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岭雄性大熊猫繁殖行为监测与种公兽培育
1
作者 赵鹏鹏 赵卫平 +2 位作者 张丹辉 沈洁娜 雷颖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34,共5页
提高大熊猫的人工繁育水平是维持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的关键。圈养大熊猫的选择性择偶交配和自然交配受孕率低是制约秦岭大熊猫圈养繁殖的主要因素,而种公兽的成功培育是提高圈养繁殖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对4只秦岭大熊猫雄性个体进行... 提高大熊猫的人工繁育水平是维持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的关键。圈养大熊猫的选择性择偶交配和自然交配受孕率低是制约秦岭大熊猫圈养繁殖的主要因素,而种公兽的成功培育是提高圈养繁殖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对4只秦岭大熊猫雄性个体进行健康状态评估、体重和粪便量监测、精子质量检测、日常行为和繁殖行为培训以及最佳放对时间确定等试验,成功培育大熊猫种公兽2只,5年期间成功繁育幼仔15胎21仔,受孕率由2018年的20%上升到2022年的66.7%。研究结果为大熊猫种公兽培育技术推广、提高圈养大熊猫繁育数量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大熊猫 种公兽 培育 繁殖行为监测
下载PDF
秦岭大熊猫骨髓、牙髓和脂肪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2
作者 马永杰 赵鹏鹏 +5 位作者 龚素华 沈洁娜 张丹辉 靳亚平 雷颖虎 林鹏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30,共7页
大熊猫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秦岭大熊猫是大熊猫的重要亚种种群。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细胞治疗领域中的理想种子细胞,是大熊猫极具保护价值的种质资源。通过组织块法和胶原酶消化法处理幼龄秦岭大熊猫骨髓、牙髓和脂肪组织... 大熊猫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秦岭大熊猫是大熊猫的重要亚种种群。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细胞治疗领域中的理想种子细胞,是大熊猫极具保护价值的种质资源。通过组织块法和胶原酶消化法处理幼龄秦岭大熊猫骨髓、牙髓和脂肪组织后,获得了各组织来源的细胞,其形态均呈长梭形,在细胞融合度达90%时均表现出漩涡状生长状态,传至第10代时增殖能力减弱;3种来源的细胞均表达MSCs的特异性标志物CD73和CD90,不表达造血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CD31和CD34,其中骨髓来源细胞还表达其特异性标志物SOX-2和SCFR,牙髓来源细胞表达SCFR脂肪来源细胞表达GNL3;诱导分化结果显示,各组织来源的细胞均能分化为成脂细胞、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表明获得了秦岭大熊猫骨髓、牙髓和脂肪组织来源M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大熊猫 骨髓 牙髓 脂肪 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与鉴定
下载PDF
大熊猫肠道菌群年龄演替规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蔚 张强 +7 位作者 瞿嘉豪 吴亚平 胡若辰 贾若艺 郭如海 马清义 潘广林 王兴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19-2630,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年龄段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构及功能的演替规律。于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采集16只不同年龄段大熊猫的新鲜粪便,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层次聚类方法分为5个年龄组进行分析。结果表...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年龄段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构及功能的演替规律。于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采集16只不同年龄段大熊猫的新鲜粪便,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层次聚类方法分为5个年龄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大熊猫共有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60.44%)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8.69%),且随年龄增长,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逐渐增加,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共有优势菌属为埃希菌属-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57.35%)和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15.17%),且性别差异对大熊猫肠道菌群结构影响不大。