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0年代以前中国喜剧电影的审美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沫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98,共4页
喜剧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类型。从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到抗战胜利后的都市轻喜剧,到“十七年”时期的讽刺喜剧、歌颂喜剧与轻喜剧,无一例外都存在大量优秀的作品。本文梳理了中国喜剧电影诞生之初至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历... 喜剧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类型。从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到抗战胜利后的都市轻喜剧,到“十七年”时期的讽刺喜剧、歌颂喜剧与轻喜剧,无一例外都存在大量优秀的作品。本文梳理了中国喜剧电影诞生之初至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历程,着重从1949年前的喜剧与“十七年”时期的喜剧两个时期来分析中国喜剧电影的情节编排和类型模式,以此为当今的国产喜剧片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十七年” 喜剧电影
下载PDF
走进德古拉——日本电影与香港电影的无声呐喊和文化交汇
2
作者 韦恩·斯坦 郭沫杉(译)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1年第5期53-63,共11页
从20世纪起,吸血鬼几乎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发生文化转化、变异与妥协,使吸血鬼成为一种跨国现象或一种“大流行”。作为一个完美的国际男性,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吸血鬼原型德古拉都很有男子气概,但并非所有吸血鬼都能成功地传达出相同... 从20世纪起,吸血鬼几乎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发生文化转化、变异与妥协,使吸血鬼成为一种跨国现象或一种“大流行”。作为一个完美的国际男性,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吸血鬼原型德古拉都很有男子气概,但并非所有吸血鬼都能成功地传达出相同文化的恐惧、震惊以及可替代的道德观。具体地说,恐怖片作为一种类型,是文化转化可能会失败的强力说明。本文从西方/东方叙事中所呈现的道德真实性的缺失、恐怖片在日本和香港这样重要的亚洲电影业中的成长和发轫,来探讨吸血鬼的影响是如何促成由地区差异引起的独特的电影冲突,即超自然和心理学的衍生品,甚至是政治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血鬼 德古拉 亚洲恐怖电影
下载PDF
重构“电影皇帝”:金焰20世纪30年代的明星形象建构
3
作者 郭沫杉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7-124,共8页
金焰的明星形象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影坛的标志性符号。身处特殊的历史转折时期,作为左翼影人的金焰成为底层话语的叙述者。他不仅在银幕上塑造了新青年与健美男性的角色形象,而且被联华影业公司包装成大众媒介中引领新式生活方式和拥有... 金焰的明星形象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影坛的标志性符号。身处特殊的历史转折时期,作为左翼影人的金焰成为底层话语的叙述者。他不仅在银幕上塑造了新青年与健美男性的角色形象,而且被联华影业公司包装成大众媒介中引领新式生活方式和拥有万千影迷的“电影皇帝”以及与范伦铁诺产生互文效应的“异族人”。本文从金焰明星地位生成的历史语境、银幕上的角色形塑及其在大众媒介中的明星形象三个方面入手,探讨金焰明星地位的形成路径及其与20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工业及特殊政治环境纠缠暗结的联系,以期充实学界对民国时期男明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焰 “电影皇帝” 明星形象 男性气质 左翼电影运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