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缓解方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4
1
作者
洪莉莉
潘淑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12期1520-1521,共2页
目的:探讨缓解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120例补钾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应用常规穿刺法、抬高针尾法和翻转针柄法穿刺固定补钾测定疼痛,每组40例,并把A、B组疼痛患者作为D组,实施二次翻转针柄固定测其缓痛情况。结...
目的:探讨缓解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120例补钾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应用常规穿刺法、抬高针尾法和翻转针柄法穿刺固定补钾测定疼痛,每组40例,并把A、B组疼痛患者作为D组,实施二次翻转针柄固定测其缓痛情况。结果:3种穿刺固定方法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95%、87.5%和17.5%(P<0.01),具有显著差别,发生疼痛患者二次翻转针柄缓痛率为94.7%,且缓痛时间多为(97±37)s。结论:钾离子和血管组织的距离及药物流向与疼痛发生相关,翻转针柄法是纠正和避免静脉补钾疼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补钾
疼痛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缓解方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4
1
作者
洪莉莉
潘淑贞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十八病区
出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12期1520-1521,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缓解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120例补钾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应用常规穿刺法、抬高针尾法和翻转针柄法穿刺固定补钾测定疼痛,每组40例,并把A、B组疼痛患者作为D组,实施二次翻转针柄固定测其缓痛情况。结果:3种穿刺固定方法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95%、87.5%和17.5%(P<0.01),具有显著差别,发生疼痛患者二次翻转针柄缓痛率为94.7%,且缓痛时间多为(97±37)s。结论:钾离子和血管组织的距离及药物流向与疼痛发生相关,翻转针柄法是纠正和避免静脉补钾疼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静脉补钾
疼痛
临床观察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缓解方法的临床观察
洪莉莉
潘淑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