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毛泽东的科技人才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钱振勤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2-63,共2页
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科技人才问题,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漫长历程中,对科技人才的作用、培养、选拔、使用等方面,作出过许多重要的阐述,这些论述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一。
关键词 科技人才 毛泽东 重视科技 知识分子 自然科学研究会 李四光 思想 遗传学家 人才作用 哈工大
下载PDF
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相轮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7-29,共3页
邓小平改苹思想的基本主题是: 纠正十年动乱的方向性错误,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集中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以经济建没为中心,高速度地发展生产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改苹思想的基本主题是: 纠正十年动乱的方向性错误,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集中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以经济建没为中心,高速度地发展生产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我国现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诸多方面仍然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客观地估价我国的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对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整顿、重建,使社会生产力从被束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之充满持续发展的生机和活力,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改革思想 改革主题 历史地位 我国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革 毛泽东同志 思想解放 生产关系 基本矛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下载PDF
文化的历史性波动——兼评“西方文化中心论”
3
作者 张相轮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1-54,共4页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中意识觉醒和自觉意识不断提高的产物。其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发源和发展是日趋丰富、多样和不平衡的。在不同历史时代,代表优势文化的“波峰”转移呈现出很生动而发人深思的“...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中意识觉醒和自觉意识不断提高的产物。其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发源和发展是日趋丰富、多样和不平衡的。在不同历史时代,代表优势文化的“波峰”转移呈现出很生动而发人深思的“历史长波”。这个过程在人类文明史上经历了几个重要的运动、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化中心论 东方文化传统 马克思主义 社会实践 人类文明 自觉意识 社会劳动 发展阶段 历史时代 世界文化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的人格特点初探
4
作者 徐光 徐长安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6-49,共4页
众所周知,马克思以其伟大的共产主义学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马克思对人类的卓越贡献,是与他从青年时代便初步锻炼造就的卓越人格分不开的。青年马克思的人格是一个具有超群的智慧、高尚的品质、坚定的信念、非凡的创造力... 众所周知,马克思以其伟大的共产主义学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马克思对人类的卓越贡献,是与他从青年时代便初步锻炼造就的卓越人格分不开的。青年马克思的人格是一个具有超群的智慧、高尚的品质、坚定的信念、非凡的创造力和意志力等诸要素协调发展的完整人格,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完整人格 人类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 信念 人与人 社会生活 人格特点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协调发展
下载PDF
浅谈市场经济与社会道德
5
作者 张鸿彩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27,共2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的丰富和社会的繁荣。但是,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却存在许多问题,一部分人的思想道德出现了退化,甚至沦丧。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现象?有些人认为,实行市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的丰富和社会的繁荣。但是,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却存在许多问题,一部分人的思想道德出现了退化,甚至沦丧。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现象?有些人认为,实行市场经济,必然要带来人们思想和道德的退化,注定要和社会道德的进步和发展相背离,二者不可兼得。 我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会必然牺牲社会的精神文明和带来道德的沦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道德 商品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思想道德观念 经济生活 注定要 进步与发展 意识形态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行为准则
下载PDF
邓小平实践观的时代特色
6
作者 蔡成喜 赵天谋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10,共2页
1.在实践内容上,邓小平强调发展生产力,从事经济建设是我国当代社会实践的中心。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实践活动最根本的形式。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改造了生... 1.在实践内容上,邓小平强调发展生产力,从事经济建设是我国当代社会实践的中心。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实践活动最根本的形式。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改造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后,应把工作重心迅速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回顾历史,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没有真正、及时地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实践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实践活动 人民的根本利益 实践方法 发展生产力 经济建设 “两手抓” 当代社会
下载PDF
正确理解判断姓“社”姓“资”的“三个有利”标准
7
作者 洪维明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0-20,共1页
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政策措施姓“社”姓“资”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标准的提出,消除了顾虑,... 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政策措施姓“社”姓“资”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标准的提出,消除了顾虑,排除了干扰,解放了思想,端正了方向,使难以说清的问题迎刃而解,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三个有利”标准这一思想武器的作用,必须对它有个正确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确理解 社会主义社会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国家 综合国力 利于发展 生产力 思想武器 社会主义经济 生活水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