柏和其他树种混交种植效果都特别好,不仅能促使福建柏的生长,还能维护土壤质量,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生长特点 营林技术
下载PDF
明溪县混生观光木的毛竹林群落特征
6
作者 赖建明 《福建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18-23,34,共7页
为探明混生观光木的毛竹林群落特征,分析有利于观光木更新和生长发育的毛竹林群落。于2019年,在福建省明溪县夏阳乡下坂村,采用样地法对混生有观光木的3种毛竹林群落(群落A:为天然竹阔混交林;群落B:以培育笋竹两用林为经营目标;群落C:... 为探明混生观光木的毛竹林群落特征,分析有利于观光木更新和生长发育的毛竹林群落。于2019年,在福建省明溪县夏阳乡下坂村,采用样地法对混生有观光木的3种毛竹林群落(群落A:为天然竹阔混交林;群落B:以培育笋竹两用林为经营目标;群落C:以培育笋用毛竹林为经营目标)的植物组成、重要值、生活型谱、郁闭状况等群落特征和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明溪混生观光木的3种毛竹林群落的树种组成、生活型谱都反映了中亚热带的特征;生活型谱高位芽占绝对优势(73.5%~89.9%),高位芽中以中高位芽为主,占52.5%~87.4%。群落A,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较为稳定,郁闭度高,林内观光木种群处于较高阶段,幼苗幼树少;群落B、C,毛竹占优势,林冠层物种单一,灌草植物少,在垂直方向出现断层,树冠闭锁程度较低,林内透光度较高,林内生境适合观光木种群更新和生长发育,但由于人工干扰,种质资源损失严重,尤以群落C更为严重。总体分析,群落B更适合观光木的更新和生长发育。建议减少或降低对现有的毛竹林资源的人为干扰,保护林下植被或导入观光木种质资源,以利于保护和发展珍稀观光木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木 毛竹 群落特征
下载PDF
关于加快明溪国有林场发展的思考
7
作者 赖建明 《林业建设》 2005年第6期43-45,共3页
通过对明溪国有林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国有林场的新思路、新措施,促使国有林场经济发展、壮大。
关键词 国有林场 问题 措施
下载PDF
不同干扰强度对栲类次生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8
作者 赖建明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37-41,共5页
通过设置BCK处理(不择伐)、GTN处理(择伐乔木总数20%以内小乔木,采伐物全部回归林地,均匀覆盖在地表,下同)、GTT处理(择伐20%~30%)、GTF处理(择伐30%~40%)4个干扰等级,测定分析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总孔隙、田间持水量、饱和持水量、... 通过设置BCK处理(不择伐)、GTN处理(择伐乔木总数20%以内小乔木,采伐物全部回归林地,均匀覆盖在地表,下同)、GTT处理(择伐20%~30%)、GTF处理(择伐30%~40%)4个干扰等级,测定分析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总孔隙、田间持水量、饱和持水量、土壤机械组成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等物理性质指标,探讨明溪县夏坊栲类次生林在不同干扰强度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GTN、GTT处理与BCK处理间主要物理性质差异不明显。GTF处理与BCK处理相比,在0~20 cm土层,土壤容重显著增加(P<0.05);非毛管孔隙和毛管孔隙未达显著差异,总孔隙度显著降低(P<0.05);田间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差异均不足1%;土壤机械组成没有受到影响;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2.97%,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20~40、40~60 cm土层,同一土层不同处理间土壤物理性质差异更小,趋于弱化。择伐强度在30%范围内,土壤物理性质与不择伐的栲类次生林土壤物理性质间没有明显变化;择伐强度超过30%时,对部分土壤物理性质(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有显著影响。为了促进栲类次生林林木生长和增强其生态功能,适度择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栲类 次生林 干扰强度 土壤物理性质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在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生长状况的研究
9
作者 赖建明 《安徽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39-42,共4页
