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数据的2016-2020年儿童日间手术现状分析
1
作者 张婷婷 陆如纲 +1 位作者 李伟 孔日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5期663-666,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地区儿童医院儿童日间手术的开展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的26家儿童医院2016.1.1-2020.12.31出院的日间手术病历,共计252488例,分析目前儿童日间手术的三间分布、常见手术方式和费用结构差异等。结... 目的:了解不同地区儿童医院儿童日间手术的开展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的26家儿童医院2016.1.1-2020.12.31出院的日间手术病历,共计252488例,分析目前儿童日间手术的三间分布、常见手术方式和费用结构差异等。结果:2016.1.1-2020.12.31日儿童日间手术的人数和微创手术数量逐年增加,对比同期出院手术病人,不同年度日间手术占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不同年度日间手术占比存在线性趋势,随着出院人数手术比例增加,日间手术的比例也呈逐年增加趋势(P<0.001);3-12岁儿童是日间手术的主要年龄段,占所有手术病人的81%,不同年龄段日间病人和同期出院病人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年手术量在50-500例的主要分布在华东(33.3%)、华北(23.1%)和西北地区(17.9%),占总体的74.3%;年手术量大于500例的主要分布在华中(34.9%)、华东(23.3%)和华南(14.0%),占总体的72.2%;前五位主要手术方式分别为疝修补术、阴茎手术、阴囊和睾丸鞘膜手术、眼睑手术、皮肤和皮下组织手术;费用最低包皮环切术,均费为2339元;但例均费用逐年升高,2020年小幅度回落。另外4个病种例均费用的变化趋势相似,都是逐年升高;手术治疗费、医疗耗材费的增加是导致费用增加的因素。结论:目前儿童日间手术快速发展,在关注主要病种手术的同时,扩大日间其他可能的病种,手术的年龄段也可以相应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儿童 日间手术 费用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CN-DRG儿童分组年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永丽 曾跃萍 +4 位作者 王心雨 宋菲 田剑 徐新 冯国双 《慢性病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455-1457,共3页
目的基于大数据分析不同年龄对儿童住院费用的差异性并提出年龄优化分组的合理化建议。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22家医院经过中国版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N-DRG)分组器分组为"<17岁"的414571例患儿作... 目的基于大数据分析不同年龄对儿童住院费用的差异性并提出年龄优化分组的合理化建议。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22家医院经过中国版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N-DRG)分组器分组为"<17岁"的414571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分析确定最优年龄分组节点。结果综合儿童年龄的生长周期变化及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本研究初步选定4个年龄组别,对4种不同年龄分组方式进行评价发现,以6岁为年龄节点对"<17岁"的DRG组进行优化细分,年龄£6岁组与7~17岁组内的住院费用同质性较高,且年龄£6岁组与7~17岁组的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结果合理性最优。结论结合儿童住院的实际情况,建议将儿童"<17岁"组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儿童
原文传递
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儿童胃镜治疗技术资源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吕亚奇 曾跃萍 +5 位作者 宋菲 冯国双 田剑 徐新 倪鑫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对某儿童医学中心胃镜治疗技术进行分析,提出资源优化建议。方法:对某儿童医学中心22家医疗机构的2018年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进行DRG分组,选择胃镜治疗操作组(GK3)病例,对该分组病例的疾病诊断、手术操作、... 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对某儿童医学中心胃镜治疗技术进行分析,提出资源优化建议。方法:对某儿童医学中心22家医疗机构的2018年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进行DRG分组,选择胃镜治疗操作组(GK3)病例,对该分组病例的疾病诊断、手术操作、付费方式进行分析。结果:22家医疗机构中,16家收治了GK3组病例,且例数差异显著,为2~917例。其中,代码M的机构以内镜多次治疗食管狭窄为特色,但其他大部分机构较少开展食管狭窄治疗。GK3组构成比最高的M机构患儿的主要付费方式为全自费,其次为外埠医保;而构成比列第二、三位的O和P机构收治患儿的主要付费类型为本市医保。结论:各机构采取儿童胃镜治疗食管狭窄技术的差距较大,可以通过儿科医疗联合体建设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断拉平区域间医疗技术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病案首页 儿童 多中心 胃镜检查
原文传递
让儿童拥有健康的睡眠——访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教授
4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倪鑫 《健康世界》 2021年第3期51-55,共5页
良好的睡眠对于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之际,我们采访了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教授,请他针对儿童睡眠健康和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良好的睡眠对于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之际,我们采访了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教授,请他针对儿童睡眠健康和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等疾病的诊治情况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中华医学会 小儿外科学 北京儿童医院 世界睡眠日 诊治情况 睡眠 首都医科大学
