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微生物培养分析(附358例次报告)
1
作者 李俊 于荣国 +2 位作者 龚书榕 叶勇 胡辛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了解重症外科病房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微生物培养的阳性率、菌群变迁及药敏情况。方法对送检的358例次中心静脉导管末端的微生物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培养阳性标本共39例,培养阳性率为10.89%。最常见的病原体依次为鲍曼不动杆... 目的了解重症外科病房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微生物培养的阳性率、菌群变迁及药敏情况。方法对送检的358例次中心静脉导管末端的微生物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培养阳性标本共39例,培养阳性率为10.89%。最常见的病原体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白色念珠菌、溶血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大多数细菌均有较高程度的耐药性,检出的部分鲍曼不动杆菌仅对米诺环素敏感,检出的革兰阳性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检出的真菌均对氟康唑敏感。结论导管末端培养病原体的分布较以前的资料发生了改变,真菌的检出率有上升趋势;检出各菌株的耐药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细菌耐药
下载PDF
重症患者改良式被动等待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与胃镜引导下置管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晓芬 于荣国 +1 位作者 龚书榕 许镜清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式被动等待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与胃镜引导下置管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重症外科112例需行肠内营养治疗的重症患者随机分组,其中56例(A组)以改良式被动等待法放置鼻胃幽门后螺旋... 目的比较改良式被动等待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与胃镜引导下置管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重症外科112例需行肠内营养治疗的重症患者随机分组,其中56例(A组)以改良式被动等待法放置鼻胃幽门后螺旋型鼻肠管,56例(B组)在胃镜下置入螺旋型鼻肠管。统计比较两种方法的置管成功率、置管过程中麻醉药物的使用率、置管后鼻咽部出血率、置管后导管移位率、置管费用。结果 A、B组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85.7%和96.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置管过程中麻醉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12.5%和6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鼻咽部出血率、两组置管后导管移位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置管费用分别为(391.68±34.02)元和(923.96±51.37)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被动等待法置入鼻胃幽门后螺旋型鼻肠管有较理想的成功率,置管过程中麻醉药物的使用率低,置管费用明显低于胃镜引导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法 胃镜 鼻肠管 危重病
下载PDF
高能能全力用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晗 于荣国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97-98,共2页
目的比较能全力和高能能全力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高能能全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高能能全力组(28例)和能全力组(17例),分别给予高能能全力和能全力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比较营养学指标(ALB、转铁... 目的比较能全力和高能能全力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高能能全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高能能全力组(28例)和能全力组(17例),分别给予高能能全力和能全力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比较营养学指标(ALB、转铁蛋白、前清蛋白、Hb),免疫指标(IgG、IgM,IgA、补体C3、C4及CD3、CD4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吸入性肺炎、腹泻、便秘、肝功能异常)。结果两组营养学指标、免疫学指标及腹泻、便秘、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能能全力组肺炎的发生率更低(P<0.05)。高能能全力肠内营养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论高能能全力应用于危重症患者与能全力同样安全实用,特别适合于心肺功能不全需要液体限制的重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全力 高能能全力 肠内营养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46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曙光 龚书榕 +1 位作者 张旭鸣 于荣国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29-130,共2页
目的总结运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S)在抢救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中的治疗经验,探讨运用DCS的时机和适应证。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DCS治疗的46例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例,损伤严重度评分(ISS... 目的总结运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S)在抢救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中的治疗经验,探讨运用DCS的时机和适应证。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DCS治疗的46例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例,损伤严重度评分(ISS)29~50分,经过DCS 3阶段治疗,死亡7例,死亡率15.22%,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主要死因,9例有并发症,随访3~18个月,骨折愈合良好,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运用以创伤分类为指导的DCS,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 骨折 多发伤 手术
下载PDF
CPB心脏手术后重症患者IABP应用的护理策略
5
作者 林秀霞 陈巧玲 许碧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2X期640-641,共2页
