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血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的改进与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雷慧芬 李小薇 +1 位作者 肖军 李翠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4期64-67,80,共5页
医疗技术日益创新,输血医学进入快速发展期,临床用血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成为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考核一家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尚未建立国家层面的输血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大多数医院都没有专职的输血医师,也没有统一的输血医师培... 医疗技术日益创新,输血医学进入快速发展期,临床用血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成为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考核一家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尚未建立国家层面的输血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大多数医院都没有专职的输血医师,也没有统一的输血医师培养方案,这一现象导致患者的输血安全管理存在隐患,也无法保障输血医学科与其他临床学科的同步发展。针对目前输血医学教育的不足,本研究在调研国内外输血医学教学和培训现状的情况下,从《输血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教案》的编写、多元化教学的实施、出科考核方式的完善等几个方面对北京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输血科住院医师培训方案进行改进,以探索输血医师规范化培训新模式,提高当前住院医师输血专业培训质量。并对未来输血医学的发展和输血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分析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输血医学 输血医师
下载PDF
输血科实习生分层教学设计及探索 被引量:8
2
作者 樊凤艳 雷慧芬 +3 位作者 肖军 李小薇 白晓莹 李翠莹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1754-1755,共2页
该院输血科实习生成分多样,其基础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实习时间等情况参差不齐。为此将输血科实习生分成3个层次,为不同知识水平的实习生设置针对性的教学和考核内容,设计了一套根据实习生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的分层教学方法。该文从教学... 该院输血科实习生成分多样,其基础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实习时间等情况参差不齐。为此将输血科实习生分成3个层次,为不同知识水平的实习生设置针对性的教学和考核内容,设计了一套根据实习生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的分层教学方法。该文从教学组织与制度、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法4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形成一套层次分明的输血医学分层教学方案,以使实习生在有限时间内对输血医学基础知识、输血检测技能、临床输血管理等内容选择性地做到有效了解或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科 临床实习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输血科“两法一规”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樊凤艳 雷慧芬 +2 位作者 李小薇 白晓莹 肖军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20期3567-3569,共3页
目的探讨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输血科“两法一规”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输血科包括实习生、规培生和进修生在内的13名学生(体验组)进行“两法一规”内容的角色体验式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解读后给学生分配角色、布置任务,然后进... 目的探讨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输血科“两法一规”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输血科包括实习生、规培生和进修生在内的13名学生(体验组)进行“两法一规”内容的角色体验式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解读后给学生分配角色、布置任务,然后进行作业汇报和总结点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将测试成绩和上一年及下一年参加传统方法教学的10名学生(传统组)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角色体验式教学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体验组学生考试平均成绩及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色体验式教学法适合输血科“两法一规”教学,值得在输血科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医学 教学 法律法规 改革 角色体验
下载PDF
mTOR通路在调控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嘉琪 肖军 李翠莹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6期818-824,共7页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TOR复合体通过磷酸化激活下游底物S6K1、4E-BP等调节细胞生长、增殖、蛋白质代谢等等,同样mTOR信号通...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TOR复合体通过磷酸化激活下游底物S6K1、4E-BP等调节细胞生长、增殖、蛋白质代谢等等,同样mTOR信号通路在造血系统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其整合多种信号对造血干细胞的静止、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三个过程起调节作用,本文系统介绍相关信号分子及蛋白如何通过影响mTOR信号通路并进一步影响造血干细胞发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MTOR信号通路 造血分化 自我更新 恶性造血
