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方层状钙钛矿化合物——结构化学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颖霞 别利剑 +2 位作者 秦瑞雯 林建华 尤力平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9-455,共7页
从钙钛矿的结构特点出发,阐述其相关结构构筑的原理.着重讨论新型三方展状钙钛矿系列化合物(La_(n+1)Mn_nO_(3n+3)(Ca_2O)的设计思路.分析离子半径大小、氧化态和电荷平衡、离子的配位方式等因素对新物相形成的影响.介绍在La-A-Mn-O体系... 从钙钛矿的结构特点出发,阐述其相关结构构筑的原理.着重讨论新型三方展状钙钛矿系列化合物(La_(n+1)Mn_nO_(3n+3)(Ca_2O)的设计思路.分析离子半径大小、氧化态和电荷平衡、离子的配位方式等因素对新物相形成的影响.介绍在La-A-Mn-O体系(A=碱土离子)中合成三方层状钙钛矿化合物的实验结果.所得n=1的物相La_2Ca_2MnO_7由三方钙钛矿单元层(La_2MnO_6)和类石墨结构单元层(Ca_2O)沿c轴方向交替排列而成.最后简要介绍三方层状钙钛矿化合物的磁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方层状钙钛矿 化合物 结构化学
下载PDF
稀土串级萃取分离过程的自动控制系统 被引量:17
2
作者 严纯华 贾江涛 +3 位作者 廖春生 王明文 马小桃 李标国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7-42,36,共7页
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稀土串级萃取分离过程的自动控制情况,对该领域的计算模拟、专家系统等自控软件作了介绍,着重分析比较了241Am同位素源激发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241Am-EDXRF)在线分析方法,并就分析方法... 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稀土串级萃取分离过程的自动控制情况,对该领域的计算模拟、专家系统等自控软件作了介绍,着重分析比较了241Am同位素源激发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241Am-EDXRF)在线分析方法,并就分析方法、工艺参数调整等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分离 在线分析 萃取 自动控制系统
下载PDF
稀土配合物发光中的能量传递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陶栋梁 章婷 +5 位作者 徐怡庄 徐征 高新 张月平 吴瑾光 徐叙瑢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3-547,共5页
就稀土发光的能量传递开展了 3个方面的初步研究。首先 ,研究了稀土镧和铕掺杂后共发光的现象和机制 ;其次是研究了稀土铽配合物作为能量传递桥可以将能量从导电高分子聚乙烯咔唑 (PVK)有效地传递给铕配合物 ;第三 ,发现通过物理掺杂的... 就稀土发光的能量传递开展了 3个方面的初步研究。首先 ,研究了稀土镧和铕掺杂后共发光的现象和机制 ;其次是研究了稀土铽配合物作为能量传递桥可以将能量从导电高分子聚乙烯咔唑 (PVK)有效地传递给铕配合物 ;第三 ,发现通过物理掺杂的方法可以改变稀土铕配合物的激发光谱的形状 ,使其向着长波长方向移动 ,这样可以使铕配合物的激发光谱和PVK的发射光谱发生更大的重叠 ,从而增强它们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传递 光致发光 共荧光 稀土配合物 发光材料
下载PDF
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研究 被引量:65
4
作者 黄玲 黄春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493-1498,共6页
报道了稀土配合物在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的应用,从结构和性能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稀土配合物的发光特性以及不同第一配体和第二配体对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的影响.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光致发光 电致发光 光学微腔
下载PDF
影响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 被引量:18
5
作者 卞祖强 黄春辉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6,共10页
在综述稀土铕和铽配合物电致发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稀土材料本身,探讨了影响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性能的一些主要问题,指出一个优异的稀土电致发光材料应兼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效率、热稳定性和成膜性以及载流子传输性能。
