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胸骨及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晓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13期46-47,共2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胸骨及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胸骨骨折10例、肋软骨骨折16例患者,在工作站进行多种后处理重建,主要有1mm薄层横断图像重建,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再现技术...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胸骨及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胸骨骨折10例、肋软骨骨折16例患者,在工作站进行多种后处理重建,主要有1mm薄层横断图像重建,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再现技术(VR)重建,并与X线胸片对比。结果 10例胸骨骨折患者,其中胸骨柄骨折3例,胸骨体骨折7例;16例肋软骨骨折患者,单根肋软骨骨折12例,多根肋软骨骨折4例。其中X线胸片显示胸骨骨折8例,肋软骨骨折0例;16层螺旋CT多种重建技术优于X线检查结果。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综合应用可为胸骨及肋软骨骨折患者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在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重建 胸骨及肋软骨 骨折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扫描与重建技术对输尿管结石所致急腹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赵晓波 赵玉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8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与重建技术对输尿管结石所致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56例输尿管结石所致急腹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行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多层螺旋 CT 检查后在工作站进行薄层...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与重建技术对输尿管结石所致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56例输尿管结石所致急腹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行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多层螺旋 CT 检查后在工作站进行薄层重建、MPR、CPR多方位成像,并将两种检查结果分别记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依据手术病检及临床诊断结果,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是100%,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是44.87%,两种检查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与重建技术能够快速、准确诊断输尿管结石所致急腹症,可以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输尿管结石
下载PDF
CT与MRI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崔红英 王彪 马海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7期151-152,共2页
目的:分析CT与MRI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间收治的脊柱外伤病例中随机选取92例进行研究观察,所选患者均进行了脊柱CT与MRI检查,以手术所见作为基准,分别对CT与MRI在各类脊柱外伤诊断中的检出率进... 目的:分析CT与MRI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间收治的脊柱外伤病例中随机选取92例进行研究观察,所选患者均进行了脊柱CT与MRI检查,以手术所见作为基准,分别对CT与MRI在各类脊柱外伤诊断中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在椎体骨折线的检出率55.4%高于MRI的3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350,P<0.05);但CT在脊髓、神经根、椎旁软组织、前纵韧带、后纵韧带等部位损伤的检出率分别为为39.1%、15.2%、30.4%、7.6%、8.7%低于MRI的54.3%、28.3%、44.6%、20.7%、22.8%(χ^(2)=4.2791,4.6000,3.9188,6.4499,6.9179,P<0.05)。结论:CT与MRI在脊柱外伤诊断中互有优缺点,宜将两种检查方式加以联合应用,以提高脊柱外伤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脊柱外伤 应用价值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在幽门锐性异物内镜治疗术前评价中的应用
4
作者 赵晓波 谢铁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7期1409-1411,共3页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在幽门锐性异物内镜治疗术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1例幽门锐性异物患者,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评价示幽门部异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并判断锐缘进入胃壁肌层深度、与浆膜层距离、与血管关系及胃壁周围结构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在幽门锐性异物内镜治疗术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1例幽门锐性异物患者,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评价示幽门部异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并判断锐缘进入胃壁肌层深度、与浆膜层距离、与血管关系及胃壁周围结构情况。结果 11例患者锐性异物均有至少一端深入胃壁肌层,3例患者有两端深入胃壁肌层,1例患者突破浆膜层,考虑有幽门部穿孔发生。4例患者胃壁增厚,局部部分包裹异物锐缘。4例患者发现胃壁内高密度影,考虑出血,同时未发现胃壁肌层分支血管明确受累。10例患者幽门部异物均经内镜成功取出,无上消化道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1例穿孔患者成功经手术治疗。结论增强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幽门锐性异物锐缘刺入胃壁内深度及与胃壁三层结构之间的关系、胃壁受损增厚程度、锐缘是否突破浆膜层等征象。