目的:探讨IABP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并发严重低心排、顽固性严重心律失常时应用的意义,介绍IABP应用期间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合并有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和顽固性严重心律失常、心室停搏应用IABP的... 目的:探讨IABP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并发严重低心排、顽固性严重心律失常时应用的意义,介绍IABP应用期间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合并有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和顽固性严重心律失常、心室停搏应用IABP的护理情况。结果:15例患者早期循环功能均有改善,12例顺利脱机,3例原发病多的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IABP的正确应用及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采取确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准确及时防止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IABP术后护理
下载PDF
颅脑外科引流袋悬挂支架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谢莉 陈巧玲 林惠珠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172-173,共2页
颅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是引流出颅脑残留的气体、血液、血性脑脊液等,以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膜粘连、蛛网膜颗粒的闭塞,减轻脑水肿。颅脑手术后对引流袋悬挂高度有严格的要求。引流袋的位置过高可引起排流不畅,起不到降低颅内... 颅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是引流出颅脑残留的气体、血液、血性脑脊液等,以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膜粘连、蛛网膜颗粒的闭塞,减轻脑水肿。颅脑手术后对引流袋悬挂高度有严格的要求。引流袋的位置过高可引起排流不畅,起不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过低可引起排流过度,造成低颅压,有可能发生脑出血或脑疝等。传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根据引流管的类别、引流袋放置的特殊要求,将颅脑引流袋悬挂在床栏、输液架或用胶布固定在床头。当摇高或放平床头等使患者头部位置改变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科 引流袋 临床应用 颅脑手术后 支架 临床护理工作 血性脑脊液 蛛网膜颗粒
下载PDF
以持续静脉输注洛赛克为主综合治疗25例危重症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出血
7
作者 龚书榕 于荣国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28-29,共2页
目的研究以持续输注洛赛克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对25例危重症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危重症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治疗经过,均予持续静脉输注洛赛克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结果25例中16例于72小时内止血,5例96... 目的研究以持续输注洛赛克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对25例危重症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危重症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治疗经过,均予持续静脉输注洛赛克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结果25例中16例于72小时内止血,5例96小时止血,2例7天左右止血,有1例于止血后两周出现再出血,经上述同样方法72小时止血,未再复发出血。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5例无一例转为外科手术。结论以持续静脉输注洛赛克为主综合治疗危重症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出血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溃疡 出血
下载PDF
肠造口俱乐部模式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健红 陈巧玲 +1 位作者 钱凤萍 温宝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3期59-62,共4页
目的实施肠造口俱乐部模式的健康教育并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全程参加健康教育俱乐部活动的患者143例,在肠造口俱乐部接受20次肠造口知识培训及7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前后,采用肠造口相关知识问卷、自我管理... 目的实施肠造口俱乐部模式的健康教育并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全程参加健康教育俱乐部活动的患者143例,在肠造口俱乐部接受20次肠造口知识培训及7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前后,采用肠造口相关知识问卷、自我管理能力评价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教育前患者的肠造口知识问卷及格率为47.6%,教育后及格率为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教育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在教育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医学应对方式量表中"解决问题"因子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肠造口俱乐部的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帮助患者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疾病应对能力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健康教育
下载PDF
CYP2A6~* 4基因多态性对右美托咪定药动学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冯淑玲 王凌 +3 位作者 王少明 庄捷 齐娟 于荣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1368-1372,共5页
目的:在CYP2A6~*4突变频率高的中国人中测定CYP2A6~*4等位基因对右美托咪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31名手术患者通过静脉泵接受0.5μg/kg右美托咪定后,抽取多个时间点的血样,测定血药浓度以及CYP2A6~*4的多态性,并进行... 目的:在CYP2A6~*4突变频率高的中国人中测定CYP2A6~*4等位基因对右美托咪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31名手术患者通过静脉泵接受0.5μg/kg右美托咪定后,抽取多个时间点的血样,测定血药浓度以及CYP2A6~*4的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名患者为~*1/~*4或~*4/~*4,22名患者为~*1/~*1。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曲线下面积(AUC)为(1 396.19±332.47)h·ng·L^(-1),峰值血药浓度(C_(max))为(495.50±104.90)ng/L,分布容积(V)为(0.68±0.20)L/kg,清除率(CL)为(0.38±0.11)L·h^(-1)·kg^(-1),分布半衰期(t_(1/2α))为(0.05±0.01)h,消除半衰期(t_(1/2β))为(2.53±0.04)h。在CYP2A6~*1/~*1,~*1/~*4和~*4/~*4患者中未发现显著的药代动力学差异。结论:中国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后,t_(1/2β)与公布的一致,但t_(1/2α),V和CL较低。