关键词 电致发光 稀土配合物 稀土材料
下载PDF
稀土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及谱学研究(Ⅰ) Na_(17)[Ln(ZnW_(11)O_(39))_2]·xH_2O体系 被引量:7
6
作者 宗瑞发 田文 +4 位作者 翁诗甫 吴瑾光 杨永丽 赵克萍 刘景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27-733,共7页
报道了双(11钨锌酸根)合稀土(Ⅲ)酸钠(稀土=La,Pr,Nd,Tb,Er)的合成及红外、拉曼和漫反射紫外可见等谱学方法的研究工作。振动光谱研究表明,11钨锌酸根配体为不饱和αKeggin结构;电荷及电荷分布是影响WOd振动的主要因素;配合物中负电荷... 报道了双(11钨锌酸根)合稀土(Ⅲ)酸钠(稀土=La,Pr,Nd,Tb,Er)的合成及红外、拉曼和漫反射紫外可见等谱学方法的研究工作。振动光谱研究表明,11钨锌酸根配体为不饱和αKeggin结构;电荷及电荷分布是影响WOd振动的主要因素;配合物中负电荷被比较均匀地分布于整个负离子。与ZnW12O406-相比,稀土配合物中WObW键角减小,WOcW键角增大,ZnW11O3910-配体发生变形。电子光谱研究表明标题配合物中不存在对称中心,其中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8,这与稀土离子的四方反棱柱型配位几何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锌酸根 多金属氧酸盐 配合物 谱学 稀土
下载PDF
稀土、钙的DL-苹果酸和L-羟脯氨酸混配配合物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峰 牛春吉 +3 位作者 倪嘉缵 金天柱 王瑞瑶 王祥云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0-114,165,共6页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37℃,015mol·L-1NaCl),用pH电位法测定了14种稀土、钙的DL苹果酸和L羟脯氨酸二元、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用计算机优化确定了二元体系,苹果酸配合物存在1101、1100和...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37℃,015mol·L-1NaCl),用pH电位法测定了14种稀土、钙的DL苹果酸和L羟脯氨酸二元、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用计算机优化确定了二元体系,苹果酸配合物存在1101、1100和1200型,羟脯氨酸配合物存在1010型混配配合物,苹果酸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大于羟脯氨酸。三元体系中仅生成1112型混配配合物。各体系中稀土配合物稳定常数均大于钙的。讨论了各物种随pH的转化过程,探讨了生物体内稀土与钙可能发生的竞争、取代作用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苹果酸 羟脯氨酸 混配 配合物 稳定常数
下载PDF
稀土氧化膦取代杯芳烃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明新 朱文祥 +3 位作者 马淑兰 袁大强 王哲明 王如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99-1203,MJ01,共6页
合成了一种新的氧化膦取代杯芳烃衍生物的稀土离子 ( La3+ ,Eu3+ )硝酸盐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在无水甲醇中培养出了配合物的单晶 ,用 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硝酸镧配合物晶体 [L·La( O... 合成了一种新的氧化膦取代杯芳烃衍生物的稀土离子 ( La3+ ,Eu3+ )硝酸盐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在无水甲醇中培养出了配合物的单晶 ,用 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硝酸镧配合物晶体 [L·La( OH2 ) ( NO3) 2 ]NO3{L为四 (亚甲基二苯基氧化膦 )杯 [4]芳烃 }属四方晶系 ,空间群 P432 1 2 ,晶胞参数 a=b=1 .8977( 4 ) nm,c=3 .1 0 87( 1 1 ) nm;Z=4;V=1 1 .1 96( 5 ) nm3;Dc=1 .0 97g/cm3,F( 0 0 0 ) =3 71 2 ,μ=0 .491 mm- 1 ,R1 =0 .1 1 81 ,w R2 =0 .1 93 0 .硝酸铕配合物晶体[L· Eu( OH2 ) ( NO3) 2 ]NO3· CH3OH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 C2 /c,晶胞参数 a=2 .881 72 ( 1 1 ) nm,b=5 .40 1 5 ( 2 ) nm,c=2 .0 1 1 89( 7) nm;β=1 3 3 .40 67( 9)°,Z=8;V=2 2 .75 1 1 ( 1 4) nm3,Dc=1 .1 0 6g/cm3,F ( 0 0 0 ) =7464,R1 =0 .0 671 ,w R2 =0 .1 794. 2个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相类似 ,配合物中配体的 4个磷氧键上的氧原子、 2个双齿配位的硝酸根中的 4个氧原子还有 1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分别参与了配位 .中心离子配位数为 9,配位多面体为单帽四方反棱柱体 .另外在铕配合物的杯芳烃中还包合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氧化膦取代杯芳烃 合成 晶体结构