下载PDF
氧化应激通过细胞自噬促进人巨细胞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
5
作者 肖军 邓江 +1 位作者 李小薇 李翠莹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6期735-73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自噬对人巨细胞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作用,为人巨细胞病毒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PCR扩增LC3B编码片段,构建细胞自噬表达载体,观察细胞自噬的形成;收集感染HCMV(AD169)72 h后的细胞,用RT-qPCR方法检测... 目的通过观察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自噬对人巨细胞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作用,为人巨细胞病毒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PCR扩增LC3B编码片段,构建细胞自噬表达载体,观察细胞自噬的形成;收集感染HCMV(AD169)72 h后的细胞,用RT-qPCR方法检测细胞中UL122 mRNA水平和病毒颗粒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病毒蛋白表达;并利用TCID_(50)法检测自噬对感染性病毒增殖的情况。结果成功构建细胞自噬载体,可用于指示细胞自噬的形成;与正常培养的细胞相比,氧化应激可诱导细胞自噬,并通过此途径促进病毒UL122基因表达水平、pp65蛋白水平和病毒载量升高;同时,病毒滴度实验也显示细胞自噬可以促进HCMV在细胞中的复制。结论氧化应激可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同时促进HCMV复制增殖,而自噬抑制剂3-MA可以抑制氧化应激促进的HCMV复制,结果证实细胞自噬是氧化应激促进HCMV复制增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氧化应激 细胞自噬 人包皮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无创胎儿游离DNA血型检测在产前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任道菊 李小薇 李翠莹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6期835-842,共8页
胎儿游离DNA(cell-free fetal DNA,cff-DNA)存在于孕妇妊娠期外周血中,其为携带胎儿相关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可以进行胎儿染色体、基因相关疾病筛查。因其操作风险低、无副作用,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无创产前诊断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 胎儿游离DNA(cell-free fetal DNA,cff-DNA)存在于孕妇妊娠期外周血中,其为携带胎儿相关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可以进行胎儿染色体、基因相关疾病筛查。因其操作风险低、无副作用,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无创产前诊断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无创cff-DNA血型检测是运用分子生物学检测cff-DNA血型相关基因,得出胎儿血型结果。以此在妊娠期即可检测出胎母血型是否一致,判断胎儿有无发生血型不合所致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游离DNA 胎儿血型 无创产前检测
下载PDF
医疗救护飞机飞行高度对吸痰效果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郑书彬 韩立存 +6 位作者 李法林 刘珺 梁斌 杨洋 胡梦强 肖军 张垚 《空军航空医学》 202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研究医疗救护飞机飞行高度对机上吸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低压舱分别模拟医疗救护飞机在距离地面0、1000、2350、3350 m和4300 m不同飞行高度的机舱内部气压环境,选择同一粘度的人工模拟痰液代替伤病员真实痰液作为试验样本,使用... 目的研究医疗救护飞机飞行高度对机上吸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低压舱分别模拟医疗救护飞机在距离地面0、1000、2350、3350 m和4300 m不同飞行高度的机舱内部气压环境,选择同一粘度的人工模拟痰液代替伤病员真实痰液作为试验样本,使用同一吸痰设备及相同操作步骤和手法开展伤病员吸痰实验,分别记录痰液吸净所用时间。结果在模拟医疗救护飞机在距离地面5个不同飞行高度下,5 ml模拟痰液吸净所需时间随模拟飞行高度的增加而逐步延长,1000、2350、3350 m和4300 m的吸痰用时分别是(5.09±0.30)、(9.37±1.00)、(11.75±0.78)s和(15.54±0.92)s,均高于0 m吸痰用时(4.26±1.13)s。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飞行高度1000 m吸痰用时与0 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飞行高度2350 m、3350 m、4300 m吸痰用时分别与0 m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2350 m与1000 m(P<0.001)、3350 m与2350 m(P<0.001)及4300 m与3350 m(P<0.001)高度下吸痰时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疗救护飞机飞行高度上升,会增加吸痰用时,导致吸痰效率降低,增加伤病员窒息风险。随着飞行高度增加,需采取增加负压压力、湿化气道等有效措施以确保机上吸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舱 飞行高度 吸痰效果 医疗救护飞机
下载PDF
部队官兵热耐力状况评价方法的探讨
8
作者 刘磊 谷利群 +6 位作者 韩玉明 李愿 肖军 关林 李宁 张向阳 宁波 《空军航空医学》 2024年第6期536-539,共4页
