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PQDs@TNTs药物载体的构建及其缓释性能研究
1
作者 陈冬冬 郑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在骨科钛板表面构建能负载阿仑膦酸钠及硫酸庆大霉素的双载药复合药物载体。方法通过阳极氧化法在TiO_(2)表面制备纳米管阵列(TNTs),动态吸附阿伦磷酸钠后再填充载有硫酸庆大霉素的载药黑磷量子点(BPQDs),管口采用肉豆蔻醇进行封装... 目的在骨科钛板表面构建能负载阿仑膦酸钠及硫酸庆大霉素的双载药复合药物载体。方法通过阳极氧化法在TiO_(2)表面制备纳米管阵列(TNTs),动态吸附阿伦磷酸钠后再填充载有硫酸庆大霉素的载药黑磷量子点(BPQDs),管口采用肉豆蔻醇进行封装,并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进行表征,最后通过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上负载的阿仑膦酸钠及硫酸庆大霉素的缓释速率。结果X射线衍射表明构建的BPQDs@TNTs药物载体具备BP和TNTs的特征衍射峰,透射电镜扫描表明,肉豆蔻醇成功地对TNTs进行了封口,TiO_(2)纳米管中的阿仑膦酸钠及BPQDs载体的硫酸庆大霉素在72 h内已基本释放完毕,BPQDs@TNTs药物载体上阿仑膦酸钠及硫酸庆大霉素则在96 h内才基本释放完毕。结论BPQDs@TNTs药物载体能成功搭载阿仑膦酸钠及硫酸庆大霉素,且在体液中具有更好的缓释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纳米管阵列 黑磷量子点 阿仑磷酸钠 硫酸庆大霉素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手术后感染并内置物外露创面2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顾恩毅 史海宁 +2 位作者 郑忠 李超雄 陈国龄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142-143,共2页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经过近十几年的临床应用和积极发展,VSD技术已成为处理骨科和其他外科多种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1]。我科2007年开始使用该技术治疗各...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经过近十几年的临床应用和积极发展,VSD技术已成为处理骨科和其他外科多种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1]。我科2007年开始使用该技术治疗各种急慢性创面,取得良好的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内置物外露 创面 愈合
下载PDF
福州地区面部皮炎患者80例过敏原斑贴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郑伟红 王彤 +2 位作者 郑晓 林煜 吴建诚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福州地区面部皮炎患者主要过敏原,指导患者有效预防致敏物质从而减少皮炎的发生概率。方法对面部皮炎患者80例采用标准变应原试剂盒行斑贴试验。结果所有面部皮炎患者中,阳性率达86.25%,合并2种及2种以上物质阳性反应的患者占73... 目的分析福州地区面部皮炎患者主要过敏原,指导患者有效预防致敏物质从而减少皮炎的发生概率。方法对面部皮炎患者80例采用标准变应原试剂盒行斑贴试验。结果所有面部皮炎患者中,阳性率达86.25%,合并2种及2种以上物质阳性反应的患者占73.75%。阳性反应以弱阳性居多,部分患者出现强阳性,接触苯唑卡因、芳香族混合物强阳性反应患者各1例。患者总体阳性率高,其中硫酸镍例、硫柳汞、甲醛、氯化镍、肉桂醇、氯化钴、2-聚乙酰胺、十二醇硫酸钠、苯唑卡因,以上9种物质为福州地区面部皮炎患者比较常见的过敏物质。结论斑贴试验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面部皮炎患者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皮炎 过敏原 斑贴试验
下载PDF
压迫性颈脊髓病术中运动诱发电位改善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预后价值
4
作者 林向全 王树杰 +1 位作者 郑忠 李超雄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前瞻性评估运动诱发电位(MEP)改善在预测压迫性颈脊髓病(CCM)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预后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受颈脊髓减压的CCM患者121例,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术中MEP改善组(n=39),MEP无明显变化组(n=65),MEP降低组(n=17)。术前... 目的前瞻性评估运动诱发电位(MEP)改善在预测压迫性颈脊髓病(CCM)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预后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受颈脊髓减压的CCM患者121例,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术中MEP改善组(n=39),MEP无明显变化组(n=65),MEP降低组(n=17)。术前、术后的神经功能量化评估采用mJOA评分系统,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量化评估采用mJOA改善率。结果所有CCM患者颈脊髓减压后,39例MEP改善,65例无明显MEP改变,17例MEP降低。其中MEP改善组中,术后患者即刻运动或感觉功能呈现不同程度的恢复。随访6个月后mJOA改善率,mJOA改善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61.5±4.3)%vs.(48.8±3.7)%vs.(40.1±7.4)%,P<0.05)]。结论CCM患者颈脊髓减压完毕后MEP改善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迫性颈脊髓病 运动诱发电位 mJOA改善率 神经功能恢复