下载PDF
巨磁电阻材料与信息存储及其对化学的挑战 被引量:2
9
作者 严纯华 黄云辉 +3 位作者 王哲明 张志力 廖春生 徐光宪 《大学化学》 CAS 1998年第6期4-8,共5页
介绍了巨磁电阻材料在信息存储中用于硬盘驱动器读出磁头的巨大应用前景,讨论了当今采用化学方法制备和研究这类材料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巨磁电阻材料 信息存储 硬盘驱动器 读出磁头
下载PDF
新型水合稀土多硼酸盐Ln[B_5O_8(OH)_2](Ln=Pr,Nd)的合成与结构
10
作者 李林艳 廖复辉 +1 位作者 李国宝 林建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49-954,共6页
采用熔融硼酸法在200℃下合成了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新型水合稀土多硼酸盐,Ln[B5O8(OH)2](Ln=Pr,Nd),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了它的结构。Ln[B5O8(OH)2]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它的基本构建单元(FBB)是由3个BO4和2个BO3组... 采用熔融硼酸法在200℃下合成了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新型水合稀土多硼酸盐,Ln[B5O8(OH)2](Ln=Pr,Nd),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了它的结构。Ln[B5O8(OH)2]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它的基本构建单元(FBB)是由3个BO4和2个BO3组成的双三元环,[B5O12](2Δ+3T)。每一个FBB和邻近的4个FBB通过共用氧原子相连,形成了具有九元环窗口的层状硼酸根基团,稀土离子位于九元环中心附近。CSD:391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硼酸盐 水合 合成 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 层状结构 单斜晶系 稀土离子 FBB 空间群 P21 三元环 氧原子 硼酸根 CSD 晶体 基团
下载PDF
具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两亲性半菁稀土配合物的研究
11
作者 王科志 吴念祖 +6 位作者 黄春辉 徐光宪 徐愉 刘云圻 朱道本 刘丽英 王文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共4页
合成了4种含半菁的新型稀土配合物:四(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合稀土(La,Nd,Dy,Yb)酸(E)-1-十六烷基-4-(2,4'-二甲氨基苯基)乙烯基吡啶.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 合成了4种含半菁的新型稀土配合物:四(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合稀土(La,Nd,Dy,Yb)酸(E)-1-十六烷基-4-(2,4'-二甲氨基苯基)乙烯基吡啶.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差热热重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摩尔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4个配合物的空气-水(18℃,pH=5.6)界面上的表面压-面积(π~A)等温线行为和镝配合物单层Langmuir-Blodgett膜的二次谐波发生(SHG)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菁 非线性光学性质 稀土金属配合物
下载PDF
新型稀土硼酸盐和氟化物的结构与VUV荧光性质
12
作者 李林艳 由芳田 +2 位作者 路培超 林建华 陶冶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年报》 2002年第1期107-109,共3页
本文描述了GdB5O9、NaGdF4的合成与结构以及NaGdF4在高温下的相转变。粉末衍射数据表明GdB5O9属于四方晶系,其空间群为:I4 l/acd,晶胞参数为:α=8.23813。c=33.6377。六方和立方NaGdF4分别与NaEuF4和CaF2同构。本文还考察了GdB5O... 本文描述了GdB5O9、NaGdF4的合成与结构以及NaGdF4在高温下的相转变。粉末衍射数据表明GdB5O9属于四方晶系,其空间群为:I4 l/acd,晶胞参数为:α=8.23813。c=33.6377。六方和立方NaGdF4分别与NaEuF4和CaF2同构。本文还考察了GdB5O9:Eu、六方NaGdF4:Eu、立方NaGdF4:Eu样品的真空紫外(VUV)荧光性质.上述三种样品中Gd3+的4f-5d跃迁及基质的吸收位于真空紫外波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硼酸盐 氟化物 结构 VUV荧光性质 粉末衍射 晶胞 荧光材料
