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刘丽燕 张声 +4 位作者 刘永建 陈虹 蔡世捷 林晓芸 陈玉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hyalinizing trabecudar tumor,HTT)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例HTT的临床表现、超声检查、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组织病理学显示瘤细胞呈梁状、器官样排列... 目的探讨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hyalinizing trabecudar tumor,HTT)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例HTT的临床表现、超声检查、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组织病理学显示瘤细胞呈梁状、器官样排列,小梁间见透明变性的基膜样物质沉积,细胞呈多角形或梭形;胞质嗜酸,细颗粒状,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常见核沟及核内假包涵体。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TG、TTF-1、CD56呈阳性,CK19散在(+),Galectin-3(-/+),不表达Calcitonin、MC、CEA、Syn、CgA,Ki-67表达膜阳性或质弱阳性,p53低表达。该肿瘤需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髓样癌和副神经节瘤等相鉴别。结论 HTT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肿瘤,多表现为良性的形态学及生物学行为,准确的病理学诊断对其临床治疗及预后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透明变梁状肿瘤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软斑病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刘丽燕 刘永建 +2 位作者 邓永敏 陈虹 张声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00-603,共4页
目的探讨软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4例软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征,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4例软斑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69岁,平均44.8岁;其中2例病变位于膀胱,1... 目的探讨软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4例软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征,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4例软斑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69岁,平均44.8岁;其中2例病变位于膀胱,1例位于右肾周和右肾下极,1例位于腹膜后。组织学形态均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背景中,见大量泡沫状组织细胞及少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组织细胞胞质嗜酸性、颗粒状,其内散在一些蓝色钙化小体,部分呈靶环或同心圆样结构,即软斑小体(M-G小体)。PAS和普鲁士蓝染色(+),免疫组化示组织细胞CD68和AACT弥漫(+),浆细胞CD38和CD138(+);AEl/AE3、S-100蛋白、CD1a、CD21和CD23均(-);Ki-67增殖指数为1%。随访5~18个月,均预后良好。结论软斑病是一种可以治愈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影像学常表现为占位,临床易误诊为肿瘤,确诊主要依靠病理诊断。临床治疗主要应用抗生素和/或手术切除。鉴别诊断包括颗粒细胞瘤、分化差的癌和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斑病 M-G小体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特殊染色
下载PDF
淋巴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子分型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彭晚娇 姚丽青 郑智勇 《实用癌症杂志》 2010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分子分型及免疫组化特点,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标记88例结外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CD10、bcl-6、MUM1、ki-67的表达并进行分子... 目的探讨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分子分型及免疫组化特点,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标记88例结外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CD10、bcl-6、MUM1、ki-67的表达并进行分子分型。结果88例结外DLBCL中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36例,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non-GCB)52例,GCB组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大于75.0%有17例,占47.2%(17/36),non-GCB组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大于75.0%有37例,占71.2%(37/52)。结论结外DLBCL以non-GCB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化 分子分型
下载PDF
小脑富脂质髓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征:病例报告及文献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丽燕 王行富 +2 位作者 张声 陈余鹏 李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07-313,共7页
目的探讨小脑富脂质髓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一例小脑富脂质髓母细胞瘤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者,26岁。临床表现为反复头痛,伴头晕、恶心、呕... 目的探讨小脑富脂质髓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一例小脑富脂质髓母细胞瘤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者,26岁。临床表现为反复头痛,伴头晕、恶心、呕吐。MRI显示病灶填充第四脑室,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T1WI扫描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边界清晰。手术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弥漫增生,大小一致,胞质淡染,呈弱酸性或嗜双色,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腻,核仁可见,核分裂象易见;间质中含有丰富的薄壁血管;富于脂质的细胞呈灶性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CD56和突触素弥漫阳性,局灶表达神经微丝,弱表达少突胶质细胞系转录因子2;不表达巢蛋白、神经元核抗原、S100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上皮膜抗原;TP53染色阳性(约10%),Ki67抗原标记指数约为40%。结论发生于小脑的富脂质髓母细胞瘤为临床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影像学呈现发生于小脑蚓部向第四脑室生长的占位性病变;病理学表现肿瘤细胞由高度密集的一致圆形细胞组成,具有灶性脂肪样细胞分化,应注意与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等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小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5
作者 彭晚娇 姚丽青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3040-3042,共3页
目的:探讨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化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加以分析总结。结果:瘤细胞呈弥漫性排列,细胞境界不清,呈&qu... 目的:探讨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化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加以分析总结。结果:瘤细胞呈弥漫性排列,细胞境界不清,呈"合体细胞"样,核椭圆形,染色质淡,空泡状或点彩状,有小核仁,并见病理性核分裂;瘤细胞CD21、CD35、CD68、S-100、LCA、CD56均阳性,CD117局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20%,HHF35、CD34、CD30、CK、CD20、CD3、CD43均阴性。结论: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中度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病理学 肉瘤/病理学 树突细胞 滤泡/病理学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人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误诊11例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彭晚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1期7663-7664,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误诊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期减少临床术前误诊率。方法:对11例临床误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绝大多数病例主要为B超误诊。病理大体,肿瘤呈灰白色质韧或呈放射状疤痕或见囊内呈乳头状突起。结论:...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误诊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期减少临床术前误诊率。方法:对11例临床误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绝大多数病例主要为B超误诊。病理大体,肿瘤呈灰白色质韧或呈放射状疤痕或见囊内呈乳头状突起。结论:对B超诊断的局限性要有充分认识,在无条件进行术中常规冰冻的医院,外科医生应仔细观察肿瘤特点,对可疑病例,尽可能作腺叶切除,避免再次手术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病理学 乳头状/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