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学在神经科学及脑网络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章翔 毛星刚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64-368,共5页
脑科学是现代最前沿的学科之一,受到全球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有关脑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进步,尤其是脑网络的研究带来了破解大脑功能的新方向。脑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神经外科学的理念更新,特别是脑网络的概念,使得神经外科手术需要... 脑科学是现代最前沿的学科之一,受到全球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有关脑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进步,尤其是脑网络的研究带来了破解大脑功能的新方向。脑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神经外科学的理念更新,特别是脑网络的概念,使得神经外科手术需要更多地关注神经纤维束构成的脑网络结构,以更好地在术中保护重要的脑功能。脑科学的研究离不开对大脑的探究与观察,而神经外科学则是研究和通过手术治疗脑组织病变的科学,可在手术中直接地接触和研究大脑,并因此而发现重要的脑纤维及细胞的调配规律,进而对脑科学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科学 脑网络 神经外科 脑肿瘤 复杂网络 拓扑结构
下载PDF
数字化多模态的三维融合可视化技术在神经外科解剖和手术入路教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毛星刚 薛小燕 +6 位作者 杨秋子 姬昂 吕瑞 孙季冬 罗鹏 蒋晓帆 章翔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70-74,共5页
神经外科手术所面临的颅内及脊髓病变解剖有其特殊性。特别是位于颅内的病变,根据具体位置不同,具有复杂的三维解剖及比邻关系。颅内病变的特点一是具有坚硬的颅骨作为保护,因而需要打开有限的颅骨范围进行手术;二是其手术解剖涉及到颅... 神经外科手术所面临的颅内及脊髓病变解剖有其特殊性。特别是位于颅内的病变,根据具体位置不同,具有复杂的三维解剖及比邻关系。颅内病变的特点一是具有坚硬的颅骨作为保护,因而需要打开有限的颅骨范围进行手术;二是其手术解剖涉及到颅骨、脑功能区、动静脉、脑深部核团、脑室、神经纤维束等众多的成分。因而,如何准确地认识并理解这些解剖关系,对于学生而言,一直是个教学难题。为此,数字化多模态融合技术将这些不同成分进行可视化,从而增加了学习的直观性,加速了相关解剖和手术入路的理解和学习。本文介绍神经外科手术的特点,通过若干个典型病变的解剖及手术入路分析,详细说明数字化多模态技术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数字化技术 多模态 可视化 解剖
下载PDF
神经解剖"形象化"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与探析
3
作者 王成果 王利 +1 位作者 李侠 张磊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评价神经解剖知识"形象化"(包括"联想化"、"具象化"与口诀)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参加神经外科学习的临床五年制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神经外科教学,观察组在... 目的评价神经解剖知识"形象化"(包括"联想化"、"具象化"与口诀)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参加神经外科学习的临床五年制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神经外科教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形象化"教学,同一老师组织教学实施,不同教学模式下学习的学生进行客观试卷考核和主观问卷调查,包括课程综合评价和个人学习效果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学生的考核结果比较,增加"形象化"教学的观察组学生不仅在客观考题考核方面显著提高(P<0.05),在课程综合评价和个人学习效果满意度方面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神经解剖知识"形象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掌握神经外科知识的能力,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神经外科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学 神经解剖学 形象化
下载PDF
对比不同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4
作者 胡世颉 李兵 +2 位作者 罗鹏 胡学安 章翔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因材施教模式及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科室轮转见习的神经外科专科培训学生8名,神经外科专业硕士研究...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因材施教模式及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科室轮转见习的神经外科专科培训学生8名,神经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6名以及全日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见习学员30名,分别开展PBL教学和以授课为基础传统教学法的学习。在学员结束见习时根据授课内容及执业医师考试内容命题,采取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和对在院患者诊疗内容提问的形式进行考核。利用SPSS 16. 0软件对同类学生的平均成绩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 05。结果专培学员和专业硕士PBL教学组考核成绩为(93. 12±2. 56)分,传统教学组考核成绩为(86. 32±4. 01)分(P <0. 05);临床本科见习学员PBL教学组(82. 36±5. 02)分,传统教学组考核成绩(85. 21±4. 15)分,两组成绩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PBL教学法在专科培训学员和专业硕士的临床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对于全日制本科学员的教学无明显差别,对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应因材施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教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
下载PDF
数理科学思维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毛星刚 章翔 +2 位作者 章薇 李玥 薛小燕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数理科学思维的教育对神经外科基本技能培养及高新技术创新中的意义。方法结合神经外科发展历史及各种技术出现的背景和原理,分析数理科学思维在神经外科发展中的重要性。结果以数理科学思维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神经外科多种技... 目的探讨数理科学思维的教育对神经外科基本技能培养及高新技术创新中的意义。方法结合神经外科发展历史及各种技术出现的背景和原理,分析数理科学思维在神经外科发展中的重要性。结果以数理科学思维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神经外科多种技术的出现中发挥了很好作用。现代神经外科学多项技术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数理科学,包括立体定向、显微镜、内窥镜、神经导航、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等。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性成果均离不开数理科学。结论在神经外科教学中实践并探索数理科学思维的培养,对推动神经外科学的发展及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学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代数拓扑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整合医学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高大宽 周跃飞 《医学争鸣》 CAS 2021年第5期9-12,共4页
