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胆囊管胆道引流在肝移植胆道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垒 彭贵主 叶啟发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31-36,65,共7页
目的评价经胆囊管胆道引流(transcytic bile drainage,TBD)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sino 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万方数据库... 目的评价经胆囊管胆道引流(transcytic bile drainage,TBD)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sino 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以及维普数据库等。查找并筛选出所有比较经胆囊管胆道引流(transcytic bile drainage,TBD)与T管引流(T-tube,T-T)或non-TBD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同时手动检测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7年2月28日。主要结局指标:胆道并发症总的发生率、胆道狭窄、胆漏以及拔管相关性胆漏。按纳入、排除标准由2位评价者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30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 pro3.6软件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文献6篇,其中TBD与T管引流(T-T)对照研究3篇,TBD与胆管直接吻合(primary closure)对照研究文献1篇,TBD、T-T与直接吻合三者对照研究2篇。纳入病例542例,其中TBD组347例,T-T组102例,non-TBD组13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T组相比,TBD虽然不能降低胆道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和总的胆漏发生率(7.3%vs10.8%,RR=1.27,95%CI=0.50~1.16,P=0.21;23.9%vs 30.4%,RR=1.03,95%CI=0.30~1.45,P=0.30),但是能显著降低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和拔管后胆漏的发生率(14.3%vs 30.2%,RR=3.37,95%CI=0.33~0.75,P=0.0008;1.7%vs 18.8%,RR=2.48,95%CI=0.05~0.70,P=0.01)。与胆管直接吻合相比,TBD能降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以及胆道狭窄的发生率,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5.8%vs 39.2%,RR=0.29,95%CI=0.58~1.50,P=0.77;14.0%vs 19.2%,RR=0.61,95%CI=0.54~3.24,P=0.54),并且不会明显增加胆漏的发生率(17.4%vs 15.8%,RR=0.47,95%CI=0.47~1.59,P=0.64)。结论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上,TBD与胆管直接吻合相当,优于T管引流。因此,TBD在肝移植胆管重建中是可行的,并且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经胆囊管胆道引流 T管引流 胆道并发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肝细胞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恒恺 刘小龙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601-606,共6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易复发转移,预后差。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经在HCC病人中显示出强大的抗肿瘤能力,尤其是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放疗等治疗措施联用可显著提...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易复发转移,预后差。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经在HCC病人中显示出强大的抗肿瘤能力,尤其是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放疗等治疗措施联用可显著提升HCC的客观缓解率,临床应用前景良好。同时,包括CAR-T细胞治疗、新抗原疫苗等新一代免疫疗法也在HCC治疗中展现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测点抑制剂 联合治疗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中己糖激酶-2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尧 黄新辉 +6 位作者 黎蕴通 邢晓华 王英超 曾永毅 曾金华 刘小龙 刘景丰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0-176,共7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己糖激酶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4例肝癌患者...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己糖激酶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4例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己糖激酶2蛋白的表达。观察指标:(1)己糖激酶2蛋白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肝癌组织中己糖激酶2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3)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4)己糖激酶2蛋白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患者术后1年内,每2个月行两种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全身骨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术后1年每3个月复查以上项目。对怀疑肝内外复发、转移患者经CT增强扫描、超声造影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影像学检查发现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确定肿瘤复发、转移时间。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12月31日。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己糖激酶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χ^2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己糖激酶2蛋白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204例患者肝癌组织中己糖激酶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4.51(1.48~11.58),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28(0.18~0.4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816,P〈0.05)。己糖激酶2在肝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为4.51,故将己糖激酶2蛋白相对表达量≤4.51定义为低表达,〉4.51定义为高表达。(2)肝癌组织中己糖激酶2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发现方式为无症状健康体检发现和有临床症状肝癌组织中己糖激酶2蛋白高表达分别为49例和 53例,肿瘤直径为≤2 cm、〉2 cm且≤5 cm、〉5 cm且≤10 cm、〉10 cm分别为1、14、52、35例,肿瘤数目为 1个、≥2个分别为91例和11例,有、无镜下脉管癌栓分别为56例和46例,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90,47.087,5.082,3.842,P〈0.05)。