下载PDF
miR-497表达抑制对脊髓损伤早期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内在机制研究
5
作者 刘凯 林勤 +2 位作者 魏桂财 郑忠 林向全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33-136,共4页
目的 探讨微小RNA-497(miR-497)表达抑制对脊髓损伤早期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基于前期建立的大鼠PC12细胞诱导神经元氧糖剥夺(OGD)损伤模型,构建miR-497的siRNA干扰表达载体,转染PC12-OGD模型细胞抑制内源性miR-497... 目的 探讨微小RNA-497(miR-497)表达抑制对脊髓损伤早期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基于前期建立的大鼠PC12细胞诱导神经元氧糖剥夺(OGD)损伤模型,构建miR-497的siRNA干扰表达载体,转染PC12-OGD模型细胞抑制内源性miR-497表达;实验设置OGD组、OGD+siRNA组、OGD+siRNA-NC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TUNEL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经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特异性蛋白及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含序列C的RNA干扰表达载体可明显降低PC12-OGD模型细胞内源性miR-497的表达;miR-497敲减能明显增强PC12-OGD细胞的活性,促进细胞生长增殖:OGD+siRNA组24 h细胞存活率达78.19%,明显高于OGD组(53.60%)和OGD+siRNA-NC组(52.80%);TUNEL免疫荧光实验显示OGD+siRNA组凋亡细胞数少于OGD+siRNA-NC和OGD组;免疫印迹显示OGD+siRNA组较相应对照组线粒体特异性蛋白TOMM20表达上调,同时Bcl-2表达上调,Bax、cleavesd-caspase-3、cleavesd-caspase-9表达下调,cleavesd-caspase-3/caspase-3和cleavesd-caspase-9/caspase-9相对表达比值减低(P均<0.05)。结论 PC12-OGD细胞中抑制miR-497可改善线粒体功能,减少细胞凋亡,主要通过上调Bcl-2、下调Bax和减少caspase-3/caspase-9激活起到保护脊髓损伤后的脊髓神经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97 脊髓损伤 PC12细胞 线粒体 凋亡
下载PDF
生姜囊泡包载金纳米粒子的构建及用于骨肉瘤治疗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何文慧 吴冬枝 +1 位作者 张韬 陈冬冬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18-120,共3页
目的构建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创伤小、疗效好的光热治疗方法,用于骨肉瘤的治疗.方法分别利用差速离心法和柠檬酸盐还原法制备生姜囊泡和金纳米粒子.通过孵育法使生姜囊泡包被金纳米粒子,形成生姜囊泡-金纳米粒子复合物.利用CCK8法考察生... 目的构建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创伤小、疗效好的光热治疗方法,用于骨肉瘤的治疗.方法分别利用差速离心法和柠檬酸盐还原法制备生姜囊泡和金纳米粒子.通过孵育法使生姜囊泡包被金纳米粒子,形成生姜囊泡-金纳米粒子复合物.利用CCK8法考察生姜囊泡-金纳米粒子复合物的生物毒性.通过CCK8法评估生姜囊泡-金纳米粒子复合物对骨肉瘤治疗的疗效.结果成功制备了生姜囊泡和金纳米粒子,通过生姜囊泡包载金纳米粒子成功构建了一种光热治疗方法.结论生姜囊泡包载金纳米粒子的光热治疗方法,具有简单、生物相容性好、生物毒性低、疗效好等优点,有望用于骨肉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囊泡 金纳米粒子 光热治疗 骨肉瘤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构建不同比例PLA/TiO_(2)复合支架及其性能评估
7
