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妇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骨密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林细康 金静君 +6 位作者 季晓林 叶华 严金柱 陈洁琼 张国来 王坤 刘慎敏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12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妇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50例年龄50~80岁原发性BPPV(idiopathic BPPV,iBPPV)绝经妇女作为病例组,选取同年龄段本院体检中心绝经后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绝经妇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50例年龄50~80岁原发性BPPV(idiopathic BPPV,iBPPV)绝经妇女作为病例组,选取同年龄段本院体检中心绝经后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分别对腰椎正位(L1~L4)及股骨颈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以T值表示。将病例组和对照组分成3个年龄段,分别对3个年龄段的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3个年龄段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68、-5.98和-3.33,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BPPV与BMD存在负相关性(r=-0.496,P<0.05)。结论绝经妇女iBPPV与BMD变化存在相关性,研究结果对iBPPV诊断、治疗、预后评定和预防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半规管 绝经期 妇女 骨密度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下载PDF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变化 被引量:16
2
作者 林细康 季晓林 +2 位作者 罗高青 叶华 严金柱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12期686-690,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PCIV)患者前庭神经电生理和眼动功能的变化以探讨PCIV的前庭功能变化。方法对已经由临床和磁共振动脉成像或CT血管造影证实为PCIV的患者分别进行颈性前庭诱发肌... 目的通过检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PCIV)患者前庭神经电生理和眼动功能的变化以探讨PCIV的前庭功能变化。方法对已经由临床和磁共振动脉成像或CT血管造影证实为PCIV的患者分别进行颈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视频眼震电图(videonystagmography,VNG)及前庭双温交替试验(alternate bithermal caloric test,BT)等检查,并将各项检测数据与对照组的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cVEMP,o VEMP的潜伏期及左侧峰间振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和对照组cVEMP左右侧潜伏期差异分别为(t=11.4、9.55、7.17和7.71,P〈0.00)。左侧峰间振幅差异(t=3.07,P〈0.00)。oVEMP左右侧潜伏期差异分别为(t=7.88、5.35、7.58和6.39,P〈0.00)。左侧峰间振幅差异为(t=2.33,P〈0.00);右侧峰间振幅及双侧振幅差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NG检查病例组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及视动试验的异常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扫视试验:χ~2=7.35,P〈0.01;平稳跟踪试验及视动试验:χ~2=8.08,P〈0.005)。病例组半规管轻瘫指数阳性率43%,对照组18%,两组半规管轻瘫指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P〈0.05)。结论 VEMP主要检测前庭神经的电生理变化,VNG和BT注重于视眼动和视前庭功能检测,能够在神经体征和影像学变化出现前敏感检测出PCIV的前庭功能异常变化,对PCIV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较大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前庭功能试验 眼震电图描记术 后循环缺血
下载PDF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作与头部睡眠姿势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林细康 李晓璐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5期242-244,共3页
目的研究睡眠姿势与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ositional vertigo,PSC-BPPV)发病的关系,为临床BPP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Dix-Hallpike试验,对208例确诊为PSC-BPPV患者进... 目的研究睡眠姿势与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ositional vertigo,PSC-BPPV)发病的关系,为临床BPP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Dix-Hallpike试验,对208例确诊为PSC-BPPV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眩晕的诱发体位、伴随症状、与睡眠姿势的关系及眩晕持续时间等。重点对PSC-BPPV病变耳和睡眠时头部姿势进行调查,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PSC-BPPV诱发体位主要是卧位坐起和躺下,伴随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耳鸣很少,无听力下降,眩晕持续时间很少超过60 s。208例PSC-BPPV患者中125例睡眠时总采取同一姿势(右侧吲85例,左侧卧40例),83例患者睡眠姿势不定。PSC-BPPV病变耳与患者头部睡眠姿势侧别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系数=0.401>0)。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PSC-BPPV病变耳与头部睡眠姿势侧别比较(r=0.203,P<0.05),与年龄比较(r=-0.17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习惯性头部睡眠姿势促使耳石沉积在低位耳的后半规管,是导致同侧PSC-BPPV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半规管 睡眠 体位 耳石膜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下载PDF
