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BI教学理念的神经内科专业英语教学实践和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倩 张坤 崔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8期161-164,共4页
医学专业英语是每个医生都要面对的难题,因医生临床工作繁忙,需要学习的内容多,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事。而神经内科专业疑难疾病多,涉及到范围广,随时需要查阅文献帮助临床诊断,因此医学专业英语学... 医学专业英语是每个医生都要面对的难题,因医生临床工作繁忙,需要学习的内容多,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事。而神经内科专业疑难疾病多,涉及到范围广,随时需要查阅文献帮助临床诊断,因此医学专业英语学习迫在眉睫。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学是以内容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依托某一专业知识或主题进行,在各个学科均有应用。在神经内科教学中引入CBI教学模式,利用英文指南和个案报告作为学习资料,结合教学查房,实践表明以中英文指南为主要教学内容,同时利用个案报告和教学查房进行实践的CBI教学法,得到科室医生的一致好评。结果显示该方法不仅能显著提高全体医师的疾病诊疗水平,同时能提高医师的专业英语水平,说明英语指南联合个案报告的CBI教学可以作为一个学习范本在医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I教学 神经内科学 专业英语 指南 教育 住院医师
下载PDF
血源性巨噬细胞在小鼠视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晶晶 宋越 +2 位作者 李林 刁玉刚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7-503,共7页
目的:探讨血源性巨噬细胞在小鼠视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首先用UBC-GFP小鼠(供体)和野生型小鼠(受体)制备骨髓嵌合体动物区分血源性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视神经夹伤后血源性巨噬细胞在损伤区... 目的:探讨血源性巨噬细胞在小鼠视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首先用UBC-GFP小鼠(供体)和野生型小鼠(受体)制备骨髓嵌合体动物区分血源性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视神经夹伤后血源性巨噬细胞在损伤区浸润及活化情况。其次利用CCR2 KO小鼠,上丘定位注射荧光金逆行标记视网膜节细胞(RGC),观察损伤区缺乏血液来源的巨噬细胞浸润时相应神经元胞体RGC的存活情况。结果:骨髓嵌合体小鼠显示视神经损伤区有大量的血源性巨噬细胞(Iba-1+GFP+)浸润、且此类细胞内多表达M2型巨噬细胞标记精氨酸酶1(arginase 1);CCR2 KO小鼠视神经夹伤后7 d同侧视网膜上存活RGC的数目明显少于野生型小鼠(P<0.01),其损伤区活化巨噬细胞(CD68+)的数目同野生型小鼠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CCR2 KO小鼠损伤区arginase 1的表达较野生型小鼠明显有所降低(P<0.001)。结论:视神经损伤后损伤区血液来源巨噬细胞不同于小胶质细胞,血液来源的巨噬细胞多向M2方向极化,表达arginase 1,对RGC存活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夹伤 血源性单核巨噬细胞 精氨酸酶1 视网膜节细胞 骨髓嵌合体小鼠
下载PDF
人参皂甙Rd在神经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方立琛 高小亮 武明媚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年第2期108-110,122,共4页
人参皂甙Rd(GSRd)是人参皂甙的主要活体单位之一,具有保护心血管功能、抗肿瘤、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近年研究发现,GSRd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在神经损伤的过程中,GSRd通过减轻神经元的氧化应激、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抑制兴奋性氨基酸介导的... 人参皂甙Rd(GSRd)是人参皂甙的主要活体单位之一,具有保护心血管功能、抗肿瘤、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近年研究发现,GSRd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在神经损伤的过程中,GSRd通过减轻神经元的氧化应激、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抑制兴奋性氨基酸介导的Ca2+内流、抑制炎症反应及促进神经突生长等途径,减轻神经元损伤,抑制神经元凋亡,发挥了神经保护作用。本文主要从GSRd在脑缺血、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和脊髓损伤中的神经保护效应等方面,结合大量的体内、体外实验的研究结果,具体阐述GSRd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并且通过对GSRd的临床试验阶段的分析,阐述其具有确切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及良好的药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D 神经保护 脑缺血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多发性硬化 脊髓损伤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坏死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佳 赵又谊 +2 位作者 赵秋影 莫辉明 岳屹立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899-902,F0003,共5页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脑与脊髓结构或功能损伤,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因神经元损伤的不可逆性,探究其损伤机制也是当下研究热点。