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蛋白质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庄颖峰 张旭鸣 +3 位作者 许玮 林世水 邱美光 林志毅 《创伤外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使用蛋白质组方法,通过比较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异位骨化与未并发异位骨化患者血清蛋白,寻找差异表达蛋白,筛选蛋白质标志物。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2年3月1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清,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异位骨化(heterotop... 目的使用蛋白质组方法,通过比较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异位骨化与未并发异位骨化患者血清蛋白,寻找差异表达蛋白,筛选蛋白质标志物。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2年3月1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清,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记为HO组,以未并发异位骨化为正常组,蛋白质芯片联合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分析两组蛋白质表达谱,寻找差异蛋白。对每个质荷比峰值进行Wilconxon秩和检验,筛选P〈0.05的差异蛋白质峰。结果检测到154个高质量质谱蛋白质峰,其中质荷比为2748的蛋白点的峰值较正常组明显下调,匹配蛋白质为“一2一HS糖蛋白B链(Alpha一2一HS.glycoproteinchainB,AHSGB一链)。结论AHSGB一链的低表达与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HO密切相关,可能为HO的敏感蛋白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异位骨化 蛋白质组 胎球蛋白
下载PDF
颈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35例手术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昊 张旭鸣 +2 位作者 高翔 柯铁 邱美光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式。方法对35例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在急诊处理后进行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手术在伤后4~7天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均稳定后进行。20例行前路减压手术,15例骨折脱位严重者行... 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式。方法对35例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在急诊处理后进行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手术在伤后4~7天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均稳定后进行。20例行前路减压手术,15例骨折脱位严重者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结果 X线片复查示28例颈椎骨折愈合,内固定位置正常,植骨融合处愈合良好无畸形,神经症状12例完全恢复,10例有I级以上恢复,6例无明显变化。结论颈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患者,在采取损伤控制原则后,应尽早行颈脊髓损伤手术,可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患者 颈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前路减压手术 前后联合入路 骨折愈合 血流动力学 救治成功率
下载PDF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下颈椎损伤24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庄颖峰 张旭鸣 +3 位作者 许玮 邱美光 卢峰 施爱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下颈椎损伤的机制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24例严重颈脊髓损伤患者,根据损伤类型,采取前-后或后-前两种不同的联合入路术式治疗。以ASIA分类标准进行分级,观察手术前后脊... 目的探讨严重下颈椎损伤的机制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24例严重颈脊髓损伤患者,根据损伤类型,采取前-后或后-前两种不同的联合入路术式治疗。以ASIA分类标准进行分级,观察手术前后脊髓功能的变化,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例死亡。2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1~59个月,平均29个月。23例全部获椎间融合,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严格掌握前后联合入路治疗急性下颈椎损伤的手术适应证,减压彻底,可获得良好的颈椎稳定性,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颈椎 手术 前路 后路
下载PDF
肩上部悬吊复合体单处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旭鸣 邱美光 +3 位作者 林世水 林昊 庄颖峰 施爱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215-216,共2页
肩上方悬吊复合体(superior shoulder suspensory conl一plex,SSSC)是由锁骨远端、肩锁关节和韧带、肩峰、关节盂、肩胛颈、喙突和喙锁韧带组成的环行结构。该连接装置的损伤可导致骨折移位.断端失稳,功能受限;目前大多认为此类损... 肩上方悬吊复合体(superior shoulder suspensory conl一plex,SSSC)是由锁骨远端、肩锁关节和韧带、肩峰、关节盂、肩胛颈、喙突和喙锁韧带组成的环行结构。该连接装置的损伤可导致骨折移位.断端失稳,功能受限;目前大多认为此类损伤常需手术周定。以重建肩部悬吊功能。文献报道多认为大部分单处损伤不需手术治疗,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些单处损伤如治疗不当也同样会影响肩关节功能.手术治疗对其功能的恢复大有裨益。现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8例SSSC单处损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复合体 骨折愈合 骨骼 肩锁关节
下载PDF
70例四肢砂枪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旭鸣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 研究砂枪伤的临床特点及不同于其它枪伤的损伤机制 ,探讨其救治方法。方法 选择 70例四肢砂枪伤合并血管、神经、骨骼、肌肉损伤者 ,复习总结其诊疗经验。结果 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 ,尽量争取一期坚强内固定 (2 2例 ,31.42 %... 目的 研究砂枪伤的临床特点及不同于其它枪伤的损伤机制 ,探讨其救治方法。方法 选择 70例四肢砂枪伤合并血管、神经、骨骼、肌肉损伤者 ,复习总结其诊疗经验。结果 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 ,尽量争取一期坚强内固定 (2 2例 ,31.42 %)。血管损伤一期修复 ,予行修复或血管移植 (2 8例 ,40 %)。尽可能一期修复神经 (16例 ,2 2 .85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发现其临床经过凶险 ,救治困难、致残率高 ,死亡率高。 17例截肢 (2 4.2 8%) ,8例死亡 (11.42 %)。结论 笔者提出了“叠加损伤”概念解释不同于其它单一火器伤的临床特点。治疗上应尽快手术、固定骨折、修复血管。同时应遵循救命第一、保肢第二的原则。缩短手术时间 ,而术后功能锻炼及心理治疗亦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砂枪伤 临床特点 治疗