针对神经外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对临床教学进行整合改革。运用整合医学(HIM)理念,调整教学计划,建立有利于临床诊疗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HIM教学体系。运用整合教学方式后,有效地提高了神经外科的... 针对神经外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对临床教学进行整合改革。运用整合医学(HIM)理念,调整教学计划,建立有利于临床诊疗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HIM教学体系。运用整合教学方式后,有效地提高了神经外科的临床教学质量,学生不仅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临床能力,而且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因此,将HIM理念贯穿于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对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和手术技巧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能够加快年轻医生的成长,对于专培医生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医学 神经外科 颅底外科 临床教学
下载PDF
神经外科进修医生教育实践与探索
7
作者 董秋峰 闫志丰 +2 位作者 杨鑫 李鹏起 甄海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0期140-144,共5页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卫生健康水平越来越高的期望,迫切要求各个领域的医务工作者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水平,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进修教育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卫生健康水平越来越高的期望,迫切要求各个领域的医务工作者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水平,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进修教育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神经外科进修医生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发展,本单位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而规范的神经外科进修医生培养和管理模式,旨在不断地提高神经外科进修医生的教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进修医生 教育 实践 探索
下载PDF
亚甲基蓝下调转铁蛋白减轻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铁死亡 被引量:1
8
作者 岳哲明 王志彪 +5 位作者 谢文宇 马利军 雍佳 解媛 张磊 李侠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863-867,共5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蓝(MB)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细胞铁死亡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系,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损伤模型组(Model组)和亚甲基蓝治疗组(MB组)。使用离体细胞TBI模型,对MB组和Model组... 目的探讨亚甲基蓝(MB)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细胞铁死亡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系,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损伤模型组(Model组)和亚甲基蓝治疗组(MB组)。使用离体细胞TBI模型,对MB组和Model组进行划伤6 h处理,在恢复正常培养液条件后添加2μmol/L的MB培养48 h后取材。采用CCK-8法来检测细胞的活力及试剂盒检测细胞铁死亡标志物IL-18、IL-1β和Fe^(2+)含量;利用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转铁蛋白(Tf)的表达情况;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Tf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Con组比较,Model组HT22细胞活力显著降低,IL-18、IL-1β和Fe^(2+)含量显著增加,Tf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odel组比较,MB组细胞活力升高,IL-18、IL-1β以及Fe^(2+)含量显著降低,Tf表达降低,且分布于胞浆和胞膜的Tf染色阳性率也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通过调控Tf表达干预铁死亡相关分子,减轻TBI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抑制神经元铁死亡,发挥治疗TBI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蓝 创伤性脑损伤 HT22细胞系 铁死亡 转铁蛋白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鱼洋 韩福新 +2 位作者 胡世颉 罗鹏 李星慧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0期2808-2809,共2页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术后通常伴有意识障碍及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导致其吞咽困难无法正常进食从而难以满足机体正常营养需求,影响其术后的恢复[1]。本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患者70例作为...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术后通常伴有意识障碍及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导致其吞咽困难无法正常进食从而难以满足机体正常营养需求,影响其术后的恢复[1]。本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3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京医院 营养风险 吞咽困难 意识障碍 正常进食 军医大学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应激反应
下载PDF
