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萃取-亲水作用色谱法测定香菇中硫杂脯氨酸 被引量:1
1
作者 何世行 李肖 +6 位作者 谢斌 严俊杰 陈炳智 黄泽铭 詹艺舒 江玉姬 谢宝贵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8,共6页
通过对色谱条件和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优化,建立固相萃取—亲水作用色谱法测定香菇(Lentinula edodes)中硫杂脯氨酸的检测方法。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Inertsil HILIC亲水作用色谱柱(4.6×250 mm,5μm)对样品进行分离测定,流动相... 通过对色谱条件和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优化,建立固相萃取—亲水作用色谱法测定香菇(Lentinula edodes)中硫杂脯氨酸的检测方法。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Inertsil HILIC亲水作用色谱柱(4.6×250 mm,5μm)对样品进行分离测定,流动相采用乙腈-0.1%磷酸水(85∶15,v/v)等度洗脱,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193nm,柱温30℃。前处理方法为:香菇样品采用甲醇-水(70∶30,v/v)提取,MAX阴离子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处理,甲醇-1.0%甲酸(90∶10,v/v)作为洗脱剂对目标物进行洗脱。检测结果表明,硫杂脯氨酸在2-1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加标回收率为96.3%-101.7%,相对标准偏差在1.3%-4.8%之间,检出限为0.76μg/g,定量限为2.31μg/g。该方法回收率高、简单、快速、无需衍生化,适用于香菇子实体硫杂脯氨酸的定量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硫杂脯氨酸 固相萃取 亲水作用色谱法 甲醛
下载PDF
不同栽培基质配方对银耳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马运龙 林占熺 +2 位作者 陈超前 黄暖云 林兴生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11期23-27,共5页
为探明不同栽培基质配方对银耳胞外酶活性的影响,以棉籽壳和木屑原料为对照,利用鲜绿洲1号、鲜巨菌草等菌草为主要原料工厂化栽培银耳,比较不同配方银耳不同生长期胞外酶活性。结果表明:银耳在不同栽培基质下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 为探明不同栽培基质配方对银耳胞外酶活性的影响,以棉籽壳和木屑原料为对照,利用鲜绿洲1号、鲜巨菌草等菌草为主要原料工厂化栽培银耳,比较不同配方银耳不同生长期胞外酶活性。结果表明:银耳在不同栽培基质下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和木聚糖酶等胞外酶活力大小为棉籽壳(C1)>鲜绿洲1号(L1)>鲜巨菌草(J1)>木屑(C2),以鲜菌草为原料工厂化栽培银耳的营养基质利用能力强于木屑,鲜菌草可以替代木屑作为原料工厂化栽培银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鲜菌草 胞外酶
下载PDF
不同鲜菌草工厂化栽培银耳产量和品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运龙 林占熺 +2 位作者 陈超前 黄暖云 林兴生 《种业导刊》 2021年第6期14-19,共6页
利用鲜绿洲1号和鲜巨菌草为主要原料工厂化栽培银耳,以棉籽壳和木屑配方为对照,比较不同配方银耳产量、生物学效率和子实体中营养物质、有害物质含量,以期为鲜菌草工厂化栽培银耳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鲜绿洲1号(L1)配方银耳产量低于... 利用鲜绿洲1号和鲜巨菌草为主要原料工厂化栽培银耳,以棉籽壳和木屑配方为对照,比较不同配方银耳产量、生物学效率和子实体中营养物质、有害物质含量,以期为鲜菌草工厂化栽培银耳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鲜绿洲1号(L1)配方银耳产量低于棉籽壳(C1)配方,但显著高于木屑(C2)配方和鲜巨菌草(J1)配方;生物学效率比C2配方高7.09%。L1配方银耳子实体中多糖含量比C2配方高20.61%,比C1配方高24.64%;黄酮含量比C1配方高10.21%,比C2配方高18.66%;粗蛋白含量比C1配方高2.84%,比C2配方高6.12%;三萜含量与C2配方差异不显著。各配方银耳子实体中的重金属铅、镉、汞、砷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菌草栽培的银耳中未检测出棉酚。综合考虑,鲜绿洲1号工厂化栽培银耳的产量和品质优于木屑栽培,是缓解菌林矛盾栽培有机银耳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菌草 银耳 工厂化栽培 子实体品质 产量
下载PDF
银耳工厂化瓶栽生产工艺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勇云 雷德赐 +3 位作者 杨彬 罗竟通 陈典灿 卞威 《食用菌》 2017年第1期40-41,共2页
对瓶栽银耳瓶装料量、含水量、pH以及加湿方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每瓶干料260 g,银耳生物学效率最高为130.4%;培养料含水量61%时,产量最高,平均每瓶产量达331.5 g;培养料pH为6.5时,生物学效率最高为127.9%;采用空气加湿器加湿可以有效... 对瓶栽银耳瓶装料量、含水量、pH以及加湿方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每瓶干料260 g,银耳生物学效率最高为130.4%;培养料含水量61%时,产量最高,平均每瓶产量达331.5 g;培养料pH为6.5时,生物学效率最高为127.9%;采用空气加湿器加湿可以有效降低杂菌污染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工厂化 瓶栽 培养料 PH 试验 加湿器
下载PDF
银耳工厂化瓶栽培养料配方优化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彬 黄暖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4期69-71,共3页
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食用菌生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设置银耳工厂化瓶栽培养料5个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③25%玉米杆+麸皮17%+棉籽壳57%+石膏1%最适银耳工厂化瓶栽,产量最高... 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食用菌生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设置银耳工厂化瓶栽培养料5个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③25%玉米杆+麸皮17%+棉籽壳57%+石膏1%最适银耳工厂化瓶栽,产量最高达227.5g/瓶,生物学效率达87.5%,投入产出比1∶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培养料 配方
下载PDF
银耳‘Tr2016’的选育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邓优锦 仝宗军 +7 位作者 黄勇云 陈祥珍 周千栋 聂若明 雷良尔 温志强 雷徳赐 谢宝贵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7-1189,共3页
银耳’Tr2016’是由福建省尤溪县枕头山的枯木上发现的一株野生银耳,进行反复多次分离和多年驯化而来。银耳菌丝具锁状联合,可形成白色或淡黄白色菌落;子实体呈雪白色,由多片波浪状卷曲的耳片组成牡丹花状,烘干后为淡黄色。栽培周期从... 银耳’Tr2016’是由福建省尤溪县枕头山的枯木上发现的一株野生银耳,进行反复多次分离和多年驯化而来。银耳菌丝具锁状联合,可形成白色或淡黄白色菌落;子实体呈雪白色,由多片波浪状卷曲的耳片组成牡丹花状,烘干后为淡黄色。栽培周期从接种到采收约45d,鲜耳平均直径13.2cm,高度7.2cm,平均产量为114.0g/瓶,干耳平均产量34.1g/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白色品种 驯化 瓶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