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超声测量尺神经横截面积在肘管综合征临床分型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满泓伯 王维 +3 位作者 田宇 周刚刚 邹晓莹 张明硕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构建基于顾玉东肘管综合征临床分型为基础的尺神经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分度标准,评估高频超声在肘管综合征临床分型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同时完善高频超声和肌... 目的构建基于顾玉东肘管综合征临床分型为基础的尺神经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分度标准,评估高频超声在肘管综合征临床分型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同时完善高频超声和肌电图的拟诊肘管综合征患者60例,依据肌电图诊断结论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44例,男30例,女14例;年龄22~81岁,平均(54.14±2.15)岁。对照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2~68岁,平均(43.44±13.17)岁。以顾玉东肘管综合征临床分型为基础将病例组分为轻、中、重三组,轻度11例,中度13例,重度20例。通过分析不同临床分型中尺神经CSA,评估使用尺神经CSA诊断肘管综合征与肌电图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探讨尺神经CSA对于诊断肘管综合征不同分度的临界值。结果高频超声可清晰的显示尺神经及其周围解剖结构,明确肘管综合征病因。病例组尺神经CSA平均值为(18.00±7.92)mm^(2),对照组尺神经CSA平均值为(9.50±3.54)mm^(2);轻、中、重度三组尺神经CSA平均值分别为(11.27±2.69)mm^(2)、(15.46±3.91)mm^(2)、(23.35±8.23)mm^(2)。高频超声诊断结果与肌电图诊断结果一致性中等(kappa系数=0.479,P<0.001)。对尺神经CSA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诊断肘管综合征轻、中、重度的临界值分别为11.50 mm^(2)、15.50 mm^(2)、20.00 mm^(2)。结论高频超声检测指标尺神经CSA在肘管综合征患者具有诊断价值,并可用于肘管综合征临床分型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尺神经横截面积 高频超声
下载PDF
秦皇岛地区痴呆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尹立勇 王芳 +3 位作者 杨昊翔 张云 祖述臣 王杨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13-717,共5页
目的对秦皇岛地区痴呆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影响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调查对象:年龄65~101岁,全部为本地居民,包括城区和乡村。全部调查人员经过培训,采用统一调查表及规范用语,对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调查,同时做好笔录。认真... 目的对秦皇岛地区痴呆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影响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调查对象:年龄65~101岁,全部为本地居民,包括城区和乡村。全部调查人员经过培训,采用统一调查表及规范用语,对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调查,同时做好笔录。认真评估受试者的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测试(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社会功能量表(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FAQ)、流行病学调查中心抑郁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C)进行筛查,同时参考受试者的病史、生活环境、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最后完成诊断。当受试者由于其他原因不能完成评估或者不能配合认知功能评估时,完成诊断时需依据其临床信息。结果 2 024例研究对象中,发生痴呆94例(4.64%)。分层研究显示: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居住地、生活习惯中有无吸烟史及有无运动习惯者之间痴呆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者之间,随着文化程度升高,痴呆发生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大专、大学文化程度者痴呆发生率低于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者(P<0.05);年龄>80岁者痴呆发生率高于65~70岁、>70~75岁、>75~80岁者(P<0.05);有饮酒史者痴呆发生率高于无饮酒史者(P<0.05);无喝茶习惯者痴呆发生率高于有饮茶习惯者(P<0.05);有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癫痫、抑郁症、脑外伤、痴呆家族史者痴呆发生率高于无高血压、无脑血管疾病、无心脏疾病、无内分泌代谢疾病、无癫痫、无抑郁症、无脑外伤、无痴呆家族史者(P<0.05)。结论秦皇岛地区年龄、受教育程度影响痴呆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痴呆发生率随之增长,受教育程度越高,痴呆的发生率越低。喝茶可减少痴呆发生率,饮酒则使痴呆的发生率升高,饮酒人群痴呆发生率高于从不饮酒人群。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癫痫、抑郁症、脑外伤和痴呆家族史者容易发生痴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流行病学研究 秦皇岛地区
下载PDF
秦皇岛地区同型半胱氨酸与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尹立勇 杨昊翔 +3 位作者 张云 王杨 祖述臣 崔志杰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592-595,共4页
目的在秦皇岛地区行大规模流行病调查的基础上,对同型半胱氨酸(homcysteine,Hcy)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干预秦皇岛地区认知功能障碍进展提供支持。方法选择居住在秦皇岛城市4个社区和乡村6个村庄的年龄≥65岁的老年人... 目的在秦皇岛地区行大规模流行病调查的基础上,对同型半胱氨酸(homcysteine,Hcy)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干预秦皇岛地区认知功能障碍进展提供支持。方法选择居住在秦皇岛城市4个社区和乡村6个村庄的年龄≥65岁的老年人群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人员经过相关培训,采用一致的调查表及调查用语对受试者进行调查,并做好详细记录。评估受试者认知功能时,参考受试者基本情况、个人史、既往史以及辅助检查结果,对所有入选者采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测试(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社会功能量表(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FAQ)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C)进行评定,最后得出诊断。由于其他原因不能完成认知功能评估时,根据提供的信息对其进行临床诊断。结果纳入本研究2 024例,男性975例,女性1 049例,其中正常者1 705例(84.24%),从中抽取200例作为正常人组,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225例(11.12%),痴呆94例(4.64%)。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和痴呆组年龄大于正常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和痴呆组血浆中Hcy浓度高于正常人组,痴呆组血浆中Hcy浓度又高于轻度认知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和痴呆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发生率均高于正常人组,痴呆组HHcy发生率又高于轻度认知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有关,随着认知功能障碍的不断进展,Hcy水平逐渐升高。年龄≥65岁的老年人应该经常检测血浆Hcy水平,对超过正常标准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治,有可能防止痴呆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痴呆