为研究混交造林对南方红豆杉生长的影响,开展了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种植南方红豆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种植南方红豆杉3年后,0.7郁闭度树高、地径、树高同比增长量、地径同比增长量和保存率等指标表现最好,0.6郁闭度、... 为研究混交造林对南方红豆杉生长的影响,开展了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种植南方红豆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种植南方红豆杉3年后,0.7郁闭度树高、地径、树高同比增长量、地径同比增长量和保存率等指标表现最好,0.6郁闭度、0.8郁闭度次之,其余处理较差。通过聚类分析,可将5个郁闭度马尾松林下种植3年后的南方红豆杉分成3个类群,A类群是0.7郁闭度,生长速度较快;B类群是0.6郁闭度、0.8郁闭度,生长速度中等;C类群是0.4郁闭度、0.5郁闭度,生长速度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马尾松 郁闭度 生长量
下载PDF
2年生杉木扦插无性系与米槠木荷混交林生长对比分析
10
作者 李平山 《绿色科技》 2024年第5期85-88,96,共5页
为跟踪观测杉木扦插无性系与米槠、木荷2年生混交林长状况,于2023年11月开展了杉木扦插无性系纯林、杉木扦插无性系与米槠混交林和杉木扦插无性系与木荷混交林生长量测定,结果表明:杉木扦插无性系×木荷混交林2年生杉木扦插无性系... 为跟踪观测杉木扦插无性系与米槠、木荷2年生混交林长状况,于2023年11月开展了杉木扦插无性系纯林、杉木扦插无性系与米槠混交林和杉木扦插无性系与木荷混交林生长量测定,结果表明:杉木扦插无性系×木荷混交林2年生杉木扦插无性系树高、地径生长量和树高、地径同比苗期增长量均表现最优,树高、地径生长量相对3种混交林处理2年生杉木扦插无性系树高、地径总平均值分别高5.1%和粗6.0%;3个混交林处理2年生杉木扦插无性系树高、地径在各区间的分布频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米槠 木荷 混交林
下载PDF
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被引量:26
11
作者 张飞萍 陈清林 +2 位作者 吴庆锥 侯有明 尤民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272-2283,共12页
通过对福建三明和沙县23块毛竹林试验标准地节肢动物群落1a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竹冠层节肢动物隶属于3纲、21目、124科、332种,林下层节肢动物隶属于3纲、22目、130科、349种。竹冠层和林下层类群分别有92.77%和94.54%的物种为稀有种... 通过对福建三明和沙县23块毛竹林试验标准地节肢动物群落1a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竹冠层节肢动物隶属于3纲、21目、124科、332种,林下层节肢动物隶属于3纲、22目、130科、349种。竹冠层和林下层类群分别有92.77%和94.54%的物种为稀有种或偶见种,林下层类群种-丰盛度关系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二类群目或功能集团的科、物种的数量分布相近,个体数量分布差异大。竹冠层类群以蜱螨目和同翅目为主,林下层类群以蜘蛛目、膜翅目、同翅目和双翅目为主。前者的科、物种以及个体数的益害比分别为1∶1.18、1∶0.83和1∶4.62,后者为1∶0.91、1∶0.85和1∶0.55。竹冠层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显著低于林下层类群,植食性集团多样性在林下层类群各功能集团中最高,在竹冠层类群中则最低。群落和功能集团各参数对二类群多样性的影响均以相应类群总体的均匀度最大,功能集团因子中均以相应类群蜘蛛类的均匀度最大。人为排除群落优势种后,二类群的多样性均显著增加,但林下层类群增加的幅度显著低于竹冠层类群。植食性和中性集团作为空间食物种类资源能显著促进群落容纳较多天敌物种,天敌对二集团的空间数量跟随效应强,二集团与天敌的多样性之间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节肢动物 群落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杉木幼林施肥肥效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陈金林 俞元春 +3 位作者 王光萍 游为贵 林志鹏 黄道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26-430,共5页
在肥力中等的酸性红黄壤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年生杉木幼林进行7个处理、3次重复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杉木幼林树高、抽高和胸径虽有影响,但效果均不显著;钙镁磷肥、磷酸铵及过磷酸钙肥效相当,沟施肥效好于穴施。施... 在肥力中等的酸性红黄壤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年生杉木幼林进行7个处理、3次重复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杉木幼林树高、抽高和胸径虽有影响,但效果均不显著;钙镁磷肥、磷酸铵及过磷酸钙肥效相当,沟施肥效好于穴施。施肥能影响杉木各器官的生物量,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叶、干、枝、根;沟施磷酸铵对树叶生长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并对生物总量影响显著。协方差分析显示杉木幼林施肥时的初始树高会干扰肥效,特别对施肥当年树高的影响显著,肥效分析时必须进行修正以消除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幼林 施肥 肥效
下载PDF
黄脊竹蝗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小瑜 陈顺立 +2 位作者 黄金聪 张金发 邓秀明 《竹子研究汇刊》 2001年第1期72-75,共4页
