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纳米银敷料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治疗Ⅱ度烧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钟毅
温裕庆
李荣兴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纳米银外用敷料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浅Ⅱ度及深Ⅱ度创面共96例,分别随机分为A组34例(纳米银敷料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换药),B组32例(单纯纳米银敷料换药),C组30例(用碘伏凡士林纱布换药),...
目的观察纳米银外用敷料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浅Ⅱ度及深Ⅱ度创面共96例,分别随机分为A组34例(纳米银敷料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换药),B组32例(单纯纳米银敷料换药),C组30例(用碘伏凡士林纱布换药),于伤后7、10、15、20、25d分别对3组进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鉴定,全程观察记录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浅Ⅱ度和深Ⅱ度创面细菌检出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明显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7d开始,无论浅Ⅱ度创面,还是深Ⅱ度创面,A、B组创面愈合率均较C组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比较,A组最短,B组次之,C组最长,并且3组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均无过敏反应,A组有1例浅Ⅱ度创面患者换药后出现局部烧灼感,10min后症状自行缓解。结论纳米银敷料抗菌作用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组织修复,两者联合可以加速烧伤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敷料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烧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PL治疗面部色斑、毛细血管扩张及皮肤衰老68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雷根娥
温裕庆
+4 位作者
李荣兴
钟毅
付静
林宙
张炜强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第6期77-77,87,共2页
目的:研究观察IPL在治疗面部色斑、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皮肤衰老症方面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以我院所收入治疗的面部色斑、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皮肤衰老症患者共计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进行分组,三组患者均采取IPL方法进行治...
目的:研究观察IPL在治疗面部色斑、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皮肤衰老症方面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以我院所收入治疗的面部色斑、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皮肤衰老症患者共计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进行分组,三组患者均采取IPL方法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面部色斑组、毛细血管扩张组、皮肤衰老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PL是治疗面部色斑、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皮肤衰老的有效手段,临床疗效确切,可在短期内促进患者皮损的消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L
面部色斑
毛细血管扩张
皮肤衰老
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HIV职业暴露的应对措施
被引量:
9
3
作者
李杏
郭耐强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4年第7期332-333,共2页
本文76例健康医务工作者在手术或医疗操作中被HIV污染的刀或针刺伤,经 采取有效处理,随访半年,无1例HIV阳性。
关键词
HIV阳性
职业暴露
应对措施
HIV污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护士的理念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尝试
4
作者
林素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24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门诊护士
护理工作
门诊护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3例大口畸形患者口角蜗轴重建
5
作者
钟毅
温裕庆
+2 位作者
傅丽琴
杨川
黎秋生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较符合口裂生理美学特点的大口畸形整复方法。方法通过重建口轮匝肌环,并锚着口周表情肌、恢复患侧口角蜗轴、适当内移患侧口角定点、设计锯齿状切口等方法修复23例大口畸形患者。结果随访半年至8年,均未出现明显瘢痕增生...