下载PDF
Sm_2Fe_(17-x)Sb_x的化学合成与磁性质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江山 陈洪基 林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171-1173,共3页
Sb substituted Sm 2Fe 17-x Sb x material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using modified reduction diffusion process with superfine Fe metal powder as a starting material. This synthetic route is unique and particularly usef... Sb substituted Sm 2Fe 17-x Sb x material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using modified reduction diffusion process with superfine Fe metal powder as a starting material. This synthetic route is unique and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the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igh volatile component. The substitution of Sb to the Sm 2Fe 17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magnetic interaction between Fe atoms, which in turn, increases the Curie temperature of the materials. In addition, the chemical stability of Sm 2Fe 17 can also be improved by Sb substit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金属间化合物 化学合成 磁性材料
下载PDF
薄层色谱与红外光谱联用中新型固定相氟化钡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微 吴海军 +8 位作者 王修鹏 祝青 康廷国 贺安琪 翁诗甫 杨展澜 夏锦明 徐怡庄 吴瑾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47-1352,共6页
采用氟化钠与氯化钡反应制备了满足薄层色谱-红外光谱联用要求的氟化钡颗粒.该方法虽然可以避免产生干扰红外光谱分析的碳酸钡杂质,但氟化钡的产率偏低.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证实,氟化钠与氯化钡反应同时... 采用氟化钠与氯化钡反应制备了满足薄层色谱-红外光谱联用要求的氟化钡颗粒.该方法虽然可以避免产生干扰红外光谱分析的碳酸钡杂质,但氟化钡的产率偏低.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证实,氟化钠与氯化钡反应同时会生成氟氯化钡,在沉淀洗涤过程中,氟氯化钡的溶解会造成钡离子的流失和氟化钡产率的下降.本文采用氟化钠溶液洗涤沉淀制备氟化钡,可使氟氯化钡转化为氟化钡,使氟化钡产率得到明显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纳米粒度仪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氟化钡颗粒的粒径约为100 nm.利用沉降挥发法制备了以氟化钡颗粒为固定相的薄层色谱板,实验结果表明用该薄层色谱板可成功分离罗丹明B和孔雀石绿,分离所得样品可被红外光谱检测且不受固定相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钡 固定相 薄层色谱 红外光谱 联用
下载PDF
红外图像技术的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振华 宋占军 许振华 《现代仪器使用与维修》 1998年第6期7-11,共5页
本文评述了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化学图像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并扼要介绍它在生物医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 红外光谱法 红外图像技术 干涉仪
下载PDF
利用溶液前体物组合化学方法研究固相体系相关系
16