浅谈微信在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邓炜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187-187,共1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重要举措。目前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也存在困难。微信在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规...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重要举措。目前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也存在困难。微信在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规范化培训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住院医师的日常管理,有利于住培医师的心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Sirtuin 3在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昊阜子 岳康异 +2 位作者 邹鹏 罗鹏 蒋晓帆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55-460,共6页
Sirtuin 3(Sirt3)是一种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的蛋白脱乙酰基酶,主要参与线粒体代谢过程,包括能量合成、三羧酸循环和氧化应激。更多的科学研究证实,Sirt3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以及保持代谢稳态的作用,在能量代谢、肿瘤、衰... Sirtuin 3(Sirt3)是一种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的蛋白脱乙酰基酶,主要参与线粒体代谢过程,包括能量合成、三羧酸循环和氧化应激。更多的科学研究证实,Sirt3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以及保持代谢稳态的作用,在能量代谢、肿瘤、衰老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Sirt3激活可以减缓或抑制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显示出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Sirt3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uin3 阿尔茨海默症 帕金森病 亨廷顿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多发性硬化症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学习见闻与启示
12
作者 林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3-87,共5页
笔者有幸于近期受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长老会医院颅底外科的邀请,对该中心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交流访问和学习.在短暂的访问学习期间,近距离的感受了与我国完全不同的现代化美国的医疗体制与医疗文化,现将点滴感悟及启示介绍如下.
关键词 访问学习 交流访问 颅底外科 医疗体制 长老会 点滴感悟 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 现代化
下载PDF
神经内窥镜在神经系统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章翔 章薇 +1 位作者 毛星刚 薛小燕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颅脑和脊髓中的原发或继发性神经系统肿瘤,其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内窥镜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工具,逐渐在神经系统肿瘤手术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神经内窥镜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主... 颅脑和脊髓中的原发或继发性神经系统肿瘤,其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内窥镜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工具,逐渐在神经系统肿瘤手术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神经内窥镜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颅底肿瘤和垂体腺瘤的切除之中。通过内窥镜可以实现经鼻-蝶窦入路的微创手术,大大减少了传统开颅手术所带来的创伤,提升了患者术后康复的速度。神经内窥镜手术要求术者要具有良好的空间感知能力和精细操作技巧,特别是在手术视角与操作协调方面,需要经过大量的模拟训练和实际操作经验的积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术者时刻关注周围神经结构,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在脊柱和脊髓手术中,神经内窥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建立工作通道和神经保护技术是内窥镜脊柱手术中的关键步骤。内窥镜辅助下的椎管内肿瘤切除和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因其微创性和精准性,故疗效很满意。在临床实践中,神经内窥镜的微创性和快速恢复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与传统开颅和开刀手术相比,内窥镜手术的切口更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患者的住院和康复时间也大为缩短。因此,受到了同行专家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这种技术值得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肿瘤 颅脑与脊柱 神经内窥镜 操作技巧 肿瘤全切或部分切除 随访 预后
下载PDF
GZMA是IDH突变型神经胶质瘤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且与免疫浸润相关
14
作者 强亦龙 马晨雨 +1 位作者 张研宇 林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颗粒酶A(Granzyme A,GZMA)在脑胶质瘤中的预后价值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R语言)对CGGA数据库中胶质瘤转录组数据集中的低级别胶质瘤(LGG,WHO GradeⅡ,IDH-Mutant)和高级别胶质瘤(HGG,WHO GradeⅣ,IDH-... 目的探讨颗粒酶A(Granzyme A,GZMA)在脑胶质瘤中的预后价值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R语言)对CGGA数据库中胶质瘤转录组数据集中的低级别胶质瘤(LGG,WHO GradeⅡ,IDH-Mutant)和高级别胶质瘤(HGG,WHO GradeⅣ,IDH-Mutant)两组数据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使用R软件包对上调基因集做GO/KEGG富集分析.使用TIMER、GEPIA网络平台和TCGA数据集分析了GZMA表达与神经胶质瘤免疫浸润之间的关系.同时评估了GZMA对神经胶质瘤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GZMA在IDH突变型HGG中上调(P<0.05),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显示GZMA参与了几个顶级且显著富集的GO类别.与正常脑组织相比,GZMA的mRNA在神经胶质瘤样本中均上调(P<0.05),并与神经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和分级相关.Kaplan-Meier(K-M)曲线分析显示,GZMA高表达的患者比GZMA低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OS)更短.此外,GZMA的表达可能影响神经胶质瘤的免疫浸润水平.在GBM中,GZMA的表达水平与B细胞、树突状细胞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而与CD8+T细胞、CD4+T细胞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在LGG中,GZMA的表达水平与各种免疫细胞的浸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GZMA可作为判断胶质瘤预后和免疫细胞侵袭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瘤 免疫浸润 颗粒酶A
