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侧间室性膝骨关节炎形变部位的影像学分型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鲁洋 周汇霖 +3 位作者 郝睿峥 郑占乐 吕红芝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794-798,共5页
目的根据股骨及胫骨的形态学改变对膝内翻进行影像学分型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422侧不同程度膝内翻患者下肢全长拼接正位X线片,测量相关力线和角度,并根据股骨机械轴远端内侧角(mechanical medial distal femoral angle,m... 目的根据股骨及胫骨的形态学改变对膝内翻进行影像学分型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422侧不同程度膝内翻患者下肢全长拼接正位X线片,测量相关力线和角度,并根据股骨机械轴远端内侧角(mechanical medial distal femoral angle,mMDF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和关节线交角(joint line convergence angle,JLCA)对其进行影像学分型。比较各分型在不同性别的分布情况。结果膝内翻可分为4种类型,Ⅰ型为 72.4%(1 029/1 422),Ⅱ型为 1.0%(15/1 422),Ⅲ型为 23.6%(335/1 422),Ⅳ型为 3.0%(43/1 422)。男性和女性在影像学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将股骨的形态学改变纳入其中,以全面地反映膝内翻中整个下肢的形变情况,可为保膝治疗和全膝关节置换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内翻 影像学分型 保膝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
下载PDF
膝内翻患者股骨形态的影像学测量及临床意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鲁洋 郑占乐 +2 位作者 吕骥 吕红芝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66-468,共3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危及中老年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生物力学、炎症、免疫、劳损、退变等多种原因,其中尤以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最为常见[1]。目前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多集中于膝关节的远端,根据张英泽教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危及中老年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生物力学、炎症、免疫、劳损、退变等多种原因,其中尤以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最为常见[1]。目前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多集中于膝关节的远端,根据张英泽教授的“不均匀沉降理论”[2],由于构成膝关节的胫骨内侧平台由松质骨构成,承受较大压力,并且无外侧平台的腓骨支撑,长期会出现“沉降”现象,同时关节软骨磨损,软骨下骨增生,下肢机械力线内移,使内侧平台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而这一切的始动因素就是内侧平台的塌陷。基于纠正下肢力线、恢复膝关节应力平衡的目的,目前保膝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是胫骨高位截骨、腓骨截骨[3]、胫骨截骨可吸收垫片植入[4]、胫骨截骨可吸收垫片植入联合腓骨截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股骨 影像学测量 微创 保膝治疗
下载PDF
CXCR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贺军 朱军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1期49-52,共4页
(1)目的探讨CXCR7蛋白及CXCR7mRNA的表达水平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2)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60例胶质瘤肿瘤组织以及30例非肿瘤脑组织中CXCR7蛋白、CXCR7mRNA及的表达。(3)结果 CXCR7蛋白及CXCR7mRNA在... (1)目的探讨CXCR7蛋白及CXCR7mRNA的表达水平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2)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60例胶质瘤肿瘤组织以及30例非肿瘤脑组织中CXCR7蛋白、CXCR7mRNA及的表达。(3)结果 CXCR7蛋白及CXCR7mRNA在非肿瘤组未见表达。CXCR7蛋白在60例的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为43例,其中在胶质瘤Ⅰ~Ⅱ级、Ⅲ、Ⅳ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50%、74.1%、94.7%,其中Ⅰ~Ⅱ级与Ⅳ级组,Ⅲ、Ⅳ级组比较(P <0.05)。CXCR7mRNA在60例病理切片中有40例阳性表达,Ⅰ~Ⅱ、Ⅲ、Ⅳ级胶质瘤阳性表达率为40%、66.6%、94.7%,其中Ⅰ~Ⅱ级与Ⅳ级组比较(P <0.05)。(4)结论 CXCR7蛋白、CXCR7mRNA的阳性表达随着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升高而递增,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R7 胶质瘤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下载PDF
内侧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形态学构成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鲁洋 邢欣 +3 位作者 吕骥 郑占乐 吕红芝 张英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2-377,共6页
目的从形态学上评估内侧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连续就诊的840例患者1422侧不同程度的膝内翻患者的双下肢全长拼接正位X线片资料。男323侧,女1099... 目的从形态学上评估内侧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连续就诊的840例患者1422侧不同程度的膝内翻患者的双下肢全长拼接正位X线片资料。男323侧,女1099侧;年龄17~87岁,平均61.0岁。测量相关力线和角度,包括髋-膝-踝角(HKA)、股骨机械轴远端内侧角(mMDFA)、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关节线交角(JLCA),将测量结果按性别和HKA值分组进行比较,并统计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男性患者HKA、mMDFA、MPTA、JLCA分别为172.85°±4.27°、90.99°±2.59°、84.78°±2.82°、2.83°±2.33°,女性患者分别为172.13°±4.63°、91.11°±2.74°、84.58°±3.30°、3.48°±2.58°,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HKA更小,JLCA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mMDFA和MPTA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mMDFA、MPTA、JLCA与HKA均呈显著相关(r男1=0.526,r男2=0.545,r男3=-0.562;r女1=0.547,r女2=0.610,r女3=-0.485,P<0.01)。mMDFA为正性影响因素(β男=0.491,β女=0.464,P<0.01),MPTA为正性影响因素(β男=0.487,β女=0.560,P<0.01),JLCA为负性影响因素(β男=-0.463,β女=-0.450,P<0.01)。结论股骨机械轴内翻、JLCA增大和胫骨内侧平台塌陷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内翻构成显著影响,是膝关节内翻的重要构成因素,mMDFDA、MPTA和JLCA对HKA的影响几乎同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关节炎 膝内翻 影像学 形态学
原文传递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大肠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闫伟涛 张贺军 +3 位作者 杨雪莲 卢文宣 邢晓晨 代颖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343-1345,共3页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20年7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卡培他滨化疗;B组采用奥沙利...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20年7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卡培他滨化疗;B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癌因性疼痛评分、癌因性疲乏评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3.33%(25/30),显著高于A组的56.67%(1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水平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癌因性疼痛评分、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卡氏功能状态评分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大肠癌患者可增强患者的近期疗效,控制肿瘤进展,减轻癌因性疼痛及疲乏症状,有利于提高患者身体机能及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风险未增加,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化疗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