不同年龄段大熊猫的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呈现随年龄增长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18~22岁达最高;Beta多样性结果表明,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不同分组对样品差异的解释具有可信度。13~14岁成年大熊猫特有的优势菌属——魏斯菌属(Weissella,9.975%)为肠道益生菌,34岁老年大熊猫在氨基酸转运和代谢、信号转导、防御机制等通路的相对丰度不同于其他年龄段,其特有的优势菌属——八叠球菌属(Sarcina,53.29%)为条件致病菌。综上,该研究认为大熊猫肠道菌群多样性随年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不同年龄段共有和特有优势菌丰度及菌群功能存在差异,随年龄变化呈现一定演替规律,提示在大熊猫不同年龄阶段(尤其是老年阶段)的饲养过程中可补充相应缺乏的营养物质,以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大熊猫 肠道菌群 年龄
下载PDF
大熊猫习惯性流产病例分析
4
作者 赵鹏鹏 丁红娟 +4 位作者 王文戈 赵卫平 张丹辉 沈洁娜 雷颖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2-144,共3页
流产是哺乳动物易发生的产科疾病,但关于大熊猫习惯性流产病例报道较少。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对1只习惯性流产大熊猫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诊断,认为该大熊猫生殖道解剖结构先天性轻度异常,生殖道分泌物未完全排出造成早期流... 流产是哺乳动物易发生的产科疾病,但关于大熊猫习惯性流产病例报道较少。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对1只习惯性流产大熊猫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诊断,认为该大熊猫生殖道解剖结构先天性轻度异常,生殖道分泌物未完全排出造成早期流产发生。后期通过加强围产期大熊猫饲养管理、对症治疗和积极预防流产等措施,使习惯性流产大熊猫受孕并顺利产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生殖道异常 习惯性流产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秦韵之美——秦岭大熊猫
5
作者 赵鹏鹏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第3期I0001-I0002,共2页
横亘绵延的巍巍秦岭,云雾飘渺,苍翠悠然。南北两麓独特的气候和地貌相互交汇融合,孕育了以"秦岭四宝"为代表的64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如秦岭大熊猫、金丝猴、朱鹮、金毛扭角羚等众多珍稀动物。此外,还有3400余种种子植物,与动... 横亘绵延的巍巍秦岭,云雾飘渺,苍翠悠然。南北两麓独特的气候和地貌相互交汇融合,孕育了以"秦岭四宝"为代表的64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如秦岭大熊猫、金丝猴、朱鹮、金毛扭角羚等众多珍稀动物。此外,还有3400余种种子植物,与动物构成了生息与共的自然链条。20世纪60年代末,动物学家实地考证了秦岭大熊猫的存在,并积极开展野外大熊猫的救治保护工作。原林业部及陕西省政府于1987年选址秦岭北麓的楼观台,开始筹建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原)并启动相关业务工作,并取得积极有效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大熊猫 陆生脊椎动物 楼观台 珍稀动物 秦岭北麓 金毛扭角羚 金丝猴 种子植物
下载PDF
冷冻大熊猫初乳XO和PAO活性测定及其与牛、羊乳的比较
6
作者 付尚辰 雷颖虎 +3 位作者 赵鹏鹏 张丹辉 沈洁娜 刘永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58-1265,共8页
黄嘌呤氧化酶(XO)和多胺氧化酶(PAO)是乳汁中两类重要的氧化还原酶,与新生幼崽免疫系统的形成密切相关。采用牛、羊鲜乳及其冷冻乳建立XO和PAO活性的AmplexRed荧光检测方法,对冷冻大熊猫初乳中XO和PAO活性进行测定,并与新鲜和冷冻牛、... 黄嘌呤氧化酶(XO)和多胺氧化酶(PAO)是乳汁中两类重要的氧化还原酶,与新生幼崽免疫系统的形成密切相关。采用牛、羊鲜乳及其冷冻乳建立XO和PAO活性的AmplexRed荧光检测方法,对冷冻大熊猫初乳中XO和PAO活性进行测定,并与新鲜和冷冻牛、羊乳中这两种酶的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乳中XO活性高于PAO活性;XO活性总体趋势为牛乳>大熊猫初乳>羊乳;PAO活性总体趋势为牛乳>羊乳>大熊猫初乳。大熊猫初乳通过XO、PAO和乳过氧化物酶LPO系统的协同抗菌机制在新生幼崽肠道微生物和先天免疫系统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且以XO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冷冻乳 黄嘌呤氧化酶(XO) 多胺氧化酶(PAO)
下载PDF
一起大熊猫感染犬瘟热的诊断
7
作者 张丹辉 马军权 +2 位作者 沈洁娜 刘宝元 周恩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0-133,共4页