下载PDF
实时超声联合神经导航监测在颅内肿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罗强 刘卫平 +4 位作者 龙乾发 张胡金 柴源 苗宇 伊西才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联合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显微手术中定位及实时监测的作用。方法筛选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0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35例术中实时超声监测联合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内肿瘤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35例神...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联合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显微手术中定位及实时监测的作用。方法筛选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0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35例术中实时超声监测联合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内肿瘤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35例神经导航引导但未行术中实时超声监测的颅内肿瘤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肿瘤全切率[91.42%(32/35)]与对照组[82.85%(29/35)]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284.1±20.58)min]较对照组[(306.5±11.92)min]明显缩短(P<0.05)。术前,观察组KPS评分[(58.74±2.076)分]与对照组[(56.34±1.381)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观察组KPS评分[(83.21±6.217)分]和对照组[(76.49±4.638)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而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围手术期没有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术中超声可精准定位并实时引导,监测肿瘤残余,提高手术效率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显微手术 术中实时超声 神经导航 疗效
下载PDF
神经导航引导下血肿穿刺引流与保守治疗对血肿体积较小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鱼洋 伊西才 +3 位作者 董涛 罗鹏 胡世颉 李星慧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377-1379,共3页
目的探究神经导航血肿穿刺与保守治疗对血肿体积较小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对我院2016.2至2019.2收治的70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展开对照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神经导航血肿穿刺治疗)与对照组(保守治疗)各35... 目的探究神经导航血肿穿刺与保守治疗对血肿体积较小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对我院2016.2至2019.2收治的70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展开对照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神经导航血肿穿刺治疗)与对照组(保守治疗)各35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对象在总有效率上进行对比,观察组(97.14%)显著比对照组(71.4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在生活质量各项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在发作担忧、生活质量、情感健康、精力、认知功能、药物影响、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上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对象在GOS评分、SSS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OS评分、SS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幕上HICH患者采取此神经导航血肿穿刺治疗后,可显著提升疗效,改善生活质量,预后康复效果较好,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导航引导 血肿体积 血肿穿刺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激活miR-124-3p/Notch通路促进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白威 张欣 +5 位作者 苏鑫洪 孔垂广 杨永祥 叶玉勤 樊泽 贺晓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5,共7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伤侧海马区微小RNA-124-3p(miR-124-3p)的表达变化,探讨miR-124-3p对大鼠TBI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 TBI组、 miR-124-3p激动剂(miR-124-3p agomir)组与miR-12...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伤侧海马区微小RNA-124-3p(miR-124-3p)的表达变化,探讨miR-124-3p对大鼠TBI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 TBI组、 miR-124-3p激动剂(miR-124-3p agomir)组与miR-124-3p抑制剂(miR-124-3p antagomir)组,后3组大鼠应用控制性皮层撞击(CCI)法建立TBI模型。创伤后, miR-124-3p agomir组与miR-124-3p antagomir组通过由创伤对侧侧脑室分别注射miR-124-3p agomir或miR-124-3p antagomir各1 nmoL,假手术组和TBI组注入等量溶剂。