本文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 ,对黄脊竹蝗在林间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 ,并采用刀切法给出了聚集度指标的估计区间 ,3次设计最优拟合提高了回归模型参数的精度 ;结果表明 ,黄脊竹蝗在林间为聚集分布 。
关键词 黄脊竹蝗 空间格局 抽样技术 毛竹害虫 聚集度指标法 回归分析法 刀切法
下载PDF
试论混交方式与营造技术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柏松 刘亨平 +3 位作者 罗宁 林金顺 吴锡麟 李江才 《青海农林科技》 2003年第4期38-39,29,共3页
营造混交林时,应考虑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从森林群落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内涵出发,反映出树种种间关系的类型及其发展变化,阐明了森林群落中各种植物成分具有不同的地位和功能,并指出森林经营所界定的混交林观念,同时明确了混交树种... 营造混交林时,应考虑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从森林群落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内涵出发,反映出树种种间关系的类型及其发展变化,阐明了森林群落中各种植物成分具有不同的地位和功能,并指出森林经营所界定的混交林观念,同时明确了混交树种的配置方式,分析比较营造混交林的优缺点,以及能提高林分结构,创造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方式 营造技术 混交林 混交树种 森林群落 森林生态系统 配置方式 林分结构
下载PDF
不同人工光环境对南方红豆杉幼树观赏性状及树冠表型可塑性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欧建德 《农学学报》 2013年第1期45-49,共5页
为了探索人工方法重塑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在福建明溪进行不同人工光环境下南方红豆杉的形态学特征及观赏性状试验,对其植株高度、地径、树冠园满度、枝叶浓密度、分枝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植株形态及观赏性状在不同人工光环境条... 为了探索人工方法重塑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在福建明溪进行不同人工光环境下南方红豆杉的形态学特征及观赏性状试验,对其植株高度、地径、树冠园满度、枝叶浓密度、分枝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植株形态及观赏性状在不同人工光环境条件下存在显著性可塑性变化。全光照较长期遮荫可以显著性提高树冠园满度、枝叶浓密度、2、3级枝数量及均长和总体分枝率;长期遮荫促进植株高度、地径和1级侧枝萌发,植株叶色明显更为浓绿,但显著性减少1级侧枝长度。南方红豆杉为适应不同人工光环境,在形态方面都做出适应性调整。人为改变植物生长的光环境可以改变植株形态,是人工重塑观赏性南方红豆杉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方红豆杉 观赏性状 形态可塑性 光环境 遮荫
下载PDF
人工光环境对南方红豆杉幼树叶片形态、叶绿素及水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欧建德 《农学学报》 2013年第3期64-66,78,共4页
为了探索人工方法重塑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在福建明溪进行不同人工光环境对其叶片形态、叶绿素及水分特征影响试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幼树叶片形态、叶绿素及水分特征在不同人工光环境下存在显著可塑性变化。长期遮荫较全... 为了探索人工方法重塑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在福建明溪进行不同人工光环境对其叶片形态、叶绿素及水分特征影响试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幼树叶片形态、叶绿素及水分特征在不同人工光环境下存在显著可塑性变化。长期遮荫较全光照可以显著性提高叶长、叶宽、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水分饱和亏缺,显著性降低叶厚、比叶重、组织密度、相对含水量、干鲜比、叶绿素a/b;不同光环境对叶型指数无显著性影响。南方红豆杉为适应不同人工光环境,在叶片形态、叶绿素及水分特征都做出适应性调整。人为改变植物生长的光环境可以改变植株形态,是人工重塑观赏型南方红豆杉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叶片形态 叶绿素 水分特征 形态可塑性 光环境 遮荫
下载PDF
土壤养分变化对不同种源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孟庆银 廖迎春 +7 位作者 张运根 江先桂 赖建明 林源华 江祥庆 童浩 李平山 涂龙平 《安徽林业科技》 2021年第5期27-31,共5页
