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口腔虚拟仿真实操训练系统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2
1
作者 马赛 殷琦 +6 位作者 王富 高婧 方明 张凌 董岩 田敏 牛丽娜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35-240,共6页
熟练而精准的操作是口腔医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口腔医学教学的关键内容。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智慧化口腔实践训练手段不断涌现并在口腔教学领域获得应用。从传统的仿真头颅模型,到数字化口腔模拟器,... 熟练而精准的操作是口腔医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口腔医学教学的关键内容。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智慧化口腔实践训练手段不断涌现并在口腔教学领域获得应用。从传统的仿真头颅模型,到数字化口腔模拟器,再到融合二者优点的交互式仿真头颅模型,智慧化教学手段的快速发展为口腔实践训练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同时也对教学工作人员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合理使用口腔仿真训练系统,最大程度发挥不同系统的优势,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口腔仿真实操训练系统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口腔实践训练中智慧手段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训练 虚拟仿真 虚拟现实 智慧教学 口腔医学教育
下载PDF
卒中后中枢性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冯乘铭(综述) 李兆清(综述) +3 位作者 任泽盛(综述) 蔡志平 寇珍珍(审阅) 李云庆(审阅) 《解剖学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371-374,共4页
卒中后中枢神经痛(CPSP)是出血性卒中或缺血性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疼痛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认知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受损。CPSP发病机制复杂,疼痛症状持续时间长,常规治疗药物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进一步探究CPSP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成为... 卒中后中枢神经痛(CPSP)是出血性卒中或缺血性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疼痛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认知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受损。CPSP发病机制复杂,疼痛症状持续时间长,常规治疗药物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进一步探究CPSP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综述旨在阐明CPSP的临床特征、发生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后遗症 中枢性神经痛
下载PDF
微生物-肠-脑轴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兆清 任泽盛 +2 位作者 李彤昕 马斌芳 寇珍珍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593-597,共5页
脑肠轴(braingut axis)是大脑和消化系统之间存在的一种密切联系,在维持体内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微生物群作为脑肠功能的关键调节因素,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方面具有独特性和重要性。微生物通过免疫系统、氨基... 脑肠轴(braingut axis)是大脑和消化系统之间存在的一种密切联系,在维持体内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微生物群作为脑肠功能的关键调节因素,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方面具有独特性和重要性。微生物通过免疫系统、氨基酸代谢、内脏神经等方式调节神经元活动和激活小胶质细胞从而对脑的功能和疾病的发生发挥调节作用。本文将对微生物-肠-脑轴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做以讨论,阐述微生物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人们对微生物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而关于微生物影响疾病发生的一些相关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微生物-肠-脑轴 神经退行性疾病 帕金森病 阿尔茨海默病 亨廷顿病
下载PDF
基于介孔硅的姜黄素⁃siRNA共递送系统构建及其对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沛汉 郎凯 宋文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5期306-313,共8页
目的构建以介孔硅为基础的姜黄素(curcumin,CUR)⁃siRNA共递送系统,探讨其对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常规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硅纳米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在其内部孔道吸附小分子CUR,外层吸附阳离子... 目的构建以介孔硅为基础的姜黄素(curcumin,CUR)⁃siRNA共递送系统,探讨其对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常规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硅纳米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在其内部孔道吸附小分子CUR,外层吸附阳离子高分子聚乙烯亚胺(polymeric polyethyleneimine,PEI),与带负电的siRNA结合,形成(CUR@MSN)PEI/siRNA纳米共递送系统;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制备过程;以不同浓度的纳米粒处理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采用FAM荧光标记的siRNA制备纳米粒后转染细胞,分别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细胞摄取;采用靶向GAPDH的siRNA制备纳米粒后转染RAW264.7细胞,观察对靶基因的沉默效率,对照组为未处理细胞组、仅递送CUR组、CUR与siRNA阴性对照(siNC)共递送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沉默效率;进一步采用miRNA⁃130a⁃3p反义序列(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制备纳米粒转染巨噬细胞RAW264.7,观察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对照组为未处理细胞组、仅递送CUR组、CUR与miRNA阴性对照(miNC)共递送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M2极化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inase 1,Arg⁃1)的表达。结果(CUR@MSN)PEI/siRNA纳米共递送系统可成功构建;纳米粒呈现剂量依赖性的细胞毒性,在10μg/mL以下浓度处理组细胞活力在90%以上;纳米粒可被细胞高效摄取,显著抑制靶基因GAPDH的表达,效率约80%(P<0.05 vs.其余各组);仅递送CUR或CUR与miNC共递送组细胞Arg⁃1的表达提升约3倍(P<0.05 vs.未处理细胞组),在共递送CUR和ASO后能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促进巨噬细胞Arg⁃1表达约8倍(P<0.05 vs.其余各组)。结论CUR⁃siRNA共递送系统可高效转染巨噬细胞实现协同诱导其M2极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M2极化 精氨酸酶1 姜黄素 RNA干扰 siRNA/miRNA 介孔硅纳米粒 共递送
下载PDF
下体负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子杰 陶玉坤 +4 位作者 张勇军 董翔宇 杨长斌 王永春 高原 《空军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66-170,共5页