造模后12 h、 1 d、 3 d、 7 d,实时定量PCR检测大鼠伤侧海马区组织miR-124-3p的表达, Western blot法检测Delta样分子1(DLL1)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组织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神经元核抗原(NeuN)、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的表达。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24-3p与DLL1之间的靶向结合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 TBI组大鼠海马区miR-124-3p和DLL1的表达均显著升高;与TBI组比较, miR-124-3p agomir组miR-124-3p的表达量明显升高、 DLL1表达量明显减少, miR-124-3p antagomir组miR-124-3p表达量明显降低, DLL1表达量则明显升高。创伤后7 d, TBI大鼠海马组织BrdU^+NeuN^+细胞与BrdU^+nestin^+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假手术组, miR-124-3p agomir处理增加BrdU^+NeuN^+细胞与BrdU^+nestin^+细胞数量, miR-124-3p antagomir处理则减少BrdU^+NeuN^+细胞与BrdU^+nestin^+细胞数量。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实DLL1为miR-124-3p的靶基因。结论创伤区miR-124-3p的高表达可靶向抑制DLL1蛋白表达,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TBI) 微小RNA-124-3p(miR-124-3p) 神经干细胞 NOTCH信号通路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剑 李清宇 +1 位作者 樊超 闫志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0-434,共5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对缺氧-缺血(H/I)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方法: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H/I组(H/I)、H/I联合Sal治疗组(H/I+Sal),利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及低氧处理制备H/I模型,通过腹腔注射给予大鼠Sal治疗3 d...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对缺氧-缺血(H/I)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方法: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H/I组(H/I)、H/I联合Sal治疗组(H/I+Sal),利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及低氧处理制备H/I模型,通过腹腔注射给予大鼠Sal治疗3 d,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TUNE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H/I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受损明显(P<0.05),海马细胞凋亡增加明显(P<0.05),LC3-II/LC3-I比值增加(P<0.05);经过Sal治疗后,与H/I大鼠相比,Sal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得到明显改善(P<0.05),凋亡细胞减少(P<0.05),LC3-II/LC3-I比值降低(P<0.05)。结论:Sal能够通过抑制H/I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减轻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自噬 凋亡 大鼠
下载PDF
白藜芦醇预处理对氧糖剥夺诱导的大鼠神经干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瑜 韩宁 +2 位作者 秦晨 殷安安 章翔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预处理对氧糖剥夺(OGD)诱导的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损伤的影响。方法:取孕15 d SD大鼠体内胎鼠脑组织原代培养NSCs,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OGD模型组、RES+OGD处理组和RES+OGD+sirtinol处理组。利用CCK-8试...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预处理对氧糖剥夺(OGD)诱导的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损伤的影响。方法:取孕15 d SD大鼠体内胎鼠脑组织原代培养NSCs,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OGD模型组、RES+OGD处理组和RES+OGD+sirtinol处理组。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NSCs的细胞活性,利用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各组NSCs的损伤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SCs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解偶联蛋白2(UCP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OGD损伤能够降低NSCs中SIRT1蛋白表达(P<0.05),RES预处理能够上调OGD损伤后NSCs中SIRT1蛋白的表达(P<0.05);RES预处理能够提高OGD损伤模型中NSCs的细胞活性(P<0.05),降低LDH漏出量(P<0.05),下调NSCs中UCP2的蛋白表达。SIRT1抑制剂sirtinol能够降低OGD损伤后NSCs的细胞活性(P<0.05),增加LDH漏出量(P<0.05),上调NSCs中UCP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RES预处理对OGD诱导的大鼠NSCs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IRT1-UCP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解偶联蛋白2 神经干细胞 氧糖剥夺 大鼠
下载PDF
颅骨修补术后钛网外露的整形外科修复 被引量:8
20
作者 侯宏义 王璐旭 +2 位作者 谢松涛 胡大海 董必锋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在应用整形外科方法修复颅骨缺损修补术后钛网外露创面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7年9月,因颅骨缺损修补术后钛网外露在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手术治疗的23例病例,行创面准备,换药,清创,VSD负压吸引,皮瓣移... 目的探讨在应用整形外科方法修复颅骨缺损修补术后钛网外露创面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7年9月,因颅骨缺损修补术后钛网外露在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手术治疗的23例病例,行创面准备,换药,清创,VSD负压吸引,皮瓣移植覆盖及抗感染等一些列综合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成活,钛网外露创面得到良好的修复。结论皮瓣移植等一系列综合治疗,修复颅骨修补术后钛网外露创面,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网 外露 创面 皮瓣 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