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屈原之死的哲学意蕴
1
作者
吴阳林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屈原自沉汨水,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已经变成一个具有哲学文化意义的符号。穿过历史的隧道,我们看到了屈原忠君爱国的忧患意识,以及带有宗教烙印的荆楚巫官文化对他"死亡意识"的自觉影响。尤其是他固守气节与风骨的"...
屈原自沉汨水,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已经变成一个具有哲学文化意义的符号。穿过历史的隧道,我们看到了屈原忠君爱国的忧患意识,以及带有宗教烙印的荆楚巫官文化对他"死亡意识"的自觉影响。尤其是他固守气节与风骨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死亡观,彼此交相辉映,凸显其死亡的哲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死亡观
忧患意识
巫官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生命意志到死亡意识——庄子与叔本华死亡智慧相互诠释
2
作者
吴阳林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9-41,共3页
庄子与叔本华之死亡智慧,源于人类的生命意志,人类在此无论如何终归逃不脱人生大限。人在彼岸世界,凭藉着"灵魂"与"气"之氤氲,导引出庄子生死轮回观的真谛;叔本华则用自然不灭原理来证明人类的不灭性(轮回)。世界...
庄子与叔本华之死亡智慧,源于人类的生命意志,人类在此无论如何终归逃不脱人生大限。人在彼岸世界,凭藉着"灵魂"与"气"之氤氲,导引出庄子生死轮回观的真谛;叔本华则用自然不灭原理来证明人类的不灭性(轮回)。世界作为个体有生有死,但是我们人这个类、这个物种、这个理念却是永远不灭的。文章讨论了庄子与叔本华以不同的方式和跨越时空的死亡理解与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叔本华
生命意志
死亡意识
死亡诠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屈原之死的哲学意蕴
1
作者
吴阳林
机构
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公共课部
出处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03-107,共5页
文摘
屈原自沉汨水,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已经变成一个具有哲学文化意义的符号。穿过历史的隧道,我们看到了屈原忠君爱国的忧患意识,以及带有宗教烙印的荆楚巫官文化对他"死亡意识"的自觉影响。尤其是他固守气节与风骨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死亡观,彼此交相辉映,凸显其死亡的哲学意蕴。
关键词
屈原
死亡观
忧患意识
巫官文化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生命意志到死亡意识——庄子与叔本华死亡智慧相互诠释
2
作者
吴阳林
机构
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公共课部
出处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9-41,共3页
文摘
庄子与叔本华之死亡智慧,源于人类的生命意志,人类在此无论如何终归逃不脱人生大限。人在彼岸世界,凭藉着"灵魂"与"气"之氤氲,导引出庄子生死轮回观的真谛;叔本华则用自然不灭原理来证明人类的不灭性(轮回)。世界作为个体有生有死,但是我们人这个类、这个物种、这个理念却是永远不灭的。文章讨论了庄子与叔本华以不同的方式和跨越时空的死亡理解与诠释。
关键词
庄子
叔本华
生命意志
死亡意识
死亡诠释
Keywords
Zhuang Zi
Schopenhauer
life' s will
concepts of death
elaboration of death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屈原之死的哲学意蕴
吴阳林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生命意志到死亡意识——庄子与叔本华死亡智慧相互诠释
吴阳林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