下载PDF
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素英 郑红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6期2537-2538,共2页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医疗安全一直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加强安全文化管理是整个医疗安全中的重要体现,其中,对于实施安全文化管理应从基础着手。开展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护理,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的管理显得...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医疗安全一直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加强安全文化管理是整个医疗安全中的重要体现,其中,对于实施安全文化管理应从基础着手。开展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护理,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在优质护理的工作中,安全文化的管理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重点探究在我院神经内科的优质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管理的实际应用与应用效果,具体的分析情况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优质护理 护理安全
下载PDF
正中神经损伤的单中心前瞻性研究
5
作者 吴立杰 邹晓莹 +3 位作者 庞燕 田宇 王维 王宝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5期512-515,共4页
目的运用神经电生理检测的方法评估频繁使用腕部工作后正中神经功能受损及恢复与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1例频繁使用腕部的男性零件装配工人,设定试验观察周期为63天,分别第1天、第11天、第21天及休息6周后检测正中神经的传导功能。结果... 目的运用神经电生理检测的方法评估频繁使用腕部工作后正中神经功能受损及恢复与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1例频繁使用腕部的男性零件装配工人,设定试验观察周期为63天,分别第1天、第11天、第21天及休息6周后检测正中神经的传导功能。结果第21天时,有9人达到腕管综合征(CTS)的电生理诊断标准,其中正中神经的平均远端运动潜伏期(DML)增加了0.41 ms(P<0.001),食指的平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减少了6.3 m/s(P<0.001),中指的平均SNCV减少了6.2 m/s(P<0.001),休息6周后,正中神经的上述功能参数均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对于手腕部活动较多的工人,正中神经传导功能受损在第21天即可出现,休息6周后可得到明显恢复。运用电生理检测的方法,可以早期诊断正中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电生理检测 职业暴露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6
作者 马丽娜 郑禹樵 +3 位作者 王玉琳 项宁 栗静媛 秦学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治疗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23年1月至6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AIS...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治疗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23年1月至6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AIS合并冠心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药物二级预防)和治疗组33例(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EECP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及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心绞痛分级,记录2组治疗期间再发AIS、新发出血性脑卒中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结果2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CCS心绞痛分级低于对照组[(2.67±1.63)分vs(3.56±1.83)分,1.0(0.0,1.0)分vs 2.0(1.0,2.0)分,1.0(1.0,2.0)级vs 2.0(1.0,2.0)级,P<0.05,P<0.01]。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期间再发AIS、新发出血性脑卒中及MACE比较无显著差异(9.4%vs 6.1%,6.3%vs 3.0%,12.5%vs 6.1%,P>0.05)。结论EECP治疗对于老年AIS合并冠心病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冠心病 反搏动术 复发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咪达唑仑对术前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
7
作者 梁淑娟 刘文超 +4 位作者 韩珊珊 周婳 尚坤 兰希发 吴松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短期口服咪达唑仑对术前合并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65~79岁,BMI 21~27 kg/m^(2),ASAⅡ或Ⅲ级,入院时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 目的探讨术前短期口服咪达唑仑对术前合并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65~79岁,BMI 21~27 kg/m^(2),ASAⅡ或Ⅲ级,入院时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S)评分≥38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40例。咪达唑仑组予咪达唑仑7.5 mg每晚一次,连续服药3~4 d,直到术前1 d;对照组予外观相似的安慰剂半片。记录术前1 d STAI-S评分与术后3 d内谵妄的发生情况,记录入室时、麻醉诱导后30 min、1、2 h、拔管后30 min HR和MAP,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用量及间羟胺使用情况,记录拔管后30 min、术后24、72 h视觉模拟评分(VAS)、曲马多使用情况以及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咪达唑仑组术前1 d STAI-S评分、术后谵妄发生率、术中间羟胺使用率、拔管后30 min、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曲马多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用量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可有效降低合并术前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老年 术前焦虑 结直肠癌根治术 咪达唑仑
下载PDF
个体化频带滑动窗特征的轻度认知障碍诊断研究
8
作者 李昕 屈中杰 +2 位作者 李梓澎 尹立勇 苏芮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9,共8页
轻度认知障碍(MCI)是老年性痴呆诊断的关键阶段,脑电(EEG)信号特征可以反映MCI患者的认知状态,帮助实现早期诊断。现有研究在EEG特征提取过程中,针对脑电各节律,大多采用固定的时间窗完成分段处理,忽略了不同节律的特征差异,从而影响诊... 轻度认知障碍(MCI)是老年性痴呆诊断的关键阶段,脑电(EEG)信号特征可以反映MCI患者的认知状态,帮助实现早期诊断。现有研究在EEG特征提取过程中,针对脑电各节律,大多采用固定的时间窗完成分段处理,忽略了不同节律的特征差异,从而影响诊断效果。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滑动窗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迭代振幅调整傅里叶变换(IAAFT)对零模型的构建方法进行了改进,以此得到评估大脑动态特性指标KPLI,通过对EEG各频段信号采取多种滑动窗组合,并以KPLI指标引导,得到适合不同频段的最佳滑动窗组合。在最佳滑动窗组合基础上,对各频段组合提取相位滞后指数(PLI),进行连续小波变换(CWT)特征,通过ResNet-MLP双通道分类网络实现MCI诊断。结果显示,使用个性化组合频段滑动窗对88名受试者(32名MCI患者,36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以及20名正常对照组)实现了诊断分类,得到了82.2%的分类准确率,比固定窗的分类提高了10%(得到了72.2%的分类准确率)。结果表明,基于个体化脑电节律特征组合能够更好提取MCI的特征,提高轻度认知障碍诊断的正确率与特异性,是一种有效的脑电特征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窗 零模型 连续小波变换 相位滞后指数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5