2015年陕西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有6只大熊猫相继出现抽搐、口吐白沫及严重的神经症状,其中5只死亡。为研究引起大熊猫死亡的病因,采集样本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并对1例病死大熊猫进行了病理剖检。初检使用犬瘟热病毒快速检测卡,检测结果为... 2015年陕西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有6只大熊猫相继出现抽搐、口吐白沫及严重的神经症状,其中5只死亡。为研究引起大熊猫死亡的病因,采集样本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并对1例病死大熊猫进行了病理剖检。初检使用犬瘟热病毒快速检测卡,检测结果为阳性。大体病理学观察发现病死大熊猫爪垫变厚开裂,皮下淋巴结肿大,气管和肺泡腔内有泡沫状黏液渗出,肺脏淤血、出血和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表现,脑组织淤血,可见有大小不一出血点。脾头部位肿大,脾头边缘可见小的梗死灶。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肺脏小血管和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肺泡腔内浆液渗出,细支气管上皮脱落。大脑白质空泡化,神经细胞核内可见包涵体,小胶质细胞增生。脾脏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犬瘟热病毒实时荧光检测结果呈阳性。综合分析患病大熊猫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确诊大熊猫种群感染了犬瘟热病毒。提示应加强犬瘟热的预防,提高大熊猫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犬瘟热 诊断
下载PDF
大熊猫酶标孕酮的制备与检验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卫平 李婵 +2 位作者 洪金 林鹏飞 雷颖虎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第6期245-248,252,共5页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妊娠诊断是其繁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酶联免疫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熊猫尿液中与妊娠相关的激素是准确判断是否受孕的一种非损伤性检测方式。辣根过氧化物酶(...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妊娠诊断是其繁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酶联免疫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熊猫尿液中与妊娠相关的激素是准确判断是否受孕的一种非损伤性检测方式。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是ELISA试剂盒显色体系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与抗原或者抗体结合可以形成酶标抗原或酶标抗体从而应用于ELISA试剂盒中。本试验旨在合成可用于孕酮(Progesterone,P_(4))检测的ELISA试剂盒的HRP酶标的P_(4)-HRP偶联物。通过两步法合成,首先对11α-羟基孕酮(11α-hydroxyprogesterone,11α-OH-P_(4))进行化学修饰,在4-二甲氨基吡啶(4-Dimethylaminopyridine,DMAP)的催化作用下,与琥珀酸酐偶联形成11α-羟基孕酮半琥珀酸酯(11α-hydroxyprogesterone hemisuccinate,11α-OH-P_(4)-HS),后通过碳化二亚胺法,使11α-OH-P_(4)-HS与HRP偶联形成酶标抗原P_(4)-HRP偶联物。通过鉴定,该两步试验制备了产率为78.64的11α-OH-P_(4)-HS,以及酶标记率为22.9的P_(4)-HRP。本研究最终成功合成酶标记的孕酮,可用于后续开发检测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α-羟基孕酮 辣根过氧化物酶 酶标孕酮
下载PDF
野生秦岭羚牛源食道口线虫的分离鉴定
9
作者 潘广林 王俊伟 +6 位作者 张强 马清义 雷颖虎 吴慧芳 王燕山 宋军科 赵光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2,共7页
为了明确野生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的种类与遗传进化关系,对秦岭山区的1只野外死亡羚牛结肠内的食道口线虫利用蠕虫完全剖检法进行采集,初步观察虫体基本形态,并基于ITS rRNA、cox1和nad1... 为了明确野生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的种类与遗传进化关系,对秦岭山区的1只野外死亡羚牛结肠内的食道口线虫利用蠕虫完全剖检法进行采集,初步观察虫体基本形态,并基于ITS rRNA、cox1和nad1基因位点对虫体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发现,共分离得到39条食道口线虫虫体,形态学鉴定符合食道口线虫的典型结构特征;代表性虫体样本的ITS rRNA基因、cox1和nad1部分基因的PCR扩增产物长度分别为913、441、721 bp,其序列与山羊源粗纹食道口线虫(O.asperum,GenBank登录号:KM200806、KM200767、KM200817)相似性分别为99.49%~99.75%、99.43%~100%和98.94%~99.39%,在遗传进化树中位于同一支,而与其他食道口线虫以及蛊口科其他线虫遗传距离较远。结果表明,该只野生秦岭羚牛结肠内的食道口线虫为粗纹食道口线虫。研究结果为秦岭羚牛食道口线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羚牛 食道口线虫 种属鉴定 遗传进化分析
下载PDF
秦岭四宝科学公园绿化树种配置与应用
10
作者 赵卫平 赵鹏鹏 马军权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第1期109-110,124,共3页
根据秦岭四宝科学公园中珍稀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动物在日常生活中对植物的需求,配置合适的园林绿化树种,使动物与植物养护有机结合起来,增进园林艺术效果的同时,促进动物环境丰容,形成动植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空间。
