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球钝挫伤ERG与病理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永强 惠延年 +2 位作者 肖庆珊 蔡用舒 骆阁大 《眼科研究》 CSCD 1994年第3期157-160,共4页
检查轻、重度兔眼挫伤后ERGa、b波及OPs波的改变,用镧示踪法观察血视网膜外屏障及其它组织结构改变。轻型挫伤ERGb波暂时降低,无示踪剂渗漏,光感受器外节轻度破坏。重型挫伤ERGa、b波及OPs波明显降低,视网膜色... 检查轻、重度兔眼挫伤后ERGa、b波及OPs波的改变,用镧示踪法观察血视网膜外屏障及其它组织结构改变。轻型挫伤ERGb波暂时降低,无示踪剂渗漏,光感受器外节轻度破坏。重型挫伤ERGa、b波及OPs波明显降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及外层视网膜细胞严重损害,伴有血视网膜外屏障破坏。结果提示眼球挫伤后视力的预后和组织损伤的程度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电图 病理 眼球挫伤
下载PDF
青光眼与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树金 段亚东 姜荔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2-13,共2页
闪光临界融合频率为一种古老的检查方法,它代表大脑皮层的活动水平井可反映出视网膜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系统的兴奋程度。以往在视神经炎方面对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报道很多,但对于青光眼患者的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改变报道甚少,因此我们利用自... 闪光临界融合频率为一种古老的检查方法,它代表大脑皮层的活动水平井可反映出视网膜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系统的兴奋程度。以往在视神经炎方面对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报道很多,但对于青光眼患者的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改变报道甚少,因此我们利用自制闪光临界融合测试仪对27例青光眼患者进行了测试,旨在探索青光眼时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临床意见,现将试测结果报告如下。 1、受试对象检测组:27例,44眼,(男性13例,女性14例),均为庄院患者,年龄55—70岁,平均6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闪光 临界融合频率 CFF
下载PDF
音乐红光闪烁描绘弱视电子治疗仪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王树全 周继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8-20,共3页
弱视治疗方法很多,但训练方式多半单一,少趣味性,且大都需要一定设备并需医务人员操作和患者密切合作,给弱视治疗带来很多不便.我们自行设计的音乐红光闪烁描绘弱视电子治疗仪(下称描绘仪)是采用电子线路获得可调频率的红色闪烁光源,配... 弱视治疗方法很多,但训练方式多半单一,少趣味性,且大都需要一定设备并需医务人员操作和患者密切合作,给弱视治疗带来很多不便.我们自行设计的音乐红光闪烁描绘弱视电子治疗仪(下称描绘仪)是采用电子线路获得可调频率的红色闪烁光源,配合立体声放音机通过手描电笔接点控制声音,起到光、声、电同步刺激,视、听、运动器官合作,治疗与娱乐形式相结合一种新型弱视治疗仪,并将之用于临床且与光栅疗法相比较,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治疗仪 描绘仪 弱视
下载PDF
美容性眼睑成形术后失明1例
4
作者 段亚东 王树金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2期707-708,共2页
李××,女,45岁。半月前在某医院行右眼下睑袋切除术,术后视物模糊,于1988年12月4日由医生陪同来我院门诊。术者陈述半月前在局麻下行右眼下睑袋切除术,切除眼睑皮肤及眶脂肪时,出血较多,压迫止血后缝合皮肤。术后第2天复诊时,... 李××,女,45岁。半月前在某医院行右眼下睑袋切除术,术后视物模糊,于1988年12月4日由医生陪同来我院门诊。术者陈述半月前在局麻下行右眼下睑袋切除术,切除眼睑皮肤及眶脂肪时,出血较多,压迫止血后缝合皮肤。术后第2天复诊时,病人主诉术眼剧痛,视物模糊,眼睑高度肿胀,皮下瘀血。给予止痛及抗生素剂,术后第6天折除皮肤缝线。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2,左眼1.2。右眼下睑皮下瘀血,皮肤切口愈合良好,角膜及晶体透明,视乳头色泽苍白、边界清楚。左眼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成形术 下睑袋 眼睑皮肤 眶脂肪 眼科检查 皮下瘀血 切除术 眼剧痛 眶内出血 病人主诉
下载PDF
应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重建和测量视神经管和管内结构 被引量:13
5
作者 陶海 马志中 +1 位作者 戴朴 姜荔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26-429,共4页
目的 重建人视神经管和管内结构,为视神经减压术提供解剖参考数据,为进一步探索视神经间接损伤的病理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应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重建6 例成人视神经管及管内结构,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视神经管... 目的 重建人视神经管和管内结构,为视神经减压术提供解剖参考数据,为进一步探索视神经间接损伤的病理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应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重建6 例成人视神经管及管内结构,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视神经管的厚度,视神经管、管内段视神经、硬膜鞘、蛛网膜下腔的横截面积和蛛网膜下腔的容积。在重建的三维模型上,对管内各结构间的空间关系进行系统观察。结果 视神经管内壁中部厚度为(0-45 ±0-35)mm ,是视神经管壁最薄的部位。管中部横截面积为(18-21 ±2-50)mm2 ,是视神经管最狭窄的部位。蛛网膜下腔在颅口、中部及眶口处的横截面积分别为(4-45±1-12)mm2、(2-68±1-32)mm2 、(1-23±0-83)mm2 ,依次呈逐渐减小趋势,其容积为(21-16±4-31)mm3,可能为损伤后视神经水肿、硬膜出血的代偿空间。结论 视神经管内代偿扩张的空间有限,所以视神经轻度水肿和视神经鞘内少量出血就可能使视神经受压。当视神经间接损伤后,视神经管最狭窄的中部对视神经的束缚作用可能最强,而从视神经管的颅口到眶口段,代偿扩张空间逐渐减小。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视神经管 计算机 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视神经管内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陶海 马志中 姜荔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为视神经减压术和进一步探索视神经间接损伤的病理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30个成人尸头的60侧视神经管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了解剖观测。测量了管内段视神经的口径,计算了视神经的横截面积。测量了管内段视神经硬膜鞘各壁的厚... 目的为视神经减压术和进一步探索视神经间接损伤的病理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30个成人尸头的60侧视神经管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了解剖观测。测量了管内段视神经的口径,计算了视神经的横截面积。测量了管内段视神经硬膜鞘各壁的厚度,观察了管内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果从视神经管颅端到眶端,硬膜鞘的鞘壁逐渐增厚,在眶口处,硬膜鞘形成一个明显增厚的“环”围绕视神经;管内三层脑膜紧密粘连的部位和范围是多样的。在视神经管颅口处,大多数眼动脉位于视神经的内下方,到了眶口,多数眼动脉绕行至视神经的外下方。结论视神经间接损伤后,硬膜鞘在眶端处对视神经的束缚作用可能最强。蛛网膜下腔沟通颅内和眶内的脑脊液循环的形式是多样的。由于管内段视神经被牢固地固定于视神经管内,在外力作用下,管内段视神经能承受位移的潜力很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显微外科 解剖 管内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