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后眼压控制率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傅智伏 柯灿明 +2 位作者 董诺 廖建忠 郑秋萍 《眼科》 CAS 2010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后的眼压控制率及其与前房角改变的关系。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以晶状体超声乳化治疗病例173例173眼。方法2005年1月~2007年6月,安溪明仁...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后的眼压控制率及其与前房角改变的关系。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以晶状体超声乳化治疗病例173例173眼。方法2005年1月~2007年6月,安溪明仁眼科医院的上述患者173例,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确定其前房角关闭类型为单纯瞳孔阻滞型(52.0%,90/173)、非瞳孔阻滞型(17.9%,31/173)、混合机制型(30.1%,5/173)。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48W;通过UBM对比术前、术后前房深度、前房角变化以及眼压变化。主要指标眼压、前房角开放程度、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后8W三种类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其眼压控制率分别为单纯瞳孔阻滞型88.9%(64/72)、非瞳孔阻滞型52.0%(13/25)、混合机制型83.4%(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P=0.022);随访48W时分别为54.2%(13/24)、33.3%(3/9)、35.8%(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6,P=0.003)。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同期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相当。48W时前房角开放率(UBM检查)分别为单纯瞳孔阻滞型66.7%(16/24)、非瞳孔阻滞型33.3%(3/9)、混合机制型33.3%(4/12)。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其眼压控制有效率依次为单纯瞳孔阻滞型、混合机制型、非瞳孔阻滞型;眼压控制率与前房角开放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生物显微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