作者 刘岩 伍林招 +1 位作者 刘楠楠 张韬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不同比例的聚乳酸/二氧化钛(PLA/TiO_(2))纳米复合支架,探究其相关性能.方法在PLA中分别添加1%、1.5%、2.5%、5%和10%的TiO_(2)纳米颗粒.通过3D打印技术构建PLA/TiO2纳米复合支架,对其形貌、力学性能、孔隙率、... 目的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不同比例的聚乳酸/二氧化钛(PLA/TiO_(2))纳米复合支架,探究其相关性能.方法在PLA中分别添加1%、1.5%、2.5%、5%和10%的TiO_(2)纳米颗粒.通过3D打印技术构建PLA/TiO2纳米复合支架,对其形貌、力学性能、孔隙率、热性能和生物性能进行表征.结果与纯PLA支架相比,PLA/TiO_(2)-1.5%、PLA/TiO_(2)-2.5%支架具有更高的孔隙率和更好的力学性能.所有支架均为层层交互叠加的网状结构,孔径约200μm,孔隙均匀规则.体外细胞增殖实验发现,所有支架均可促进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增殖,PLA/TiO_(2)-1.5%组支架的细胞增殖效果优于其他组支架(P<0.05).结论相比于其他支架,PLA/TiO_(2)-1.5%支架具有适宜的力学性能,高孔隙率,更好地促进细胞增殖能力,可为骨缺损修复材料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聚乳酸 纳米TiO_(2) 复合支架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基于吖啶酮衍生物构建Fe^(3+)离子检测比率荧光传感器及其在铁剂分析中的应用
8
作者 吴冬枝 张韬 何文慧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122-124,共3页
目的 基于吖啶酮衍生物10苄基-2氨基-吖啶酮(BAA)构建一种Fe^(3+)检测比率荧光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铁剂中Fe^(3+)含量分析。方法 通过铁离子(Fe^(3+))在超纯水中质子化使得BAA荧光在427 nm和447 nm处出现荧光双峰,而在557 nm处荧光强度... 目的 基于吖啶酮衍生物10苄基-2氨基-吖啶酮(BAA)构建一种Fe^(3+)检测比率荧光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铁剂中Fe^(3+)含量分析。方法 通过铁离子(Fe^(3+))在超纯水中质子化使得BAA荧光在427 nm和447 nm处出现荧光双峰,而在557 nm处荧光强度保持不变,通过427 nm处与557 nm处的荧光强度比实现对Fe^(3+)的检测。结果 成功构建了一种基于吖啶酮衍生物的比率荧光传感器,荧光强度比率差ΔR与Fe^(3+)浓度在0.5~50μmol/L(μM)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S/N=3)为129 nmol/L(nM),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已成功应用于铁剂中Fe^(3+)的检测。结论 基于吖啶酮衍生物BAA成功构建一种比率荧光传感器,可能用于铁剂中Fe^(3+)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A 比率荧光传感器 Fe^(3+)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治疗胸锁关节前脱位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建军 梁桂清 +2 位作者 肖展豪 池永龙 武垚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119-1120,共2页
关键词 胸锁关节前脱位 钢板治疗 锁骨钩 胸锁关节脱位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重建钢板 钢丝捆绑
下载PDF
PFNA微创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41
10
作者 林焱斌 张怡元 +2 位作者 冯尔宥 肖莉莉 李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6期498-499,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AO股骨近端髓内钉-抗螺旋刀片(PFNA)微创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28例,均经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固定。结果X线片示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8个月,无骨不连、内固定松... 目的分析应用AO股骨近端髓内钉-抗螺旋刀片(PFNA)微创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28例,均经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固定。结果X线片示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8个月,无骨不连、内固定松动、脱出或再骨折等并发症。根据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96.4%。结论PFNA能很好地防止旋转及塌陷,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早期负重,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 股骨转子间 骨折 骨质疏松症 微创治疗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不同材料假体对骨界面的应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林凤飞 郑明 +4 位作者 林朝晖 宋卫 林清坚 谢建荣 陈日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40-543,550,共5页