作者 杨子良 秦瑞雯 +2 位作者 田曙坚 别利剑 林建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利用溶液前体物组合化学方法研究了La-Ca-Mn-O的相关系。这种合成方法可以完全重现常规固相反应得到的相关系,表明溶液前体物组合化学是一种研究固态相关系的可靠方法。组合化学方法对于提高寻找新型化合物和研究相关系研究效率方面具... 利用溶液前体物组合化学方法研究了La-Ca-Mn-O的相关系。这种合成方法可以完全重现常规固相反应得到的相关系,表明溶液前体物组合化学是一种研究固态相关系的可靠方法。组合化学方法对于提高寻找新型化合物和研究相关系研究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前体物 固相体系 组合化学方法 相关系 锰酸钙镧 三元相图 La2Ca2MnO7 三元化合物
下载PDF
Sol-gel法制备La_(1-x)Sr_xMnO_3巨磁电阻薄膜材料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志力 王哲明 +4 位作者 黄云辉 程福祥 廖春生 高松 严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65-669,共5页
利用sol-gel法在单晶硅Si(100)衬底上,制备了钙钛矿La1-xSrxMnO3(LSMO)低织构纳米晶薄膜.考察了制备条件对LSMO成相、晶粒的粒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研究了其磁特性和磁电阻性能.结果表明,La... 利用sol-gel法在单晶硅Si(100)衬底上,制备了钙钛矿La1-xSrxMnO3(LSMO)低织构纳米晶薄膜.考察了制备条件对LSMO成相、晶粒的粒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研究了其磁特性和磁电阻性能.结果表明,La0.7Sr0.3MnO3薄膜磁电阻效应在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改变,在6T磁场中室温下磁电阻比MR值可达-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纳米晶 薄膜 巨磁电阻材料 LSMO
下载PDF
一种双核铕配合物的合成、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芳芳 关敏 +2 位作者 张佑专 王科志 黄春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3-666,F010,共5页
合成了一个新的双核铕配合物Eu(TTA)3(tpphz)Eu(TTA)3(其中TTA=去质子化的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pphz=[3,2-a:2',3'-c:3'',2''-h:2''',3'''-j]四吡啶基吩嗪).研究了该配合物的光致发... 合成了一个新的双核铕配合物Eu(TTA)3(tpphz)Eu(TTA)3(其中TTA=去质子化的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pphz=[3,2-a:2',3'-c:3'',2''-h:2''',3'''-j]四吡啶基吩嗪).研究了该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质.一个四层电致发光器件ITO/TPD,10nm/Eu(TTA)3(tpphz)Eu(TTA)3,20nm/BCP,20nm/AlQ,40nm/Mg0.9Ag0.1,200nm/Ag,100nm表现出中心在633nm处的宽带红光发射,该宽带发射可能来源于双核Eu(III)配合物和TPD形成的激基复合物.该器件的启动电压为10V,在18V和135mA/cm2时的最大亮度达146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光致发光 双核 性质研究 合成 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Eu(Ⅲ)配合物 电致发光器件 激基复合物 去质子化 发光性质 红光发射 启动电压 宽带发射 TPD TTA 吡啶基 ITO BCP
下载PDF
稀土-氨基酸配合物的结构化学 被引量:42
19
作者 王瑞瑶 高峰 金天柱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4-20,共7页
总结讨论了稀土离子(Ⅲ)与氨基酸所形成配合物的化学键特点、结构类型及一般规律。
关键词 氨基酸 晶体结构 稀土配合物 化学键
原文传递
含氮Ylide对C_(60)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法合成含吡咯环C_(60)衍生物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德建 赵一雷 +5 位作者 甘良兵 骆初平 黄春辉 吕木坚 潘景歧 武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65-670,共6页
利用肌氨酸与对位含不同取代基的苯甲醛、共轭烯烃醛类及酮类反应生成的含氮Ylide对C60的加成反应,合成并分离、纯化制得了一系列含不同取代基的C60吡咯环纯衍生物,并用1HNMR、13CNMR、FDMS、FT-IR、UV-Vis等光谱手段确定了它们的... 利用肌氨酸与对位含不同取代基的苯甲醛、共轭烯烃醛类及酮类反应生成的含氮Ylide对C60的加成反应,合成并分离、纯化制得了一系列含不同取代基的C60吡咯环纯衍生物,并用1HNMR、13CNMR、FDMS、FT-IR、UV-Vis等光谱手段确定了它们的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氨酸 偶极环加成 碳60衍生物 吡咯环 叶立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