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温小乐 赵林洪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0-365,共6页
为揭示平潭综合实验区自成立至今的生态环境发展态势,以期为实验区后续开发建设中的生态建设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利用RS和GIS技术,基于2016年SPOT-7遥感影像,对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完成初期建设目标后的区域景观格局和景观脆弱性开展研... 为揭示平潭综合实验区自成立至今的生态环境发展态势,以期为实验区后续开发建设中的生态建设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利用RS和GIS技术,基于2016年SPOT-7遥感影像,对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完成初期建设目标后的区域景观格局和景观脆弱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平潭岛中部区域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大于外周区域,整体景观脆弱性由北至南呈现"低-高-低-中"的空间分布结构.平潭综合实验区在下一阶段的开发建设中应及时制定并落实科学有效的景观生态保护措施,以遏制其景观破碎化加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脆弱性 平潭综合实验区
下载PDF
南方红壤典型水土流失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评估——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 被引量:81
2
作者 张灿 徐涵秋 +2 位作者 张好 唐菲 林中立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7-928,共12页
南方红壤典型水土流失区——福建省长汀县曾因生态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经过多年以植树为主的生态修复,该县生态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论文首先采用线性光谱混合分析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并在此原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地形阴影进行... 南方红壤典型水土流失区——福建省长汀县曾因生态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经过多年以植树为主的生态修复,该县生态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论文首先采用线性光谱混合分析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并在此原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地形阴影进行修正的方法来获取植被覆盖度。精度验证表明,在线性光谱混合分析模型中加入山地指数(NDMVI)波段能够削弱地形阴影问题,提高植被覆盖度反演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分析了长汀2001—2013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并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定量评价了长汀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的效果。结果表明,经过13 a的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的植被覆盖度有了明显的升高,从2001年的75.1%上升到2013年的86.5%。RSEI生态指数值也随之上升,生态等级为优良的面积比例从85.83%增加到90.59%,反映了长汀县生态质量整体有了明显的提高。植被的生态效应定量研究表明,长汀县的植被覆盖度每增加10%,RSEI生态指数值至少提高10%,植被覆盖度的生态提升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覆盖度 遥感生态指数(RSEI) 线性光谱混合分析 长汀
原文传递
基于光谱分析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初期裸土变化的遥感监测 被引量:6
3
作者 温小乐 张瑜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探究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初期的裸土变化情况,基于2009、2014年两景Landsat影像,采用光谱分析方法对其主岛海坛岛的裸土信息进行提取,并结合研究区的土地覆盖分类结果,分析了平潭综合实验区在建设初期(2009—2014年)裸土的时空变化状... 为探究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初期的裸土变化情况,基于2009、2014年两景Landsat影像,采用光谱分析方法对其主岛海坛岛的裸土信息进行提取,并结合研究区的土地覆盖分类结果,分析了平潭综合实验区在建设初期(2009—2014年)裸土的时空变化状况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海坛岛的裸土面积由设立实验区之前(2009年)的17.44 km2增加到实验区建设初期(2014年)的30.05 km2,增幅高达72.31%,裸土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百分比亦由2009年的6.56%增加到2014年的10.58%,裸土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西部及中东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土 遥感监测 光谱指数 平潭综合实验区
原文传递
海岛建设引发的植被覆盖度变化的遥感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温小乐 李洋 林征峰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280,共8页
海岛生态脆弱、稳定性差,大规模的海岛开发使得原本脆弱的岛上植被生境面临更大的威胁,对海岛开发中的植被覆盖变化开展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Landsat 5卫星和Landsat 8卫星的2001、2010和2014年的遥感影像,采用Gutmand和Ignatov... 海岛生态脆弱、稳定性差,大规模的海岛开发使得原本脆弱的岛上植被生境面临更大的威胁,对海岛开发中的植被覆盖变化开展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Landsat 5卫星和Landsat 8卫星的2001、2010和2014年的遥感影像,采用Gutmand和Ignatov提出的植被覆盖度计算模型提取福建平潭岛的植被覆盖度,并结合其土地覆盖变化信息,探究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前后植被覆盖度变化特点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3个时相的平潭岛植被覆盖度达中度以上的区域面积比例分别为86.00%、58.92%和71.16%,表明研究区整体植被覆盖状况良好。动态变化分析结果显示,2001-2014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01-2010年植被覆盖度下降显著,下降区域面积比例高达53.95%;而2010-2014年岛上植被覆盖状况有较大改善,植被覆盖度增加区域面积比例达47.77%,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之前植被覆盖度大幅下降的影响,分析原因主要得益于平潭综合实验区建立后所采取的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逐步完善海岛绿地系统的植被建设与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建设 植被覆盖度 遥感监测 平潭综合实验区
原文传递
成都市热岛效应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分析 被引量:38
5
作者 张好 徐涵秋 +1 位作者 李乐 樊亚鹏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8,共9页
利用Landsat卫星影像反演成都市中心城区1992、2001和2009年的地表温度,建筑用地和植被等信息,计算其城市热岛比例指数(URI),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热岛效应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992-2009年期间成都市主城区范围从91.2... 利用Landsat卫星影像反演成都市中心城区1992、2001和2009年的地表温度,建筑用地和植被等信息,计算其城市热岛比例指数(URI),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热岛效应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992-2009年期间成都市主城区范围从91.24km2扩展到403.8km2。成都市建成区的大面积扩展导致了城市热岛空间分布发生迁移,从单中心聚集分布转变为多中心环状分布。回归分析说明,建筑用地和植被都是影响地表温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建筑用地与地表温度呈指数型正相关关系,而植被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关系。总的看来,成都市中心城区在这17年间的热岛效应有了明显的缓解,城市热岛比例指数从0.72下降到0.33。城市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和合理的规划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城市热岛 城市热岛比例指数 城市扩展 成都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