目的探索一种较符合口裂生理美学特点的大口畸形整复方法。方法通过重建口轮匝肌环,并锚着口周表情肌、恢复患侧口角蜗轴、适当内移患侧口角定点、设计锯齿状切口等方法修复23例大口畸形患者。结果随访半年至8年,均未出现明显瘢痕增生及挛缩。1例第一、二鳃弓综合征致中度大口畸形患儿,术后随年龄增长,面部不对称明显,口角再次斜向患侧。其余22例大口畸形患者术后双侧口角静止及微笑时均对称,弧度自然,未出现再次开裂或瘢痕挛缩致口角缩小的情况,获得良好美学效果。结论重建、恢复患侧口角蜗轴、适当内移口角定点、设计皮肤锯齿状切口等修复大口畸形的方法不仅在皮肤表面实现了缩小口裂、达到静态美的效果,而且因重建了口周肌肉,恢复了运动时的肌群平衡,达到了动态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畸形
口角蜗轴
原文传递
题名
纳米银敷料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治疗Ⅱ度烧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钟毅
温裕庆
李荣兴
机构
福建省
龙岩市第一医院
烧伤
整形
科
出处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8-21,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纳米银外用敷料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浅Ⅱ度及深Ⅱ度创面共96例,分别随机分为A组34例(纳米银敷料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换药),B组32例(单纯纳米银敷料换药),C组30例(用碘伏凡士林纱布换药),于伤后7、10、15、20、25d分别对3组进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鉴定,全程观察记录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浅Ⅱ度和深Ⅱ度创面细菌检出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明显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7d开始,无论浅Ⅱ度创面,还是深Ⅱ度创面,A、B组创面愈合率均较C组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比较,A组最短,B组次之,C组最长,并且3组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均无过敏反应,A组有1例浅Ⅱ度创面患者换药后出现局部烧灼感,10min后症状自行缓解。结论纳米银敷料抗菌作用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组织修复,两者联合可以加速烧伤创面愈合。
关键词
纳米银敷料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烧伤
Keywords
nanometer silver dressing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burn
分类号
R6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PL治疗面部色斑、毛细血管扩张及皮肤衰老68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雷根娥
温裕庆
李荣兴
钟毅
付静
林宙
张炜强
机构
福建省
龙岩市第一医院
烧伤
整形
科
出处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第6期77-77,87,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观察IPL在治疗面部色斑、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皮肤衰老症方面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以我院所收入治疗的面部色斑、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皮肤衰老症患者共计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进行分组,三组患者均采取IPL方法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面部色斑组、毛细血管扩张组、皮肤衰老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PL是治疗面部色斑、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皮肤衰老的有效手段,临床疗效确切,可在短期内促进患者皮损的消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IPL
面部色斑
毛细血管扩张
皮肤衰老
效果
分类号
R62 [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HIV职业暴露的应对措施
被引量:
9
3
作者
李杏
郭耐强
机构
福建省
龙岩市
新罗区卫生进修学校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整形科
出处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4年第7期332-333,共2页
文摘
本文76例健康医务工作者在手术或医疗操作中被HIV污染的刀或针刺伤,经 采取有效处理,随访半年,无1例HIV阳性。
关键词
HIV阳性
职业暴露
应对措施
HIV污染
分类号
R181.3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护士的理念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尝试
4
作者
林素惠
机构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整形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24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门诊护士
护理工作
门诊护理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3例大口畸形患者口角蜗轴重建
5
作者
钟毅
温裕庆
傅丽琴
杨川
黎秋生
机构
福建省
龙岩市第一医院
烧伤
整形
科
上海市第九人民
医院
出处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41-1044,共4页
文摘
目的探索一种较符合口裂生理美学特点的大口畸形整复方法。方法通过重建口轮匝肌环,并锚着口周表情肌、恢复患侧口角蜗轴、适当内移患侧口角定点、设计锯齿状切口等方法修复23例大口畸形患者。结果随访半年至8年,均未出现明显瘢痕增生及挛缩。1例第一、二鳃弓综合征致中度大口畸形患儿,术后随年龄增长,面部不对称明显,口角再次斜向患侧。其余22例大口畸形患者术后双侧口角静止及微笑时均对称,弧度自然,未出现再次开裂或瘢痕挛缩致口角缩小的情况,获得良好美学效果。结论重建、恢复患侧口角蜗轴、适当内移口角定点、设计皮肤锯齿状切口等修复大口畸形的方法不仅在皮肤表面实现了缩小口裂、达到静态美的效果,而且因重建了口周肌肉,恢复了运动时的肌群平衡,达到了动态美。
关键词
大口畸形
口角蜗轴
Keywords
Macrostomia
Orbicularis sphincter
分类号
R622 [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纳米银敷料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治疗Ⅱ度烧伤的疗效分析
钟毅
温裕庆
李荣兴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IPL治疗面部色斑、毛细血管扩张及皮肤衰老68例
雷根娥
温裕庆
李荣兴
钟毅
付静
林宙
张炜强
《中国医疗美容》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浅谈HIV职业暴露的应对措施
李杏
郭耐强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4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护士的理念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尝试
林素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23例大口畸形患者口角蜗轴重建
钟毅
温裕庆
傅丽琴
杨川
黎秋生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