本文以6个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第3代种子园1年生杉木实生裸根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种源杉木在土壤养分变化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1.官庄种源在T_(6)、T_(5)、T_(4)、T_(3)和T_(2)处理时,苗高比T_(1)(CK)处理分别高18.9%、12.7%、5.5%... 本文以6个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第3代种子园1年生杉木实生裸根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种源杉木在土壤养分变化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1.官庄种源在T_(6)、T_(5)、T_(4)、T_(3)和T_(2)处理时,苗高比T_(1)(CK)处理分别高18.9%、12.7%、5.5%、2.3%和0.5%;T_(1)(CK)处理地径最大,为13.8 mm。2.将乐种源在T_(4)、T_(2)、T_(5)、T_(3)和T_(6)处理时,苗高比T_(1)(CK)分别高16.8%、10.2%、7.2%、3.0%和2.8%;T_(1)(CK)处理地径最大,为11.9 mm。3.尤溪种源在T_(6)、T_(2)和T_(5)处理时,苗高比T_(1)(CK)处理分别高于2.8%、1.1%和0.9%;T_(1)(CK)处理地径最大,为13.5 mm。4.华侨种源在T_(6)和T_(3)处理时,苗高比T_(1)(CK)处理分别高12.1%和8.3%;T_(3)处理地径比T_(1)(CK)处理大16.8%。5.洋口种源在T_(6)、T_(5)、T_(3)和T_(2)处理时,苗高比T_(1)(CK)处理分别高12.7%、7.3%、4.2%和3.5%;T_(5)处理地径比T_(1)(CK)大1.7%。6.卫闽种源在T_(4)、T_(2)和T_(6)处理时,苗高比T_(1)(CK)处理分别高11.4%、7.4%和2.5%;T_(1)(CK)处理地径最大,为12.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不同种源 土壤养分 盆栽 生长量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观赏价值评价模型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欧建德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8-142,163,共6页
根据南方红豆杉的观赏特性结合专家意见,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14个评价因子的南方红豆杉观赏价值评价体系,建立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了14个评价因子权重;应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因子的5级评分标准和观赏价值分级标准的... 根据南方红豆杉的观赏特性结合专家意见,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14个评价因子的南方红豆杉观赏价值评价体系,建立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了14个评价因子权重;应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因子的5级评分标准和观赏价值分级标准的评价模型,并利用该评价模型对初选观赏型优树进行评价与分析,验证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模型实现了非量化因素的可量化转换,是南方红豆杉观赏价值评定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观赏价值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下载PDF
强化实验室管理 搞好实验教学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友生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7-89,共3页
介绍了我校在实验室管理和物理实验教学方面的一些粗浅的经验。
关键词 实验教学 能力培养 物理实验 实验室管理
下载PDF
林下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欧建德 张卫明 +4 位作者 刘森勋 潘军 周东雄 罗宁 王金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1585-1587,共3页
在福建省明溪进行林下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培育试验,试验系统研究了立地条件、修枝、林分结构调整、苗木年龄等内容。结果表明:林下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培育应选择Ⅰ、Ⅱ类立地。在林冠稀疏的林分情况下,应采用多年生南方红豆杉苗木。弱度修... 在福建省明溪进行林下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培育试验,试验系统研究了立地条件、修枝、林分结构调整、苗木年龄等内容。结果表明:林下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培育应选择Ⅰ、Ⅱ类立地。在林冠稀疏的林分情况下,应采用多年生南方红豆杉苗木。弱度修枝可显著性促进植株生长,且观赏性状表现理想。林分结构动态调控技术作为一种全新技术,可显著性促进植株生长、保存率,且观赏性状表现理想,在林下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培育中可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方红豆杉 林下培育 林分结构 动态调控 修枝 立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