原文传递
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一个不能忽视的现象 被引量:5
5
作者 朱香昱 张旎 +4 位作者 王端 冯爱民 张卉 马庚 陈艳妮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04-807,共4页
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在我国居高不下,国内外研究的异常检出率在3.8%~36.9%,然而我国临床患儿情绪行为问题的实际检出率并不高,且大多由专业临床医生发现,家长由于缺乏相关认识,很多时候不够重视,因而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已经出... 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在我国居高不下,国内外研究的异常检出率在3.8%~36.9%,然而我国临床患儿情绪行为问题的实际检出率并不高,且大多由专业临床医生发现,家长由于缺乏相关认识,很多时候不够重视,因而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已经出现了不可逆的损害。该文聚焦常见的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希望能引起广大家长及临床医生对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广泛关注,增强大家的预见性及危机意识,从而做到正确认识,早期干预,以避免情绪行为问题的进一步加重,及时遏制不良的行为现象,及时疏导儿童的不良情绪,有效避免悲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情绪问题 行为问题
原文传递
先天性小阴茎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6
作者 巩纯秀 +2 位作者 李乐乐 李豫川 宋宏程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79-684,共6页
先天性小阴茎是一种临床症状体征,可反映机体存在内分泌或遗传性疾病,也是患儿和家长担心的心理社会问题。其病因复杂,诊疗管理争议大,国内外尚无针对此类疾病的管理共识、指南或规范。为规范小阴茎的临床管理,尽量减少不当诊疗带来的... 先天性小阴茎是一种临床症状体征,可反映机体存在内分泌或遗传性疾病,也是患儿和家长担心的心理社会问题。其病因复杂,诊疗管理争议大,国内外尚无针对此类疾病的管理共识、指南或规范。为规范小阴茎的临床管理,尽量减少不当诊疗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经多个学组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并参考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先天性小阴茎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阴茎 临床症状体征 遗传性疾病 中国专家共识 诊疗管理 学科专家 最新研究进展 心理社会问题
原文传递
“师带徒”模式在基层儿科人才精准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辉 沈颖 +5 位作者 许志飞 白洁 郝育新 马庚 郭永丽 倪鑫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46-849,共4页
建立有针对性的适合基层的儿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快速、有效、可持续的基层儿科人才培养创新机制,是服务广大儿童所必需而迫切的要求。作者探索了将传统中医的“师带徒”模式引入西医基层儿科人才精准培养中的方法和效果,指出在区域儿... 建立有针对性的适合基层的儿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快速、有效、可持续的基层儿科人才培养创新机制,是服务广大儿童所必需而迫切的要求。作者探索了将传统中医的“师带徒”模式引入西医基层儿科人才精准培养中的方法和效果,指出在区域儿科联盟框架基础上,“师带徒”模式能够在较短周期内建立固定的精准的一对一带教形式,形成紧密、规范、可持续的基层儿科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高基层儿科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人力 师带徒 基层医疗机构 儿科医生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因病致贫家庭患儿救助试点实施情况分析
8
作者 许志飞 聂晓璐 +6 位作者 彭晓霞 白洁 郝育新 马庚 郭永丽 沈颖 倪鑫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55-960,共6页
目的了解因病致贫家庭患儿基本情况及救助实施状况。方法于2019年3—9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现场调查及核查的方式,收集"中国儿童健康扶贫计划"首批开展救助试点工作的6省17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患病儿童信息,对汇总... 目的了解因病致贫家庭患儿基本情况及救助实施状况。方法于2019年3—9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现场调查及核查的方式,收集"中国儿童健康扶贫计划"首批开展救助试点工作的6省17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患病儿童信息,对汇总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回收问卷312份,患儿年龄中位数为8.54岁。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儿童肿瘤和血液系统疾病为主要导致家庭贫困的常见疾病,医疗费用支付困难是患儿看病的最主要问题。对251名患儿进行分级诊疗判断,其中193名(76.89%)患儿可在省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进行收治,43名患儿需要接受慢性病管理,有15名患儿需送往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进一步确诊。结论针对贫困地区患病儿童家庭的帮扶,可在疾病预防宣教、健康扶贫政策相关知识普及、提升基层医疗队伍技术水平及医疗资源合理应用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扶贫 建档立卡 因病致贫家庭 疾病核查 试点项目 现场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