绝经妇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骨代谢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细康 金静君 +6 位作者 季晓林 叶华 严金柱 陈洁琼 张国来 王坤 刘慎敏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4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妇女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iBPPV)与骨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就诊我院的绝经后iBPPV妇女作为iBPPV病例组,选取30例同期就诊于我院的骨质疏松绝经妇女作为骨质疏松病例组,选取28例... 目的探讨绝经妇女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iBPPV)与骨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就诊我院的绝经后iBPPV妇女作为iBPPV病例组,选取30例同期就诊于我院的骨质疏松绝经妇女作为骨质疏松病例组,选取28例同期本院体检中心绝经后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三个观察组分别检测腰椎及股骨颈的骨密度(BMD),以最低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同时检测三个观察组的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Ca、P、碱性磷酸酶(ALP)、骨合成标志物1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1NP)和骨吸收标志物1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并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 iBPPV病例组、骨质疏松病例组和对照组的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Ca、A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1NP和β-CT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值与iBBPV的发生有关(P<0.05),其余因素(Ca、P、ALP、P1NP和β-CTX)与iBBPV的发生无关(P>0.05)。结论绝经妇女iBPPV与BMD变化存在相关性,但未发现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和骨代谢生物标志物有相关性,提示绝经妇女iBPPV的发病与骨代谢异常具有相关性,研究结果对iBPPV诊断、治疗、预后评定和预防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妇女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 骨密度 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代谢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11例1型发作性睡病睡眠结构的多导睡眠图分析
5
作者 吴美娜 林芳 +3 位作者 王小勇 陈海泓 季晓林 严金柱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1型发作性睡病夜间睡眠的结构特点。方法收集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11例和有日间嗜睡但排除相关睡眠疾病的儿童20例。使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整夜(>7 h)连续包括16导脑电图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PSG),并于次日进行5次多次小睡潜伏... 目的探讨1型发作性睡病夜间睡眠的结构特点。方法收集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11例和有日间嗜睡但排除相关睡眠疾病的儿童20例。使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整夜(>7 h)连续包括16导脑电图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PSG),并于次日进行5次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型发作性睡病组在入睡后觉醒时间占总卧床时间的百分比(WASO%)、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1期睡眠期比例(N1%)增加[17.60(13.10)vs 5.00(12.80),P<0.05;(19.93±12.00)vs(10.12±5.63),P<0.05],入睡潜伏期、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潜伏期缩短[5.50 min(11.50 min)vs 13.50 min(22.87 min),P<0.05;(93.50±106.61)min vs(157.47±65.74)min,P<0.05],NREM 3期睡眠期比例(N3%)减少[(17.50±5.60)vs(24.48±7.60),P<0.05];但睡眠效率、NREM 2期睡眠期比例(N2%)、REM睡眠期比例(R%)、醒觉指数、睡眠期周期性腿动指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夜间睡眠结构紊乱、睡眠片段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睡眠 分泌素 下丘脑
下载PDF
睡眠、睡眠障碍和癫痫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庄小鹏 严金柱 季晓林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40-243,共4页
过去几十年的睡眠研究表明睡眠不是简单的大脑休息,而是复杂的、高度组织的生理过程,是脑的功能活动的另一种状态。根据脑电图、眼电图、肌电图记录,将睡眠分为两个睡眠时相:快速眼动期(REM)和非快速眼动期(NREM)。其中,根据2... 过去几十年的睡眠研究表明睡眠不是简单的大脑休息,而是复杂的、高度组织的生理过程,是脑的功能活动的另一种状态。根据脑电图、眼电图、肌电图记录,将睡眠分为两个睡眠时相:快速眼动期(REM)和非快速眼动期(NREM)。其中,根据2007年美国睡眠医学学会的最新推荐,NREM睡眠期可分3个睡眠时相:N1、N2期为浅睡眠期,N3期为深睡眠期,亦称慢波睡眠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睡眠障碍 癫痫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不宁腿综合征(RLS)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PLMD)
下载PDF
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与眩晕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林细康 李晓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0,共4页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多由半规管或耳石器病变、前庭神经传入通路异常、大脑皮层颞上回前庭皮质区病变或受刺激引起.此外,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也能诱发眩晕.由于病因繁多,发病机制不明,眩晕的定位定性诊断一直是困扰临床医...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多由半规管或耳石器病变、前庭神经传入通路异常、大脑皮层颞上回前庭皮质区病变或受刺激引起.此外,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也能诱发眩晕.由于病因繁多,发病机制不明,眩晕的定位定性诊断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之一.目前常用的前庭功能检查方法主要有:眼震电图(electronystagmography,ENG)、眼震视图( videonystagmography,VNG)、转椅试验、姿势图和前庭诱发肌源电位(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等.其中VEMP因在球囊和椭圆囊功能评估中的独特作用,在眩晕临床诊治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定性诊断 前庭诱发 源电位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眼性 眼震电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