9
作者 杨柳 刘玉山 +1 位作者 吴宁渤 刘宏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434-1437,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6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6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观察组,各34例,持续治疗4个疗程。入院即刻、治疗4个疗程后,获取两组外周静脉血血清并检测其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神经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含量。结果:入院即刻,两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神经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含量低于对照组,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高于对照组,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兴奋性/抑制性神经递质含量,刺激单胺类神经递质分泌,优化神经功能并降低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神经递质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极化液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10
作者 郑禹樵 刘丽 +7 位作者 马丽娜 贾红丹 宋婷婷 于琪力 李林桐 石琳 张邵杰 陈金良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极化液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HFrE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6月我院收治的HFrEF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抗心力衰竭基础治疗)和治疗组(6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极化液联合小剂量多巴... 目的:探讨极化液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HFrE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6月我院收治的HFrEF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抗心力衰竭基础治疗)和治疗组(6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极化液联合小剂量多巴胺静脉滴注),疗程5d。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肌酐(SC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并记录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NT-proBNP[(3690.68±1091.98)pg/ml比(2798.38±1112.07)pg/ml]、SCr[(93.23±7.02)μmol/L比(77.90±6.75)μmol/L]、LVEDd[(54.57±2.06)mm比(53.83±1.80)mm]均显著降低,LVEF[(40.50±3.41)%比(41.89±3.39)%]显著升高(P<0.05或<0.01)。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8.1%比55.0%,P=0.002)。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极化液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可以显著提高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缩小左室舒张末内径,保护肾脏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极化液 多巴胺
下载PDF
青年脑梗死误诊为单纯部分性发作癫痫临床分析
11
作者 李佳佳 韩慧儒 +1 位作者 王玉琳 刘晶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4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诊治要点及误诊为单纯部分性发作癫痫的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2021年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曾误诊为单纯部分性发作癫痫的青年脑梗死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例年龄23~38岁,主要表现为多次发作一过...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诊治要点及误诊为单纯部分性发作癫痫的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2021年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曾误诊为单纯部分性发作癫痫的青年脑梗死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例年龄23~38岁,主要表现为多次发作一过性或短暂性右肢乏力,伴右面部发麻;右肢肌力均减低,右鼻唇沟变浅和腱反射减弱各3例,舌右伸偏斜、共济失调和Babinski征阳性各2例。7例均于外院综合门诊误诊为单纯部分性发作癫痫,误诊时间2~3 d。入我院后均经头颅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确诊脑梗死,予相应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7例均未复发,2例遗留轻微肢体功能障碍。结论青年脑梗死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基层医院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警惕性,加强对其认识,对有脑部体征且伴有脑梗死易患因素青年患者,不要因年龄小而轻易否定脑梗死诊断,必要时及时转诊并行MRI、MRA等影像学检查,以及早确诊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青年人 误诊 癫痫 部分性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 发病因素 诊断
下载PDF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白细胞介素1β、脂联素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芦鹏飞 刘晶 +3 位作者 尹立勇 张亚杰 王玉琳 崔志杰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白细胞介素1β(IL-1β)、脂联素(ADPN)及神经功能评分(NIHSS)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9...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白细胞介素1β(IL-1β)、脂联素(ADPN)及神经功能评分(NIHSS)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9例,均给予改善脑血管循环、保护脑细胞、控制血压、血糖、必要时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200 mg,1次/天,口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 mg,1次/天,口服治疗,均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IL-1β、ADPN水平及NIHSS评分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ADPN水平显著升高(P<0.05),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100β蛋白和IL-1β水平,提高ADPN水平,降低NIHSS评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急性脑梗死 S100Β IL-1β 脂联素 神经功能评分
下载PDF