一般认为细胞死亡方式有凋亡、坏死两种,然而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由信号通...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脑与脊髓结构或功能损伤,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因神经元损伤的不可逆性,探究其损伤机制也是当下研究热点。一般认为细胞死亡方式有凋亡、坏死两种,然而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由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死亡,兼具坏死和凋亡的特点,故称之为程序性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坏死 细胞凋亡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创伤性脑损伤 脑肿瘤 脑血管疾病 中枢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OPN/IGF1促进小鼠皮质脊髓束轴突再生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倩 张坤 +2 位作者 张增强 李剑勇 崔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55-960,共6页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小鼠皮质脊髓束(CST)再生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6~8周龄C57BL/6小鼠2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4只。建立小鼠单侧锥体束横断模型,实验组在损伤对侧皮质注射腺相关病毒(...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小鼠皮质脊髓束(CST)再生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6~8周龄C57BL/6小鼠2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4只。建立小鼠单侧锥体束横断模型,实验组在损伤对侧皮质注射腺相关病毒(AAV)-OPN/IGF1,对照组在损伤对侧皮质注射AAV-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术后每2周采用行为学方法评估小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术后12周处死小鼠,采用脊髓蛋白激酶Cγ(PKCγ)免疫组化染色判断皮质脊髓束横断情况;采用红色荧光蛋白(RFP)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轴突发芽的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OPN和IGF1相关信号通路中核糖体蛋白S6激酶(pS6)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R)表达情况,研究OPN/IGF1促进轴突发芽的分子机制。结果通过采用PKCγ免疫组化染色判断皮质脊髓束残余情况,最终实验组入组小鼠10只,对照组入组小鼠8只。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OPN/IGF1对小鼠运动功能恢复无明显作用;皮质神经元高表达OPN/IGF1以后,损伤对侧皮质脊髓束发芽增多,神经元pS6和IGFR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IGF1可通过增加神经元IGFR和pS6表达而促进CST发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锥体束横断术 轴突再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谷氨酸在调控胃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慧 解柔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1109-1113,共5页
目的:探讨谷氨酸受体NR1亚基在胃癌中的表达及谷氨酸对胃癌侵袭转移的调控作用。方法:运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人胃癌高低转移细胞系中NR1亚基的表达情况;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谷氨酸对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 目的:探讨谷氨酸受体NR1亚基在胃癌中的表达及谷氨酸对胃癌侵袭转移的调控作用。方法:运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人胃癌高低转移细胞系中NR1亚基的表达情况;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谷氨酸对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的特异性阻断剂对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阻断作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胃癌细胞上的谷氨酸受体诱发电流。结果:人胃癌细胞可表达NR1亚基,且NR1亚基在胃癌高转移细胞系中的表达量高于其在低转移细胞系中的表达量(P<0.05);谷氨酸可增强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而阻断剂MK801可降低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谷氨酸刺激后,胃癌细胞可产生谷氨酸受体诱发电流,MK801可部分有效阻断谷氨酸受体诱发电流。结论:谷氨酸受体NR1亚基在胃癌细胞中表达明显升高,谷氨酸与其结合可促进胃癌侵袭转移的发生,而特异性受体阻断剂可部分阻断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NR1亚基 受体 胃癌 侵袭转移