目的根据不同任务需求对士兵热耐力状况进行分级化管理。方法2021年1月—2023年9月选取303名男性士兵进行热耐力检测,根据训练强度,按照新兵、后勤士兵、作战士兵和特战士兵热耐力状况差异分别对应为不及格、一般、良好和优秀的假设。... 目的根据不同任务需求对士兵热耐力状况进行分级化管理。方法2021年1月—2023年9月选取303名男性士兵进行热耐力检测,根据训练强度,按照新兵、后勤士兵、作战士兵和特战士兵热耐力状况差异分别对应为不及格、一般、良好和优秀的假设。热耐力检测方法:在室内温度40℃、相对湿度40%、跑步机2%坡度和5 km/h的条件下跑步2 h,记录跑前心率、直肠温度、跑中最快心率和最高直肠温度,计算生理应激指数(Physiological Stress Index,PSI)。结果各组PSI分别为:新兵组(6.15±0.95)、后勤士兵(4.57±1.29)、作战士兵(3.19±0.93)和特战士兵(2.64±0.80),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36,P<0.001)。结论按照新兵、后勤士兵、作战士兵和特战士兵热耐力状况差异假设成立,使用PSI热耐力检测可以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耐力检测 生理应激指数 出汗量 分级
下载PDF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专家共识 被引量:50
9
作者 中国输血协会免疫血液学专业委员会 李翠莹 李小薇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1年第1期20-23,28,共5页
针对国际上对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的发病机制、实验室诊断和治疗研究取得的进展,中国输血协会免疫血液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根据国内前期调研HDFN实验室的具体发展现状,制定了此专家共识... 针对国际上对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的发病机制、实验室诊断和治疗研究取得的进展,中国输血协会免疫血液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根据国内前期调研HDFN实验室的具体发展现状,制定了此专家共识,对我国HDFN实验室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抗体筛选时机、频次及质量控制方面的要点进行梳理并确定检测方案,目的是进一步规范HDFN实验室操作,提高我国从事HDFN实验室人员的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实验室检测 专家共识
下载PDF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诊疗策略探讨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翠莹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1年第1期24-28,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我们对国内57家医疗机构HDFN实验室检测进行调查,并对与HDFN相关研究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以及对国内外诊... 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我们对国内57家医疗机构HDFN实验室检测进行调查,并对与HDFN相关研究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以及对国内外诊疗策略进行梳理总结,提出目前实验室检测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探讨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诊疗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实验室诊断 治疗 策略
下载PDF
O型孕产妇IgG抗体效价与胎儿新生儿溶血病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肖军 郑飞天 +5 位作者 陈柄澔 孟方园 白晓莹 候杜娟 卢江敏 李翠莹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925-928,共4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综合评价孕妇血清ABO IgG抗体效价与胎儿新生儿溶血病(ABO-HDFN)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及维普中关于中国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 目的通过Meta分析综合评价孕妇血清ABO IgG抗体效价与胎儿新生儿溶血病(ABO-HDFN)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及维普中关于中国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与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2019年12月。有5位参与研究人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目标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Stada15.0和R3.5.2做Meta分析。结果从184篇文献中最终筛选出合格的文献16篇纳入Meta分析,结果表明当母体血清中IgG抗-A(B)效价超过64或128时,其因血型不合发生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危险性RR分别为8.97(95%CI,6.04—13.32)和8.73(95%CI,6.47—11.78)。对检测方法进行分层分析发现,以孕妇体内IgG抗-A(B)效价不超过64为对照,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抗球蛋白检测2种检测方法对结果并无明显影响;以孕妇体内IgG抗-A(B)效价不超过128为对照时,微柱凝胶法所对应的相对危险度显著高于试管法。发表偏倚检测:纳入的文献发表偏倚不明显,分析结果可信度较高。结论 ABO-HDFN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与O型血母亲IgG抗-A(B)效价相关,监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有助于早期发现ABO-HDFN,尤其是当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超过64时,可予以产前干预降低抗体效价。定期监测O型孕妇IgG抗-A(B)效价对指导ABO-HDFN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IGG抗体效价 ABO血型不合
下载PDF
携带EGLN1不同SNPs基因型对汉族人群适应青藏高原低氧环境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小薇 肖军 +4 位作者 范秀 刘娟 樊凤艳 雷慧芬 李翠莹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756-761,共6页