关键词 科学公园 绿化 树种配置
下载PDF
朱鹮种群增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1
作者 刘尊海 朱龙博 +4 位作者 王晗 雷颖虎 张军风 董荣 孙超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104,共6页
结合目前朱鹮(Nipponia nippon)的保护现状以及文献资料,综述其生活习性以及种群现状,并从生物学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方面,剖析朱鹮种群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阻力,具体分析遗传因素、近亲繁殖、性别比例、再引入、栖息地以及人类活动对朱鹮... 结合目前朱鹮(Nipponia nippon)的保护现状以及文献资料,综述其生活习性以及种群现状,并从生物学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方面,剖析朱鹮种群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阻力,具体分析遗传因素、近亲繁殖、性别比例、再引入、栖息地以及人类活动对朱鹮种群发展的影响,指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个人研究方向提出建议,如继续坚持现阶段再引入计划,同时改进人工繁育技术,统筹兼顾以巩固再引入成果,以期对未来朱鹮的保护以及种群恢复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从而在实际保护工作中提高成效,促进朱鹮种群稳定增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种群发展 生物学因素 环境因素 再引入
下载PDF
秦岭大熊猫精浆指标对精液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董贺孟 马永杰 +6 位作者 赵鹏鹏 沈洁娜 张丹辉 齐航 靳亚平 雷颖虎 林鹏飞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3-1056,共4页
精浆生化指标和精液品质的研究是开展雄性大熊猫生殖技术的基础。精浆成分在精子获能、受精以及保护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运行等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本试验通过对4只雄性秦岭大熊猫精浆中果糖、柠檬酸、锌(Zn)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 精浆生化指标和精液品质的研究是开展雄性大熊猫生殖技术的基础。精浆成分在精子获能、受精以及保护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运行等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本试验通过对4只雄性秦岭大熊猫精浆中果糖、柠檬酸、锌(Zn)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的测定,分析比较其与精液品质的相关性,以期为提高秦岭大熊猫精液品质和精液保存质量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果糖浓度与秦岭大熊猫的精子活率、顶体和质膜完整性无显著相关性;Zn含量与精子活率、顶体和质膜完整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柠檬酸含量与精子活率、顶体和质膜完整性呈正相关;ROS含量与精液品质呈显著负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精液保存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精浆中Zn、柠檬酸及ROS含量提升秦岭大熊猫精液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大熊猫 精浆 精液品质 精浆指标
原文传递
大熊猫犬瘟热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广林 赵鹏鹏 +3 位作者 高更更 雷颖虎 骆琛 王兴龙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01-1505,共5页
为建立大熊猫犬瘟热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用合成的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H和F短肽作为包被抗原,分别以HRP标记的鼠抗大熊猫IgG Fc二抗、HRP标记兔抗犬IgG二抗、HRP标记SPA作为检测二抗,通过矩阵法优化抗原包被... 为建立大熊猫犬瘟热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用合成的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H和F短肽作为包被抗原,分别以HRP标记的鼠抗大熊猫IgG Fc二抗、HRP标记兔抗犬IgG二抗、HRP标记SPA作为检测二抗,通过矩阵法优化抗原包被浓度、血清稀释度和酶标二抗稀释度,评估3种方法的符合率、敏感性和重复性,建立3种大熊猫犬瘟热血清抗体ELISA检测方法,并用该方法检测大熊猫2次免疫犬瘟热疫苗的血清抗体。结果显示,抗原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25 mg/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3种二抗的最佳稀释度分别1∶1000,1∶1000,1∶500,3种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100%,92%,100%,敏感性分别为1∶400,1∶100,1∶100,3种方法的重复性较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对大熊猫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所有血清样本的抗体效价均大于1∶100,50%的血清样本抗体水平相较一免有了显著升高。本研究对3种用于大熊猫犬瘟热血清抗体检测二抗进行评估,为大熊猫犬瘟热ELISA试剂盒的开发、流行病学监测以及疫苗免疫效力的评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犬瘟热 间接ELISA