下载PDF
糖尿病对大鼠膀胱组织Piezos离子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昆 邝芳 +6 位作者 闫飞 杨波 杨力军 王福利 袁建林 秦荣良 刘飞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60-464,共5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对大鼠膀胱组织Piezos离子通道表达的影响及其规律。方法将36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和糖尿病组(DM),每组18只,DM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NC组注射等量柠檬酸钠缓冲液... 目的观察糖尿病对大鼠膀胱组织Piezos离子通道表达的影响及其规律。方法将36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和糖尿病组(DM),每组18只,DM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NC组注射等量柠檬酸钠缓冲液。1周后测血糖>16.7mmol/L,定义为造模成功。于1、2、8周后,各组分别取6只大鼠,用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大鼠膀胱组织中c-kit、Piezo1表达情况,QPCR定量分析Piezo1和Piezo2基因表达水平,并用Western blot对Piezo1和Piezo2蛋白表达分析比较。结果在第1、2周时,DM组Piezo1和Piezo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NC组显著增高(P<0.05);在第8周时,NC组与DM组大鼠膀胱组织中Piezo1和Piezo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糖尿病性膀胱病变早期,大鼠膀胱组织中Piezo1和Piezo2表达量可显著增加,增强膀胱对机械刺激的敏感性,可能是产生尿频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 糖尿病 糖尿病性膀胱痛 C-KIT 大鼠
下载PDF
肌苷对糖尿病性膀胱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昆 邝芳 +3 位作者 闫飞 谭超 袁建林 刘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2,共8页
目的目前针对糖尿病性膀胱病的治疗仍缺乏有效手段,寻找天然抗氧化剂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文中旨在观察肌苷对糖尿病大鼠膀胱的保护作用及探索抗氧化应激机制。方法将60只成年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肌苷治疗... 目的目前针对糖尿病性膀胱病的治疗仍缺乏有效手段,寻找天然抗氧化剂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文中旨在观察肌苷对糖尿病大鼠膀胱的保护作用及探索抗氧化应激机制。方法将60只成年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肌苷治疗组,每组各2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1周后取尾静脉血,血糖水平≥16.7 mmol/L定义为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后肌苷治疗组接受肌苷(75 mg/kg,腹腔注射,2/d治疗,糖尿病组接受同量等渗盐水。干预4周、8周后,各组的两个时间点分别取10只大鼠,取膀胱组织切片做HE染色、用免疫荧光法观察膀胱组织中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情况,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膀胱组织的超微结构。同时对大鼠膀胱组织进行TUNEL凋亡分析,并测定膀胱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膀胱组织HE染色提示黏膜显著增生,肌束排列紊乱,结构松散,肌束断裂,肌束间间隙明显增宽,肌细胞萎缩,淋巴细胞浸润,肌束间胶原纤维填充,血管增生充血,神经束少见;在电镜下观察,可见肌细胞排列紊乱,中间连接消失,肌细胞和间质细胞内线粒体空泡化显著,核膜皱缩,核仁消失,染色质不规则边集,凝聚成块;免疫荧光结果提示NGF和c-kit信号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弱;4周和8周时,与正常对照组细胞凋亡率[(4.65±3.04、5.48±2.00)%]比较,糖尿病组[(1.68±3.04、10.51±0.90)%]、肌苷治疗组[(7.00±1.72、7.24±1.66)%]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与糖尿病组比较,肌苷治疗组凋亡细胞显著减少(P<0.01)。GSH增多(P<0.05),糖尿病组SOD、GSH含量明显增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肌苷治疗组大鼠膀胱组织中SOD含量明显减少(P<0.05),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8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SOD、GSH含量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肌苷治疗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及肌苷治疗组膀胱湿重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氧化应激在糖尿病性膀胱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inosine能降低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水平,减轻糖尿病大鼠膀胱组织的受损程度,保护膀胱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性膀胱病 肌苷 氧化应激 C-KIT
下载PDF
老年小鼠慢性痛焦虑模型肠道菌群的变化规律
9