目的了解脯氨酸羟化酶2(EGLN1)基因突变位点在世居青藏高原内外的藏族和汉族中的差异及其与后者进入青藏高原后血液指标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挑选健康志愿者100名,BMI正常,无吸烟史,其中世居青藏高原藏族50名,男女各25名,年龄18—55(3... 目的了解脯氨酸羟化酶2(EGLN1)基因突变位点在世居青藏高原内外的藏族和汉族中的差异及其与后者进入青藏高原后血液指标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挑选健康志愿者100名,BMI正常,无吸烟史,其中世居青藏高原藏族50名,男女各25名,年龄18—55(33.9±8.3)岁,四川成都汉族50名,男性26名,女性24名,年龄13—45(33.6±9.2)岁。应用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参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提取100μL/人(份)DNA,共100份,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测序技术进行EGLN1基因2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rs12097901, rs2790859检测。再随机挑选50名四川成都汉族男性健康志愿者作为高原低氧习服组,年龄19—23(20.9±1.0)岁,提取100μl/人(份)DNA,共50份,检测其进入高原前后的血常规,选择青藏高原前后Hb差值≥35 g/L、红细胞计数(RBC)差值≥1×1012/L和红细胞比容(Hct)差值≥0.1的20名作为低氧习服观察组,其余凡小于3项指标差值中任1项者共30名作为低氧习服对照组,分析汉族人群中携带不同SNPs基因型者的血红蛋白浓度(Hb)差异,并比较2组人群携带EGLN1基因单体型的差异。结果本组世居青藏高原内外的藏族和汉族人群比较,EGLN1基因rs12097901位点G、rs2790859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5.0%(85/100)vs 46.0%(46/100)、20.0%(10/100)vs 49.0%(49/100)(P<0.01);单体型分析:C-C、G-T比例分别为11.74%(11.74/100)vs 46.81%(46.81/100)、76.74%(76.74/100)vs 41.81%(41.81/100)(P<0.01)。进入青藏高原前后汉族人群低氧习服观察组与低氧习服对照组EGLN1基因G-C单体型比例为0(0/40)vs 9.60%(5.75/60)(P<0.05)。结论 EGLN1基因rs12097901(C>G)和rs2790859(T>C)位点突变与世居青藏高原藏族适应高原低氧环境存在紧密相关性。汉族人进入高原后,携带EGLN1基因rs12097901和rs2790859位点G-C单体型,可避免自身红细胞过度增生导致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利于青藏高原低氧习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酸羟化酶2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高原低氧适应 汉族 藏族 血液学指标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国内医疗机构胎儿新生儿溶血病免疫血液学检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雷慧芬 樊凤艳 +2 位作者 肖军 李小薇 李翠莹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1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调查目前国内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and newborn,HDFN)实验室免疫血液学检测的开展情况,为制定HDFN实验室检测操作规范、检测标准及专家共识提供依据,以提高国内HDFN实验室检测水平。方法编写《胎儿新生儿... 目的调查目前国内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and newborn,HDFN)实验室免疫血液学检测的开展情况,为制定HDFN实验室检测操作规范、检测标准及专家共识提供依据,以提高国内HDFN实验室检测水平。方法编写《胎儿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情况调查表》,并向国内医疗机构发放,调查产前、产后免疫血液学检查项目及检测方法,了解实验室质量控制情况,针对调查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回收调查问卷57份,统计结果如下:孕妇免疫血液学检测时机分布在妊娠各个时期,以10~20周为主(38.6%);产前免疫血液学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孕妇ABO、RhD血型检测(95.7%)、丈夫ABO、RhD血型检测(63.8%)、孕妇不规则抗体筛查(93.6%)、抗体鉴定(83%)及抗体效价IgG抗-A(B)(83%)、不规则抗体(53.2%);应用于临床的cff-DNA(0%);破坏IgM抗体试剂选择0.1 mol/L 2-巯基乙醇(82.6%)、0.01 mol/L 2-流苏糖醇(23.9%);产后免疫血液学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新生儿ABO、RhD血型(100%)、DAT试验(98.1%)、血清游离抗体试验(94.2%)、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96.2%);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检测方法以热放散(40%)和酸放散(54%)为主;实验室质量控制:42.3%的单位开展室内质控,50%的单位开展室间质评,98.1%的单位有标准操作规程;血清抗体标准品参考(0%)。结论国内迫切需要建立HDFN实验室检测标准操作规程,统一方法学、参考范围以及质控监测,并形成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免疫血液学 实验室检测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雷慧芬 肖军 +3 位作者 李小薇 张妲 宁义平 李翠莹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920-922,共3页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的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12月就诊于本院内分泌科的64名糖尿病足患者为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常规组(44例):采用常规疗法治疗;PRP+常规治疗组(简称PRP组)(2...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的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12月就诊于本院内分泌科的64名糖尿病足患者为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常规组(44例):采用常规疗法治疗;PRP+常规治疗组(简称PRP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创面情况用液态或凝胶状自体PRP做多样化治疗。评估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创面、创面愈合率、治疗时间、创面愈合速率、不良反应、愈合情况等指标。结果PRP组和常规组治疗后创面(cm3)、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速率(%)分别为:0.05(0.00,0.70)vs 0.35(0.00,4.54)、0.99(0.84,1.00)vs 0.80(0.26,1.00)、0.16(0.04,0.27)vs 0.06(0.01,0.18)(均为P<0.05);治疗时间(d)为18.00(8.75,24.75)vs 17.00(9.25,28.00)(P>0.05),与治疗效果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20)vs 2.27(1/44)在(P>0.05);治疗有效率(%)为100(20/20)vs 61.36(27/44)(P<0.05)。结论PRP+常规治疗糖尿病足明显优于单纯常规疗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自体成分血 糖尿病足 创面愈合 难愈性溃疡