[目的]通过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方法,了解在应力状态下不同材料的人工髋关节假体组合对骨界面的应力分布规律,从生物力学角度为人工髋关节的临床应用和设计制造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全髋置换前后进行单髋站立生物力学... [目的]通过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方法,了解在应力状态下不同材料的人工髋关节假体组合对骨界面的应力分布规律,从生物力学角度为人工髋关节的临床应用和设计制造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全髋置换前后进行单髋站立生物力学测试,分析假体植入前后股骨和髋臼总体的应力模式和植入后各种组合的假体对骨界面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1、各种假体置换后等效应力(vonMises)峰值均位于假体远端相应股骨区域,但应力峰值有所下降,以股骨距区下降最为明显,遮挡率最大,而以弹性模量较钛合金低的CFR/PSF作为柄的股骨的相应区域的遮挡率较低。2、各种组合的假体对股骨界面的应力从近端至远端均呈逐渐增高趋势,而对于相同的柄比较而言,不管是金属-金属、陶瓷-陶瓷、陶瓷-聚乙烯还是金属-聚乙烯组合,其相应界面应力值无明显差别(P>0.05),但以CFR/PSF作为柄对股骨相应界面存在较高的应力。3、置换前在髋臼顶穹部存在较高应力,并逐渐向周围递减;置换后应力主要集中在髋臼的周边区域,但从髋臼顶部→后下→前下呈逐渐递减趋势;而在相同区域的不同组合其界面应力值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1、各种假体植入后均在股骨距处形成较高的应力遮挡,而用弹性模量较低的CFR/PSF作为柄,其股骨相应区域的应力遮挡率较低,但股骨相应界面应力较大,而界面应力过大是产生假体微动主要因素。2、股骨界面从近端至远端呈逐渐增高趋势的应力规律符合该假体的设计原理;相同假体柄的不同组合其股骨和髋臼相应界面应力值无明显差别,实验表明力学因素并不是选择假体组合的主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假体 应力/物理 生物力学/有限元
下载PDF
AO/ASIF锁定加压接骨板在四肢复杂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2
作者 林凤飞 林朝晖 +1 位作者 郑明 梁珪清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2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锁定加压接骨板 AO/ASIF 复杂骨折 四肢
下载PDF
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体会 被引量:18
13
作者 肖展豪 李炜明 +1 位作者 翁绳健 陈国龄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3期231-232,共2页
关键词 粉碎性髌骨骨折 手术治疗 粉碎性骨折 总结报告 内固定 PDS 克氏针
下载PDF
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5
14
作者 梁珪清 张森 +1 位作者 林凤飞 林葆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7期489-490,共2页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手术方法 骨质缺损 内固定
下载PDF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行全髋置换术不同髋臼安装方法的力学比较 被引量:16
15
作者 郑忠 李超雄 +2 位作者 李坚 陈国龄 陈日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实验对比四种髋臼安装方法的力学差异,探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髋置换的最佳髋臼安装方法。方法建立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四种不同髋臼安装方式,在单髋站立位时,分析髋臼假体周围的等效应力和位移大小。结果大假体... 目的通过有限元实验对比四种髋臼安装方法的力学差异,探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髋置换的最佳髋臼安装方法。方法建立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四种不同髋臼安装方式,在单髋站立位时,分析髋臼假体周围的等效应力和位移大小。结果大假体臼穿透型的Mises应力和位移最大。小假体臼次之,Harris截骨加盖型Mises应力最小。结论对于髋臼发育不良所造成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时,大假体臼内移穿透型局部有害应力增大,术后易诱发假体松动,小假体臼的完整性包容可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置换 髋臼安装 有限元
下载PDF
