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0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学常青”——从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看数学史研究的特点与走向 被引量:4
1
作者 纪志刚 郑方磊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9-275,共7页
通过对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数学史的特邀报告、主题讨论会和论文报告的全面分析,我们看到传统内史型的数学史研究依然具有重要的生命力,但新的“热点”更应值得关注,比如,“多元文化之间数学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就已成为新的主流。为... 通过对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数学史的特邀报告、主题讨论会和论文报告的全面分析,我们看到传统内史型的数学史研究依然具有重要的生命力,但新的“热点”更应值得关注,比如,“多元文化之间数学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就已成为新的主流。为了应对“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挑战,这次国际科学史大会上展现出的新思想、新视角和新进路,对于中国数学史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 数学史研究 特点 走向 文化多样性
下载PDF
从贝尔纳奖看科学社会学的发展脉络与趋势
2
作者 李佳易 李侠 《科技中国》 2024年第3期59-64,共6页
要了解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学者关于科技与社会研究关注点的变化,最好的切入点就是该领域著名的国际人文奖项,而贝尔纳奖(John Desmond Bernal Prize)就是其中最合适的分析样本,该奖由科学社会研究学会(The 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 要了解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学者关于科技与社会研究关注点的变化,最好的切入点就是该领域著名的国际人文奖项,而贝尔纳奖(John Desmond Bernal Prize)就是其中最合适的分析样本,该奖由科学社会研究学会(The 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4S)于1981年开始颁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纳 科技与社会 科学社会学 20世纪中叶 发展脉络 关注点
下载PDF
日本科学史家中山茂及其研究道路 被引量:1
3
作者 白欣 萨日娜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7-130,共14页
日本学者中山茂教授(1928.06.22~2014.05.10)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史家,他不仅研究中国科学史,更为中国科学史走向世界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中山茂接受了东西两种不同的教育,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在中国·日本的科学技术史... 日本学者中山茂教授(1928.06.22~2014.05.10)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史家,他不仅研究中国科学史,更为中国科学史走向世界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中山茂接受了东西两种不同的教育,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在中国·日本的科学技术史、二战后的科学社会史、大学史等方面都有很多著述。著文追述,一方面,通过中山茂的思想与研究活动,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东西方科学交流与碰撞的历史过程及其特有的方式;另一方面,中山茂在近代日本科学的社会史研究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对于中国科学史未来的研究走向会产生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茂 生平 日本科学技术史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下载PDF
关注当代问题:新世纪以来国内科学史研究专题回顾——以五种重要刊物为主 被引量:3
4
作者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46-52,共7页
本文选择国内最重要的五种与科学史直接有关的刊物,披阅其上自2000年第1期以来的所有文章,择其论题直接关注当代问题者,归纳为六个方面:中医问题、现代中国科学体制及政策、科学传播、科学主义、李约瑟问题、科学史理论。笔者结合此六... 本文选择国内最重要的五种与科学史直接有关的刊物,披阅其上自2000年第1期以来的所有文章,择其论题直接关注当代问题者,归纳为六个方面:中医问题、现代中国科学体制及政策、科学传播、科学主义、李约瑟问题、科学史理论。笔者结合此六方面近年在国内的争议及某些文化背景,缕述数十篇相关论文要旨,给出一个新世纪以来国内科学史研究之专题回顾。由此亦可看出近年国内科学技术史研究者关注方向之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注当代 专题回顾 中医问题 现代中国科学体制及政策 科学传播 科学主义 李约瑟问题 科学史理论
下载PDF
今日科学史之中国地图——基于2007-2011年《自然科学史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正严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35-40,71,共7页
为了了解今日中国科学史各地域研究机构和人员的学术活跃度,文章对2007-2011年近五年发表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上的文献作者单位、籍贯等信息做了统计分析.统计分析表明:从事中国科学史的人员在地域上较为零散,许多研究人员没有在地域... 为了了解今日中国科学史各地域研究机构和人员的学术活跃度,文章对2007-2011年近五年发表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上的文献作者单位、籍贯等信息做了统计分析.统计分析表明:从事中国科学史的人员在地域上较为零散,许多研究人员没有在地域上组成特定的科研机构;中国科学史研究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中国科学史研究所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史研究》 作者 统计 科学史 机构