(3)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现方式、肿瘤直径、肿瘤包膜、肿瘤病理学分化程度、镜下脉管癌栓、术后TBil峰值、己糖激酶2蛋白表达是影响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2年肿瘤复发转移率的危险因素(HR=1.663,3.159,1.516,0.426,2.705,1.419,2.786,95%可信区间:0.119~2.472,2.105~4.740,0.989~2.322,0.260~0.698,1.851~3.952,0.951~2.117,1.819~4.269,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现方式为有临床症状、镜下有脉管癌栓、己糖激酶2蛋白高表达是影响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2年肿瘤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HR=2.702,2.117,6.908,95%可信区间:1.417~5.151,1.386~3.233,3.920~12.174,P〈0.05)。(4)己糖激酶2蛋白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204例肝癌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3~6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己糖激酶2蛋白低表达和高表达肝癌患者,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0%、71.9%、52.6%和79.6%、50.2%、30.3%,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41,P〈0.05)。结论: 己糖激酶2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可作为预测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有效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切除术 复发 转移 己糖激酶.2
原文传递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切面确定原则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景丰 黄尧 +3 位作者 曾永毅 曾金华 林科灿 罗顺峰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精确确定手术切面是规范实施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的技术难点。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肝切除由于缺乏开放手术的触感、操作空间限制等原因,在如何确定解剖性肝切除的手术切面方面,有其特殊性。本文就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确定手术切面的常... 精确确定手术切面是规范实施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的技术难点。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肝切除由于缺乏开放手术的触感、操作空间限制等原因,在如何确定解剖性肝切除的手术切面方面,有其特殊性。本文就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确定手术切面的常用的方法,进行小结。目前主要方法有:(1)循肝脏表面解剖标志;(2)循肝静脉路径;(3)预先控制目标肝段肝蒂,循缺血界面;(4)目标肝段门静脉穿刺染色。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肝段切除。临床实践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解剖性肝切除 手术切面
原文传递
术前不同胆管引流方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及其Meta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垒 林南平 +3 位作者 柯桥 刘志强 曾永毅 刘景丰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23-82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术前胆管引流(PBD)方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纳入比较经皮肝胆管引流(PTBD)和经内镜胆管引流(EBD...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术前胆管引流(PBD)方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纳入比较经皮肝胆管引流(PTBD)和经内镜胆管引流(EBD)两组患者总生存率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4月30日。应用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cI)评价长期生存率,用比值比(on)和95%CI评价影响因素。用Review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其中PTBD组818例、EBD组1253例。分析结果表明,与PTBD相比,EBD组患者具有明显生存优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O.63,95%CI:0.51~O.77,P<0.05)。生存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BD组患者病情较轻,表现为早期肿瘤患者比例高(P<0.05)、合并淋巴结转移率低(P<0.05),患者术中出血发生率低(P<0.05)、术后联合化疗的比例高(P<0.05)。结论在MOJ患者术前胆管引流选择方面,EBD在长期疗效上具有优势的结论缺乏足够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术前胆管引流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经内镜胆管引流 总生存率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AMACR过表达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夏江宝 邢晓华 +1 位作者 王英超 沈佐君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2-288,共7页
研究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过表达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首先建立AMACR稳定过表达细胞株,然后提取AMACR过表达细胞株的全蛋白,进行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最后对鉴定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结果验证,共筛... 研究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过表达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首先建立AMACR稳定过表达细胞株,然后提取AMACR过表达细胞株的全蛋白,进行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最后对鉴定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结果验证,共筛选出138种差异表达蛋白.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代谢加工、细胞加工等,证明AMACR的过表达对于肝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影响巨大.IPA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了ERK1/2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以上结果说明,AMACR的过表达通过调节ERK1/2和NF-κB信号通路等手段改变肝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 细胞增殖 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