下载PDF
前路手术治疗创伤性颈脊髓中央综合征25例
6
作者 庄颖峰 张旭鸣 +1 位作者 徐杰 施爱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创伤性颈脊髓中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创伤性颈脊髓中央综合征患者采取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例患者出现颈前血肿;1例出现泌尿系感染、败血症。2...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创伤性颈脊髓中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创伤性颈脊髓中央综合征患者采取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例患者出现颈前血肿;1例出现泌尿系感染、败血症。25例术后获随访12~45个月,全部获椎间融合,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创伤性颈脊髓中央综合征,能够获得脊柱稳定性,有助于脊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综合征 颈椎 手术 前路
下载PDF
四肢严重损伤的骨科损害控制策略
7
作者 邱美光 张旭鸣 +3 位作者 林世水 林昊 何武兵 许玮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骨科损伤控制策略(DCO)治疗严重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控制出血、早期骨折固定、果断截肢处理、复苏及确定性手术等损害控制措施救治;对照组采用早期确定性治疗措施(ETC)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 目的探讨运用骨科损伤控制策略(DCO)治疗严重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控制出血、早期骨折固定、果断截肢处理、复苏及确定性手术等损害控制措施救治;对照组采用早期确定性治疗措施(ETC)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PT/APTT恢复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结论对严重四肢骨折及时采取损害控制策略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成活率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正确判断伤情,及时采取损害控制是抢救严重四肢骨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骨折 损伤控制
下载PDF
循环微小RNA-199a-3p下调可能早期预警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 被引量:4
8
作者 陈丽红 朱珠 +3 位作者 张丽娜 何武兵 曾金华 刘景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2-415,共4页
目的筛选外周血中能够早期预警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微小RNA(miRNA,miR)。方法雄性Lewis大鼠40只、BN大鼠80只,分别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并采用改良二袖套法构建肝原位移植大鼠模型。免疫耐受组(IT组)采用BN大鼠作为供体... 目的筛选外周血中能够早期预警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微小RNA(miRNA,miR)。方法雄性Lewis大鼠40只、BN大鼠80只,分别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并采用改良二袖套法构建肝原位移植大鼠模型。免疫耐受组(IT组)采用BN大鼠作为供体,另一BN大鼠为受体;急性免疫排斥组(AR组)采用Lewis大鼠作为供体,BN大鼠为受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免疫干预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imDCs组]术法同AR组,受体术前5 d腹腔注射2×10^6个过表达TGF-β1的imDC。术后7 d采下腔静脉血进行miRNA基因芯片检测,筛选组间符合差异倍数[FC(abs)]〉2.0的差异性表达miRNA。结果TGF-β1 imDCs组与IT组比较,miR-199a-3p、miR-331-3p和miR-203a-3p显著下调[miR-199a-3p:FC(abs)=27.997,P=0.017;miR-331-3p:FC(abs)=5.403,P=0.034;miR-203a-3p:FC(abs)=24.593,P=0.022];AR组与TGF-β1 imDCs组比较,miR-199a-3p、miR-331-3p和miR-203a-3p显著下调[miR-199a-3p:FC(abs)=459.128,P=0.000;miR-331-3p:FC(abs)=9.877,P=0.031;miR-203a-3p:FC(abs)=26.894,P=0.020]。以miR-199a-3p的表达差异最为显著[FC(abs)=459.128]。结论肝移植术后大鼠外周静脉血miR-199a-3p的下调可能早期预警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微小RNA 急性排斥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原文传递
骨肉瘤中p16和生存素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武兵 陈丽红 +1 位作者 张旭鸣 施能木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9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抑癌基因p16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骨肉瘤的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及15例正常骨质标本的生存素蛋白和p16蛋白表达。结果生存素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抑癌基因p16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骨肉瘤的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及15例正常骨质标本的生存素蛋白和p16蛋白表达。结果生存素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骨软骨瘤和正常骨质(P<0.05),在肿瘤的侵袭转移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p16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显著低于骨软骨瘤和正常骨质(P<0.05),在肿瘤的病理分级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侵袭转移及临床分期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骨肉瘤p16蛋白表达阳性、阴性组中生存素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3.9%和66.7%(χ2=0.142,P=0.707),经统计学分析,生存素蛋白和p16蛋白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r=0.094,P=0.509)。结论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在侵袭转移的骨肉瘤组呈高表达;抑癌基因p16在骨肉瘤中随着病理分级的降低,阳性表达率有降低趋势。提示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抑癌基因p16在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的不同环节中起重要作用,测定生存素蛋白表达可作为预测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测定p16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骨肉瘤恶性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并将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生存素蛋白 P16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