作者 赵艳 蔡国洪 +4 位作者 任牡丹 赵倩 罗妙莎 马文慧 和水祥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1096-1100,共5页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神经病理性痛伴焦虑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和肠道菌群的变化规律。方法将16月龄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对模型组小鼠进行坐骨神经选择性结扎切断(spared nerve injury,SNI)手术。在手术后第21天...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神经病理性痛伴焦虑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和肠道菌群的变化规律。方法将16月龄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对模型组小鼠进行坐骨神经选择性结扎切断(spared nerve injury,SNI)手术。在手术后第21天,应用Von-Frey丝检测小鼠的机械痛敏,应用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和高架十字实验(elevated plus maze,EPM)检测小鼠焦虑行为的变化,应用16S rDNA测序检测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NI小鼠痛敏阈值显著降低(P<0.001)。SNI术后第21天,SNI小鼠进入OFT的中央区和EPM的开臂区的活动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但活动总路程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提示SNI小鼠出现焦虑样行为。SNI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紊乱及菌群多样性降低,在门分类水平,2β-变形菌显著减少;在目分类水平,乳杆菌显著减少;在科分类水平,普雷沃氏菌显著减少。结论老年慢性痛小鼠具有焦虑样的行为,且肠道菌群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鼠 疼痛 焦虑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医学研究生脑科学基础与前沿课程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解柔刚 王文挺 +2 位作者 韩文娟 武胜昔 罗层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4-636,共3页
为适应脑科学的迅猛发展,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脑科学研究人才,文章结合笔者所在空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近年来不断总结的实践经验,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多样的教学形式与灵活的授课模式相结合,构建脑科学基础与前沿的研究生课程新... 为适应脑科学的迅猛发展,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脑科学研究人才,文章结合笔者所在空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近年来不断总结的实践经验,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多样的教学形式与灵活的授课模式相结合,构建脑科学基础与前沿的研究生课程新体系,为培养高素质的脑科学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教育 脑科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依托咪酯对机械性损伤的体外培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11
作者 赵璇 白珏 +2 位作者 游思维 崔媛媛 武明媚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9-493,共5页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ET)对机械性损伤的体外培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RGC,采用Thy1.1和微管关联蛋白2对其进行免疫荧光双标鉴定。培养的原代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RGC划伤组、ET低剂量组(1...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ET)对机械性损伤的体外培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RGC,采用Thy1.1和微管关联蛋白2对其进行免疫荧光双标鉴定。培养的原代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RGC划伤组、ET低剂量组(1μmol/L)、ET中剂量组(5μmol/L)、ET高剂量组(10μmol/L)。RGC划伤组和不同浓度ET组采用虹膜刀划伤培养细胞,建立RGC机械性损伤模型。建模后7 d,细胞计数试剂盒-8增生分析法检测各组RGC存活率;膜联蛋白Ⅴ/碘化丙啶双染色法检测各组RGC凋亡率。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检验。结果RGC划伤组、ET低剂量组、ET中剂量组、ET高剂量组的RGC存活率分别为(72.60±2.97)%、(73.73±1.14)%、(79.19±1.79)%、(83.88±0.94)%;对照组、RGC划伤组、ET低剂量组、ET中剂量组、ET高剂量组的RGC凋亡率分别为(5.08±0.17)%、(18.67±1.24)%、(17.96±0.74)%、(15.11±0.56)%、(11.67±1.32)%。