下载PDF
科学传播的“吹哨人”角色探究:基于卡森对DDT历史影响的案例分析
6
作者 郭茹月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5,共7页
在环境保护的历史进程中,蕾切尔·卡森的科学传播活动扮演了至关重要的“吹哨人”角色。科学传播对DDT技术发展的具体影响常被低估,但通过深入分析DDT的历史发展脉络,并量化评估卡森的贡献,可以确定科学传播在工业生产与技术研发中... 在环境保护的历史进程中,蕾切尔·卡森的科学传播活动扮演了至关重要的“吹哨人”角色。科学传播对DDT技术发展的具体影响常被低估,但通过深入分析DDT的历史发展脉络,并量化评估卡森的贡献,可以确定科学传播在工业生产与技术研发中的巨大影响。研究发现科学传播的两大核心着力点:第一,向公众传播环境风险预警,推动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第二,促使科研工作者反思技术,不断激发技术革新,从而在根本上缓解由技术应用引发的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传播 “吹哨人” 科学技术与社会 蕾切尔·卡森 DDT
下载PDF
科学史中关于视觉科学表象客观性问题的研究
7
作者 刘兵 宋金榜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6-121,共6页
对近几十年的科学史研究的科学编史学考察表明,视觉科学表象的客观性是相对的。它既不是艺术史学家所赞扬的是对双眼所见完全客观、准确的记录,也不是科学知识社会学者所试图证明的是彻底的社会建构的产物。正如"后建构主义"... 对近几十年的科学史研究的科学编史学考察表明,视觉科学表象的客观性是相对的。它既不是艺术史学家所赞扬的是对双眼所见完全客观、准确的记录,也不是科学知识社会学者所试图证明的是彻底的社会建构的产物。正如"后建构主义"科学史家认为的那样,视觉科学表象有其客观性的物质基础,但同样也有着理论渗透性。因此,科学家的自律以及学术规范体系和道德标准的约束,是实现视觉科学表象客观性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史 视觉科学表象 客观性 透视画法
下载PDF
赓续文脉、弦歌不辍:抗战时期的科学社明复图书馆
8
作者 王云帆 《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53-56,共4页
创立于1931年的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科学技术图书馆。抗日战争时期,明复图书馆赓续文脉、弦歌不辍,保存了北平图书馆南运的珍贵古籍,同时通过各个渠道积极筹款维持图书馆运作,给在沪高校师生提供了上课与查阅参考资料... 创立于1931年的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科学技术图书馆。抗日战争时期,明复图书馆赓续文脉、弦歌不辍,保存了北平图书馆南运的珍贵古籍,同时通过各个渠道积极筹款维持图书馆运作,给在沪高校师生提供了上课与查阅参考资料的场所,从而在上海“孤岛”保存了科技交流与传播的火种,践行了“科学救国”之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 明复图书馆 抗日战争
下载PDF
超迈前贤 津梁后学——席泽宗院士的科学史研究
9
作者 钮卫星 《邯郸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1-15,共5页
阐释了《古新星新表》对古代新星、超新星爆发记录资料所做的整理工作的重要学术价值,指出了以《古新星新表》一文为代表的这项工作是在古代天象记录的现代应用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开创了一个古为今用的天文学史研究分支。又以五个... 阐释了《古新星新表》对古代新星、超新星爆发记录资料所做的整理工作的重要学术价值,指出了以《古新星新表》一文为代表的这项工作是在古代天象记录的现代应用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开创了一个古为今用的天文学史研究分支。又以五个研究案例说明了席泽宗如何以"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进行科学史研究。最后评述了席泽宗对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对"李约瑟难题"的解读和对康熙科技政策的批评,认为席泽宗不因为学术成果的积累、学术名望的上升和年龄的增长而在学术上趋于保守,体现了一位真正学者的大家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泽宗 科学史研究 《古新星新表》
下载PDF
西方科学研究方法应用的本土化逻辑——以《谈天》为考察样本
10
作者 陆群峰 任昱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5,共6页
《谈天》蕴含着四种科学方法。“细测屡测”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坚持数学精确性、反复观测和不断试错的方法论原则。“归纳一致”是指从两个不同事实类出发的“归纳链”应导致同一结论,其关键是保持理论各部分的相互支持。“假说方法”则... 《谈天》蕴含着四种科学方法。“细测屡测”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坚持数学精确性、反复观测和不断试错的方法论原则。“归纳一致”是指从两个不同事实类出发的“归纳链”应导致同一结论,其关键是保持理论各部分的相互支持。“假说方法”则是通过提出大胆猜测,从而建立先前没有联系的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假说的真理性是由归纳一致来保证的。“苟求其故”是基于某些基本原理对产生某种现象的原因做出解释的科学方法,它类似于西方寻求因果联系的方法。《谈天》在推进西方科学方法本土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天》 细测屡测 归纳一致 假说方法 苟求其故
下载PDF
知识交流与文化融合——丹麦科学史家Jens Hoyrup教授讲座侧记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春芝 余庆纯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121,共4页