下载PDF
抗-D免疫球蛋白预防RhD血型不合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范秀 肖军 李翠莹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1年第1期29-32,共4页
Rh母婴血型不合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发生率仅次于ABO血型不合,尤其以RhD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发病症状最为严重。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式是应用抗-D免疫球蛋白。本文主要讨论抗-D免疫球蛋白... Rh母婴血型不合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发生率仅次于ABO血型不合,尤其以RhD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发病症状最为严重。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式是应用抗-D免疫球蛋白。本文主要讨论抗-D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制,用药指征、剂量及预防效果,基因检测用于指导抗-D免疫球蛋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抗-D免疫球蛋白 基因检测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英 张龙方 +6 位作者 肖军 李相生 郑子阳 葛淑静 马建锋 蔡慧芸 孙铁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1年第10期776-778,共3页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IBD)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具有一系列特征性临床表现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各种原因导致的部分肠段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肠缺血性改变,包括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IBD)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具有一系列特征性临床表现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各种原因导致的部分肠段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肠缺血性改变,包括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慢性肠系膜缺血(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CMI)及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缺血性肠病 腹部CT 诊断
下载PDF
骨髓移植后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致急性溶血1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少平 杨改生 +1 位作者 樊凤艳 周菁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1例ABO血型次侧不合患儿骨髓移植后急性溶血的原因。方法 1例9岁男性患儿,临床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拟进行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患儿血型为B型,RhD(+);供体为患儿母亲,血型为O型,RhD(+)。骨髓移植时通过外周血管输入供体造血干细... 目的探讨1例ABO血型次侧不合患儿骨髓移植后急性溶血的原因。方法 1例9岁男性患儿,临床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拟进行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患儿血型为B型,RhD(+);供体为患儿母亲,血型为O型,RhD(+)。骨髓移植时通过外周血管输入供体造血干细胞,输注过程中未发生任何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骨髓移植后d15患儿出现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同时伴有低热。随即进行间接胆红素、乳酸脱氢酶(LDH)和输血相容性抗体检测。结果患儿血红蛋白由d14的98.2 g/L下降到d15的83.4 g/L,随后进行性降低,d21最低降至46.8 g/L;间接胆红素由d14的9.5 mmol/L升高到d20的40 mmol/L;LDH由d14的120μ/L显著升高到d21的610μ/L。实验室结果提示患儿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d17检测时出现抗自身红细胞抗原的抗体,结果提示患儿血清中存在抗-B,临床确诊为"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间断给予O型洗涤红细胞和增加利妥昔单抗的剂量,随后在d22血红蛋白逐渐升高并稳定在80g/L左右,胆红素和LDH逐渐恢复正常,患儿病情稳定,最后康复出院。结论血型次侧不合的骨髓移植可引起以急性溶血性贫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血清中出现抗自身红细胞抗原的抗体为特征的临床少见的"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因此对血型次侧不合的骨髓移植后一旦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时应警惕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ABO血型 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 溶血 直接抗体检测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HIF-2α调控红细胞生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瞻 肖军 +1 位作者 李小薇 李翠莹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1年第5期561-564,共4页