在制定右美托咪定的精准治疗方案时,可不予考虑CYP2A6~*4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CYP2A6 药动学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及NSE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颖蕊 于荣国 +2 位作者 龚书榕 陈开化 张爽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287-28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清S-100B蛋白及NS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7例伤后1d内入院的sTBI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乌司他丁治疗剂量的不同随机分成3组:小剂量组(n=8)每日予乌司他丁10万单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清S-100B蛋白及NS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7例伤后1d内入院的sTBI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乌司他丁治疗剂量的不同随机分成3组:小剂量组(n=8)每日予乌司他丁10万单位静推,大剂量组(n=7)每日予乌司他丁40万单位静推,2组用法及疗程均为每6h1次,连续5d;对照组(n=12)未予乌司他丁治疗。各组患者于伤后第1~5d抽取伤侧或重伤侧颈静脉球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S-100B蛋白及NSE含量。结果在伤后第3,5d,大剂量乌司他丁组血清S-100B蛋白及NSE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40万单位乌司他丁可以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及NSE水平,在伤后早期对神经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糖蛋白类 S100蛋白质类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下载PDF
呼气末正压通气递增肺复张法治疗创伤性湿肺15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晓芬 于荣国 +2 位作者 龚书榕 顾恩郁 叶勇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递增的肺复张法在严重创伤性湿肺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15例严重创伤性湿肺患者,以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应用PEEP通气递增的肺复张法治疗,通过检测肺复张治疗前及治疗后2h的动脉血血气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氧...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递增的肺复张法在严重创伤性湿肺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15例严重创伤性湿肺患者,以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应用PEEP通气递增的肺复张法治疗,通过检测肺复张治疗前及治疗后2h的动脉血血气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氧合指数(PaO2/FiO2)、自主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以适宜的PEEP通气递增肺复张法治疗后2h,患者的氧合指数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h患者的呼吸次数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EEP通气递增的肺复张法能改善严重创伤性湿肺患者的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肺不张 正压呼吸 胸部损伤
下载PDF
CRRT在ICU危重患者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4
12
作者 黄卓凡 陈巧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3期38-40,共3页
总结了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在ICU危重患者治疗中的观察和护理体会,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血管通畅、严格无菌操作、液体的管理及常见的报警处理等。认为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在救治ICU危重症患者时能改善其内环境,减轻全身炎性... 总结了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在ICU危重患者治疗中的观察和护理体会,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血管通畅、严格无菌操作、液体的管理及常见的报警处理等。认为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在救治ICU危重症患者时能改善其内环境,减轻全身炎性反应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在治疗过程中加强观察和护理,使CRRT顺利进行能达到理性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RT ICU 治疗 护理
下载PDF
高浓度钾泵在心脏换瓣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钱凤萍 陈巧玲 +1 位作者 王健红 刘剑敏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1年第4期91-93,共3页
总结74例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并发低钾血症的患者经中心静脉高浓度泵钾纠正低血钾症的护理体会。该74例患者经补钾1h、2h、3h后血钾均显著提高或达正常水平,无1例出现高血钾症。认为经中心静脉高浓度泵钾纠正低... 总结74例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并发低钾血症的患者经中心静脉高浓度泵钾纠正低血钾症的护理体会。该74例患者经补钾1h、2h、3h后血钾均显著提高或达正常水平,无1例出现高血钾症。认为经中心静脉高浓度泵钾纠正低血钾过程中进行血钾、电解质、血气和尿量的动态监测和持续心电监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钾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补钾 中心静脉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 护理
下载PDF
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延迟撤机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龚书榕 张颖蕊 于荣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8-71,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延迟撤机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早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该院行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入住重症外科(SICU)患者共15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分为延迟撤机组(机械通气≥24h)... 目的分析影响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延迟撤机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早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该院行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入住重症外科(SICU)患者共15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分为延迟撤机组(机械通气≥24h)和早期撤机组(机械通气时间<24h),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早期共31项指标作为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对象,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心功能(NYHA)分级、体外及非体外循环(ON/OFFPUMP)、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瓣膜置换、搭桥数目、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总量、术中输液总量、术中出入量平衡、术后血白蛋白及肌酐、术后8h胸液量、术后8h输血量等14项指标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NYHA分级(P=0.035,OR=1.5)、体外循环时间(P=0.000,OR=4.53)、搭桥数目(P=0.041,OR=0.683)、术中出血量(P=0.001,OR=2.25)及术后8h胸液量(P=0.005,OR=1.75)5项指标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前心功能水平、术中体外循环时间、搭桥数目、术中及术后早期的出血量是影响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机早期撤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旁路移植术 机械通气 危险因素 撤机