0引言Jens H?yrup是丹麦罗斯基尔德大学哲学和科学研究部的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名誉研究员。研究领域涉及古巴比伦数学、古希腊数学、中世纪伊斯兰数学、巴洛克科学,以及数学与科学哲学。作为国际著名科学史家,他曾主... 0引言Jens H?yrup是丹麦罗斯基尔德大学哲学和科学研究部的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名誉研究员。研究领域涉及古巴比伦数学、古希腊数学、中世纪伊斯兰数学、巴洛克科学,以及数学与科学哲学。作为国际著名科学史家,他曾主持根特大学乔治·萨顿纪念讲席(George Sarton Memorial Chair,Ghent University,2008~2009)、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第7届'竺可桢科学史讲席',2015年荣获国际数学史学会杰出贡献奖O.May Med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家 帕乔利 人文主义者 斐波那契 Jens Hoyrup 符号代数 文化融合 科学史家
下载PDF
中国科学史研究中的模拟实验方法探析
12
作者 关瑜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48,共7页
本文分析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中的模拟实验方法,追溯了这种方法在科学史研究中的应用历史,首次提出模拟实验方法有两种模式:证实性模拟实验及证伪性模拟实验,分析了它们在科学史研究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了它们对于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的价值... 本文分析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中的模拟实验方法,追溯了这种方法在科学史研究中的应用历史,首次提出模拟实验方法有两种模式:证实性模拟实验及证伪性模拟实验,分析了它们在科学史研究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了它们对于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的价值,指出模拟实验是以今证古的有效途径,但在应用这种方法时也要注意避免其中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实性模拟实验 证伪性模拟实验 科学史研究方法
下载PDF
科学史学科的建制、共识与影响: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13
作者 鲁世林 范毅强 李侠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2-29,共8页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相对于理工农医和人文社会科学,我国科学史的建制化发展分别晚了大约50年和20年。当前我国科学史学科的建制化已经基本完成,学科分支和研究方向不断拓宽,专业化正在逐步深入。通过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相对于理工农医和人文社会科学,我国科学史的建制化发展分别晚了大约50年和20年。当前我国科学史学科的建制化已经基本完成,学科分支和研究方向不断拓宽,专业化正在逐步深入。通过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助描述性统计、交叉分析、负二项回归等探究学术研究者对科学史认知的学科差异及其影响,从而侧面了解科学史在当代中国学术版图中的地位和前景。研究发现:不同学科对于科学史的了解情况有着显著差异;认同科学史学科的重要性对其正式出版学术成果数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科学史学习情况和科学史了解程度与其科研产出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只有约20%的没有科学史学习经历的学术研究者认为科学史学科与自身从事的学术研究有关系;科学史学习情况就算要在学术产出中发挥作用,过程可能也是长期的。科学史发展要影响到国内外以及不同学科,需要科学史研究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开阔的学科视野、多样的研究方法以及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史 学科 认知差异 科研产出
下载PDF
沙玉彦《科学史》研究
14
作者 李芳薇 《科学文化评论》 2016年第6期103-113,共11页
文章介绍了我国近代杰出核物理学家沙玉彦早年所著大众科学读物的概况,其所著的《科学史》是中国科学家编写的最早的科学史读物。阐释了沙玉彦编著此书的时代背景与创作目的,分析了此书的主要内容、插图及参考书籍,讨论了此书出版后的... 文章介绍了我国近代杰出核物理学家沙玉彦早年所著大众科学读物的概况,其所著的《科学史》是中国科学家编写的最早的科学史读物。阐释了沙玉彦编著此书的时代背景与创作目的,分析了此书的主要内容、插图及参考书籍,讨论了此书出版后的影响。沙玉彦《科学史》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近代早期科学工作者的科学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玉彦 科学史 科学观
下载PDF
“开放存取运动”:科学出版乌托邦的背后——Nature实证研究之六 被引量:10
15
作者 江晓原 穆蕴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0,共16页
文章系统研究国际科学期刊出版中的"开放存取运动",考察了大批涌现的开放存取期刊的运营机制和利润空间,揭示了开放存取期刊背后的商业利益驱动,以及开放存取期刊对学术生态的破坏效应。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国外不良期刊对中国... 文章系统研究国际科学期刊出版中的"开放存取运动",考察了大批涌现的开放存取期刊的运营机制和利润空间,揭示了开放存取期刊背后的商业利益驱动,以及开放存取期刊对学术生态的破坏效应。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国外不良期刊对中国科研经费的惊人掠取,并对"开放存取运动"的实质作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存取 论文处理费用 作者付费模式 “四大水刊” 掠夺性期刊
下载PDF
研发活动、科学文化土壤与高端科技人才集聚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联郡 李侠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8年第4期80-93,共14页
通常认为经济因素是影响人才集聚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对于高端科技人才来说,这一论断并没有相应的直接证据支持。本文以"杰青"和"长江学者"的区域分布为例,对高端科技人才集聚与经济因素、研发活动、科学文化土壤的... 通常认为经济因素是影响人才集聚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对于高端科技人才来说,这一论断并没有相应的直接证据支持。本文以"杰青"和"长江学者"的区域分布为例,对高端科技人才集聚与经济因素、研发活动、科学文化土壤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经济因素对高端科技人才集聚缺乏较强的解释力,研发活动、科学文化土壤与高端科技人才集聚具有更强的相关性,并据此对高端科技人才的政策安排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活动 科学文化土壤 人才集聚 高端科技人才