肱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郑明 林凤飞 +2 位作者 林朝晖 宋卫 林葆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肱骨远端粉碎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初步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曾伟 魏艳珍 +2 位作者 高曦 周金水 陈天箫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6期493-494,共2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骶髂关节骨折脱位6例,均采用ISOLA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固定。结果本组6例均获得随访,所有患者无一例发生感染、神经损伤及螺钉松动、断裂...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骶髂关节骨折脱位6例,均采用ISOLA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固定。结果本组6例均获得随访,所有患者无一例发生感染、神经损伤及螺钉松动、断裂等现象,腰骶及下肢活动接近正常。结论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可获得良好疗效,为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骨折脱位 髂骨螺钉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刚 林清坚 +2 位作者 黄常红 冯阳 王飚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5期29-34,共6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观察运用闭合复位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临床疗效,动态分析DDH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的特点。方法随访2002年1月~2005年12月按我们"闭合复位治疗DDH模式"治疗的100例单侧DDH患儿,年龄为7~36个月,以6...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观察运用闭合复位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临床疗效,动态分析DDH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的特点。方法随访2002年1月~2005年12月按我们"闭合复位治疗DDH模式"治疗的100例单侧DDH患儿,年龄为7~36个月,以6个月为一年龄组,共5组,按四级功能评价标准判定临床疗效。并以患侧髋关节与同期健侧髋关节进行配对分组,动态测量各年龄组患儿患、健侧髋关节在复位前、复位后第3、6、9和12个月时的髋臼指数(AI)和髋臼深度与宽度比值(AI(D/W)),描述各年龄组在各时间观察点上髋臼发育的特点,比较患侧髋臼发育与健侧髋臼生理发育的差异。结果(1)闭合复位治疗100例单侧DDH患儿,总体优良率达88%。(2)复位后1年内,患侧AI下降速度、AI(D/W)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健侧生理发育速度。(3)复位后1年各期间内,1~3个月、10~12个月内AI下降速度、AI(D/W)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期间。(4)复位后1年内各年龄组间,7~12个月、13~18个月龄AI下降速度、AI(D/W)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年龄组。结论(1)我们"闭合复位治疗DDH模式"操作流程简单,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2)闭合复位治疗DDH1年期间患侧髋臼发育速度明显快于健侧生理发育速度。(3)闭合复位治疗DDH1年期间患侧髋臼的发育高峰期在复位后1~3个月和10~12个月。(4)7~36个月DDH患儿,年龄≤18个月患侧髋臼发育速度最快,>18个月髋臼发育潜力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脱位 先天性/治疗 髋臼/生长和发育
下载PDF
高水平跳远运动员髌腱断裂修复重建及康复1例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天祥 杨华 +3 位作者 陈尊荣 李坚 李超雄 梁学仁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3,共3页
髌腱断裂是临床上较少见的严重膝关节运动性损伤,主要是在髌腱慢性损伤的基础上,股四头肌强力收缩所致,多见于青年运动员。关于急性髌腱断裂的手术方式、术后康复以及预后,不同专家有不同的经验,但体育相关工作者对运动员此类伤后的运... 髌腱断裂是临床上较少见的严重膝关节运动性损伤,主要是在髌腱慢性损伤的基础上,股四头肌强力收缩所致,多见于青年运动员。关于急性髌腱断裂的手术方式、术后康复以及预后,不同专家有不同的经验,但体育相关工作者对运动员此类伤后的运动生涯多抱悲观态度。本例患者手术治疗后逐步康复,随访4年,治疗、康复效果良好,比赛成绩逐渐提高,达到运动健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远 运动员 髌腱断裂 康复
下载PDF
右膝关节巨大痛风结石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家杰 冯尔宥 +2 位作者 游斌 林长和 杜聿煊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右膝关节 膝关节疼痛 结石 痛风 病例资料 自行缓解 局部皮肤 关节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