组间RGC存活率比较:与RGC划伤组相比,ET低剂量组、ET中剂量组、ET高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增高,RGC划伤组与ET低剂量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8);RGC划伤组与ET中剂量组、ET高剂量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ET中剂量组与ET高剂量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组间RGC凋亡率比较:RGC划伤组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RGC划伤组比较,ET低剂量组、ET中剂量组、ET高剂量组的细胞凋亡率降低,RGC划伤组与ET低剂量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9);R G C划伤组与E T中剂量组、E T高剂量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T中剂量组与ET高剂量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ET对机械性损伤的体外培养RGC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且保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ET剂量的增长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机械性损伤 神经保护 体外培养
原文传递
慢性间断性低氧诱导大鼠前包钦格复合体磷酸化PKC底物表达增加 被引量:1
12
作者 亢君君 魏晓燕 刘莹莹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9-565,共7页
延髓腹外侧前包钦格复合体(pre-Bötzinger complex,pre-BötC)被认为是呼吸节律产生中枢。间断性低氧可诱导呼吸长时程易化(long-term facilitation,LTF),是呼吸可塑性的电生理特征。本研究组前期研究显示慢性间断性低氧(chron... 延髓腹外侧前包钦格复合体(pre-Bötzinger complex,pre-BötC)被认为是呼吸节律产生中枢。间断性低氧可诱导呼吸长时程易化(long-term facilitation,LTF),是呼吸可塑性的电生理特征。本研究组前期研究显示慢性间断性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诱导大鼠pre-BötC磷酸化蛋白激酶Cθ(phospho-protein kinase Cθ,P-PKCθ)表达上调。本研究旨在探讨磷酸化-蛋白激酶C底物(P-PKC substrates,P-PKCsub)在大鼠pre-BötC的超微结构分布以及CIH干预后的表达变化。应用神经激肽1受体(neurokinin-1 receptor,NK1R)免疫反应(immunoreactive,ir)产物作为pre-BötC神经元的标志,并用抗P-PKCsub抗体双标记进行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观察,用Western blot分析延髓腹外侧区(包含pre-BötC)P-PKCsub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光镜下,NK1R-ir标记主要沿pre-BötC神经元胞膜分布,清晰勾勒胞体和突起。P-PKCsub-ir标记多呈点状分布在胞体和突起,膜下亦有分布。大部分P-PKCsub-ir神经元共表达NK1R。CIH干预诱导延髓腹外侧区P-PKCsub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电镜下,NK1R-ir产物主要分布在pre-BötC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的胞膜内表面。P-PKCsub-ir金颗粒分布在pre-BötC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在细胞膜下有较多分布,内质网和突触后致密体亦可见。以上结果提示,CIH干预可能通过激活PKCθ,上调P-PKCsub蛋白表达,参与pre-BötC的呼吸可塑性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包钦格复合体 蛋白激酶C底物 慢性间断性低氧 呼吸可塑性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青年和老年小鼠脑糖原及其代谢的差异
13
作者 樊泽 韩佼 +5 位作者 张智昊 左文强 朱媛媛 王锐 李燕 熊利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0期1835-1839,1834,共6页
目的:比较青年小鼠和老年小鼠不同脑区糖原及其代谢的差异,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取雄性C57BL/6J青年小鼠(8周龄)和老年小鼠(18月龄)皮层、海马、纹状体三个脑区脑组织,通过糖原定量试剂盒检测糖原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检... 目的:比较青年小鼠和老年小鼠不同脑区糖原及其代谢的差异,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取雄性C57BL/6J青年小鼠(8周龄)和老年小鼠(18月龄)皮层、海马、纹状体三个脑区脑组织,通过糖原定量试剂盒检测糖原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糖原代谢相关酶(包括糖原合成、糖原分解、葡萄糖转运、乳酸转运相关酶类)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青年小鼠相比,老年小鼠皮层、纹状体糖原含量明显上升,但海马的糖原含量无明显变化。在糖原合成代谢的关键酶中,糖原合成酶在老年小鼠皮层、纹状体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海马区则无明显差异;糖原分支酶在老年小鼠皮层的表达水平有所下降,在海马和纹状体则无明显变化。在糖原分解代谢的关键酶中,老年小鼠的糖原磷酸化酶在皮层、海马和纹状体均明显升高,而糖原脱支酶在上述脑区则无明显变化。葡萄糖转运体1的表达水平在老年小鼠与青年小鼠各脑区无显著差异。在单羧酸转运体中,老年小鼠单羧酸转运体1在各脑区均明显上升,单羧酸转运体4在皮层明显升高,其余脑区则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小鼠脑内糖原含量总体上较青年小鼠高,老年小鼠脑糖原代谢通路相关酶的表达与青年小鼠存在明显差异,且不同脑区之间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糖原 糖原代谢 青年小鼠 老年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