为内镜取出异物提供详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异物 幽门 内镜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肝脏恶性肿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胆汁瘤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秀文 刘军山 杨志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248-1250,共3页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化疗方法之一,但TACE化疗可导致患者出现胆汁瘤并发症,即患者胆汁漏出包裹后形成的胆汁瘤囊肿。本研究收集2012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3例因肝脏恶性肿瘤行TAC...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化疗方法之一,但TACE化疗可导致患者出现胆汁瘤并发症,即患者胆汁漏出包裹后形成的胆汁瘤囊肿。本研究收集2012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3例因肝脏恶性肿瘤行TACE治疗,并发术后胆汁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瘤 肝脏恶性肿瘤 流管 化疗方法 引流量 临床护理 感染护理 护理人员 无水乙醇注射 冲洗液
下载PDF
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手术术后胆汁瘤的形成原因及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军山 张秀文 杨志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932-934,共3页
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两大类型。原发性肝癌指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继发性肝癌指原发于肝脏以外脏器的癌肿转移至肝脏所发生的恶性肿瘤[1]。临床观察显示,早期肝癌无特异性症状,而到中晚期则表现为肝区疼痛... 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两大类型。原发性肝癌指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继发性肝癌指原发于肝脏以外脏器的癌肿转移至肝脏所发生的恶性肿瘤[1]。临床观察显示,早期肝癌无特异性症状,而到中晚期则表现为肝区疼痛、腹胀、低热、黄疸、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肝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介入手术 胆汁瘤 原发性肝癌 治疗 术后 肝内胆管细胞
下载PDF
动脉血管成像在颅颈动脉狭窄和斑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7
作者 崔红英 王彪 马海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9期59-60,共2页
目的:分析动脉血管成像(CTA)在颅颈动脉狭窄和斑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间102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另以同时期诊断为非缺血性脑血管患者102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CTA检查,对两组颅颈动脉狭窄和... 目的:分析动脉血管成像(CTA)在颅颈动脉狭窄和斑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间102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另以同时期诊断为非缺血性脑血管患者102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CTA检查,对两组颅颈动脉狭窄和斑块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颅颈动脉狭窄和斑块检出率分别为71.6%、86.3%明显均高于对照组37.3%、38.2%(χ^(2)=6.4313,50.0873,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软斑块、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分布情况(颈总动脉:13.6%、18.2%、30.8%vs.2.8%、17.9%、6.6%,颈内动脉:7.6%、22.2%、23.2%、vs.1.9%、17.0%、6.6%,椎动脉:0、12.1%、10.1%、vs.0、6.6%、2.8%)方面存在显著差异(χ^(2)=23.2921,13.2618,5.2189,P<0.05)。结论:CTA在颅颈动脉狭窄和斑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 颅颈动脉狭窄 斑块 诊断
下载PDF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MRI特征分析
8
作者 崔红英 李增慧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1期34-35,共2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M R I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临床疑诊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患者56例,对其MRI特征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MRI检查阳性32例,阳性率57.1%;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MRI特征表现为妊娠物在... 目的:分析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M R I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临床疑诊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患者56例,对其MRI特征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MRI检查阳性32例,阳性率57.1%;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MRI特征表现为妊娠物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处种植;32例阳性病例中,外生型为19例,内生型为13例,外生型和内生型在孕囊着床处瘢痕最小厚度(2.35±0.94 mm vs 4.18±1.45 mm)、接触面长度(24.87±9.31)mm vs(16.42±7.83)mm、孕囊大小(433.81±126.49)mm^(2)vs(657.82±297.16)mm^(2)和血供(血供丰富:78.9%vs 30.8%,血供缺乏:21.1%vs 69.2%)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3419,2.6836,2.9364,t=7.4276,P<0.05);孕囊的类型(囊状孕囊:26.3%vs 53.8%,包块状孕囊:73.7%vs 46.2%)无显著性差异(t=2.4961,P>0.05)。结论:剖宫产切口部妊娠MRI具有特征性表现,其中外生型、内生型在多个MRI影像学特征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MRI 外生型 内生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