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东北地区蒙古栎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许中旗 李文华 +1 位作者 刘文忠 吴雪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1-24,共4页
对我国东北地区常见5种蒙古栎林乔木层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的结果表明,各林分生物量依次为榛子蒙古栎林(249754.45 kg/hm2)>高产栎林(184750.00 kg/hm2)>胡枝子蒙古栎林(128312.00 kg/hm2)>杜鹃蒙古栎林(124573.16 kg/hm2)>... 对我国东北地区常见5种蒙古栎林乔木层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的结果表明,各林分生物量依次为榛子蒙古栎林(249754.45 kg/hm2)>高产栎林(184750.00 kg/hm2)>胡枝子蒙古栎林(128312.00 kg/hm2)>杜鹃蒙古栎林(124573.16 kg/hm2)>矮栎林(42974.50 kg/hm2),各林分乔木层生物量主要分布在数量较少的大径级林木中,大径级林木在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构成中占主导地位。几种次生林乔木层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榛子蒙古栎林>白桦林>高产栎林>杂木林>胡枝子蒙古栎林>杜鹃蒙古栎林>山杨林>硬阔叶林>矮栎林。各林分净生产力依次为榛子蒙古栎林(18701.3kg/hm2.a)>矮栎林(7682.6kg/hm2.a)>杜鹃蒙古栎林(7622.1kg/hm2.a)>胡枝子蒙古栎林(7588.5kg/hm2.a)>高产栎林(6984.0kg/h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林 生物量 生产力 森林生态系统
下载PDF
太行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保水防蚀能力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许中旗 李文华 +1 位作者 郑均宝 刘文忠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104,共4页
从植被和土壤状况两个方面对太行山区常见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保水防蚀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栓皮栎林、刺槐林和矮刺槐林具有较好的层次结构、较大的枯落物积累量及根系数量,保水防蚀能力较强;板栗林因为人为干扰较为强烈,层次结... 从植被和土壤状况两个方面对太行山区常见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保水防蚀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栓皮栎林、刺槐林和矮刺槐林具有较好的层次结构、较大的枯落物积累量及根系数量,保水防蚀能力较强;板栗林因为人为干扰较为强烈,层次结构单一,保水防蚀能力弱于另外3种林地;撂荒地具有较高的植被盖度和数量较多的草本植物根系以及枯落物的积累,其保水防蚀能力优于农田。农田层次结构单一,枯落物的积累和根系数量少,保水防蚀能力最弱。该地区大部分土壤都具有较大的非毛管孔隙度和较好的渗透性,但抗蚀性较差,植被有提高土壤抗蚀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区 土地利用方式 保水防蚀能力 植被 土壤
下载PDF
森林植被影响气候变化的机制 被引量:6
3
作者 许中旗 王立军 +2 位作者 刘文忠 许晴 吴雪宾 《河北林果研究》 2005年第1期7-10,13,共5页
森林植被通过两种途径对气候产生影响:"碳"库和下垫面。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库,森林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对变化决定着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汇还是一个源,从而对气候产生着不同的影响。人类干扰对森林的碳收支过... 森林植被通过两种途径对气候产生影响:"碳"库和下垫面。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库,森林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对变化决定着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汇还是一个源,从而对气候产生着不同的影响。人类干扰对森林的碳收支过程具有明显影响。森林又是一个特殊的下垫面,它的粗糙度、反射率、地表水利用性、热量平衡、水分平衡与其他下垫面具有明显的不同。这些特征对降水、局地环流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而对不同尺度和区域范围的气候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 气候 碳库 下垫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