新活素联合多巴胺治疗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郑禹樵 刘丽 +2 位作者 马丽娜 陈金良 苏志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观察新活素联合多巴胺治疗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抗右心衰竭常规治疗)34例、A组(常规... 目的观察新活素联合多巴胺治疗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抗右心衰竭常规治疗)34例、A组(常规治疗+新活素持续静脉滴注)33例、B组(常规治疗+新活素持续静脉滴注+多巴胺静脉滴注)37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脑钠肽(BNP)值、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心脏指数(RCI)、肺动脉平均压(PAMP)及治疗中低血压发生率。结果三组基线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BNP值:治疗后三组均下降,A组、B组低于对照组(P<0.05),B组低于A组(P<0.05),三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F=41.2,P<0.01)。FAC、TAPSE、RCI:治疗后三组均升高,A组、B组高于对照组(P<0.05),B组高于A组(P<0.05),三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FFAC=41.6,FTAPSE=48.0,FRCI=183.1,P均<0.01)。PAMP:治疗后三组均下降,A组、B组低于对照组(P<0.05),A组、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F=5.0,P<0.01)。低血压发生率:对照组11.8%、A组24.2%,B组2.7%,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3)。结论新活素联合多巴胺静脉滴注可有效改善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患者的右心功能,并降低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衰竭 低血压 新活素 多巴胺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肖云 兰希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5044-5047,共4页
背景:研究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激活脑内成体神经干细胞,刺激其增殖和分化,还能促进脑内各种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减小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缺血灶,促进慢性脑卒中模型缺失神经功能的长期恢复。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血管性痴呆... 背景:研究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激活脑内成体神经干细胞,刺激其增殖和分化,还能促进脑内各种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减小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缺血灶,促进慢性脑卒中模型缺失神经功能的长期恢复。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预治疗)、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仅行颈前正中切开,不结扎颈总动脉)。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定向航行观察大鼠逃避潜伏期,评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TUNEL染色和图像分析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脑缺血后7d,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假手术组明显延长(P<0.01),海马组织TUNEL阳性凋亡细胞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14,28d时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逐渐加重,相应海马组织TUNEL阳性凋亡细胞逐渐增加。14,28d时实验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比对照组明显缩短,海马组织TUNEL阳性凋亡细胞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说明脑缺血后早期给予外源性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有助于减少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海马 神经细胞凋亡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干细胞基础实验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
15
作者 贺梦超 杨昊翔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2318-2324,共7页
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 pulsation, EECP)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治疗方法,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侧支循环开放、改善血液流变性以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广泛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 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 pulsation, EECP)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治疗方法,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侧支循环开放、改善血液流变性以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广泛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的临床治疗,可以开放侧支循环,促进缺血半暗带的血流再灌注,改善神经功能预后,是一种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新型医疗设备。本文就AIS概述与缺血半暗带、EECP原理及机制、EECP在AIS中的临床应用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侧支循环 缺血半暗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神经元表达下调基因9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红升 尹博文 +3 位作者 尹立勇 王艳洲 周彩凤 李家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787-791,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元表达下调基因9(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 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NEDD9)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集人脑胶质瘤术中切除组织标本36例作为试验组(低级别胶质瘤组14例,高级别胶质瘤组22例),... 目的探讨神经元表达下调基因9(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 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NEDD9)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集人脑胶质瘤术中切除组织标本36例作为试验组(低级别胶质瘤组14例,高级别胶质瘤组22例),重型颅脑损伤内减压切除的正常脑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NEDD9 mRNA的转录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NEDD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EDD9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脑组织、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中呈明显上升趋势,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NEDD9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NEDD9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高级别胶质瘤组NEDD9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P<0.05)。