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葡萄和世界对话的人
1
作者 阎明国 《中国作家(纪实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207,共26页
1962年8月,正是玫瑰香葡萄、马奶子葡萄鲜美熟透的季节,葡萄之乡十里铺耿庄村的耿怀久家,降生了一个眼睛不停眨动的小男孩——耿怀久有了大孙子。
关键词 葡萄 对话 世界 玫瑰
原文传递
新人自白
2
作者 杨立秋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0-116,共7页
不止一次,在文学的或非文学的场合,面对他人客气的恭维,我说自己只是一个文学的资深票友。这倒并非谦虚,而是事实。生存之下,文学不是砝码,更不是唯一的条件,在更大程度上,它只能是一种爱好。然而,爱好文学,就像爱一个人一样... 不止一次,在文学的或非文学的场合,面对他人客气的恭维,我说自己只是一个文学的资深票友。这倒并非谦虚,而是事实。生存之下,文学不是砝码,更不是唯一的条件,在更大程度上,它只能是一种爱好。然而,爱好文学,就像爱一个人一样,不能为其投入全部,也的确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白 非文学 爱好
原文传递
桥东里(外一首)
3
作者 贾霄 《诗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4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外一首
原文传递
唐丽的诗(四首)
4
作者 唐丽 《绿风》 2007年第1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唐丽 梧桐花 蓦然回首 我不知道 诗行 千里冰封 翻过来 在山 海金沙 美如画
原文传递
心灵成长
5
作者 辛泊平 《椰城》 2021年第2期11-14,共4页
读到李景泽的短篇小说《伊人》的时候,我正在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的《缓慢的归乡》。这是一种奇特的平行阅读:《缓慢的归乡》正如它的名字一样,阅读必须缓慢,因为小说的主体不是情节,而是难以把握的思绪,是超越时空的哲... 读到李景泽的短篇小说《伊人》的时候,我正在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的《缓慢的归乡》。这是一种奇特的平行阅读:《缓慢的归乡》正如它的名字一样,阅读必须缓慢,因为小说的主体不是情节,而是难以把握的思绪,是超越时空的哲学观察;而《伊人》虽然也不重情节,但却是流畅的,这倒不是因为小说的篇幅和容量,而是因为叙事的节奏和清晰度。在我看来,这两部作品都是关乎记忆和心灵的,只不过在汉德克那里,空间上的物理移动承载着时间上的心理分割,生命的体验是流动的;而在李景泽这里,他关注的是时间的流转并未改变空间的定格,生命的体验是相对凝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 心灵成长 归乡 德克 超越时空 短篇小说 清晰度
原文传递
被遮蔽的乡村孤独——评羌人六小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6
作者 辛泊平 《椰城》 2021年第1期18-21,共4页
青年作家羌人六的《一个巴掌拍不响》是一篇别有意味的短篇小说。从表面看,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乡村酒鬼的尴尬处境与悲剧人生。但我觉得,酒鬼只是作家的一个切口。他想表达的,其实是一种乡村的孤独,是一种被忽视、被遮蔽的生存状态。在... 青年作家羌人六的《一个巴掌拍不响》是一篇别有意味的短篇小说。从表面看,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乡村酒鬼的尴尬处境与悲剧人生。但我觉得,酒鬼只是作家的一个切口。他想表达的,其实是一种乡村的孤独,是一种被忽视、被遮蔽的生存状态。在断裂带,刘长凹是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存在。说他普通,是因为他对酒的喜欢几乎是这个地方的男人的共性;说他特殊,是因为他对酒的依赖程度和醉酒频率都超过了普通的男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作家 生存状态 悲剧人生 尴尬处境 依赖程度 被遮蔽 孤独 乡村
原文传递
生存重负下的乡村伦理与理想碎片
7
作者 辛泊平 《椰城》 2021年第3期17-20,共4页
在当下,谈论乡村伦理是尴尬的,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秩序早已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荡然无存。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乡村,只不过是对城市的拙劣模仿,只是体量不同、热闹程度不同罢了。而那种维系着乡村格局的亲密关系,也因为生存的重负变得... 在当下,谈论乡村伦理是尴尬的,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秩序早已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荡然无存。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乡村,只不过是对城市的拙劣模仿,只是体量不同、热闹程度不同罢了。而那种维系着乡村格局的亲密关系,也因为生存的重负变得暧昧不清,变得支离破碎。乡村已经遥远,田园诗意成了传说。或许,正是因为在这种让乡愁无处盛放的背景下,何飞龙的短篇小说《彩虹分割线》才有了刺痛心灵的锋芒,有了让人沉思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伦理 分割线 乡村秩序 亲密关系 乡愁 田园诗 市场经济
原文传递
海葬
8
作者 马建忠 《椰城》 2018年第11期54-61,共8页
吴双身着肃穆的衣服,手捧着装满鲜花瓣的花篮,坐在摇曳的小舢板船上,缓缓驶向较深一些的海域。这次她没吐,还有精神和胆量依靠船帮盯着海水看。她最怕水,从小长在海边,没下过一次海。好多次她梦到海里有水鬼,青面獠牙,专吃人。为这事姥... 吴双身着肃穆的衣服,手捧着装满鲜花瓣的花篮,坐在摇曳的小舢板船上,缓缓驶向较深一些的海域。这次她没吐,还有精神和胆量依靠船帮盯着海水看。她最怕水,从小长在海边,没下过一次海。好多次她梦到海里有水鬼,青面獠牙,专吃人。为这事姥爷训斥过她母亲,生个女娃子就是废物,这哪像渔民家的种,说着起身织补渔网去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原文传递
故乡
9
作者 马建忠 《绿叶》 2018年第5期84-86,共3页
女儿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作文得了满分。我心存疑惑,这些年写作文一直是她挥之不去的魔靥,这次怎么了?我问她,写的什么内容。她若有所思地说,怀想一只鸟。
关键词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原文传递
青春的挽歌
10
作者 辛泊平 《椰城》 2021年第4期15-18,共4页
不知为什么,读完孟祥鹏的短篇小说《八十六楼的摩天酒店》,我恍惚找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第一次阅读马原、余华、格非、苏盘等先锋小说家的感觉。这是一种很奇妙的阅读感受,一种不同于常态阅读的“似曾相识”。当然,在时间的流水线上,完... 不知为什么,读完孟祥鹏的短篇小说《八十六楼的摩天酒店》,我恍惚找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第一次阅读马原、余华、格非、苏盘等先锋小说家的感觉。这是一种很奇妙的阅读感受,一种不同于常态阅读的“似曾相识”。当然,在时间的流水线上,完全相同的震撼无法复制,但那种来自叙事的陌生化,还是带来了一种阅读的惊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感受 流水线 常态阅读 似曾相识 陌生化
原文传递
寻父情结与梦境色彩
11
作者 辛泊平 《椰城》 2021年第6期19-21,15,共4页
读熊生庆的短篇小说《礼物》,我突然想起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倒不是这两个作品有什么相似之处,而是读完这篇小说,我想套用卡佛的小说题目来表达我的疑惑——当我们在谈论小说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是... 读熊生庆的短篇小说《礼物》,我突然想起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倒不是这两个作品有什么相似之处,而是读完这篇小说,我想套用卡佛的小说题目来表达我的疑惑——当我们在谈论小说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是谈论小说的人物、情节、结构、语言、寓意,还是其他的什么?因为这篇小说,让我一时找不到最佳的切入点。这注定不是一次愉悦的阅读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感受 卡佛 雷蒙德·卡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