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1例老年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妍 刘丽亚 +3 位作者 张晓倩 李宏建 苏乐群 康东红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0年第3期177-179,共3页
1例75a女性患者,因左足肿胀、皮肤破溃2月余,发热4d入院,入院后接受降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抗感染、降压、调脂等综合治疗方案。药师参与了患者住院期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药物不良事件的监护与处理等过程,为其提供了全程的... 1例75a女性患者,因左足肿胀、皮肤破溃2月余,发热4d入院,入院后接受降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抗感染、降压、调脂等综合治疗方案。药师参与了患者住院期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药物不良事件的监护与处理等过程,为其提供了全程的药学服务。患者初始抗感染治疗时经验性选择头孢米诺联用莫西沙星,药敏结果回示后改为万古霉素静脉滴注,初次输液开始约20min后,患者出现面颈部发红、伴瘙痒,考虑为药物引起的红人综合征,次日滴速适当控制后未再出现类似症状。用药16d后,足部分泌物菌培养结果为阴性,遂停用万古霉素。患者用药期间,肌酐清除率由58mL·min-1下降至51mL·min-1,提示在应用万古霉素期间应密切监测其肾毒性等不良反应。患者于入院第5天清晨空腹血糖为2.9mmol·L-1,言语少,精神萎靡,但无饥饿、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当即嘱患者食糖块,卧床休息,20min后复查血糖升至5.8mmol·L-1,患者精神恢复,提示老年病人在应用胰岛素期间应密切监测血糖,以防发生症状不典型的低血糖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老年 感染 药学监护
下载PDF
我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悦 陈波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48-250,共3页
抗菌药物是门诊处方中经常用到的药物,此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解我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我们对我院2006年7月至12月份的部分门诊处方进行了汇总分析。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药物应用 门诊患者 门诊处方 药物使用 汇总分析
下载PDF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悦 陈波 邱益利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18期65-66,共2页
目的调查与分析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08年1月至10月出院患者的病历500份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500份病历中有383份使用了抗菌药物(76.60%),单用209份(54.57%),... 目的调查与分析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08年1月至10月出院患者的病历500份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500份病历中有383份使用了抗菌药物(76.60%),单用209份(54.57%),二联用药162份(42.30%),三联用药12份(3.13%);使用频次最多的抗菌药物是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用量最多的药品是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仍存在使用率偏高,用药档次偏高、选药不合理等现象,需进一步加强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分析
下载PDF
25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4
作者 李悦 陈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4月上报的251例ADR报表,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品种、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发...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4月上报的251例ADR报表,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品种、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发生率中,50岁以上患者较高,占49.01%;抗感染药物引起的最高,占50.55%。ADR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共122例,占48.61%。结论:医院应重视并做好ADR的监测、分析、评价工作,以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应 报告 统计 分析
下载PDF
胸部T颗粒X线胶片临床应用探讨(附100例普通X线照片对照分析)
5
作者 赵敏 苏利 王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6期577-577,共1页
关键词 对照分析 胸部T颗粒X线胶片 临床应用 普通X线照片
下载PDF
2008年4月-2009年12月44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6
作者 吕永美 冉勇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促进我院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2009年12月收集的44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45例ADR报告共涉及134种药品,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84.49%);抗微生物药...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促进我院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2009年12月收集的44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45例ADR报告共涉及134种药品,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84.49%);抗微生物药发生ADR最高(47.19%);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在所有中药制剂中最多(82.35%);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7.08%)。结论:加强ADR监测,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药学干预对于接受多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7
7
作者 李妍 高玉霞 +3 位作者 刘丽亚 徐巍 李宏建 苏乐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评价药学干预对于接受多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设计一项随机、对照、前瞻性的实验,由临床药师主导药学干预过程,考察指标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和用药偏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药学干... 目的:评价药学干预对于接受多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设计一项随机、对照、前瞻性的实验,由临床药师主导药学干预过程,考察指标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和用药偏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药学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显著增高(P<0.05);可预防的和全部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患者对于一般医疗过程和用药指导过程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分别为P<0.05和P<0.01);用药偏差显著降低(P<0.05)。结论:遵循药学服务路径对于接受多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全程化的药学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满意度,降低用药偏差,但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药学干预 依从性 药物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药学监护对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用药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妍 高玉霞 +3 位作者 刘丽亚 赵霞 李宏建 苏乐群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评价规范化药学监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等指标的影响。方法:设计一项随机、对照、前瞻性试验,试验组患者接受临床药师提供的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医疗服务。在患者出院1个月后随访调查,考察患者出院... 目的:评价规范化药学监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等指标的影响。方法:设计一项随机、对照、前瞻性试验,试验组患者接受临床药师提供的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医疗服务。在患者出院1个月后随访调查,考察患者出院后的用药依从性、药品不良事件(ADE)发生率、复诊(或再入院)率和满意度等各项指标,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所接受的药学服务对其出院后用药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对于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的数量依从性及时间依从性,均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噻唑烷二酮类药的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总的ADE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可预防的和严重ADE的发生率比较2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5和P<0.01);复诊(或再入院)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满意度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药学监护,可改善患者出院后对于多数药品的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可预防的和严重ADE的发生率,而对于患者复诊(或再入院)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药学监护 依从性 药品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穿琥宁治疗多汗症11例研究
9
作者 李勇 史承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99-99,共1页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在为1例肺心患者应用穿琥宁治疗呼吸道感染时,意外发现伴随患者多年的多汗症消失,此后我们开始应用穿琥宁治疗多汗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穿琥宁 多汗症 治疗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 临床实践 意外发现 血管壁通透性 抗炎作用 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