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激肽A注入大鼠外侧网状核或中缝大核产生的镇痛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闫国平 赵晏 +1 位作者 黄其鄂 陈婉梅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93-496,共4页
本工作采用核团内微量注射的方法,以甩尾反射潜伏期(TFL)为痛阈指标,在浅麻状态下的大鼠上,对神经激肽A(NKA)在外侧网状核(LRN)和中缝大核(NRM)中的作用作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NKA(0.5μg/0.5μ... 本工作采用核团内微量注射的方法,以甩尾反射潜伏期(TFL)为痛阈指标,在浅麻状态下的大鼠上,对神经激肽A(NKA)在外侧网状核(LRN)和中缝大核(NRM)中的作用作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NKA(0.5μg/0.5μl)注入LRN后的10min内大鼠TFL明显延长(n=12,P<0.001),同样剂量NKA注入NRM后的5min内,TFL也明显延长(n=13,P<0.001),提示NKA可能是LRN和NRM内参与痛觉的一种神经调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激肽A 外侧网状核 中缝大核 镇痛
下载PDF
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动脉内溶栓治疗及药物选择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小林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6年第5期264-267,共4页
本文从介入治疗的角度,对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超选溶栓治疗的药物溶栓依据、药物选择、溶栓时机、超选技术、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等问题作一综述。
关键词 急性 脑血管疾病 溶栓术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高压混合氧治疗脑梗塞37例
3
作者 史重华 赵文敬 王占奎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25-26,共2页
由于氧对脑血管的收缩作用,高压氧治疗脑梗塞尚受一定的限制。我们1989年11月以来,采用含有5%二氧化碳的高压混合氧(简称高压混合氧)治疗脑梗塞3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脑栓塞 混合氧 高压
下载PDF
P物质参与痛觉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闫国平 赵晏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5-197,共3页
P物质(SP)是与痛觉调控有关的速激肽,在脊髓和脑内既可传递痛信息又可抑制痛感受。SP的C端参与伤害性信息的传递,N端有可被纳洛酮翻转的镇痛作用。目前在SP参与痛觉调控的受体机制、SP与离子通道、SP的活性构象、SP... P物质(SP)是与痛觉调控有关的速激肽,在脊髓和脑内既可传递痛信息又可抑制痛感受。SP的C端参与伤害性信息的传递,N端有可被纳洛酮翻转的镇痛作用。目前在SP参与痛觉调控的受体机制、SP与离子通道、SP的活性构象、SP基因的表达及调节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痛阈 速激肽类 痛觉调控
下载PDF
P物质注入大鼠中缝大核和外侧网状核产生的镇痛效应
5
作者 阎国平 赵晏 +1 位作者 黄其鄂 陈婉梅 《疼痛》 1999年第2期50-52,共3页
最近的研究表明,中缝大核(NRM)和外侧网状核(LRN)在痈觉的下行抑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NRM及LRN内局部应用吗啡、脑啡肽均可明显抑制甩尾反射。P物质(SP)是与痛觉调制有关的速激肽。微量SP注入背缝核可产生镇痛效应。我们以前报道微... 最近的研究表明,中缝大核(NRM)和外侧网状核(LRN)在痈觉的下行抑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NRM及LRN内局部应用吗啡、脑啡肽均可明显抑制甩尾反射。P物质(SP)是与痛觉调制有关的速激肽。微量SP注入背缝核可产生镇痛效应。我们以前报道微量SP注入LRN可引起甩尾反射潜伏期(TFL)明显延长,而有关SP在LRN内产生的镇痛效应与内源性阿片肽的关系及NRM内注入SP对大鼠痛阈的影响,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采用核团内微量注射的方法,在浅麻醉状态下的大鼠上、以TFL为痛阈指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效应 大鼠 中缝大核 P物质 注入 痛阈 局部应用 速激肽 SP 痛觉调制
下载PDF
低能量氦氖激光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商宗韩 刘夕茹 +1 位作者 陈玲 曹学云 《临床医学》 CAS 1996年第6期22-23,共2页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此疗法在独联体(原苏联)最先应用,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我院1994年1月至11月采用此技术治疗3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初步探讨如下。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 激光疗法 氦氖激光
原文传递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脑梗塞50例
7
作者 闫国平 史重华 《临床医学》 CAS 1996年第8期35-36,共2页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简称UVB)是血液疗法的一种,最初用于治疗化脓性感染的危重病人,近几年来用以治疗脑血管疾病。1991年1月以来,我们应用UVB治疗急性脑梗塞50例,并与同期单用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塞5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简称UVB)是血液疗法的一种,最初用于治疗化脓性感染的危重病人,近几年来用以治疗脑血管疾病。1991年1月以来,我们应用UVB治疗急性脑梗塞50例,并与同期单用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塞5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 所有病人均按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第三次修订的诊断标准魂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光量子疗法 UVB
原文传递
白细胞计数与急性脑梗塞
8
作者 闫国平 史重华 《临床医学》 CAS 1997年第2期7-7,共1页
近年来,白细胞在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有临床报道血细胞计数与脑梗塞范围及病死率有关,但缺乏大宗病例的临床报道。本文报道了502例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血白细胞计数与脑梗塞病情、预后等关系的分折结果。 1 资料和方法 病例选... 近年来,白细胞在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有临床报道血细胞计数与脑梗塞范围及病死率有关,但缺乏大宗病例的临床报道。本文报道了502例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血白细胞计数与脑梗塞病情、预后等关系的分折结果。 1 资料和方法 病例选自1990年10月至1995年10月间住院的急性脑梗塞病人502例,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证实。其中,男性281例,女性22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白细胞计数
原文传递
P物质在大鼠外侧网状核中参与痛觉的调制作用
9
作者 闫国平 《实用疼痛学杂志》 1995年第4期146-148,共3页
1982年Hall等首先报道外侧网状核(LRN)对脊髓伤害性信息的传入具有紧张性下行抑制作用。1954年Gebhart等报道,电刺激LRN可明显抑制甩尾反射。Morton等报道,损毁LRN区域可以明显减弱电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对脊髓背角伤害感受性... 1982年Hall等首先报道外侧网状核(LRN)对脊髓伤害性信息的传入具有紧张性下行抑制作用。1954年Gebhart等报道,电刺激LRN可明显抑制甩尾反射。Morton等报道,损毁LRN区域可以明显减弱电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对脊髓背角伤害感受性神经元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P物质抗体 痛觉调制 外侧网状核 甩尾反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