下载PDF
科学与幻想:一种新科学史的可能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江晓原 穆蕴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60,84,共11页
本文意欲探讨一种新型科学史在理论上的可能性。这种探讨是从对历史上有关外星文明和星际航行的幻想作品进行科学史研究的基础之上出发的。本文先从三个方面简要论证科学与幻想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这些研究表明:科学与幻想即使被... 本文意欲探讨一种新型科学史在理论上的可能性。这种探讨是从对历史上有关外星文明和星际航行的幻想作品进行科学史研究的基础之上出发的。本文先从三个方面简要论证科学与幻想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这些研究表明:科学与幻想即使被认为是处在开放边界的两边,它们也是保持密切互动的——这种互动竟是如此密切,以至于在很多情况下,两者间的边界几乎可以认为是不存在的。随后讨论了应如何看待那些含有幻想成分的"不正确的"科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论证,将幻想视为科学活动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得到历史事实的有力支持,而且从理论上说也是可以成立的。因此,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一种新科学史,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中,也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史学 科学幻想 科学活动 新科学史
下载PDF
科学史上关于寻找地外文明的争论——人类应该在宇宙的黑暗森林中呼喊吗? 被引量:4
18
作者 穆蕴秋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52-59,共8页
尽管地外文明是否存在的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但与其相关的探讨,已成为科学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1970年代,随着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简称SETI)的一无所获,与其相对的另一种试图接触地外文明的实践手段——主动向地外文明发送讯息(简称METI)... 尽管地外文明是否存在的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但与其相关的探讨,已成为科学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1970年代,随着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简称SETI)的一无所获,与其相对的另一种试图接触地外文明的实践手段——主动向地外文明发送讯息(简称METI),也被提上日程,并在科学界引发颇多争议。本文对争论双方的观点以及争论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研究了与METI有关的几种费米佯谬的解决方案。本文认为,在尚未做好接触地外文明的准备之前,实施METI是非常危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寻地外文明(SETI) 向地外文明发送信息(METI) 费米佯谬 SETI 悖论 圣马力诺标度
下载PDF
通识教育背景下的科学史教育功能探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关增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7-84,共8页
通识教育是当今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它由中世纪博雅教育发展而来,旨在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大学课程进行设计,以建立能够适应通识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作为一门课程,科学史能够满足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 通识教育是当今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它由中世纪博雅教育发展而来,旨在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大学课程进行设计,以建立能够适应通识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作为一门课程,科学史能够满足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要求,是通识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课程。科学史融入通识教育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为适应通识教育要求,对科学史课程也要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博雅教育 科学史 大学教育
下载PDF
从视觉科学史看科学与艺术的同源性和同质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金榜 刘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99,共8页
通过对近几十年的视觉科学史中关于科学图像的研究进行回顾,提出现代科学与艺术在历史上具有深刻的同源性,在认知模式上具有深刻的同质性。认为欧洲文艺复兴是现代科学与艺术的共同起源,而科学与艺术对事物进行观察、描述(描绘)1和解释... 通过对近几十年的视觉科学史中关于科学图像的研究进行回顾,提出现代科学与艺术在历史上具有深刻的同源性,在认知模式上具有深刻的同质性。认为欧洲文艺复兴是现代科学与艺术的共同起源,而科学与艺术对事物进行观察、描述(描绘)1和解释的共同旨趣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直到一百多年前才出现了科学与艺术相互分裂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科学史 视觉科学表象 科学与艺术 同源性 同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