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步行训练的时机选择对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徐文玉 丁泉涌 +3 位作者 苏玉萍 刘新 王海燕 林巧茂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步行训练的时机选择对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脑血管病偏瘫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试验组在肌张力不低下的条件下早期进行科学的步行训练,对照组需具备患肢能够支持3/4以上体重、站立平衡>3级... 目的观察步行训练的时机选择对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脑血管病偏瘫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试验组在肌张力不低下的条件下早期进行科学的步行训练,对照组需具备患肢能够支持3/4以上体重、站立平衡>3级、患肢具有主动屈/伸膝、屈/伸髋、踝关节背屈功能的3个条件后进行步行训练。2组在训练前、训练后1个月、2个月及发病后1年分别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Berg平衡量表(BBS)、Ba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与训练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后1个月、2个月及发病后1年FAC、BBS、MBI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训练后2个月比较,试验组发病后1年FAC、MBI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训练后1个月、2个月及发病后1年FAC、BBS、MBI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张力恢复正常的偏瘫患者,尽早开始科学的步行训练能有效提高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尤其远期康复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步行 肌张力 康复
下载PDF
电子生物反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文玉 苏玉萍 +3 位作者 苏祎 刘新 王海燕 文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电子生物反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电子生物反馈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30例)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评价1... 目的探讨电子生物反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电子生物反馈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30例)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评价1个月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步行能力均有提高(均P<0.01),其中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电子生物反馈结合康复训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电子生物反馈 步行能力 康复训练
下载PDF
深针刺廉泉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重度假性球麻痹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玉扩 徐文玉 苏玉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2期1090-1091,共2页
目的观察深针刺廉泉穴配合康复训练对重度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60例假性球麻痹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加鼻饲饮食、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深针刺廉泉穴配合康复训练,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 目的观察深针刺廉泉穴配合康复训练对重度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60例假性球麻痹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加鼻饲饮食、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深针刺廉泉穴配合康复训练,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廉泉穴配合康复训练可提高假性球麻痹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重度假性球麻痹 针刺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吞咽障碍理疗仪在吞咽障碍患者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文玉 苏玉萍 刘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吞咽障碍理疗仪在吞咽障碍患者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0例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吞咽障碍理疗仪及摄食吞咽训练综合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患者吞咽功能均明显改善,恢复正常37例,吞咽障碍轻度14例,中度9例,其中3例合并认... 目的探讨吞咽障碍理疗仪在吞咽障碍患者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0例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吞咽障碍理疗仪及摄食吞咽训练综合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患者吞咽功能均明显改善,恢复正常37例,吞咽障碍轻度14例,中度9例,其中3例合并认知障碍者1例转为中度,2例恢复正常。结论吞咽障碍理疗仪辅以常规治疗及摄食吞咽训练可明显促进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理疗仪 康复
下载PDF
运动员致残后的心理社会康复
5
作者 王玉扩 徐文玉 张献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0期946-947,共2页
致残运动员的心理调适一般经历5个时期,对致残运动员的心理社会康复应针对性地采取认知教育等疗法。了解运动员致残后的心理,采取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效的心理社会康复措施,对帮助致残运动员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重建社... 致残运动员的心理调适一般经历5个时期,对致残运动员的心理社会康复应针对性地采取认知教育等疗法。了解运动员致残后的心理,采取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效的心理社会康复措施,对帮助致残运动员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重建社会行为、尽快重返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致残后心理 心理社会康复 综述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5
6
作者 杨艳玲 《临床护理杂志》 2008年第5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康复 吞咽障碍/护理
下载PDF
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徐文玉 苏玉萍 吕茜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8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鼻饲饮食、静脉营养支持及针刺疗法;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吞咽障碍理疗仪,1个月后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 目的观察应用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鼻饲饮食、静脉营养支持及针刺疗法;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吞咽障碍理疗仪,1个月后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1.67%,治疗组吞咽能力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吞咽障碍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理疗仪 针刺 吞咽障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敬平 吴大为 +3 位作者 滕旭 朱海英 李小丽 许培颖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754-757,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6周龄Wistar大鼠48只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16只。模型组和干预组建立I/R模型,干...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6周龄Wistar大鼠48只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16只。模型组和干预组建立I/R模型,干预组采用吡格列酮10 mg/(kg·d)进行预处理,连续1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干预1周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浆肌钙蛋白I(c Tn I)、心肌匀浆液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心肌细胞中钙含量、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细胞蛋白GRP78及caspase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干预1周后,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的CK-MB、LDH、c Tn I、心肌匀浆液MDA、心肌细胞钙含量、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细胞蛋白GRP78及caspase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的心肌匀浆液SOD、GSH-Px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干预组的CK-MB、LDH、c Tn I、心肌匀浆液MDA、心肌细胞钙含量、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细胞蛋白GRP78及caspase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干预组大鼠的心肌匀浆液SOD、GSH-Px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对I/R模型大鼠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中钙含量、GRP78及caspase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吡格列酮 缺血再灌注 心肌细胞 凋亡
下载PD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坐骨神经切断吻合后大鼠脊髓前角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伊红丽 张冬艳 孙鸿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1期7671-7674,共4页
背景: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神经系统发育、分化和损伤修复中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坐骨神经切断吻合后大鼠相应脊髓节段前角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 背景: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神经系统发育、分化和损伤修复中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坐骨神经切断吻合后大鼠相应脊髓节段前角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及药物组。除对照组外,对所有大鼠实施双侧坐骨神经切断吻合术,药物组手术区局部注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100ng/kg,1次/d,生理盐水组局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3,7,14,21,28d取相应脊髓节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TUNEL染色对脊髓前角神经元进行计数。结果与结论: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吻合后相应脊髓节段星形胶质细胞胞体大,突起分枝多且粗大,神经元数目逐渐减少,凋亡神经元增多,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增高。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药物组神经元存活数目增多,凋亡减少,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或P<0.01)。同时,药物组大鼠的运动功能障碍较轻,恢复较快。说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可以通过促进大鼠脊髓前角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凋亡 周围神经损伤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阻断剂抑制大鼠主动脉血管钙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敬平 吴大为 +3 位作者 滕旭 朱海英 李小丽 许培颖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阻断剂抑制大鼠主动脉血管钙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5周龄雄性SD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6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建立主动脉钙化模型,治疗组给予氯沙坦皮下注射10 mg/(k...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阻断剂抑制大鼠主动脉血管钙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5周龄雄性SD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6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建立主动脉钙化模型,治疗组给予氯沙坦皮下注射10 mg/(kg·d),连续1周;模型组和空白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应用HE染色观察各组主动脉血管壁形态变化、茜素红染色观察各组主动脉钙盐沉积情况;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MAPK、Cx43、BMP2蛋白的表达情况;测定各组主动脉组织钙含量、ALP含量、hs-CRP、OPG。结果治疗组的主动脉组织钙含量、ALP含量低于模型组;治疗组的血清hs-CRP、OPG水平低于模型组;治疗组的MAPK、Cx43、BMP2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AT1R阻断剂氯沙坦能有效抑制大鼠主动脉血管钙化形成,其作用机制与调节MAPK、Cx43、BMP2蛋白表达、减轻炎症反应、降低主动脉组织钙含量、ALP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 主动脉 血管钙化 氯沙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