下体负压(lower body negative pressure,LBNP)是一种被动诱导直立压力改变的方法,但其压力方案不同所引起的具体影响也不相同,应用领域也不同。笔者在回顾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LBNP在临床、航空航天医学中的应用及主要原理,以... 下体负压(lower body negative pressure,LBNP)是一种被动诱导直立压力改变的方法,但其压力方案不同所引起的具体影响也不相同,应用领域也不同。笔者在回顾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LBNP在临床、航空航天医学中的应用及主要原理,以期为航天员的失重防护及飞行人员的日常训练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体负压 正加速度 心血管系统 血流动力学 失重
下载PDF
单核巨噬细胞在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6
作者 杨紫薇 徐菲菲 +6 位作者 吕云华 韩明伟 马瑞雪 侯诗源 刘梓谕 吴兴安 刘蓉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48-852,共5页
单核巨噬细胞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重症感染患者比轻症感染患者肺部单核巨噬细胞比例更高,肾、脾、脑、心、淋巴结的损伤可能与单核巨噬细胞的聚集密切... 单核巨噬细胞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重症感染患者比轻症感染患者肺部单核巨噬细胞比例更高,肾、脾、脑、心、淋巴结的损伤可能与单核巨噬细胞的聚集密切相关;表明宿主感应到病原体的威胁,诱导宿主的单核巨噬细胞来到感染部位发挥免疫清除作用,但这也可能给宿主带来过度炎症反应;除了炎症反应之外,由单核巨噬细胞上表达的组织凝血活酶造成宿主凝血系统异常也与新型冠状肺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 单核巨噬细胞 致病机制 综述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皓琪 王谦 +6 位作者 王伟东 杨学文 卫江鹏 杨西胜 王士祺 赵青川 余鹏飞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7-990,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大约25%的NAFLD患者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对我国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卫生经济负担。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NASH发病的潜在分子机制,提出新的治疗方法。近期研究表明,炎症小体...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大约25%的NAFLD患者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对我国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卫生经济负担。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NASH发病的潜在分子机制,提出新的治疗方法。近期研究表明,炎症小体和gasdermin-D(GSDMD)介导的炎症性程序性细胞死亡与NASH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就NASH发病机制中细胞焦亡及其相关分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炎症小体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性肝炎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
原文传递
即刻牙本质封闭技术对瓷贴面修复牙体预备后牙本质大量暴露的治疗效果研究
8
作者 殷琦 杨雲夫 +4 位作者 郎凯 谢执琳 高婧 王富 马赛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26-332,共7页
目的探讨即刻牙本质封闭(immediate dentin sealing,IDS)技术对瓷贴面修复牙体预备后牙本质暴露面积超过50%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修复科行上颌前牙、前磨牙瓷贴面修复患者102例(贴... 目的探讨即刻牙本质封闭(immediate dentin sealing,IDS)技术对瓷贴面修复牙体预备后牙本质暴露面积超过50%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修复科行上颌前牙、前磨牙瓷贴面修复患者102例(贴面修复牙139颗),随机分为IDS-TE组、IDS-SE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其中,IDS-TE组(贴面修复牙47颗)和IDS-SE组(贴面修复牙44颗)在牙体预备后对暴露的牙本质使用通用型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分别按照全酸蚀、自酸蚀模式行IDS,对照组(贴面修复牙48颗)在牙体预备后未进行IDS处理。瓷贴面修复后即刻及每6个月行随访复查,根据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标准对贴面的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并计算修复成功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结果7例患者失访,失访率为6.9%。对照组、IDS-TE组及IDS-SE组的随访时间依次为(30.8±15.2)、(32.6±13.5)、(31.4±13.9)个月,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67,P=0.846)。排除失访患者,修复即刻IDS-TE组(贴面修复牙46颗)、IDS-SE组(贴面修复牙42颗)和对照组(贴面修复牙44颗)仅在修复效果评价的修复后敏感项目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6.251,P=0.044)。在最终随访时,对照组有3颗发生修复体脱落、IDS-TE组有1颗发生修复体脱落,排除后行修复效果评价发现,在边缘适合性、修复体崩瓷和形态匹配项目中,3组修复效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IDS-TE组和IDS-SE组的修复效果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其他项目修复效果评价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IDS-TE组及IDS-SE组修复成功率依次为84.1%、97.8%和97.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7,P=0.014)。结论相对于未行IDS处理,使用通用型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按照全酸蚀或自酸蚀模式行IDS,均可显著提高牙本质暴露面积超过50%的瓷贴面修复成功率,并可获得更佳的边缘适合性和形态匹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贴面 即刻牙本质封闭 牙本质暴露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97例脑膜癌病患者临床特征及脑脊液生化和细胞学指标分析
9
作者 刘晓丽 卢佳睿 +1 位作者 薛梦 孙超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3年第6期609-614,共6页
目的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97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2021年12月在唐都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97例脑膜癌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肿瘤标志物水平、脑脊液生化和... 目的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97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2021年12月在唐都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97例脑膜癌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肿瘤标志物水平、脑脊液生化和细胞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97例脑膜癌病患者中原发灶为肺癌55例(56.7%),胃癌13例(13.4%),淋巴瘤5例(5.1%),其他病灶明确者19例(19.6%),原发灶不明者5例(5.2%);腰穿测压显示颅内压升高患者占总例数的80.4%,其中69例患者临床上表现为间断阵发性或持续进展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高颅内压临床表现;其中95例患者脑脊液中发现肿瘤细胞。结论 脑膜癌病多见于有肺癌、胃癌原发灶的中老年患者,高颅内压症状为常见临床表现,脑脊液细胞学仍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金标准,头部增强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和特定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无创检测有助于提高该病的筛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癌病 脑脊液细胞学 脑脊液生化 核磁共振成像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