氧气(O2)是有氧生物生存的必需品,在低氧条件下细胞激活许多适应性反应使O2供应满足生物代谢、能量和氧化还原需求,其中红细胞生成增加就是全身缺氧典型反应之一。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s,HIFs)是低氧应激调控机制的核... 氧气(O2)是有氧生物生存的必需品,在低氧条件下细胞激活许多适应性反应使O2供应满足生物代谢、能量和氧化还原需求,其中红细胞生成增加就是全身缺氧典型反应之一。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s,HIFs)是低氧应激调控机制的核心,由功能亚单位α亚基(包括1α、2α、3α)和结构亚单位β亚基构成。研究表明,HIF-2α是调控红细胞生成的主要HIFs,这不仅源于其最重要的靶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红细胞成熟的关键因子,也因其对造血器官正常发育以及机体铁代谢平衡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上述方面对HIF-2α调控红细胞生成的研究进行梳理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2α 造血干细胞 促红细胞生成素 铁代谢
下载PDF
血小板裂解液与血小板凝胶生长因子谱的表达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军 雷慧芬 李翠莹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4期450-455,共6页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在不同制备条件下生长因子表达谱的变化,为临床治疗选择不同类型PR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血液成分分离机单采7份PRP(30 mL/份),同一份PRP各留取10 mL并随机分成贫血小板血浆(PPP)对照组、PRP凝胶上清组和PR...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在不同制备条件下生长因子表达谱的变化,为临床治疗选择不同类型PR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血液成分分离机单采7份PRP(30 mL/份),同一份PRP各留取10 mL并随机分成贫血小板血浆(PPP)对照组、PRP凝胶上清组和PRP裂解液组,PRP凝胶上清组采用牛凝血酶和葡萄糖酸钙制成预混剂,预混剂与PRP按照1∶9的比例添加以获取PRP上清液;PRP裂解液组采用在–20℃和37℃反复冻存融化5次,获取血小板裂解液。应用Quantibody®生长因子蛋白芯片检测获取的样品中生长因子谱的变化,并采用ELISA对差异生长因子进行验证。结果与PPP对照组比较,在PRP凝胶上清组中共有5个生长因子表达升高,分别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14.64倍),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AA,4.53倍),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4.52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3.45倍)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2.16倍),GO和KEGG分析表明这些因子主要富集于细胞迁移和Ras及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参与组织修复;而在PRP裂解液组中升高的生长因子分别为BDNF(20.74倍),EGF(11.12倍),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76倍),减少的生长因子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1.46倍),这些因子主要富集于MAPK信号通路和FoxO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结论PRP凝胶上清和PRP裂解液均可释放多种生长因子;PRP凝胶上清产生的生长因子主要参与创面修复和伤口愈合,而PRP裂解液产生的生长因子主要参与组织修复和抗炎,因此针对不同的临床治疗目的,应选择不同方式制备的PRP制品,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生长因子 血小板凝胶 血小板裂解液 蛋白芯片
下载PDF
不同血液保存方式对藏、汉族人群红细胞携/释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娟 李小薇 +2 位作者 肖军 范秀 李翠莹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评价藏、汉族人群红细胞在不同保存条件下携/释氧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世居高原藏族7份、世居平原汉族6份,上述两类健康成年人血液标本。采集上述两类人群抗凝血,利用不同保存液(4℃EDTA抗凝剂保存、4℃添加CPDA-1红细胞保存液、复... 目的评价藏、汉族人群红细胞在不同保存条件下携/释氧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世居高原藏族7份、世居平原汉族6份,上述两类健康成年人血液标本。采集上述两类人群抗凝血,利用不同保存液(4℃EDTA抗凝剂保存、4℃添加CPDA-1红细胞保存液、复方甘油溶液–80℃)保存红细胞,3d后检测上述不同保存条件下的红细胞P_(50)值;另检测4℃EDTA抗凝剂保存样本的pH值,分析可能影响P_(50)的因素。结果藏、汉族所有保存3d后血液标本P_(50)值均较正常人P_(50)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保存条件对藏、汉族人群P_(50)均有影响,两组人群在保存液中的红细胞P_(50)均高于4℃EDTA保存(P <0.05)和复方甘油溶液–80℃冻存样品(P <0.05)的P_(50)值。复方甘油溶液–80℃冻存样品与4℃EDTA保存样品的P_(50)值相当(P>0.05)。但同一保存条件下,高原藏族人群与平原汉族人群P_(50)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原藏族人群4℃添加保存液的红细胞P_(50)检测值稍高于平原人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原藏族、平原汉族人群4℃EDTA保存血样pH值相均偏酸性。结论不同保存方式对红细胞P_(50)产生显著影响。三种不同保存液对藏、汉族人群红细胞P_(50)的影响一致。两类人群在CPDA-1保存液中保存的红细胞P_(50)值均相对较高,该保存液对其携放氧影响较小。上述结论将对我国血液条件下保存及藏、汉族患者血液输注品种选择,尤其是高原藏族人群输血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保存 携/释氧能力 P50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