原文传递
一起朱鹮雏鸟新城疫的诊治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佳 徐光岚 +3 位作者 张军风 刘文旺 雷颖虎 高更更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144,共4页
2018年5月,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突然有10只人工育雏的朱鹮雏鸟在短暂厌食后相继死亡,经病理剖检及实验室病原检测诊断为新城疫。剩余18只朱鹮雏鸟经检测12只新城疫阳性,后经抗NDV异源高免血清治疗和新城疫疫苗紧急免疫后,16只雏... 2018年5月,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突然有10只人工育雏的朱鹮雏鸟在短暂厌食后相继死亡,经病理剖检及实验室病原检测诊断为新城疫。剩余18只朱鹮雏鸟经检测12只新城疫阳性,后经抗NDV异源高免血清治疗和新城疫疫苗紧急免疫后,16只雏鸟成活。朱鹮感染新城疫偶有报道,但尚无成功治愈的案例。这次朱鹮雏鸟新城疫的诊治为今后珍稀濒危鸟类的新城疫治疗,提供了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新城疫 高免血清 免疫
下载PDF
一种秦岭羚牛肺线虫新种——羚牛变圆线虫的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俊伟 潘广林 +5 位作者 郭庆彬 黄爽 陈金铭 杨新 宋军科 赵光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4-709,共6页
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1头秦岭羚牛肺线虫样本进行了种属鉴定。首先利用蠕虫完全剖检法分离该秦岭羚牛肺脏及支气管的肺线虫,初步观察记录虫体基本形态,进一步利用乳酚透明液对虫体进行处理后利用显微镜观察这些线虫的特征性结构... 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1头秦岭羚牛肺线虫样本进行了种属鉴定。首先利用蠕虫完全剖检法分离该秦岭羚牛肺脏及支气管的肺线虫,初步观察记录虫体基本形态,进一步利用乳酚透明液对虫体进行处理后利用显微镜观察这些线虫的特征性结构,最后对虫体的ITS-2 rRNA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以及序列分析。结果发现,从该头秦岭羚牛肺脏及支气管获得214份虫体样本,采集的新鲜虫体样本均呈淡黄色,虫体的头部、食道和尾部结构与原圆科线虫典型结构特征一致;获得了总长度为409~431 bp的ITS-2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本研究所得虫体序列的相似性为97.5%~100.0%,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本研究所得虫体单独位于一支,且与原圆科变圆属线虫(KJ439597)位于姊妹支,但与原圆科变圆属线虫的序列差异为24.1%~25.4%。结果表明,该头秦岭羚牛肺部线虫可能为原圆科变圆属线虫的一个新种,命名为羚牛变圆线虫。研究结果为秦岭羚牛肺线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羚牛 肺线虫 种属鉴定 形态 ITS-2 rRNA基因
原文传递
不同释放策略对朱鹮再引入种群存活率和繁殖成功率的影响
16
作者 董荣 张军风 +3 位作者 雷颖虎 张智锋 李夏 于晓平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1-809,共9页
物种再引入目前已成为一种拯救、恢复珍稀濒危物种的重要手段。研究释放后的个体存活和繁殖成功率可以更好地优化释放策略,指导不同释放地释放后的管理。利用方差分析比较了陕西省朱鹮(Nipponia nippon)再引入三个释放地宁陕、铜川和千... 物种再引入目前已成为一种拯救、恢复珍稀濒危物种的重要手段。研究释放后的个体存活和繁殖成功率可以更好地优化释放策略,指导不同释放地释放后的管理。利用方差分析比较了陕西省朱鹮(Nipponia nippon)再引入三个释放地宁陕、铜川和千阳首次释放个体的平均年龄,结合释放后的监测数据,比较了释放后个体存活率和繁殖成功率。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放归个体年龄、性别、个体来源和野化训练时长对释放后6个月个体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释放地首次释放个体的平均年龄差异显著(F=40.35,df=2,P<0.001),宁陕首次释放个体的平均年龄较大,为(6.1±1.9)岁。铜川释放后个体存活率(65.6%)最高,千阳次之(61.5%);三个释放地释放后的前3年繁殖成功率差异较大(ANOVA,df=2,P<0.05),铜川繁殖成功率最高,为57.7%±34.3%(n=14,其中2014年繁殖2巢,2015年繁殖6巢,2016年繁殖6巢),宁陕次之,为52.3%±43.3%(n=14)。释放个体年龄与释放后个体存活率显著负相关(β=﹣0.21,95%置信区间CI为﹣0.45~﹣0.04,P<0.05),而性别、个体来源和野化训练时长对释放后个体存活率影响不显著。基于三个释放地释放后个体存活率和繁殖成功率的差异,我们建议针对释放地的特定环境,可根据种源的年龄结构及个体的遗传组成来选择释放群体;可将不同种源的个体在释放地混合圈养,开展适当的野化训练后再进行释放;秋季可能是朱鹮的最佳释放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再引入 存活率 释放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