结论 NEDD9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表达率及表达水平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加重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神经元表达下调基因9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肌电图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邹晓莹 庞燕 吴立杰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肌电图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电生理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确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50例,性别不限,年龄30~70岁。根据是否伴有肌力下降分... 目的:探讨肌电图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电生理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确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50例,性别不限,年龄30~70岁。根据是否伴有肌力下降分为伴肌力下降组和不伴肌力下降组,采用肌电图记录神经和肌肉的生物电活动,比较两组患者电生理结果。结果:伴肌力下降组周围神经运动传导、正中神经F波、针电极肌电图异常率高于不伴肌力下降组(P<0.05)。异常针电极肌电图中以C_(6)、C_(7)神经根支配肌神经源性损害所占比例最大(73.6%),与颈椎MRI结果提示C_(5~6)、C_(6~7)椎间盘突出或狭窄所占比例最大(60.2%)一致。结论:肌电图检查对伴有肌力下降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可根据肌电图的不同表现形式对神经根的损害部位、损害程度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描记术 神经根型颈椎病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剂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索鸿江 崔志杰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370-1373,共4页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人类死亡三大原因之一,发病率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是世界性的健康问题,由于该病患者都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脑缺血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原因...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人类死亡三大原因之一,发病率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是世界性的健康问题,由于该病患者都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脑缺血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原因,调查研究显示,87%的卒中是由脑缺血引起的[1]。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早期的关键措施是血管再通,即再灌注治疗。当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he original activator recombinant tissue fibrinolytic enzyme,rt-PA)是缺血性脑卒中临床上血管再通治疗的代表药物,已经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该药使用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且使用该药后可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仅有少部分患者可以接受 rt-PA 溶栓治疗[2]。脑缺血后颅内神经细胞经历了多种多样的生化反应,称为缺血瀑布(is-chemic cascades)。神经保护治疗是脑卒中早期的又一重要治疗途径,是通过影响缺血瀑布的生化过程,从而阻断神经细胞的死亡[3]。以下从不同的方面讲述神经保护剂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保护剂 治疗早期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ACTIVATOR 神经保护治疗 血管再通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神经影像学在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19
作者 白彦昌 贾艳丽 王建华 《神经药理学报》 2017年第6期1-6,共6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明显的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脑白质疏松、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认知谱系疾病。...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明显的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脑白质疏松、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认知谱系疾病。VCI早期的临床体征和症状通常不足以支持最终诊断,也不能鉴别病因,而神经影像学可以显示缺血性和出血性损伤灰质和白质损害,在VCI的诊断和治疗中十分重要,同时也可以探索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该文综述了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pectroscopy,MRS)、动态增强核磁(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依赖血氧水平的功能磁共振(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等影像学方法在VCI诊断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神经影像学 核磁共振 正电子发射断层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老年非心源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中的意义
20
作者 马丽娜 郑禹樵 +5 位作者 尹雪梅 王玉琳 张俊 项宁 栗静媛 秦学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对老年非心源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非心源性AIS患者101例。依据急性脑卒中TOAST分型和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标准对所有...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对老年非心源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非心源性AIS患者101例。依据急性脑卒中TOAST分型和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标准对所有受试者病因进行分型。对比两种分类系统在检查前后各病因分型的构成比。结果TOAST分型检查结果显示,有8例小动脉闭塞型、1例其他原因型及5例不明原因型修正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1例不明原因型修正为小动脉闭塞型,7例LAA及4例不明原因型修正为其他原因型,共修正26例(25.74%)患者的病因诊断,TOAST分型检查前后构成比比较有显著差异(χ^(2)=15.425,P<0.01)。CISS检查结果显示,有10例穿支动脉疾病型、1例其他原因型及4例不明原因型修正为LAA,9例LAA及3例不明原因型修正为其他原因型,共修正27例(26.73%)患者的病因诊断,CISS检查前后构成比比较(χ^(2)=17.300,P<0.01)。结论HRMRI对老年非心源性AIS的精准病因分型具有诊断价值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卒中 TOAST系统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系统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