下载PDF
术中实时超声在引导变形侧脑室穿刺术中的应用价值(附19例报告) 被引量:3
15
作者 洪文瑶 赵建祥 +3 位作者 王开宇 刘宇清 廖正俭 黄绳跃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在实时引导变形移位侧脑室穿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术中利用超声实时引导进行侧脑室穿刺术。对这些患者的引流管到位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回顾性分析评估。结果 19例(100%)患者均成... 目的分析超声在实时引导变形移位侧脑室穿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术中利用超声实时引导进行侧脑室穿刺术。对这些患者的引流管到位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回顾性分析评估。结果 19例(100%)患者均成功置入侧脑室引流管,其中16例(84.2%)首次穿刺即成功置管,3例(15.8%)需再次穿刺;术后1例(5.3%)出现颅内感染并发症,无穿刺相关血肿。结论术中超声实时引导变形移位侧脑室穿刺,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超声 术中引导 变形侧脑室 脑室穿刺
下载PDF
ICU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卓凡 陈巧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ICU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8~2009年,在我科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200例患者发生意外拔管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有10例(5%)发生意外拔管,5例(2.5%)属于自行拔管。无1例因为意外拔管而导致死亡或... 目的探讨ICU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8~2009年,在我科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200例患者发生意外拔管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有10例(5%)发生意外拔管,5例(2.5%)属于自行拔管。无1例因为意外拔管而导致死亡或其他严重并发症。10例中有6例(70%)需重新置管,3例(30%)可以提前脱机。结论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予以高度重视,重在预防,做到正确、可靠的固定,充分沟通,适当的镇静和肢体约束,是有效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气管插管 意外拔管 护理
下载PDF
自制翻身巾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钱凤萍 陈巧玲 +1 位作者 林惠珠 柳芳登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53-154,共2页
ICU是收治急重症患者的医疗场所,为保证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医护人员需要经常为患者翻身、携患者外出检查或患者病情好转后转科等,此类操作常常会引起患者生命体征的波动,存在加重患者病情的隐患。为了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我科将自制翻身中... ICU是收治急重症患者的医疗场所,为保证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医护人员需要经常为患者翻身、携患者外出检查或患者病情好转后转科等,此类操作常常会引起患者生命体征的波动,存在加重患者病情的隐患。为了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我科将自制翻身中试用于患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高护理 翻身 自制 应用 急重症患者 医疗场所 医护人员
下载PDF
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沪冰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1年第8期96-98,共3页
目的总结了SICU 2年内发生的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关护理措施。认为严格遵守医疗护理操作规程,采取有效的约束,妥善固定各种管路,努力减轻患者的疼痛与不适,加强年轻护士的规范培训,做好护患沟通,可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目的总结了SICU 2年内发生的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关护理措施。认为严格遵守医疗护理操作规程,采取有效的约束,妥善固定各种管路,努力减轻患者的疼痛与不适,加强年轻护士的规范培训,做好护患沟通,可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切实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使用优化后的气切衬带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卓凡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8期2788-2789,共2页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使用优化后气切衬带的临床效果。方法按床号顺序随机将我院重症外科7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单号床位患者使用优化后的气切衬带固定共36例,双号床位患者使用未优化的气切衬带固定共3...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使用优化后气切衬带的临床效果。方法按床号顺序随机将我院重症外科7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单号床位患者使用优化后的气切衬带固定共36例,双号床位患者使用未优化的气切衬带固定共34例。结果经分析对比得知,实验组皮肤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皮肤损害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延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使用优化后气切衬带,能防止颈部皮肤受损,减少感染,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护理工作量,操作简便,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优化 气切衬带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纤支镜操作的护理配合
20
作者 陈巧玲 陈美榕 +1 位作者 林惠珠 杜肖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48-150,共3页
关键词 床边纤支镜 机械通气患者 护理配合 纤支镜检查 操作 纤维支气管镜 呼吸系统疾病 气道梗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